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安钢3#高炉炉体冷却强度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炉体冷却系统的改造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安装风口加压节水装置,提高了炉腹、炉腰部位的冷却强度,满足了高炉高强度冶炼的需要,达到了增压节水和延长炉体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宝钢二高炉随着炉龄增加仍维持高冶炼强度、高煤比生产,原设计炉体冷却水量已不能满足高炉现阶段冷却需要,冷却板破损数、炉皮发红现象增多,影响到二高炉的长寿;通过对炉体冷却系统改造,提前实施大修时的部分水系统项目,增加妒体冷却板水量、提高水压,强化对炉体的冷却,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高炉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区域冷却结构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中冶京诚开发的新型炉体冷却结构,即铸铁(铸钢)冷却壁镶嵌铜冷却条的组合式新型冷却结构。新型冷却结构冷却强度适宜、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在国内多座新建和大修高炉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炉操作炉型的分析认为,炼铁4^#高炉炉况变差、炉腹结厚的原因是炉渣性能差、碱度高,炉体冷却强度大。对具体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炉腹结厚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铭铨 《攀钢技术》1996,19(5):7-12
攀钢1^#高炉在第二代炉役期间,进行了由强化高炉冷却到逐步实行高炉中部调剂的实践和探索。在生产中利用水温差监测炉腹和炉腰热流强度的变化,用上、下部调剂控制煤气流合理分布,同时对炉体冷却强度进行合理调剂的方法,可以维持合理的操作内型,达到高炉稳定顺行和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陈生利  匡洪锋  蔡林 《炼铁》2019,38(2):33-35
韶钢7号高炉在炉役后期,逐渐出现炉体上涨,炉身区域冷却壁大量烧坏,炉缸侧壁温度频繁超标,风口变形等现象通过采取优化工艺操作,冷却壁穿管修复,加强炉缸炭砖残厚管理,提高炉体冷却强度等一系列护炉措施,在稳定炉况的同时,高炉日产量也能达到6200t/d。7号高炉护炉效果表明,追求精料入炉的操作理念,维持好合理稳定的煤气流分布,达到合理的操作炉型,是高炉护炉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高炉铜冷却壁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家齐  胡静 《炼铁》2006,25(6):56-60
对高炉应用铜冷却壁的最新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认为铜冷却壁应用于高炉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等高热负荷区域,是现代高炉的最佳炉体冷却方案。  相似文献   

8.
解冶经 《炼铁》1989,8(3):12-15
酒钢1号高炉第二代已开炉4年,炉体现状是Ⅱ、Ⅴ段冷却壁热流强度高、炉腹以上砖衬侵蚀严重、冷却设备损坏超过半数,高炉处于炉龄末期,为了延长高炉寿命,实现按计划大修,采取强化冷却、钒钛矿护炉、压力灌浆、炉外喷水、精心操作、维持高炉顺行等措施,保证了高炉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冶京诚新型炉体冷却结构在山西建龙6号高炉上的使用情况,该技术有效解决了炉腹、炉腰冷却壁易损坏的问题。该新型冷却结构与铸铁冷却壁相比,其冷却强度更大,更容易形成保护渣皮;与铜冷却壁相比,其特殊的组合结构使形成的渣皮更加牢固稳定,并且降低了投资。中冶京诚新型炉体冷却结构对于延长高炉本体寿命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炼铁》2017,(4)
对一种新型高炉炉体冷却结构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在板壁结合结构的基础上,将铜冷却条和冷却壁组合在一起.开发了一种组合式冷却壁结构,并应用在高炉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形成了一种新型炉体冷却结构。新型炉体冷却结构吸收了板壁结合和铜冷却壁的优点,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应用在450m~3、660m~3、1080m~3等高炉上效果良好,渣皮稳定,投资较低,为高效长寿高炉提供了可靠保障,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炉热流强度在线检测与分析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炉热流强度在线检测与分析系统通过对高炉冷却壁水量和水温在线检测,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高炉冷却壁热流强度,判断高炉内部热流分布情况,了解高炉各部位冷却强度的变化,为高炉操作人员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部调剂在承钢2 500 m3高炉中的应用实践,指出,通过调剂高炉中部区域的炉体冷却系统,配合装料制度的调整,可使高炉有适宜的热流强度,形成合理的操作炉型,进而促进煤气流的合理分布,有效防止炉墙结厚,维持适宜的渣皮厚度,防止冷却设备的破损,保持高炉的稳定顺行,并达到高炉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高炉结瘤的征兆与位置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彩 《炼铁》1995,14(2):43-46
高炉结瘤是能够预防的。预防结瘤,应从识别结瘤征兆入手。高炉结瘤的普遍特征主要有:热流强度降低、炉墙温度低于正常值、冷却设备进出水水温差低于正常水平及炉皮温度明显降低。结瘤位置可用炉身探孔法、降料面观察法及传热计算法来确定。  相似文献   

