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更新世以来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资源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资源沉积环境及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地质沉积背景和地下卤水水文特征对比,重新厘定地下卤水层与三次海侵的关系。研究表明,晚更新世以来莱州湾出现过三次海陆相地层变化序列,其中三个海相地层分别与沧州、献县和黄骅海侵事件相对应,三个卤水层分别赋存于三个海相地层中。在水平方向上,三个海相层的卤水分布基本呈条带状分布;在虞河以西,卤水层形成了中间浓度高,近岸、远岸浓度低的分布格局;在虞河以东,除灶户盐场北部地区浓度最高以外,其余地区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在垂直方向上,卤水层呈透镜体状,卤水浓度分带性明显,形成上、下低,中间高的分布格局。第II海相层的卤水分布范围广,浓度高,储量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地质调查和水体铀浓度分析,统计了中国内陆地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平均铀浓度,讨论了油田水、深层卤水和沿海晒盐场卤水铀浓度水平。根据含铀盐湖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形成有利因素和盐湖铀浓度,将中国含铀盐湖划分为5个分区21个亚区。中国含铀盐湖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藏北高原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和二连盆地中部,包括8片含铀盐湖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罗布泊北部卤水依据不同温度下的Na~+、K~+、Mg~(2+)||Cl~-、SO_4~(2-)—H_2O体系相图分析,分别给出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钾、一水硫酸镁综合开发利用罗布泊卤水的原则性工艺流程,并提出了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科学的工艺路线。这一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和产品质量,为开发利用罗布泊北部卤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由于多年来大量开采地下卤水,莱州湾南岸已经形成多个地下卤水降落漏斗。该文根据区内盐场水位长期观测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地下卤水水位动态变化规律,查明了卤水水位与开采量的关系,建立了区内卤水水位与开采量相关关系方程。通过分析说明开采对水位的影响,为改善区内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卤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罗布泊富钾卤水矿床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凯  孙明光  马黎春  汤庆锋  颜辉  张瑜 《地质学报》2020,94(4):1183-1191
罗布泊是我国最重要的成盐成钾盆地之一,富钾卤水资源丰富。在14年的工业开采过程中,不同矿层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持续处于变化中。为了加强对不同矿区富钾卤水的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的认识,合理开发利用卤水资源,本文应用克里金插值法,对2017年采集的89个常观孔卤水样品进行了空间分析,绘制了K~+、Cl~-、Na~+、Mg~(2+)、Li~+、B~(3+)、SO_4~(2-)等值线图,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K~+、Cl~-、Mg~(2+)、Li~+、B~(3+)等离子具有较为一致的分布趋势,其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罗北凹地及腾龙矿区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于罗北凹地北部及矿区西南部,而SO_4~(2-)分布趋势则相反;由于受周缘地区淡水补给的影响,矿区西南部、北部及东南部出现淡化现象,但是淡水只影响到W_1、W_2层,W_3层未见明显淡化现象;2017年罗布泊矿区K~+平均含量为8.83g/L,除受淡水影响区域外,矿区内大部分地区样品KCl品位均高于1%的工业单独开采品位,与开采前KCl品位相比,目前罗北凹地W_1储层KCl平均品位约下降了9.7%左右。  相似文献   

6.
山东莱州湾滨海平原地下卤水基本特征及其开发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北部的莱州湾沿岸,广泛分布有较丰富的地下卤水,储量大、埋藏浅、矿化度高,一般为120—170克/升,最高达218克/升,为;正常海水矿化度的3—6倍,是渤海沿岸地下卤水浓度最高地段。其中除含浓度较高的氯化钠以外,并富含钾、溴、镁、硼、碘、锶、锂等组分,其苦卤里,这些微量组分含量更高,是一个很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犬型液体盐类矿床。根据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急需,对盐类矿产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含盐盆地赋存丰富的盐湖卤水和深部卤水资源,卤水中富集溴(Br)元素,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Br作为盐湖卤水中重要的资源元素,目前对其分布规律和物质来源的系统对比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四个区段晶间卤水为研究对象,分析整个湖区Br元素分布规律和物质来源,对比中国不同含盐盆地卤水Br资源变化和物源联系,并总结不同卤水开发利用价值。结果表明:① 察尔汗盐湖Br含量呈东高西低特征且不同区段差异明显;② 别勒滩和达布逊区段卤水低Br受河流补给并经蒸发富集,而察尔汗和霍布逊区段高Br受北部断裂带上涌富Ca泉水补给;③ 中国含盐盆地(柴达木盆地、库车盆地、江汉盆地、吉泰盆地)大部分深部卤水高Br值主要受水- 岩反应、沉积物及有机质中Br的解吸获得;④ 盐湖晶间卤水虽远不及深部卤水Br含量高,但其优点在于便于开发、综合利用率高,尤其浓缩卤水及老卤中的Br含量可预见性的高于工业开采品位,是当下和今后值得关注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一里坪盐湖是柴达木盆地中一个典型的富锂卤水矿床,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本文以查明盐湖深部卤水分布为目的,从卤水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储层物性的角度对富水区进行预测,为卤水开发提供依据.研究区位于一里坪成盐盆地沉积中心区域,晚更新世末期以来,以沉积浅湖相的含淤泥和黏土粉砂岩,盐湖相的含粉砂和黏土的石盐岩为特征.在垂向上,由上下两套石盐岩夹中部粉砂岩组成一里坪富锂卤水的储层;平面上,研究区北部主要为浅湖相,往南过渡为盐湖相,石盐岩厚度在东南部最大.对储层厚度、孔隙度和给水度的分析表明,第Ⅱ矿层孔隙型和晶间型卤水优质储层均位于研究区东部,可作为卤水资源勘查开采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云南西部澜沧江变质带,主要由北部的崇山群,西部的勐统群以及南部的澜沧群组成。在云南境内长约七百公里,北部基本上沿澜沧江分布,南部展布于澜沧江西侧。南段的澜沧群,分布在云县、澜沧、勐海至国境线一带,据范承钧的意见,在区域构造上,属于澜沧江哀牢山褶皱带的一部分,次一级构造单元为临沧—澜沧复背斜,其西  相似文献   

10.
