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吸烟行为,分析烟草消费隋况及烟草价格上涨对吸烟行为潜在影响。方法 采用三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中选择上饶市和宜春市作为调查现场,利用KISH码在32个街道/镇820户家庭中选择1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最终人组的805名居民中,现在吸烟者218人,吸烟率为27.08%(男性吸烟率为46.62%,女性吸烟率为3.05%)。218名吸烟居民中,烟龄最短1年,最长50年,烟龄中位数为20年。96.33%的吸烟居民通过“自己购买”获得卷烟,54.59%吸烟居民吸5~9元一包的卷烟,20.64%吸l~4元一包的卷烟,18.8l%吸10~15元一包的卷烟,仅13名吸烟居民平常吸15~30元一包的卷烟。吸烟居民平均每月最少花费20元,最多花费800元,平均花费192元,占个人月收入的13%。根据218名吸烟居民关于卷烟价格上涨对其吸烟行为影响的回答绘制曲线图,可了解卷烟价格上涨对吸烟者吸烟行为的潜在影响情况。结论 江西省吸烟居民的烟草经济负担较重,烟草价格上涨将促使吸烟者改变吸烟行为。应考虑中国烟草价格低、价格跨度大等现实问题,合理提高烟草销售价格,改变吸烟人群的吸烟行为,进而逐渐降低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2.
刘兰兰 《现代预防医学》2014,(11):2044-2046,2052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吸烟行为,分析烟草消费情况及烟草价格上涨对吸烟行为潜在影响。方法采用四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苏州市6个城区30个街道/镇3 000户家庭选择2 972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 972名调查对象中,现在吸烟率为32.8%,其中5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最高(41.0%),居民年龄越大、平均月收入越高,其吸烟率也越高。过去一年中,吸烟者尝试戒烟率为28.9%,28.3%居民得到过医生或卫生保健人员的戒烟的建议,25.5%的吸烟者表示看到烟包上健康警示语会考虑戒烟。95%的吸烟者通过"自己购买"获得卷烟,33.5%吸烟者吸10~15元/包的卷烟,吸烟者购买卷烟每月最多花费1 855元,平均花费355元。卷烟价格提高较低的倍数即可促使大多数吸烟者减少吸烟量或更换便宜的卷烟牌子,而吸烟者戒烟行为的改变需要更大倍数的卷烟价格提高。结论苏州市居民吸烟率较高,烟草花费负担严重,应加大控烟力度,强化宣传和教育。同时应考虑中国烟草价格低、价格跨度大等现实问题,合理提高烟草销售价格,改变吸烟人群的吸烟行为,进而逐渐降低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大兴区社区居民吸烟与慢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市大兴区居民吸烟状况及慢性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两个小区的6838名居民进行问卷及体检调查。结果男性吸烟率(≥20岁)42.15%,女性吸烟率4.37%,总吸烟率23.44%。吸烟者5种慢性病总患病率为13.85%,非吸烟者为8.38%,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吸烟者中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1)。结论北京市大兴区居民吸烟率较高,吸烟者中慢性病发病率显著增高,对居民强化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西省居民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及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和态度,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江西省新余市和武宁县的医疗机构、学校、政府机关、火车站和汽车站、餐馆和网吧938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现在吸烟、被动吸烟及对吸烟相关知识认知和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结果共调查居民938人,吸烟者241人。8~岁组青少年吸烟率为2.16%,被动吸烟率为15.57%。18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为32.21%,其中男性62.16%,女性2.17%。成人被动吸烟率为69.55%,男性75.68%,女性63.41%。农村居民吸烟率及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城市。结论男性居民吸烟率较高,农村居民吸烟率及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城市。居民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程度较高,但对于被动吸烟危害认识不足,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采取相应的控烟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北省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吸烟行为及对烟草危害认知现况,为烟草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线数据。方法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24个县(市、区)中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烟草使用情况、烟草相关知识和态度等。共获得有效问卷6 301份。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并进行χ~2检验、Mantel-Haenszel 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湖北省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4.8%(95%CI:23.6%~26.0%),每日吸烟率为20.5%(95%CI:19.4%~21.6%),吸烟者日均吸14.4支(95%CI:13.8~15.0支)卷烟。男性现在吸烟率(47.3%)与每日吸烟率(39.6%)均高于女性(分别为2.1%和1.2%),农村居民现在吸烟率与每日吸烟率(分别为28.7%、25.3%)均高于城市居民(分别为22.0%、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5~64岁年龄组的现在吸烟率与每日吸烟率最高(分别为29.9%、26.3%)。湖北省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对吸烟导致肺癌的知晓率较高,为89.5%(95%CI:88.6%~90.4%),对吸烟导致中风、心脏病和阴茎勃起障碍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5.2%(95%CI:43.8%~46.6%)、50.7%(95%CI:49.3%~52.1%)和26.4%(95%CI:25.2%~27.6%),对吸烟导致所有4种疾病的知晓率仅为21.8%(95%CI:20.6%~23.0%)。