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姗姗  王燕  傅豪 《饮料工业》2008,11(9):16-18
速溶茶是在传统茶加工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新型固体饮料。以余甘子、绿茶为主要原料,采用均匀设计实验确定绿茶最佳提取条件(超声波二次浸提、浸提比1∶8、浸提时间25min、浸提温度60℃、添加6%的β-环糊精作为提取剂),经过复配,研制出了一种风味独特、具有保健功能的速溶茶饮料。  相似文献   

2.
党娅  刘水英 《食品科学》2014,35(16):170-174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汉中绿茶主栽地区的7 个品种茶叶消化液和茶叶水浸出液中Mn、Zn、Fe、Cu、Ni、Cr 6 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以这些矿质元素的含量及其溶出率作为另一种分析评价汉中绿茶品质的依据,实验回收率在92.70%~102.5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以下。结果表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准确测定绿茶及绿茶水浸出物中的矿质元素的含量,且方法简单、快捷;从溶出率和矿质元素的含量来看,相对其他几个供试品种而言,有机锌硒茶、鹏翔茶粉、汉中仙毫和汉中绿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绿茶对照样品、绿茶咖啡因提取液、普通绿茶汤及脱咖啡因绿茶汤的理化指标,并通过感官审评研究品质特征。理化分析表明,脱咖啡因绿茶汤中咖啡因含量与普通绿茶汤相比有显著下降;儿茶素类物质在绿茶咖啡因提取液中没有检测到,而在其它3种茶汤中均检测到,且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最高;与普通绿茶汤相比,脱咖啡因绿茶汤中的茶黄素(theaflavins,TFs)和茶红素(thearubigins,TRs)的含量有显著下降。感官分析表明,脱咖啡因绿茶汤与普通绿茶汤的香气、滋味和颜色具有一定的差异。以上结果说明脱咖啡因绿茶汤和普通绿茶汤的咖啡因、儿茶素类、TFs和TRs的含量以及感官品质具有明显不同,为该两种茶汤浓缩生产速溶茶粉进行后续应用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绿茶发酵酒工艺优化及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儿茶素、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绿茶酒发酵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儿茶素和香气成分变化。结果:绿茶酒发酵工艺参数为:绿茶用量4 g/L、蔗糖20%、蜂蜜50 g/L、葡萄酒酵母接种量5 g/L,发酵温度28 ℃,发酵10 d后过滤陈酿得绿茶酒;绿茶酒发酵过程中6 种儿茶素组分含量均有所增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增加较为缓慢,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增加迅速,分别增加了10.88 倍和17.33倍;发酵初始、发酵结束及陈酿的绿茶酒分别检测出香气成分87、88种和94种,各占检测出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的92.93%、98.26%和91.87%;香气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均变化明显,体现绿茶酒由茶香到酒香的变化。结论:绿茶可以发酵茶酒,发酵后绿茶酒的保健成分儿茶素含量增加,酒体醇香。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压灭菌锅和高压锅产生的高温蒸汽处理茶鲜叶,研究高温蒸汽处理对绿茶中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鲜叶经过高温蒸汽处理,能有效提高绿茶中的GCG含量,并且水浸出物总量有所增加,同时感官品质接近对照常规绿茶。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法对绿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 过对绿茶有效部位的分段萃取和多种溶剂系统的筛选,建立了绿茶化学成分HSCCC分离的方法。经HSCCC分离得 到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 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酸8 种单体化合物,其纯度分别为99.5%、97.2%、98.2%、97.6%、98.8%、99.1%、99.2%和 98.8%。该法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对绿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从绿茶中提取的多酚物质含量最高的一种水溶性活性成分,在茶叶中约占到茶叶毛质量的7%~13%,也是茶多酚类物质中最具生理活性的物质。在现阶段植物和植物衍生物因其具有低副作用和在自然界中具有高可用性,作为发现和开发新抗菌和抗病毒药物的天然来源而备受关注。该综述总结了近几年绿茶中EGCG在抗病毒、抗菌、抗肿瘤、抗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我国茶叶在健康产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高液相色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分析了7种滁州绿茶的儿茶素组成,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法(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TEAC)评价了7种绿茶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7种滁州绿茶的儿茶素含量均较丰富,其中阳春白雪一级儿茶素含量最高,为78.93 mg/g。7种绿茶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在24.28~33.89 mg/g之间,是含量最丰富的儿茶素单体。除此之外,滁州绿茶中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也较高。抗氧化活性实验证明,总儿茶素、EGCG和ECG的含量与滁州绿茶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绿茶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及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主要滋味成分化学分析和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相结合技术对绿茶茶汤的滋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茶茶汤中各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对于同一滋味成分而言,不同茶汤中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异。茶多酚(TP)、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咖啡喊(Caf)、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芦丁(Rutin)、D-儿茶素(D-C)、表儿茶素(EC)、氨基酸(AA)等9个成分对绿茶茶汤滋味的贡献较大,各滋味间强度关系为涩味>苦味>鲜味>甜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的2个主成分数据、绿茶茶汤滋味定量描述结果对35个绿茶样品分别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绿茶茶汤中各滋味成分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2):203-210
以重庆地区18个常见茶树品种的同一等级鲜叶制作传统烘青绿茶,并加工成绿茶饮料,通过分析不同茶树品种绿茶饮料理化特性(透光率、粒径、沉淀量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筛选出澄清度高、稳定性好的适制绿茶饮料的茶树品种,并明确与绿茶饮料茶乳酪形成相关的生化成分。结果表明:(1)在重庆地区常见的茶树品种中,青心乌龙、梅占、云南大叶种制成的绿茶饮料澄清度高、稳定性好;(2)除儿茶素含量增加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均有所降低;(3)经相关性分析,与绿茶饮料物理特性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的生化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碱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简述了茶多酚的应用情况,并研究了间接测定食品保鲜中茶多酚的原子吸收法。本测定方法是基于茶多酚能与碱式乙酸铅发生络合反应,产生难溶于水的黄色沉淀,经离心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上清液中过量的铅离子,由此可间接测定茶多酚含量。此方法准确,快速、可方便地应用于食品保鲜剂-茶多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老鹰茶的抗突变和体外抗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绿茶和一种老鹰茶进行抗突变和体外抗癌效果评价。采用Ames实验对绿茶和老鹰茶的抗突变特性进行比较,得出老鹰茶的抗突变效果低于绿茶的结果。通过MTT试验验证其抗癌效果,在400μg/mL浓度处理下老鹰茶(74.7%、59.5%)表现出对AGS和HT-29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低于龙井绿茶(90.1%、84.9%)和云雾绿茶(86.5%、82.3%)。由此得出,老鹰茶的抗突变和体外抗癌效果低于绿茶。  相似文献   