郯庐断裂带中段新生代玄武质岩石中的深源包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郯庐断裂带中段系指山东省境内的沂沭断裂带,南起郯城,北入渤海,长达300余公里,NE10—25°方向延伸。 其新生代的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碱性基性和超基性岩浆的喷发和侵入。主要分布于临朐——昌乐、沂水北部、蓬莱、栖霞、无棣大山以及莒南等地(图1)。除莒南所见为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地区深层卤水是经济价值极高的液体矿床,以富含钾、硼、锂和溴等为特征,前人认为南翼山背斜构造区地层的岩性控制着深层富钾卤水的分布。本次研究结果认为,该区卤水主要受控于背斜构造中发育的断层裂隙,深度范围为上新统上油砂山组至渐新统下干柴沟组。本文着重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背斜构造E3g–N1y地层富钾深层卤水的形成机制及水化学特征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察、取样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地质及石油等相关部门地质、水文、物探等方面资料,及对青海油田公司老井最新的卤水层射孔资料,结合储卤层沉积环境、地质构造,富钾深层卤水水文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背斜构造从渐新世至上新世经历了深湖相—半深湖相—浅湖相—潮坪相沉积。沉积环境决定着原始深层卤水的水性与水质,南翼山背斜褶皱构造形成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纵向、横向及顺层等断层及相应的构造裂缝(隙),构成了富钾深层卤水的储水空间。大量的化学分析资料显示,南翼山背斜构造区深层卤水是封闭程度高的还原环境下沉积变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输卤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古时候用肩担人抬的办法就近运送卤水熬盐。在汉代出现输卤技术的萌芽。北宋即有“以竹引入泉”的记载。南宋嘉定年间已有管道引卤水过江的“”。到了清代 ,输卤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行业 ,输卤管道已成了盐场上四通八达的网络。中国建造输卤管道的材料主要是竹子 ,即用锥形工具把竹节打穿 ,削光后连接起来制成输卤管道。为抬高卤水水位 ,中国人发明了“提水马车” ,为使卤水转向 ,中国人发明了“笕窝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三叠系蒸发岩分布于华南,面积超过100×104km2,发现硫酸钾盐及富钾卤水,钾盐矿物有杂卤石、无水钾镁矾、硫锶钾石及多钙钾石膏等,富钾卤水矿化度255~382g/l,含钾量4~49g/l。蒸发盆地的发展受控于古构造及古地理,经历了开放台地—局限台地—堰塞湖—盐湖的发展阶段。钾盐沉积后,经历多阶段的复杂演变。富钾卤水中的钾主要来自硫酸钾盐的深滤,其次来自蒸发浓缩卤水及火山灰吸附钾的释放。杂卤石与富钾卤水的钾同位素测年值分别为210~150Ma及264~150Ma,说明固液相钾盐同源。从地质背景及成矿环境预测,三叠系的钾盐类型只能是硫酸钾盐,主要目的层为T1j5~2及T2l4~2,主要成矿带为构造分异及钾异常明显的四川盆地东、西部,富钾卤水的储集取决于蒸发岩地层的含钾性、碳酸盐夹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及构造控矿条件。找矿模型应是油气钾卤兼探。  相似文献   

14.
