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阐述生态敏感性分析应用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出发,评析国内外风景区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以典型山岳型风景区——武汉市木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构建适用于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从人文、自然多角度测定生态敏感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和叠置分析模块,采用空间多成分综合分析方法,进行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分为五个等级;进而匹配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分区、分级保护对策;探索了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科学评价与规划对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质量,促进其在旅游大环境中的个性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文章在分析我国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以灵通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从现场调研、规划定位、分区布局、项目设置、数据指导、精品化发展建议等方面探讨了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特色规划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相地、形象、空间、园林、入口等几方面探讨了山岳风景名胜区建筑的表现,又从保护、开发、管理几方面分析了山岳风景名胜区建筑的经营。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山岳型风景区索道建设解决的问题与产生的问题现状,以娲皇宫风景名胜区拟建索道的选址思考为例,就索道的建设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5.
镶嵌在祖国大地上的各个风景区都具有其独特的景观评价,上述这首诗较好地描述了太湖风景区的特点。太湖风景区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它是一个以山水组合见长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自然湖泊风景区,它的特征是“山明水秀,湖面辽阔而深远”。这就是作为山水风景名胜区——太湖,给建筑设计提供的环境。现代建筑由个体设计转向群体和环境(包括从局部的地形地貌直到广阔无垠的山水总体结构)设计,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山岳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诚 《规划师》2000,16(5):60-61
作者阐述了山岳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工作注意的几个问题,从规划的选址、建筑方案的审查、临时设施管理及建立健全管理法规、依法治山等方面介绍了黄山风景名胜区在规划管理工作上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洪 《中国园林》1994,10(1):57-61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湖壮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丰富多彩,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世界驰名。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约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因而山岳名胜区在风景区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此外,还有河湖风景名胜区、岩溶风景名胜区、滨海风景名胜区等。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又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统一国家,存留了极为丰富的珍贵文物古迹,又形成了一些以文物古迹为特点的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8.
《建筑与文化》2009,(4):88-93
五莲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市区东北与东丰县交接处,距202国道1公里,距市区中心9公里。是集仿清代皇家庙宇建筑群落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1994年10月向社会开放。  相似文献   

9.
风景旅游镇规划的思考——以泸沽湖镇规划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风景旅游镇具有的特点本文所指的风景旅游镇是位于风景名胜区之内且本身具有较高的风景资源价值又可开展旅游的村镇。其风景资源主要体现在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而作为其载体的村镇整体布局与建筑风貌能够反映出这种文化特征,同时还能与风景区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其开展旅游的方式主要是作为游览参观,有条件可将其作为风景区的旅游服务基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地域文化资源的构成,结合三晋地域文化视角下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征,以山西太原崛围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探讨了地域文化资源特色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实践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姜利勇  缪剑锋 《山西建筑》2007,33(34):45-46
通过对重庆白马山旅游度假中心设计的介绍,探讨"农家乐"休闲空间的现状和发展,研究创造特色近郊休闲度假空间模式的要点,提出规划合理、适度规模、地域建筑是创新和长远发展"农家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刘红红 《华中建筑》2014,(7):160-163
《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基础教学,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探讨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系《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形成了四个基本的教学模块:建筑认识、建筑表达、建筑构成、设计入门。该文通过这四个模块的教学探索,指出《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进行基本功训练,更重要的是力求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做到设计启蒙教学与二年级以上的建筑设计能良好的衔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从"门"外顺利过渡,走向建筑。  相似文献   

13.
滨水建筑环境的控制与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霞  魏则菘  李跃文 《建筑科学》2007,23(9):98-101,80
以水域空间建筑组群与水体环境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控制建筑群平面布局、营建景观视廊、组织天际轮廓线和控制建设强度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一些滨水建筑环境规划与设计的具体手法和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山地建筑设计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苟平  杨锐 《重庆建筑》2004,(6):12-15
本文从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讨论,比较分析了山地建筑有别于平地建筑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法。同时,结合以重庆为代表的山地城市的地理特点与文化特征,系统阐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山地建筑设计观,强调了利用原始山地环境进行景观创意,因地制宜、联系传统文化进行山地建筑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郑虎 《建筑与环境》2009,3(6):103-105
通过对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规划与单体设计,提出了“山海建筑”的设计思想:尊重自然,从宏观入手,尽量作足山与海的文章,建筑中地形环境特色要鲜明等理念。设计不提倡山海建筑与平原城市的建筑在对建筑流行形式语言的模仿中日渐趋同。  相似文献   

16.
空间是建筑与聚落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对巴拉河流域山地聚落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建立一种科学的、理性的山地聚落空间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综合运用建筑学、规划学、GIs与地理学、景观学、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手段,构建起一个对巴拉河流域山地聚落进行空间形态量化分析的方法体系,并将这种方法体系运用于对山地聚落群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笔者从事的教学课题,主要讨论了建筑图学中透视阴影的有效教学。透视阴影课程为学生的设计素养及绘图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但因其难学且枯燥等劣势让学生无法产生兴趣。笔者尝试将知名建筑与课本知识点相结合的手法,以名作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18.
传统山地建筑视觉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山地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下发展起来的一类建筑形式。这类建筑巧妙地利用山地地形来建造,在视觉造型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本文分析了传统山地建筑视觉造型特征,希望对山地建筑创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重庆南开中学学生宿舍及食堂项目的创作经验,对山地建筑学及山地高层建筑创作进行了翔实地诠释,从创作理念、设计手法等方面挖掘山地建筑的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顺为 《建筑师》2011,(1):79-90
本文就汤姆·梅恩的Morphosis事务所核心设计思想之一:多系统整合的建筑理论,展开分析,文中涉及汤姆·梅恩的设计思想的起点问题,如何以建筑切合多元文化社会问题,以及多系统整合建筑学理论对Morphosis事务所建筑作品特征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