结论湖北省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烟草流行现状较为严重,对烟草危害认知程度不够全面,应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吸烟行为的差别,探索适宜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艺术院校在校大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相关认知的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5月对广州市某艺术院校170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描述烟草相关知识与态度,分析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大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烟草相关知识类得分16分(总分23分);对"戒烟越早越好"正确认知率最高,为85.19%(1449/1701),不吸烟者(86.76%,1304/1503)正确认知率高于吸烟者(73.23%,145/198)(P0.01);70.78%(1204/1701)的学生认为吸烟会导致皮肤粗糙,不吸烟者(72.39%,1088/1503)比例高于吸烟者(58.59%,116/198)(P0.01);75.84%(1290/1701)的学生认为被动吸烟会导致肺癌,不吸烟者(77.58%,1166/1503)比例高于吸烟者(62.63%,124/198)(P0.01);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知晓率为25.51%(434/1701);85.10%(1279/1503)的不吸烟大学生认为政府应该加大控烟的工作力度,高于吸烟者(64.65%,128/198)(P0.01);调查尝对象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31.92%(543/1701)和11.64%(198/1701);在校平均月生活费越高的大学生其尝试吸烟率(P0.05)和现在吸烟率越高(P0.01);家庭平均月收入、在校平均月生活费、户籍所在地和饮酒情况是男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P均0.05),在校平均月生活费和饮酒情况是女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艺术生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普遍不高,不吸烟者知晓率高于吸烟者;吸烟率较高。应针对吸烟行为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控烟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西安市流动人口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控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5月随机抽取西安市1 222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个人基本信息、吸烟情况和烟草相关知识及态度。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影响因素。结果西安市流动人口标化吸烟率为36.47%。男性吸烟率(68.65%)高于女性(2.64%),建筑工人吸烟率(57.75%)高于工厂工人(43.58%)和服务业人员(30.75%),二手烟危害回答正确组吸烟率(33.93%)显著低于错误组(44.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每个人都会死亡,为什么不吸烟好好享受"、"吸烟有助于社交"、"吸烟可以提神、缓解疲劳"和"吸烟有助于减轻压力"持反对态度的吸烟者吸烟率低于持支持态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66.491)、工厂工人(OR=1.564)是西安市流动人口吸烟的高危人群(P0.01,P0.05);对"吸烟有助于社交"和"吸烟可以提神、缓解疲劳"持反对态度(OR值分别为0.460和0.592)及无倾向态度(OR分别为0.783和0.259),对"吸烟有助于减轻压力"持反对态度(OR=0.530)是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西安市流动人口吸烟率高,应针对男性、工厂工人开展控烟干预,提高流动人口的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培养积极的控烟态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居民吸烟行为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52,自引:6,他引:52  
目的分析我国居民吸烟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167063名(男76 556人,女90507人)15岁及以上居民的吸烟行为,包括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平均吸烟量、吸烟类别、戒烟率、戒烟成功率、复吸率及被动吸烟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我国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24.0%,男性(50.2%)明显高于女性(2.8%),现在吸烟率为23.6%,男性(49.6%)明显高于女性(2.8%).98.8%的男性及几乎全部女性吸烟者为现在吸烟者,95.1%的男性及92.9%的女性现在吸烟者为常吸烟者,46.0%的男性及21.4%的女性现在吸烟者为重型吸烟者.农村居民上述指标均高于城市居民.我国18岁及以上吸烟者中81.3%主要吸有过滤嘴香烟,11.9%主要吸手卷烟或旱烟,4.2%主要吸无过滤嘴香烟,2.3%主要吸烟斗或水烟袋,0.3%主要吸雪茄.结论我国居民中吸烟率仍然很高,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控制烟草的消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成人烟草使用及相关情况,为烟草控制及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按地理位置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在浙江省10个县区对2 112名年龄在15~69岁的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浙江省15岁以上人群总吸烟率为31.72%,现在吸烟率为28.03%,常吸烟率为23.53%,戒烟率为3.69%。男性现在吸烟率为55.24%,女性为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常吸烟者以吸机制卷烟为主,每天的吸烟量为(19.26±9.95)支。现在吸烟者购买的卷烟每盒平均价格为(12.59±10.30)元。78.38%的吸烟者尚无戒烟的意愿。86.22%的人认为吸烟会造成严重的疾病,88.12%的人不知道低焦油卷烟的危害与一般卷烟相同。结论浙江省男性人群吸烟水平依然处于高平台期,总吸烟人群中戒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15岁及以上脱贫居民的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控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2年11—12月选取河北省、四川省、云南省、山西省和陕西省5个省共10个村作为研究现场,将2018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所有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531人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烟草使用情况、烟草相关危害知识的知晓情况、健康状况等信息。