熊耳裂谷火山岩系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热水成矿理论,首次提出豫西熊耳群裂谷火山岩系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矿源卤水是火山期后高温硅钾卤水,认为该区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为火山期后高温硅钾卤水成因,成矿作用以硅钾卤水交代、充填及热水沉积为主,形成完整的火山热液成矿系统,主成矿时间为熊耳期。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察尔汉盐湖(图1)已发展到干盐湖阶段——干盐滩与卤水湖并存。在广阔的干盐滩上分布着九个大小不等的卤水湖,它们现今正在广泛地进行着盐类物质沉积。盐湖水的补给南部来源于格尔木东,西河等地表迳流,北部、东北部有地下潜水补给。一九八四年,我们仅对察尔汉盐湖区的达布逊湖、协作湖、团结湖及对北部、东北部的盐溶洞和区内其他地区进行了考察。认为:(1)不但在达布逊湖北岸、东北岸湖滨地带,而且在达布逊湖南岸、协作湖、团结湖都有现代钾石盐和光卤石沉积分布:(2)盐湖北部  相似文献   

16.
1965年8月,作者在西部地区进行地质调查时,于西昌北部的少巴拉打、青川农场东2.5公里一带,发现一小型花岗岩体。现介绍如下。小型花岗岩体两端均为第三系、第四系所覆。长轴略呈北北西方向延展。长约3公里,宽约800—1000米。岩体中都为肉红色、灰白色粗粒花岗岩,边部为紫色和紫红色中粒—细粒花岗岩及斑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17.
阿根廷奥布莱莫埃尔多盐湖位于南美安第斯高原"锂三角"地区,钾锂资源丰富;为了研究该盐湖卤水特征,分析其钾锂资源远景,利用遥感数据提取钾、锂异常信息,并在湖区施工浅井采集卤水样品进行验证。盐湖钾锂一般赋存于含盐细砂中,靠近盐湖中部赋存于石盐为主的盐类矿物晶体间的孔隙之中;卤水分析结果表明,KCl含量0.60%~2.11%,平均品位1.03%,LiCl含量146~4977mg/L,平均含量2407mg/L;遥感解译显示湖区存在高矿化度卤水,钾锂异常主要集中分布于湖区岛屿北部、东北部及南部靠近岛屿地带。奥布莱莫埃尔多盐湖遥感信息显示钾、锂异常,浅井卤水分析富含锂钾,部分样品达到工业品位,盐湖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昆特依干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浅部石盐沉积层储存着丰富的地下卤水。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盐储层渗透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这种差异对储层中卤水的水化学组成产生显著影响。渗透性较弱的储卤层,卤水赋存于石盐之间的孔隙中,其渗透系数K值为0.01~8.64 m/d,卤水中K+浓度为5.98~10.34 g/L,Mg2+浓度为6.08~13.98 g/L,pH值介于6.8~7.2,SO2-4浓度为19.85~37.93 g/L;说明低渗透性的储卤层具有稳定的水化学环境,且卤水与介质之间基本达到了水-盐作用平衡,应该为早期成盐时圈闭的残余卤水。而渗透性较强的储卤层,K为134.78~198.89 m/d,卤水中K+浓度为2.66~5.60 g/L,Mg2+浓度为4.18~6.24 g/L,pH为7.27~7.44,SO2-4浓度为41.39~61.71 g/L;说明渗透性较强的储卤层,卤水具有较高的SO2-4浓度及pH值和较低的K+、Mg2+浓度,推测由于低盐度水流溶解作用促使储卤层微小孔隙形成大的溶孔,使储层渗透性增强,水体混合导致卤水水化学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赋存有丰富的地下卤水,因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江汉盆地油气资源之外的又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长期的油田注水开采也对地下卤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评估这种影响并探讨地下卤水微量元素的分布情况,通过采集和分析潜江组第一至第四卤水组的地下卤水样品开展其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潜江凹陷潜江组地下卤水受油田生产影响,虽然普遍发生了淡化,但仍然拥有较高的TDS含量,淡化影响有限。卤水储层从上至下,第一卤水组至第四卤水组,随着深度的增加,硫酸钠亚型卤水和碳酸盐型水逐渐变少,氯化物型水逐渐增多。尽管区内地下卤水普遍经受油田注水生产的影响,但是卤水中Li、B、Br等元素依然保持较高的含量,大部分样品达到或超过边界工业品位,尤其以第二、第三卤水Li、B、Br品位较高,第四卤水组次之,第一卤水组最低。潜江凹陷地下卤水样品的钠氯系数接近于1,具备溶滤卤水特征,属于非海相地层的卤水,氯溴系数分析揭示区内现存地下卤水是溶滤卤水和沉积卤水混合以后的结果,卤水的脱硫系数和钙镁系数反映卤水的储集空间封闭性相对较差,凹陷内从第一至第三下卤水储集体的空间的封闭性逐渐变好,第四卤水组略变差。平面上,Li、B、Br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凹陷内,卤水的浓集中心从下至上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钟市、浩子口、王场、周矶所围限的区域是高浓度卤水分布中心地带,其分布明显受控于卤水储集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昌邑北部胶莱河与潍河之间地下卤水资源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卤水开发利用中存在卤水综合利用程度低、资源浪费严重、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卤水综合利用水平,控制开采规模,实行淡季限产停产等措施,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