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一、前言 白酒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特产,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白酒是我国人民最嗜爱的饮料酒之一,产量之大、品种之多、布局之广首屈一指。同时白酒还是众多药酒和健身酒的重要基酒。从白酒香型上主要可分:(1)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2)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3)以四川宜宾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4)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米香型白酒;(5)以贵州遵义董酒为代表的药香型白酒。香型的形成在  相似文献   

2.
余必红 《新食品》2013,(23):155-156
中国十七大名酒中浓香型有9个,酱香型仅3个,即贵州茅台、四川郎酒与湖南武陵。酱香型白酒酿造周期长,储存成本也远高于其他香型白酒,使得酱香型白酒成为了中国白酒中著名的奢侈香型白酒。  相似文献   

3.
该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了赤水河流域五个不同地区酱香型白酒中14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和产地初辨。检测结果显示,Al、Fe、Zn、Rb、Sr 5种元素的含量在四川古蔺地区显著高于贵州茅台镇核心地区、习水地区、遵义市区、金沙地区(P<0.05)。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四川古蔺地区酱香型白酒单独聚为一类,与贵州各地区分类效果明显,而贵州各地区酱香型白酒分类效果不明显。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结果表明,Rb、Mg、Zn、Sr、Nb 5种元素为判别四川古蔺地区与贵州各地区酱香型白酒的重要分类变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酱香型郎酒酿造高粱的适用性,研究不同高粱品种酿酒的品质差异,以4种不同的高粱品种(郎酒专用糯高粱LJ1、泸州本地糯高粱LJ2、东北糯高粱NLJ1、东北粳高粱NLJ2)为研究对象,在大生产条件下进行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实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高粱品种的主要营养组分差异以及产酒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富含高比例支链淀粉的糯高梁品种(LJ1、LJ2、NLJ1)更有利于酱香型白酒的发酵;粳高粱不利于酱香型白酒多轮次蒸煮发酵;郎酒专用糯高粱LJ1由于含有较高的淀粉含量,且全部为支链淀粉,全年总出酒率最高,且在第三、第四、第五轮次的出酒率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品种;LJ1的酿造酒质略优于LJ2,优于NLJ1,东北粳高粱产酒风格最差。研究结果表明,川南酱香型酒厂更适于选用当地的糯高粱品种进行生产酿造。  相似文献   

5.
不同工艺酱香型白酒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充分认识不同工艺类型酱香酒在感官和指标上的差异,采用紫外光谱、气质谱联用和离子色谱对坤沙、翻沙、碎沙和窜沙工艺及其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的吸光值和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法研究不同工艺、轮次酱香型白酒吸光值与挥发性化合物差异,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进行潜在的标记挥发性化合物定量与鉴定。结果表明,紫外光谱法的PCA可以区分坤沙工艺与其他工艺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物质PCA只能区分坤沙工艺和窜沙工艺的酱香酒,6轮次酱香酒与成品酱香酒挥发性物质含量更相近。挥发性化合物质PLS-DA模型中,定量苯甲醛、2,3,5-三甲基吡嗪、己酸乙酯、乙酸和异丁醇为5种重要标记化合物,层次聚类分析可以把碎沙、窜沙聚类并与坤沙工艺酱香酒区分。  相似文献   

6.
以酱香型白酒生产的制曲、润粮、堆积发酵、入窖发酵、蒸馏、贮存等关键工艺工序为对象,对贵州二三类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从高温大曲生产、酱香型大曲酒生产及原酒的贮存老熟等方面提出了稳定贵州二三类酱香型大曲酒生产、提高酱香型酒品质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不同品牌酱香型白酒的快速分类和鉴别,以4个不同品牌(仙谭、羽丰、普照、红军杯)的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52个白酒样品中的16种元素含量.通过对结果进行z-score标准化,消除各元素间量纲差异,再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的酱香型白酒间16...  相似文献   