采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农村脱贫居民的现在吸烟率为35.97%,其中男性现在吸烟率(62.41%)高于女性(4.15%)。现在吸烟者关于烟草是否会引起肺部疾病以及低焦油卷烟和一般卷烟危害比较问题的知晓率高于现在不吸烟者,其余烟草危害知识问题现在吸烟者的知晓率均低于现在不吸烟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30.485,95%CI:14.270~65.121)、饮酒(OR=3.605,95%CI:2.056~6.320)、经济水平中等(OR=2.970,95%CI:1.176...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德宏州汉族、傣族、景颇族的吸烟现状和对吸烟危害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7 052名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吸烟及相关知识情况。结果 汉族、傣族、景颇族居民的吸烟率分别为33.4%、35.9%、48.1%;被动吸烟率分别为44.5%、47.5%、46.4%。3种民族的男性吸烟率均远高于女性(χ2=1425.837,χ2=895.092,χ2=435.822,P<0.001)。3种民族中,男性吸烟者的初次吸烟年龄均以在15~24岁组所占比例最高(χ2=27.645,χ2=23.752,χ2=139.740,P<0.001)。景颇族吸烟者每日吸烟量少于汉族和傣族吸烟者,而汉族吸烟者每日吸烟量高于傣族和景颇族吸烟者(χ2=123.190,P<0.001)。汉族和傣族的女性居民对吸烟会导致胃肠道疾病、糖尿病、流产的正确回答率高于男性居民(χ2=13.014,χ2=11.114,P<0.01;χ2=12.721,P<0.01,χ2=6.747,P<0.05;χ2=35.559,χ2=19.932,P<0.001);汉族女性居民对吸烟会导致脑卒中的正确回答率高于汉族男性居民(χ2=12.585,P<0.01)。结论 云南省德宏州的傣族、景颇族居民具有吸烟率高,但对烟草危害知识的知晓率低的特点。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该人群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减少烟草对少数民族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2.
广西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广西居民吸烟情况,为制定广西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广西部分),对9181名(男4206人、女4975人)15岁及以上居民的吸烟行为,包括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开始吸烟年龄、吸烟类别、戒烟率、戒烟成功率、复吸率及被动吸烟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广西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22.8%,男性(48.1%)明显高于女性(1.5%);现在吸烟率为22.4%;98.2%的吸烟者为现在吸烟者;常吸烟率为22.1%;重型吸烟率为9.7%,重型吸烟者占现在吸烟者的43.3%。结论广西居民吸烟率较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控制烟草的消费和被动吸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农业高校在校大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与控烟态度现状,掌握其吸烟行为并分析吸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5月对广州市某农业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烟草相关知识类得分16分(总分23分);对"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正确认知率最低,为35.73%;74.70%的学生认为吸烟会导致肺气肿;83.89%的学生认为被动吸烟会导致肺癌,不吸烟者(84.34%)比例高于吸烟者(75.53%);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知晓率为18.11%;91.23%的不吸烟大学生认为政府应加大控烟的工作力度,高于吸烟者(71.28%)(χ2=41.30,P0.01);调查对象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7.46%和5.08%;在校平均月生活费越高的大学生其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越高;年级、户籍所在地、饮酒情况、家人吸烟情况是男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农业类高校大学生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普遍不高,不吸烟者知晓率高于吸烟者;大多数持有正向控烟态度;有一定比例的吸烟人群,应针对吸烟行为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遏制吸烟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贵州省成人烟草流行状况,为控烟政策、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9市(州)12个县(区)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共调查9 280人,吸烟率为31.6%,现在吸烟率为29.0%;男性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63.7%和58.7%,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2.1%和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吸烟率为34.4%,明显高于农村居民(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现在吸烟率为30.5%,与农村居民(28.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在吸烟者中每日吸烟者所占比例为88.5%。男性平均开始每日吸烟年龄为(20.2±6.3)岁。男性每日吸烟者日均吸烟量为(16.8±8.2)支。男性吸烟者戒烟率及成功戒烟率分别为7.9%、5.3%。结论贵州省烟草流行严重,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控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成年居民的吸烟状况,为制定北京市怀柔区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怀柔区16个乡镇(街道)、48个行政村(居委会)的16 726名常住成年居民进行吸烟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成年居民16 726名,吸烟率为24.35%;吸烟者平均年龄为为(51.69±14.42)岁;其中吸烟率最高的年龄段为50~59岁(27.90%)、平均每天吸烟支数为20支以上(28.75%)、烟龄为10年以上(78.2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吸烟率最低(16.10%),有戒烟打算的仅占13.06%。