14.
高炉长寿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渝生  曹传根  甘菲芳 《钢铁》2003,38(11):70-74,8
介绍了现代长寿高炉的设计思想和最新发展趋势,铜冷却壁技术是解决高炉炉腹、炉腰、炉身下部长寿的最佳选择,提高炉缸侧壁寿命,加强高炉炉缸维护和在线监测是现代高炉长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邯钢3号高炉炉身冷却板连接方式的改进,提高了炉身的冷却强度。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炉缸冷却制度是保证高炉长寿的重要基础,从传热学的角度上对高炉冷却系统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高炉炉缸传热数学模型的局限性,根据一维径向传热模型计算表明,增大冷却水流量可降低冷却水温差,但对增强炉缸冷却强度效果甚微。分析了冷却水对高炉炉缸的重要作用在于提高临界热流强度,防止出现核态沸腾和膜态沸腾。在炉缸结构一定的条件下,炉缸导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铁水的流动状态及铁水温度,最后给出炉缸砖衬出现缝隙的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17.
樊建富 《山西冶金》2003,26(4):46-48
针对竖炉导风墙寿命偏低的问题,通过对竖炉导风墙砖的形式、材质及其砌筑方式进行改进,并对导风墙水粱结构进行了设计改造,完善了导风墙水梁液位监测系统,使导风墙寿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焦克新  张建良  刘征建  杨天钧 《钢铁》2020,55(8):193-198
 高炉长寿化是大型高炉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高炉长寿的关键在于弄清高炉侵蚀的根本原因。从高炉炉缸侵蚀机理、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原因、高炉炉缸圆周方向侵蚀不均匀性、高炉冷却强度与冷却效率以及高炉炉缸维护技术等5个方面探讨了高炉长寿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出高炉炉缸炭砖损毁的本质是碳不饱和铁水对炭砖的溶蚀。具体结果表明,首先,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最严重部位位于高炉炉缸死料柱的根部位置;其次,阐明了直接导致高炉存在不均匀侵蚀的主要原因在于冷却系统的冷却水量和送风系统的风量在高炉周向方向分配不均匀;然后,阐明了冷却系统的作用本质是降低耐火材料热面温度,并提出了高炉冷却强度指数及高炉冷却效率指数;最后,分析了采用无钛矿护炉和钛矿护炉两种模式的高炉炉缸维护技术。  相似文献   

19.
邯钢6号高炉大修后炉腰和炉身一层采用了铸钢冷却壁,通过控制铸钢冷却壁水温差、建立合理的操作炉型,并采用富氧、热风炉预热系统、提高煤比、加强原燃料管理,达到了高炉强化冶炼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杨志荣 《钢铁》2015,50(1):31-36
 通过太钢2座4 350 m3高炉生产、操作炉型监控和维护的实践,认识到高炉上下部操作炉型之间有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其对炉缸寿命有一定的影响。高炉上部的操作炉型受到炉腹煤气量、炉身部位耐火材料的选择以及炉身冷却水流向的影响。适当的炉腹煤气量、减少冷却板与砖衬间可能形成的窜气通道、冷却水横向分段、分区冷却有助于形成合理的上部操作炉型。炉身操作炉型与渣皮厚度具有相互作用关系,风口以上操作炉型对炉缸炉底的侵蚀和结厚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维持炉芯死焦堆透气透液性、高炉炉身硬质压入以及钒钛矿护炉等措施,维持合理的上、下部操作炉型,改善了炉况顺行和操作指标,同时减缓炉缸侧壁的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