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髓补肾方对恶性淋巴瘤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CHO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髓补肾方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3~+ 、CD4~+ 、CD4~+ /CD8~+ )、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KPS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3~+ 、CD4~+ 、CD4~+ /CD8~+ 、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3~+ 、CD4~+ 、CD4~+ /CD8~+ 、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IgM、IgG、IgA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均>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IgM、IgG、Ig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KP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髓补肾方能显著改善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前3d至术后15d给予口服速力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生血方口服。观察两组血液学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术后Hb、RBC呈现上升趋势,术后7d、15d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d Hb、RBC稍有下降,术后7~15d Hb、RBC明显上升,术后15d Hb、RBC与术前1d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术后1d、7d、15d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d Hct稍有降低,术后7~15d明显升高,术后15d与术前1d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d与术前1d比较Hct明显降低(P0.05),术后7~15d逐渐升高,术后15d与术前1d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7d、15d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能明显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提高RBC、Hb、Hct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配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维持血液透析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和EPO;对照组单用EPO。观察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水平(RBC)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Hb、RBC、Hct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b、RBC、Hct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配合EPO可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RBC、HCT水平,改善患者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髓补肾方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益髓补肾方组及对照组,各50例,益髓补肾方组在围化疗期给予益髓补肾方+化疗治疗,对照组在围化疗期给予单纯化疗,在一疗程的化疗结束后以问卷形式行生活质量的评估,共计4个疗程。结果:益髓补肾方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44.00%/30.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0.00%/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益髓补肾方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量表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六个单项测量项目除经济困难外,益髓补肾方组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髓补肾方联合化疗治疗HM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血生髓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轻中度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疗效.方法:将60例C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血生髓方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2组贫血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结果:治疗组贫血总有效率为73.3% (22/30),中医证候疗效总改善率为80.0% (24/30),均高于对照组的46.7%(14/30)、40.0%(12/3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RBC、Hb水平及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益血生髓方联合EPO可有效提高轻中度CRA患者血清Hb、RBC水平,改善贫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组方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血象下降的临床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50例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予鲨肝醇片干预治疗;治疗组75例,于化疗第5 d后给予补肾益髓中药干预治疗。干预治疗21 d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体力情况、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计数(PLT)]、免疫学指标(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显效率76.0%,体力恢复改善率73.3%,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显效率48.0%,体力恢复改善率50.7%,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体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血常规WBC、RBC、Hgb及PLT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WBC、RBC、Hgb及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免疫学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各中医证候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情况组间比较差异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髓中药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象下降,升高WBC、RBC、Hgb及PLT水平,促进体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髓补肾方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在化疗基础上应用益髓补肾方治疗,对照组75例予单纯化疗治疗,2组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患者化疗后第1 d及第14 d食欲、体力、精神、睡眠及对改善治疗态度,连续观察4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2组食欲、体力、精神、睡眠及对治疗态度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食欲、体力、精神、睡眠及对治疗的态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食欲、体力、精神、睡眠及对治疗的态度总有效率分别为88.0%、92.0%、86.7%、73.3%、90.7%,对照组分别为52.0%、48.0%、46.7%、53.3%、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髓补肾方可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方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肺癌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肺癌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组34例加用补肾益髓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MMP-9、Hcy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2组第7天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高于化疗前(P均0.05),血清MMP-9、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化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小板最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第7天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髓方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肺癌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效果较佳,且可降低血清MMP-9、Hcy水平,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方联合CEF方案对乳腺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乳腺癌术后的患者1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CEF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温阳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QLQ-BR53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IgG,IgM,C3,C4,CD3~+,CD4~+,CD8~+,CD4~+/CD8~+和NK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8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态评分,症状评分,乳腺癌特异性评价,WBC,Plt,IgG,IgM,C3,C4,CD3~+,CD4~+,CD8~+,CD4~+/CD8~+和N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态评分,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观察组增高更为明显(P0.01)。两组的症状评分,乳腺癌特异性评价,WBC,Plt,IgG,IgM,C3,C4,CD8~+和NK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症状评分,乳腺癌特异性评价,C3和C4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而对照组的WBC,Plt,IgG,IgM,CD8~+和NK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益气温阳方联合CEF方案对乳腺癌的疗效明显提高,可能与益气温阳方促进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介入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3例老年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介入化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2组均28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个周期、疗程结束后疲乏程度评分、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免疫指标[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周期、疗程结束后行为、情感、感觉、认知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疗程结束后降低更明显(P0.05),并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1个周期、疗程结束后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疗程结束后升高更明显(P0.05),并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治疗1个周期、疗程结束后RBC、Hb及WB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疗程结束后降低更明显(P0.05),并均低于治疗组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1个周期、疗程结束后NK细胞、CD4~+及IL-2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CD8~+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疗程结束后NK细胞、CD4~+及IL-2均升高更明显(P0.05),CD8~+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1个周期、疗程结束后NK细胞、CD4~+及IL-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CD8~+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可提高老年NSCLC介入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力,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治疗联合"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在促进SAA免疫抑制治疗(IST)后早期造血恢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S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免疫抑制联合中药治疗剂,对照组予免疫抑制联合中药模拟剂。