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带粗除柄人工髋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自2005年2月~2008年2月所实施的43例带大粗隆柄关节胃换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A组,再选取同期内实施DHS固定的70岁以上患者68例(不包括EvansI、Ⅱ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痛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在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带大粗隆柄的人工关节置换对于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大粗隆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4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行带大粗隆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1个月内即能获得满意的髋部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本组经7~24个月,平均(14.3±7.0)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8.23%。结论对于年龄65岁以上不稳定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带大粗隆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能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21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5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9例采用DHS内固定。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明显小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除DHS内固定治疗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法对我院101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9.2个月.DHS内固定组56例,优良率92.86%,全髋关节置换组45例,优良率57.78%.DHS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平均输血量均显著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在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输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笔者认为DHS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动力加压等优点,有利于骨折稳定以及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半髋关节置换术23例(半髋置换组),DHS内固定27例(DHS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至下地行走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至下地行走时间长于半髋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JOA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较好的早期及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6月~2011年2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关节置换组(30例)与DHS内固定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 ~ 29个月,平均24.1个月.关节置换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低于内固定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 (5/30),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3% (13/30),关于置换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差值高于内固定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较动力髋螺钉治疗疗效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法对我院101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9.2个月。DHS内固定组56例,优良率92.86%,全髋关节置换组45例,优良率57.78%。DHS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平均输血量均显著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在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输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笔者认为DHS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动力加压等优点,有利于骨折稳定以及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8.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比双动股骨头置换(BFHR)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结果,并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的要点.方法 收治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72例,其中采用DHS治疗42例(DHS组),BFHR治疗30例(BFHR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下床活动的时间、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随访11~25个月.BFHR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主动直腿抬高角度与DHS组无明显差异(P>0.05).BFHR组术后下床时间短,术后1、6周Harris评分高,但3个月、6个月的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BFHR组低,但远期髋关节疼痛的发生率BFHR组高于DHS组.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BFHR术的可能适应证,BFHR手术对患者的影响与DHS无明显差异,BFHR优势在于术后近期恢复好,但远期效果不及DH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7-02间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术,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术比较,PFNA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鹏建  王德利  丁宇  李威  季伟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4):309-311,320
目的比较Gamma3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分别采用闭合复位Gamma3钉或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9例,其中DHS内固定51例(DHS组),Gamma3钉内固定38例(Gamma3钉组)。病例选择时排除病理性骨折及严重多发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骨折复位丢失、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4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两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mma3钉组骨折愈合时间较DHS组延长但术后骨折复位丢失少。结论 DHS和Gamma3钉内固定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同样的疗效,但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3钉内固定能有效减少骨折复位丢失,降低术后髋内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PFN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07年4月间接受PFN内固定或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且具有完整资料的8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PFN内固定组46例,半髋关节置换组36例;均合并有多系统内科疾病.按改良Evens-Jensen分型,均为不稳定骨折.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内科并发症、内植物并发症、术后1年关节功能状况等方面的指标.[结果]PFN内固定组和半髋关节置换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6、18个月.PFN内固定治疗组与半髋关节置换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均较长,手术出血量、输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小(P<0.05),但内科并发症、内植物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等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和PFN内固定术均是治疗高龄患者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内固定物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间治疗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71例。其中内固定组36例,半髋关节置换组35例。比较2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术后1年关节功能状况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内固定组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8、20个月。内固定治疗组与半髋关节置换组相比较,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均较长,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较多,髋关节功能恢复稍差(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手术输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负重活动早、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满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笛 《骨科》2013,4(1):47-49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部螺纹钉(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PFNA组40例和DHS组4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于稳定型骨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稳定型骨折,PF-NA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DHS组(χ2=3.9720,P<0.05);PFNA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DHS组(P<0.05或P<0.01);术后12个月内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HS组(χ2=4.02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FNA比DHS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少,内固定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证广,尤其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术治疗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15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两组,A组78例:用股骨粗隆间骨折专用假体,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B组80例:行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8例,随访时间15~52个月。两组的合并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失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住院时并发症发生率、扶拐下地活动时间、功能评价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伴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可以避免内固定失效引起的并发症,减少卧床时间,使患者较快恢复到或者接近伤前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是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联合防旋阻挡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9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联合防旋阻挡钉组、PFN组和DHS组实施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时间为12 ~ 24个月.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PFN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早期负重时间、术后3个月功能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DHS联合防旋阻挡钉组和DHS组(P<0.05),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三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FN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以作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内固定装置;DHS联合防旋阻挡钉重建股骨后内侧结构,也是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良好选择;单纯DHS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失败率较高,但仍是内侧结构稳定的粗隆间骨折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30例。PFNA组实施PFNA治疗,DHS组实施DHS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16个月,末次随访依据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PFNA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半髋关节置换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5年10月期间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或DHS内固定治疗且具有完整资料的12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半髋关节置换组53例,DHS内固定组73例;均合并有多系统内科疾病,且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按改良Evens-Jensen分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或术后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St.Michael髋关节评分等方面的指标。[结果]半髋关节置换组和DHS内固定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6、18个月。半髋关节置换组与DHS内固定组相比,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1年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增高,两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和输血量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具有允许术后早期完全负重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选择。方法对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31例,动力髋螺钉(DHS)37例。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力髋螺钉(DHS)组优良率89.1%,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优良率70.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动力髋螺钉(DHS)组2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7例。结论对于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都是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比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DHS联合拉力螺钉、PFN、空心拉力螺钉三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联合拉力螺钉42例,PFN16例,空心拉力螺钉18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随访7~34个月,空心拉力螺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PFN治疗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其他两组(P<0.05),DHS联合拉力螺钉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稳定型、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选择DHS治疗.粉碎性、不稳定或反股骨粗隆、粗隆下骨折选择PFN治疗.高龄、体质弱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Gamma钉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进行分组内固定治疗,DHS固定29例,PFN固定35例、Gamma钉固定23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PFN、Gamma钉内固定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均DHS内固定者短,且术中出血量少、骨性愈合时间早。采用PFN、Gamma钉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4.4%和91.3%,而DHS固定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2%。PFN、Gamma钉固定术后的并发率分别为2.8%和4.3%,远低于DHS内固定的10.3%。不论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还是并发症的发生方面,PFN与Gamma钉比较均无差异。结论:PFN和Gamma钉较DHS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均可以较好地作为治疗粗隆间骨折手术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