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科》2020,(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发病后短期内(28 d)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HICH患者9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对照组)30例和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再按入院时GCS昏迷评分将90例HICH患者分为轻型组(12~15分,30例)、中型组(9~11分,30例)和重型组(3~8分,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比较上述五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比较轻、中、重型三组HICH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情况。结果入院后第1天,HICH患者的CD4~+细胞相对计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对照组患者,且昏迷程度越重,相对计数越低(P0.05);CD8~+细胞相对计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对照组患者,且昏迷程度越重,相对计数越高(P0.05);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对照组患者,且昏迷程度越重,CD4~+/CD8~+比值越低(P0.05)。入院治疗后,HICH患者的CD4~+细胞相对计数逐渐下降,轻型组和中型组患者在第7天达最低水平,重型患者在第10天达最低水平;随后逐渐回升,在第28天时其水平与第1天时相当;HICH患者昏迷程度越重,CD4~+细胞相对计数水平越低,轻、中、重型三组HICH患者的CD4~+细胞相对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治疗后,HICH患者的CD8~+细胞相对计数逐渐升高,轻型组和中型组患者在第7天达最高水平,重型组患者在第10天达最高水平;随后逐渐下降,在治疗第28天时其水平与第1天时相当;昏迷程度越重,CD8~+细胞相对计数水平越高,轻、中、重型三组HICH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治疗后,HICH患者CD4~+/CD8~+比值逐渐下降,轻型组和中型组患者在第7天达最低水平,重型组患者在第10天达最低水平;随后逐渐回升,在第28天时其水平与第1天时相当,昏迷程度越重,CD4~+/CD8~+比值越低,轻、中、重型三组HICH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CH患者发病后易出现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第7~10天最为严重,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黄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血清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HICH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术后4d开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粉5g~10g加入温开水40mL溶解后,口服或鼻饲(2~3)次/日。于术后7d、14d免疫透射比浊法测量,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d、14d时血清补体C3含量(1.36±0.30)g/L、(1.20±0.26)g/L,C4含量(0.31±0.07)g/L、(0.28±0.03)g/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可显著降低HICH术后患者血清补体C3、C4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沉积(HBV-ECPGN)患者的IgG、IgA、IgM、C3d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BV-ECPGN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肾小球肾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IgG、IgA、IgM、C3d水平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肝功能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HBV-ECPGN患者IgG、IgA、IgM、C3d与肾功能、肝功能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gG、IgA、IgM和C3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52.499、-65.068、-12.995、-35.122,P0.001);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高于对照组(t=-8.680、-4.062,P0.001),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低于对照组(t=3.120,P=0.001);观察组患者的ALT、AST和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t=-14.848、-18.508、-12.209,P0.001);观察组患者的IL-10、IL-6和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t=-16.357、-16.782、-24.748,P0.001);HBV-ECPGN患者IgG、IgA、IgM、C3d水平与BUN、sCr、ALT、AST、TBil、IL-10、IL-6和IL-12水平正相关,与GFR水平负相关。结论 HBV-ECPGN患者的IgG、IgA、IgM、C3d水平较高,且与肝肾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尘肺病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的表达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尘肺病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56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和对照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数量;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gG、IgM、IgA、C3、C4.结果 ①尘肺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其中Ⅰ期、Ⅱ期、Ⅲ期尘肺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2.80、3.12和t=2.24、3.02、3.17,P值均<0.05),Ⅰ期尘肺组CD8+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4,P<0.05),各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尘肺组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D3-CD19+)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0,P<0.05),其中Ⅰ期、Ⅱ期、Ⅲ期CD3-CD19+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2.60、-4.25,P值均<0.05),各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尘肺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M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1、-2.417,P值均<0.05),分组中尘肺I瑚、尘肺Ⅲ期Ig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3.03,P值均<0.05).④尘肺组补体C3低于正常对照组(t=2.08,P<0.05),其中Ⅰ期补体C3低于正常对照组(t =3.255,P<0.05),Ⅱ期补体C3高于Ⅰ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2,P<0.05),Ⅲ期略有下降;尘肺组补体C4与正常对照组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但其中Ⅱ期患者补体C4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尘肺Ⅰ期、Ⅲ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1、-3.234、-2.228,P值均<0.05).⑤尘肺病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与IgA呈正相关(r=0.593,P<0.000 1);补体C3与C4呈正相关(r=0.609,P<0.000 1).结论 尘肺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功能亢进,T、B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的分析对尘肺病临床诊断、分期、预后判断以及发病机制的探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补体C3、C4与HDL-C的水平。 方法依据病情将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西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37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80例)和稳定性冠心病组(SCHD组,57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纳为对照组。