8.
以茅台镇某酱香型酒厂第5轮次酒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搅拌、超声、加成品酒、加陶坛碎片和陶坛储存的条件下,酱香型白酒在贮存过程中理化性质及香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陶坛储存能够显著增加酒的电导率,降低白酒的固形物含量,也能够明显降低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和甲醇等醇类物质含量;添加成品酒能较快产生丁达尔现象;超声、搅拌会较快降低酒的黏度;使用陶坛储存酱香型第五轮次酒,最有利于酱香型白酒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类酒的总酯检验方法略有差别,为了验证米香型、酱香型、浓香型白酒蒸馏前后的总酯含量是否存在差异,本实验以国家标准中总酯检测方法为依据,对蒸馏前后的米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白酒进行总酯含量检测及数据对比分析,以验证白酒总酯检验方法与配制酒的总酯检测方法对3种香型白酒总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香型的白酒蒸馏后总酯含量均有损失,且不同香型的白酒损失情况不同,本次验证中米香型白酒总酯损失0.11 g/L,酱香型白酒总酯损失0.18 g/L,浓香型白酒损失0.38 g/L。因此,国家标准GB/T 27588—2011《露酒》附录A(规范性附录)总酯的测定方法不适用于米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白酒的总酯检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质谱联用(GC-MS)法对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研究不同香型白酒挥发性物质差异。结果表明,酱、浓香型酒样挥发性成分分别共检测出62种(定性60种)和36种(定性35种),前者酯类、酸类、吡嗪类等化合物的种类多于后者。酱、浓香型酒样在39种挥发性物质含量上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酱香型酒样中呋喃类及吡嗪类化合物含量分别是浓香型酒样的7.54倍和46.95倍,且醇类物质含量高于浓香型白酒;而浓香型酒样中4-甲基苯酚、己酸及其酯类物质含量分别是酱香型酒样的16.67倍、16.67倍和2.63倍,己酸异戊酯、己酸己酯、己酸乙酯等酯类含量显著高于酱香型酒样(P<0.05)。酒体挥发性物质的构成差异是白酒香型及风格差异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由于具有香气特征强、阈值低的特点,对食品风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含量低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技术的检出限,难以被鉴定和识别。酱香型是我国白酒的主要香型,产于湖南的武陵酱香型白酒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代表之一。为深入探究我国酱香型白酒中重要的痕量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组成,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GC×GC-SCD)技术,以6种不同类型武陵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共定性鉴定出27种含硫化合物,其中共有含硫化合物19种,非共有含硫化合物8种,主要包括4种硫醇、6种硫酯、5种多硫醚、5种噻唑、6种噻吩、1种噻烷;对其中信噪比大于100的23种含硫化合物,采用外标曲线法进行了定量分析。依据定量分析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确定了6种不同类型武陵酱香型白酒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含量的差异;14种变量投影值大于1的含硫化合物,可作为区分6种不同类型武陵酱香型白酒风味特征的差异组分。希望研究可为酱香型白酒的调配提供数据参考,为白酒企业调控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何菲  吴天祥  侯格妮 《酿酒科技》2015,(3):20-22,26
采用直接进样定量方式,测定和评价酱香型白酒中的26组风味物质的浓度含量,运用系统聚类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一些柔和酱香白酒与传统大曲酱香白酒之间的聚类间距离较大,酒体间的风格特征差异也比较大;柔和酱香白酒与贮存工艺独特的窖藏习酒的相似度高于其他传统大曲酱香白酒;白酒中的26组风味物质的聚类分析结果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不同风格和不同个性化酱香型白酒之间的风味特征,聚类不同白酒之间的风格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13.
白酒风味成分是决定白酒类型及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全二维气相飞行时间质谱相结合(HS/SPME GC×GC/TOFMS)的方法,建立白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方法,并通过质谱数据库匹配、内标相对定量、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等对分析方法进行方法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白酒中62种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该方法对2012、2013年份贵州传统工艺酱香型白酒生产的不同轮次基酒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不同轮次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明显,为酱香型白酒勾兑和酒品质相关性研究提供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不同年份酱香型白酒为原料,以理化和生化指标为评价方法,通过连续灌胃实验观察不同年份、不同剂量酱香型白酒对小鼠抗疲劳及肝损伤的影响。以昆明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10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0 d。