结论怀柔区成年居民吸烟率仍然较高,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烟草消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环境限制对南昌市居民吸烟、戒烟意愿和戒烟尝试的影响,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11月20日至12月20日选取南昌市城区居民为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访谈,共抽取2 500户家庭,成功访谈2 282人。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下的复查抽样模块进行率的χ2检验。结果现在吸烟率为22.5%;戒烟意愿率为10.1%;戒烟尝试率为21.8%。不同人口学特征与现在吸烟率有关,与现在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和戒烟尝试无关。家中有吸烟限制能有效减少现在吸烟率和提高现在吸烟者的戒烟意愿率。工作场所与公共场所的吸烟规定对吸烟行为均没有影响。医务工作者的戒烟建议、控烟广告和卷烟包装上的健康警示等均不能促使现在吸烟者产生戒烟意愿和进行戒烟尝试。结论有效利用家庭吸烟限制对吸烟行为的影响来控制烟草的流行,同时尽快出台控烟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医务工作者的戒烟服务能力,加大媒体有关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成年人群的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2011年在全市9个县(市、区)抽取符合条件的成年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对象。分析指标包括吸烟率、开始吸烟年龄、吸烟者平均每日吸烟量、戒烟率和被动吸烟率等。结果调查对象吸烟率为23.6%,男性、女性吸烟率分别为48.0%和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60,P<0.01)。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2.9±5.5)岁,平均每天吸烟(20.4±12.8)支。不吸烟的调查对象被动吸烟率为40.2%,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31.6%和43.2%。调查对象戒烟率为21.8%,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1.9%和17.6%。被调查的吸烟者中有53.9%不打算戒烟。男性和女性吸烟者打算现在开始戒烟比例仅为5.4%和14.3%。分别仅有35.2%和29.5%的调查对象认为吸烟和被动吸烟对健康重度有害。结论台州市成人居民烟草暴露严重,居民吸烟率、被动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戒烟率较低,烟草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居民被动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长宁区178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长宁区年龄为15~69周岁的常住居民,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内容涵盖被动吸烟状况及烟草危害的知信行。结果长宁区居民被动吸烟率40.4%,其中家中被动吸烟率为22.2%,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率为22.5%,其他公共场所以餐厅被动吸烟率最高(66.0%),政府办公机构次之(12.5%)。男性与女性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家中吸烟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0.404,95%CI:0.243~0.673)和高收入(OR=1.350,95%CI:1.008~1.808)是被动吸烟的危险因素,家庭禁烟规定严格(OR=0.512,95%CI:0.387~0.677)则是保护因素。结论长宁区居民遭受被动吸烟以活动的公共场所为主,其中餐厅最高;居民在工作场所以及家中的被动吸烟率相对较低。今后将致力于加强男性非吸烟者、月收入相对较高人群的烟草危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在校初中生烟草使用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9-10月,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54所初中学校5 193名初中生进行烟草使用流行情况开展调查。使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问卷,采用学生自填问卷形式收集数据,调查内容包括烟草使用、烟草依赖程度、打算戒烟情况、父母及好朋友吸烟情况等。以全市初中生数加权后,采用SPSS 19.0复杂抽样数据分析程序进行率及其可信区间估算,OR值的估计,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北京市初中生尝试烟草使用率、现在烟草使用率、现在吸烟率和现在吸卷烟率分别为12.5%、2.9%、2.6%和2.2%,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初三学生高于初二学生,初二学生高于初一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1%的吸烟学生存在烟草依赖。现在吸烟者中,打算戒烟的比例为48.4%。父母均吸烟的初中生现在吸烟的风险是父母均不吸烟者的11.2倍(95%CI:4.4~28.2)。好朋友中有人吸烟的初中生其吸烟的可能性是好朋友中无人吸烟者的43.9倍(95%CI:15.1~128.0)。结论北京市初中生中吸烟者的烟草依赖程度比例较高,父母吸烟是青少年吸烟行为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初中吸烟学生有明显的同伴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泰兴市城乡居民的吸烟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简单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的吸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市18岁及以上居民的吸烟率为24.75%;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居民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者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3.82岁,超过73.49%的吸烟者开始吸烟时的年龄不满25周岁;所有被调查者知晓吸烟危害健康的占95.09%,吸烟者与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农村地区的男性已婚居民,年龄在50~59岁之间,文化程度为文盲及小学,职业为交通运输人员者吸烟率最高。结论泰兴市城乡居民的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控烟问题依然严重,控烟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