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塌陷和髁间棘撕脱骨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在微创条件下治疗胫骨平台塌陷和髁间棘撕脱骨折。方法: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塌陷2例,髁间棘撕脱骨折2例,胫骨后侧平台塌陷伴髁间棘撕脱骨折1例。结果:5例病人骨折复位满意,髁间棘撕脱骨折病例其交叉韧带均恢复其张力。患膝无疼痛及不稳,关节活动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的使用为治疗胫骨平台塌陷和髁间棘撕脱骨折提供了一种创伤小、可准确复位手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方法 采用膝关节有限切开 ,直视下复位后 ,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 38例。结果  38例全部获得随访 ,关节活动恢复良好 ,无膝部疼痛和不稳。结论 有限切开、可抽出钢丝固定是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20例.结果 20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6~20个月),X线显示所有骨折均完全愈合,Lachman试验均阴性,关节活动度8周内基本恢复正常,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2.4分(87~98分).结论 关节镜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可靠的方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有限切开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3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方法 采用膝关节有限切开,直视下复位后,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38例。结果 38例全部获得随访,关节活动恢复良好,无膝部疼痛和不稳。结论 有限切开、可抽出钢丝固定是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火节镜下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法]自1999年7月-2005年7月对19例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折的患哲在关节镜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8—50个月,平均18.2个月,优良率为94.7%。[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折创伤小,骨折复位好、固定可靠,操作较为简单,是治疗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形固定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10月,对14例新鲜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患者(Ⅱ型8例、Ⅲ型6例)行关节镜下骨折复位,以双根6号A escu lap不吸收缝线行“×”形固定。结果随访4~30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未发生骨折移位、膝关节松弛或不稳定等并发症。Lysho lm膝关节功能评分89.2~96.7分(平均94.1分),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关节镜下以双根6号A escu lap不吸收缝线“×”形固定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定,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固定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32例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1.5岁(18-55岁)。依据Meyers和Zaricznyj分型标准,型9例(28.1%),型20例(62.5%),型3例(9.4%)。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6-24个月)。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为91-100分,平均(95.6±2.3)分,和术前(71.5±4.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活动度正常者30例,屈膝活动受限者2例,但均小于10°。6例患者存留轻度膝前疼痛。结论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能达到骨折愈合、重建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运动功能的目的 。  相似文献   

8.
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关节内骨折.胫骨髁间嵴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附着点.当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后,将导致膝关节明显不稳.目前对其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意见,主要有闭合复位、切开复位加内固定、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等几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并以3根2号Ethibon尼龙编织线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在关节镜下复位以3根2号Ethibon尼龙编织线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23例,按Meyers-McKeever分型,型9例,型14例。手术通过关节镜下微创操作,复位骨折块,引入3根2号Ethibon尼龙编织线,绕过前交叉韧带的后方,并在前交叉韧带前方骨折块的方向呈"8"字交叉或打一单结。通过前交叉韧带重建导向器由胫骨结节内侧向关节内骨折缘钻2个骨隧道,引出编织线,皮下打结固定,术后支具固定46周。术后摄片复查随访,并以Lysholm评分评估关节功能。结果 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膝关节不稳症状,Lachman征和抽屉试验均为阴性,X线片示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Lysholm评分为9098分,平均95.5分。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并以尼龙编织线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是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Aesculap尼仑线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Aesculap尼仑线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2例不同分型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复位Aesculap不吸收尼仑线内固定术,并同时处理合并损伤。结果 采用适用于一般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定方法评定,优10例,良2例。结论 经关节镜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手术创伤小,切口瘢痕小,骨折块复位准确,并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其它病变,术后功能恢复快,疗效佳,无需二次手术。较开放复位内固定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7~16岁,平均13.1岁。根据Meyers-Mckeever-Zaricnyi分型,Ⅱ型13例,Ⅲ型18例(ⅢA型11例,ⅢB型7例),采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复位,薇乔可吸收线固定14例,钢丝固定17例。结果术后随访26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7个月。术后膝关节Lyscholm评分,薇乔线组(90.4±3.6)分,钢丝组(90.7±2.9)分。