末次给样30 min后测定小鼠血清尿素氮(BUN)、肝糖原、还原性谷胱甘肽酶(GS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结果表明,贮存4年、5年酱香酒低剂量组GSH水平较对照组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贮存4年、5年酱香酒低剂量及贮存3年、4年酱香酒中剂量的AST、ALT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3种酒样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贮存4年的低、高剂量及贮存5年的低剂量组肝糖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制订酱香型白酒标准,起草小组对贵州、四川、湖南3省28家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进行了针对性的集中调查;对目前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采用的工艺进行总结分析;从调查的企业抽取了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的、不同价位的成品酒样73个;对样品的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评进行验证;并查阅、对比、参考了国内外标准和相关法规,形成《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经组织行业专家、起草单位多次反复地对酱香型白酒特征成分、健康成分、各界限指标的研究和确定,对反馈意见反复的修改、讨论,对征求意见稿的逐条反复讨论,统一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制订过程是不断提高认识和统一意见的过程,其制订、颁布将会有效地推动酱香型白酒的基础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乙酸苯乙酯具有玫瑰花香、蜂蜜香、苹果香等风味特征,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风味物质。高产乙酸苯乙酯酵母菌的筛选及发酵应用对于改善酱香型白酒风味,提高白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从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的酒醅样品中筛选得到1株乙酸苯乙酯产量相对较高的菌株Pichia kudriavzevii X-8,将其应用于酱香型白酒模拟发酵实验。结果表明:A组(未添加菌株Pichia kudriavzevii X-8)和B组(添加菌株Pichia kudriavzevii X-8)酒醅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分别有60、65种,其中B组的酯类、醇类、酸类及其他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均高于A组。发酵30d后,B组乙酸苯乙酯质量比(0.214μg/g)约为A组(0.121μg/g)的2倍。B组特有的优势属为WeissellaPichia,2组酒醅样品中LactobacillusPediococcus,SaccharomycopsisSaccharomyces的菌落丰度也存在差异。加入Pichia kudriavzevii X-8后,对酒醅的理化指标影响不大,增强了水质量分数、酸度及风味物质与真菌属微生物的相关性,提高了乙酸苯乙酯及其他重要风味物质的含量。研究结果旨在为酱香型白酒品质提升和功能菌株在酱香型白酒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酱香型白酒酒醅中乳酸的快速检测,通过采集酱香型白酒酒醅中乳酸的近红外光谱信息,经数学求导、散射、平滑等光谱预处理方式,构建了酱香型白酒酒醅中乳酸近红外快速检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标准差(SEP)为0.054,线性回归斜率为0.986,相关系数(RSQ)为0.977。对不同样品的十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89%以内。说明预测模型稳定,准确度高,重复性较好。将该模型用于酱香型白酒酒醅中乳酸含量的检测,可在2 min内得出数据,检测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关于酱香型白酒中主香成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良彦 《食品科学》1983,4(6):20-23
我国白酒品种很多,各具风格。但根据香型划分,主要有三大类。即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以沪州大曲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著名的茅台酒是我国酱香型白酒之冠,酒质别具一格。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余味爽口、回味悠长是当世无双。饮后空杯,香气经久不散是独具的特征。从6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9.
网上酒屋     
白酒香型分六种 我国酿制白酒的历史悠久,白酒香型别具一格,在世界酒类中独树一帜,根据所产白酒的口味和风格、大致可以归纳为6种白酒香型。 酱香型又称茅香型,这类酒因饮后空杯中残留类似酱油香味则得名。其香幽雅细致,香而不绝,柔和绵长。品种以贵州茅台酒最为有名。 浓香型特点是芳香浓郁,甜绵爽净,余味无穷。以四川沪州大曲、宜宾五粮液、邛崃文君酒、成都全兴大曲、江苏洋河大曲及近几年异军突起的山东孔府家酒、孔府宴酒、秦池酒等为代表,占我国白酒产量的70%以上。 清香型这类香型的酒清香醇正,口感柔和,香风协调,毫…  相似文献   

20.
以酱香型白酒基酒、酱香型酒糟为研究对象,通过品酒师对酱香型白酒基酒进行感官品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分析酱香型酒糟萃取液的呈香呈味物质,考察酱香型酒糟萃取液作为酒用香料回添至酱香型白酒基酒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酱香型白酒第一至第三轮次基酒酱香味稍显不足,酱香型酒糟萃取液中含有多种茅台酒中已经检测出来的呈香呈味物质,将酱香型酒糟萃取液作为酒用香料,以4‰的比例添加至二轮次基酒,以2‰、3‰的比例添加至三轮次基酒,感官评分最高,分别为82分、83分和83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