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30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0.5~4年,平均27个月.应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患者术后在膝关节症状、功能及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综合评定:优25膝(83.3%),良3膝(10%),差2膝(6.6%),优良率为93.3%.有2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治疗后好转.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5,(8):986-988
目的:观察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56例(71膝)患有晚期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例,采用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疗法,对51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的HSS膝关节评分以及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后的HSS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了91.55%,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于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的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更快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对患者的VAS评分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2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术后6个月的HSS评分、VAS评分与术前进行对比,同时分析此次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的HSS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术前,术前术后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未出现并发症,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5.24%。结论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提升治疗后的恢复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93例(108膝),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6个月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情况观察。结果病人术后HS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t=8.74,P<0.05);术后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t=8.27,P<0.05);术后膝关节内翻畸形完全矫正,优良率达94.44%。所有病人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结合中医外洗对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配合中医外洗治疗,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度为(98.13±12.40)°,与术前的(51.32±14.27)°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膝关节HSS评分(84.59±4.20)分,高于术前的(46.10±8.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医外洗疗法治疗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新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KOA患者66例,均行TKA治疗。观察KOA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HSS评分、HSS评分优良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术后KOA患者HSS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KOA患者HSS评分优良率90.90%(60/66)高于术前72.72%(4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可明显改善KOA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例共35侧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情况、术中软组织平衡技术、术后效果及关节功能HSS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5侧膝关节术前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43.4分,其中26侧膝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畸形。2例术中残留屈曲畸形者,术后关节活动差,其余病例采用规范化软组织松解方法,达到了良好的软组织平衡,矫正了术前畸形,关节功能满意,出院时HSS评分平均74.3分,随访1年HSS评分平均85.6分,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8.8%。结论良好的软组织平衡可使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获得畸形矫正和功能恢复,应掌握规范的软组织平衡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12月间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52例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以HS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满意度为98.08%,优良率为96.15%(以HSS评分进行评价),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4):326-329
目的探讨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60岁)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组和UKA组,每组60例。TKA组患者给予TKA治疗,UKA组患者给予UKA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a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评估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TK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KA组(P<0.05)。术前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a膝关节HSS评分及ROM显著高于术前,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 a,UKA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及ROM显著高于TKA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TKA组(P<0.05)。UKA组和TK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6.67%(58/60)、86.67%(52/60),UK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TKA组(χ~2=3.927,P<0.05)。结论 UKA治疗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ROM,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观察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2例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2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进行5~12个月的随访,根据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根据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其中优的有56例,良的有20例,一般的有4例,差的有2例,优良率92.7%,术后无感染和静脉血栓发生。结论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好,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梁荣伟 《河北医学》2014,(1):116-119
目的:探究并分析单髁置换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膝关节置换( TKA )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人工单髁置换(UKA)。结果:术后两组患者HSS 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SS评分为(27.8±2.5)分,与对照组(28.0±2.4)分较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关节活动度为(108.3±10.5),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后胫股角为(176.2±1.4),矫形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单髁置换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疗效较好,较全膝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6例(29膝)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对比术前与术后2年HSS评分、疼痛评分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29膝中,优17膝,良8膝,优良率为86.21%。术后2年,患者疼痛评分显著升高(P〈0.05),HSS评分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X线片显示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良好,假体无松动迹象。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5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52例(52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采用HSS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VA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该组平均随访24个月(12~30个月)。膝关节疼痛得到改善,活动度也明显提高。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36膝,良:12膝,可:4膝,没有差的结果。优良率92.3%。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丁辉海 《中外医疗》2016,(14):94-95
目的:对比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侧膝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膝关节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86.68±6.30)分比对照组(78.50±4.25)分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且并发症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躯体化症状对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早期影响。方法2012年9月-2013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四病区接受单膝人工关节置换术且符合入组标准的骨性关节炎患者138例,按照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fsomaticself-ratingscale,SSS)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SSS≥40分者纳入症状组(13例),SSS〈40分者纳人对照组(125例),采用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angeofmogon,ROMl、HS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前两组间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症状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ROM、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与平均复诊次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躯体化症状对单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置换术(TKA)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术前随机将100例TKA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行TKA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相关处理,其中研究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而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康复训练;分别于术后第1、2、6周进行HSS评分及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有2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对照组有l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均经换药治愈;研究组在术后1周和2周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wHS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于术后2周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发生膝前疼痛3例,对照组发生膝前疼痛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减少TKA后早期并发症,其在TKA围手术期的合理应用对预防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口服骨碎补总黄酮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骨碎补总黄酮对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2例,口服骨碎补总黄酮12周,比较患者用药前后膝关节的HSS评分和血清中IL-1β和PGE2含量。结果:口服骨碎补总黄酮12周后中,22例患者HSS功能评分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IL-1β和PGE2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口服中药骨碎补总黄酮后可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中IL-1β和PGE2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与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2月34例(36膝)经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后膝关节疼痛与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HSS评分),测量对比术前、后膝关节力线,分析术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3~49个月),36膝术后关节负重内侧间室疼痛减轻或消失,膝屈曲度平均达126°,术后力线平均内翻2°。HSS评分由术前62分增至96分,优良率达91%。结论: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症状改善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弹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患者。观察组同期行双侧膝关节置换,对照组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以及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HS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背景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晚期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佳方法,但术后疼痛、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等问题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手术疗效和术后康复进程,而随着老年外科手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老年患者自身的生理储备状态(如衰弱)比手术更能影响术后疾病的转归。目的 探讨术前衰弱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4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骨科医院和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初次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30例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衰弱筛查量表(FRAIL)评估患者术前衰弱情况(FRAIL评分>2分即为衰弱),根据得分将患者分为衰弱组(156例)和非衰弱组(7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步行辅助工具时长;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7天、第2周、1个月及3个月时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和术后膝关节屈曲度,且于术后第2周、1个月、3个月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表(AKS)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 衰弱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使用步行辅助工具时长均较非衰弱组患者长,且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非衰弱组患者(P<0.05)。时间与组别在FPS-R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01),时间、组别在FPS-R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01);且衰弱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FPS-R评分均高于非衰弱组(P<0.001)。时间与组别在膝关节屈曲度上存在交互作用(P<0.001),时间、组别在膝关节屈曲度上主效应显著(P<0.001);且衰弱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膝关节屈曲度均低于非衰弱组(P<0.001)。时间与组别在膝关节功能AK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组别在膝关节功能AK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01);且衰弱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膝关节功能AKS评分均低于非衰弱组(P<0.001)。术前衰弱得分与术后FPS-R评分呈正相关(P<0.001)、与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及AKS评分呈负相关(P<0.001)。结论 术前衰弱状态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存在负性影响,可致患者术后关节疼痛感增强以及关节屈曲功能恢复延迟,增加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延长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使用步行辅助工具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