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雪冬 《决策》2011,(12):17-17
无论是“好人政治”,还是“好人社会”都不过是一种乌托邦,沿用的是同样的逻辑:以道德方法来解决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2.
只有进行科学的管理道德成本与收益分析,才能使管理者更为准确地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道德, 努力发挥管理道德的“经济力”,实现管理道德的经济性,使管理者走出管理道德的“利他性”与经济的“逐利 性”相冲突这一困惑。  相似文献   

3.
张标 《管理科学文摘》2009,(16):110-110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而网民道德,是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网民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Internet时代的来临,现在越来越快的连接速率让网民真正的生活、工作在一个宽带的时代。特别是网络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时代共鸣或相悖的伦理道德观念。人类正面临着一些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07,(5):176-176
有人问雅典的执政官梭伦:“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却往往贫穷?”梭伦回答:“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道德是永远的,财富是暂时的。靠作恶致富的人.内心肯定会非常空虚.而且富裕也绝不会长久。  相似文献   

5.
道德评价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探讨新时期“道德银行”的评价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道德银行”的评价对象是大学生的道德与实践;评价形式有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道德评价标准要接受实践与效果的检验;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0,(5):9-10
最高法院应出面“拯救道德” 杨亮庆的文章认为,有人说,发生在杭州的八旬老人街头摔倒、众人送衣报警却不敢扶的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郑州大学生扶老人被判赔钱的案例,都是南京“彭宇案”的“遗毒”。还有人说,一个“彭宇案”判决,令中国的道德水准倒退了30年。文章认为,法律是最低标准的道德,道德是最高标准的法律。  相似文献   

7.
在职场上,“做人”永远比“做事”更重要。做人与做事的最高水准是“德才兼备”,而“德”永远都是第一位的,素养、品质、道德比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做人的素养、品质和道德提升了,自然就会内化为做事的素养、品质和道德,而后者就是职业道德或称工作伦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营销的迅猛发展,网络营销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网络营销道德学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不论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将面临道德的考验和面,临着网络营销道德的新问题。美国营销协会(AUA)和美国直接营销协会(DMA)都制定和通过了新的道德规范,已经把“网络营销道德”纳入其新的规范中。构建网络营销道德机制已成为广大网络营销道德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要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价值。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企业道德价值状况由企业家及其员工的行为所体现。道德价值高尚的企业一定存在具有相当约束力的道德管理机制。因此,科学地建设和完善企业道德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道德管理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道德参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越来越频繁。突出表现在道德法律化现象日益明显。道德法律化是现代法治进程的必然要求,在实现社会调控系统本身功能、结构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同时,道德法律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理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克服道德法律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道德资本需要投资,也需要管理;善用道德资本,才能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家。近年来,企业慈善家之类的排行榜不断见诸报端。与此同时,企业的爱心与道德,也渐渐被视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品牌形象,甚至被人称为“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对于许多企业管理者来说看似一个新鲜词汇,事实上,钢铁大王卡内基在多年以前就有这样一句名言: “有钱人应该要感谢社会大众,是他们给你带来财富、地位。”而这种观念的延伸,就是今日提及的企业“道德资本”。  相似文献   

12.
伍捷 《决策探索》2013,(23):76-77
芬兰被认为是世界上清廉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他们的经验是抓住“信任、法律、道德”三个方面建设,同时注意“法律必须清晰严肃,官员要高薪养廉,突出职业人士的道德意识,及时惩罚控制腐败行为”四个环节。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航 《科学咨询》2010,(13):37-37
苏亦工先生认为中国法律要实现其现代化,“雅量”就必须从遭德层面升华为法律。但苏先生的文章顶多论证了这种从雅量到法治的必要性,对前者如何上升到后者并没有过多涉及。本文就接着苏先生的观点谈谈从雅量上升到法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道”和“德”的不同,“道”固然很容易上升为法律意志,但“德”作为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应,似乎应该不在法律规范的视野之内。“德”的问题,还是应该回归到纯粹的道德范畴来看待。  相似文献   

14.
刘新宇 《领导文萃》2009,(23):43-46
反观印度,宗教和政治在正义性的定义上,却是南辕北辙。政治道德和宗教道德的冲突结果一定是社会道德的撕裂,这种内耗将大大增加整个国家前进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在认清自己的过程中,你必须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领导原则。有些领导者把自己的价值观称为自己的“道德指针”。诺华制药的丹尼尔.魏思乐发现,“大多数人内心都有一个道德指针在告诉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前进”。强生公司前任主席兼CEO吉姆·伯克说:“如果没有一个道德指针,你的事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16.
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在管理过程中体现它的管理道德。管理道德是管理人员工作行为的标准,是一个企业在处理内部问题和外部环境相关问题时所采取的道德标准。许多世界著名企业都在企业宗旨和目标的表述中让人体验到深厚的管理道德底蕴。摩托罗拉公司认为:“公司存在目的是以公平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品质优异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 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上,“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占据了主导。早在古代,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就把人类看作判断一切事物是否存在的评判者。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更是占据统治地位。道德只是对人而存在,只有人才能得到道德上的关怀和尊重,道德义务也只有对人而言才应该承担,在人类生活之外不存在道德关系。因此,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宇宙之灵,万物之主,太阳为人而生,星斗为人而亮,自然为人而存在,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人的利益服务。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产生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肆无忌惮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把人和自然置于绝对对立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一些基层群众在谈及当今的物质生活与道德追求时不无感慨地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确似“芝麻开花——节节高”,很多家庭实现了有余钱存银行、炒股票、买基金,可以说啥都不缺,但不少人就是缺个“德”。最近,中央选树了300多名全国道德模范,号召国民学习,这真是敲锣敲到了点子上,问题抓到了要害处啊!  相似文献   

19.
2010年2月,我国的剖腹产率达到46%,对此简单归纳为医生“唯利是图”并不科学,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存在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产妇及其家庭社会化不足,二是医患关系互动机制不良运行,三是医生在市场经济时期道德失范。如果能够处理好以上三方面的问题,降低剖宫产率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0.
黄倩 《经营与管理》2023,(5):103-110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对道德领导、无道德领导和不道德领导的概念内涵、形成的前因后果,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视角进行梳理分析比较。指出,理论界应以道德维度领导力的前因剖析、不同道德领导力影响结果的对比验证、产生道德领导力“双刃剑”效应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等为研究方向,并立足国情整合和拓展不同理论研究话题;实践界应重视管理者道德领导力开发、关注无道德和不道德领导的负面影响,以及通过政策制度和培训教育引导管理者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忘承担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