薇乔线组与钢丝组术后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片显示骨折块复位好,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创伤小,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间,应用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5例。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35.6岁,按Sehatzker分型,Ⅰ型7例,Ⅱ型8例,噩型8例,Ⅳ型2例。术后随访时间9~45个月,平均25个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无一例出现需要处理的术后并发症,仅1例考虑到稳定的需要使用平台外侧解剖钢板,其余24例均只以2枚松质骨螺钉固定。随访后x线片显示25例病人关节面残留台阶均小于2mm,无骨关节炎的表现,未出现胫骨平台的再塌陷。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25例病人平均90.7分(76~96分).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15°(100°~130°)。结论尽管关节镜难以成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规治疗手段,但由于手术对患者的再次损伤很小,符合微创的理念和原则,且在术后的恢复,术中伤情的判断,临床结果等方面均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合适的患者群中值得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04—2013-04,共诊治21例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关节镜下骨折块复位后,采用1或2枚可吸收空心钉内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膝关节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3.4个月。术后3个月2例出现膝关节僵硬,屈伸受限,予麻醉下推拿松解后恢复至屈伸5°-110°。术后1年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X线片及MR示:骨折对位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91.67±0.76)分,IKDC评分为(96.13±0.87)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30,P〈0.001;t=105.236,P〈0.001)。患者均恢复正常运动及生活能力。结论膝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具有微创、痛苦小、内固定相对牢固、操作简便、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5月,对18例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缝线套扎固定骨折块.结果 术后X线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18例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17例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查体均为阴性,1例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未发现影响骨骺发育现象.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廉,无须再次手术等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镜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3月,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行膝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Hohl分型:Ⅱ型14例,Ⅲ型9例,IV型9例。取膝前内、外侧标准入路进镜,依次检查整个关节腔。在膝关节镜监视下,用撬拨器将塌陷的平台解剖复位,直到关节软骨面平整。平台复位后其下的空隙用人工骨或自体骨填充,经皮或小切口用空心螺纹钉、可吸收螺钉或支持钢板固定骨折块。合并半月板及关节韧带损伤时镜下作相应处理。术后康复训练。结果术后2~4个月骨折愈合,骨折线消失,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正常,膝关节活动度平均大于110°,无并发症。26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6个月时按雍氏评分标准,优2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2%(25/26)。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膝关节损伤中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的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运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关节内损伤结合双锚钉内固定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27~62岁,平均41岁。20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包含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断裂,1例同时合并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断裂,3例合并侧副韧带撕裂,2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内侧平台骨折和外侧平台骨折各1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在受伤后5~14 d进行手术,平均7 d。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40~125 min,平均85 min;出血量10~30 ml,平均15 ml。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2.0±4.2明显提高至术后1年的91.9±1.4(t=-49.24,P0.05)。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侧方应力试验均阴性,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提示合并有膝关节静力稳定结构(关节韧带、关节囊、半月板等)的损伤,甚至关节内骨折。常规要行CT和MRI检查,建议行关节镜探查,防止漏诊,以使患者能得到及时、全面的治疗,为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手术效果。方法对63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监控下复位小切口内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10个月,无感染、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发生,X线片显示49例达解剖复位,14例平台关节面有2 mm以下塌陷。按Rasmussen功能评分标准:优35例,良22例,可6例,总优良率90.5%。结论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可靠,创伤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及C臂X光线机监视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3例,均在关节镜及C臂监视下小切口复位骨折,行螺钉钢板内固定,术中不切开关节囊,并用关节镜同时处理合并的半月板损伤6例,另有交叉韧带损伤的2例留待二期行重建术。结果所有骨折均解剖复位,3~5个月内愈合,未出现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23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无骨折端移位、塌陷、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创伤性膝关节炎和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按Hohl-Luck膝关节评分评定疗效,优18例,良4例,可1例。结论关节镜及C臂监视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固定满意,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