13.
鸠坑毛尖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本文介绍了历史名茶鸠坑毛尖的恢复创制过程。重点叙述了新创制的鸠坑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鸠坑毛尖的主要工艺为:鲜叶采摘与摊放、杀青、理条、揉捻、初烘、整形、复烘,本文对各工序技术要点和所用机械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仙都笋峰茶产量的不断增长,因茶树品种、采摘、加工机械、炒制水平等的不同导致其外形、扁平度和色泽等品质的差异和含水量超标的问题。本文通过利用平面圆筛机、六角辉干机、名茶风选机和阶梯式拣梗机等精制设备进行整理加工仙都笋峰毛茶,并设置对比试验研究,得出具体试验参数并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As one of the top ten Chinese teas, Longjing Green Tea is famous for its green tea leaves, sweet taste, pleasant aroma and beautiful shape. Besides of using as ...  相似文献   

16.
信阳毛尖素以独特的风味享誉中外,但冲泡过程中茶汤容易产生浑浊,影响信阳毛尖茶的品质。本文总结了引起茶汤浑浊的物质主要是外来污染物,茶叶碎末及附带物,茶汤"冷后浑"产生的沉淀物,并从清洁化加工条件、加工工艺特点、茶叶品性特征、茶叶冲泡四个角度,分析概况了引起茶汤浑浊的12个因素,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信阳毛尖品质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茶叶及其浸出物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与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吕文英  吕品 《食品科学》2001,22(11):78-8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功夫红茶和信阳毛尖两种茶叶及其浸出物中铁、锌、钙、锰、铜镍六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茶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微量元素,不同种类的茶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差异,而其浸出物因浸泡时间及水温不同,所含微量元素也有差别。实验中采用测定回收率和管理样的办法,保证了所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绿色环保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天然植物染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茶叶作为染料因其色彩自然素雅,对身体无毒无害,有抗菌作用更受欢迎。从茶叶综合利用资源的角度看,茶叶在新领域中有了新用途。本文对茶叶作为染料进行初步的研究,探讨了茶叶作为染料的开发和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John Shi 《食品科学》2001,22(11):34-36
Tea is a pleasant, popular and safe beverage. Tea provides a dietary source of bioactive components to help humans reduce a wide variety of cancer risks and chronic diseases. The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green tea-derived polypbenols known as catchins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The reducfive effect is a synergistic action between EGCG,EGC, ECG, EC, pheophytins a and b, and other components in tealeaves, which are more bioavailable for human body.Green tea has a higher content of catechins than black tea. Green tea extract with hot water has high potential and more efficiencytoreducecancerriskthananyotherteaproductsorpureEGCG. Protein, iron, andotherfoodcomponentsmay interfere with the bioavailability of tea polyphenols. Drinkinggreentea (orpolyphenol-rich tea extract ) also enhances the cancer-preventive activity of some cancer-fighting medication such as Sulindac and Tamoxifen.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determin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green tea and cancer-preventive functionality.  相似文献   

20.
对调味绿茶酱的配方进行研究,对超微绿茶粉、瓜尔豆胶和魔芋精粉的复配粉、有机酸、白砂糖的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从感官和质构上对成品进行评价,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各参数比例,研制出具有绿茶风味的调味酱。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瓜尔豆胶和魔芋精粉的复配粉的添加量1.6%,绿茶粉的添加量0.4%,有机酸的添加量为0.15%,白砂糖的添加量为12%,制成的绿茶调味酱外观、组织形态、风味、色泽、口感的综合评分最高,为84.09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