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至1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CD3~+CD4~-CD8~+/CD3~+CD19~-细胞比例及CD4~+CD25~+Foxp3~+/CD4~+CD25~+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4~+CD25~+Foxp3~+细胞比例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联合中医"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SAA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CD8~+细胞数量,增加CD4~+细胞数量,提高Foxp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具有扶正固本作用的中药健脾补肾活血方,14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8 d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40.0%,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CD8+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1),CD8+下降也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具有扶正固本作用的中药健脾补肾活血方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明显,并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抗衰片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脾肾亏虚证)的效果及抗氧化应激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160例患者采用SAS软件生成,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按摩手法,1次/d,每周治疗5次,每个月治疗15次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观察组腹部按摩手法同对照组,并给予补肾抗衰片,6片/次,3次/d,温开水送服。两组疗程共治疗12周。进行治疗前后脾肾亏虚症状评分、疲劳量表-14 (SF-14)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和Ig M),自然杀伤细胞(NK),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1. 982,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疲劳感、倦怠乏力、精神萎靡、腰膝酸软等主要症状评分、其他症状和脾肾亏虚证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躯体疲劳、精神疲劳评分和SF-14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SAS,SDS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Ig G,Ig A和Ig 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NK,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 0. 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MDA低于对照组(P 0. 01),SOD和GSH-Px均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补肾抗衰片联合腹部按摩治疗CFS脾肾亏虚证患者,可明显的减轻疲劳程度,改善脾肾亏虚症状,并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应激作用,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腹部按摩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汤联合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吸入激素治疗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2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我院的86例哮喘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吸入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益气固本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临床疗效、哮喘发作次数、感冒次数、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结果: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期间,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为(2.8±0.3)次,对照组哮喘发作次数为(3.1±0.4)次,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冒次数为(2.1±0.3)次,对照组感冒次数为(3.4±0.2)次,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前的CD3+,CD4+,CD8+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治疗后,两组的CD3+,CD4+较治疗前高,CD8+较治疗前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4观察组治疗前的Ig A,Ig E,Ig G,Ig M,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治疗后,两组的Ig A,Ig G,Ig M,IGF-I较治疗前高,Ig E较治疗前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g A,Ig G,Ig M,IGF-I较对照组高,Ig E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固本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缓解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哮喘复发率,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联合放疗在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单一放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西黄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42.5%)(P0.05);实验组82.5%临床获益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如:CD3+,CD4+,CD8+以及CD4+/CD8+等指标差异不显著;实验组治疗后CD3+,CD4+,CD8+以及CD4+/CD8+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低于对照组(42.5%)(P0.05);实验组ADL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基础上联合西黄胶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滕广帅  董福强 《天津中医药》2019,36(11):1073-1075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幼儿贫血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治疗的贫血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所有患儿均给予铁剂、维生素及饮食强化治疗。根据治疗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差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完成各组调节性T细胞CD4+、CD4+CD125+、CD4+CD125+CD127low水平;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调节性T细胞与患儿治疗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调节性T细胞CD4+、CD4+CD125+、CD4+CD125+CD127low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贫血患儿中预后良好组CD4+、CD4+CD125+、CD4+CD125+CD127low百分比高于预后差组(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幼儿贫血中呈低表达,且与患儿临床预后呈负相关性,加强调节性T细胞测定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肺益肾方治疗老年肺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炎、祛痰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肺益肾方汤剂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随访1个月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症状评分、影像学、血清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咳嗽、黄痰、口渴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胸部CT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CD4~+于治疗14 d和随访1个月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且CD8~+于随访1个月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清肺益肾方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增强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八珍汤联合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疗效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2009年2月—2012年5月河南省中医院共收治177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以该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88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八珍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T细胞亚群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及生存期。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64%,对照组为73.8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CD3~+,CD4~+水平,CD4~+/CD8~+均有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D3~+,CD4~+水平与CD4~+/CD8~+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中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A)以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01%,55.06%,26.97%,13.48%,相比于对照组的73.86%,32.95%,9.09%,3.41%,治疗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八珍汤联合放化疗可以明显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水平,延长中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对中晚期宫颈癌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组方的消岩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将90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 g黄芪组方的消岩汤+GP方案化疗组)和对照组(消岩汤+GP方案化疗组),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组方的消岩汤对气虚毒瘀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骨髓抑制发生率(白细胞水平)及分级、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化疗1周期后评价,2组在近期疗效上治疗组有效率为62.2%,对照组为55.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骨髓抑制方面,治疗组白细胞下降水平、回升程度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D3+、CD4+及CD4+/CD8+均明显升高(P0.05);在细胞因子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白介素-6(IL-6)、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较对照组升高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两组间患者卡氏评分变化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用黄芪用量的消岩汤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于改善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下降、细胞因子减少疗效更佳,且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丁娜  远颖  赵润芬 《天津中医药》2022,39(4):443-449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气虚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下同)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对急性加重的预防及细胞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对中度及以上患者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及口服化痰平喘西药、适当氧疗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