对比3组患者补体C3、C4、HDL-C水平,分析补体C3、C4水平与HDL-C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ACS组和SCHD组患者补体C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患者补体C3水平高于SCHD组(P<0.05);ACS组患者补体C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CHD组患者补体C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ACS组和SCHD组患者(P<0.05)。ACS组和SCHD组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HDL-C水平无关(P>0.05),对照组血清补体C3水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 结论CHD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影响血清补体与HDL-C水平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酯抗病毒经治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变化,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对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替诺福韦酯(300 mg口服,1次/d)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采集血液标本,采用免疫透视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血清IgG、IgA、IgM和C4水平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时血清IgG、IgA和IgM水平显著低于治疗3个月(P均0.05),血清C3和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IgG、IgA、IgM和C4水平在治疗3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IgG、IgA、IgM、C3和C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个月和3个月相比血清IgG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IgA、IgM、C3和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Child Pugh B级肝硬化患者较Child Pugh A级患者各指标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张卫平  牛文彦 《山东医药》2012,52(15):34-35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1例大动脉炎患者(观察组)和3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IgG、IgA、IgM、IgE、C3、C4、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IgG、IgM、IgE、C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C4、CD3+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IgA、CD8+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动脉炎患者的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发病时变化明显,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免疫状态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并探讨胸腺肽a1应用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8年6月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行LPD的老年患者(66~83岁)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围手术期应用胸腺肽a1组(联合组,n=22)和未使用胸腺肽a1组(对照组,n=21)。观察围手术期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包括血清IgG、IgA、IgM、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P)、CD3~+、CD4~+、CD8~+及CD4~+/CD8~+变化情况,术后感染并发症(肺部感染、胰漏、腹腔感染)发生情况。此外,检测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患者血清CRP和炎症因子水平(IL-2、IL-10、TNFα、IFNγ)。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can’ s新复极差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联合组血清IgG、IgA、IgM、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N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术后第7天,对照组血清IgG、IgA、IgM、CD3~+、CD4~+、CD8~+及CD4~+/CD8~+水平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NLR明显升高(P 0.05)。联合组术后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44、165,P值均0.05)。与对照组术后第3天、第7天相比,联合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2、IL-10、IFNγ表达显著增高(P值均0.05)。结论手术创伤可导致老年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应用胸腺肽a1可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并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补体和外周血白细胞补体调节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方法:选高脂血症患者46例(高脂血症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的正常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血清补体C3、C4、备解素(Pf);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D35、CD55、CD59的表达,观察上述指标在高脂血症组中的变化,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清C3、C4、P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补体C3、C4水平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正相关(P<0.01),Pf与TC、LDLC正相关(P<0.01)。CD35阳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CD35阳性淋巴细胞、粒细胞百分率与TG呈正相关(P<0.05~0.01);CD55阳性淋巴细胞平均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CD59阳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补体C3、C4、Pf升高,白细胞补体调节蛋白表达改变,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的改变与血脂水平相关,表明脂代谢紊乱可影响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的表达,提示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同术期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比研究选取2012年1-8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5例,另选取15例血糖正常者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前1天(T1)、手术结束后30min(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3天(T4)、术后第7天(T5)清晨采集静脉血送检,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值。结果①两组T1时比较,糖尿病组IgA、C3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IgG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IgM、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术后IgG、IgA、IgM值于T2、T3、T4时较T1时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糖尿病组降幅更加明显(P〈0.05或0.01),两组均于T5时恢复术前水平。两组术后C3、C4值在T2、T3时较T1时均明显降低(P〈O.05或0.01),糖尿病组c3值降幅更加明显(P〈0.05或0.01),两组均于T4时恢复至术前水平,c4值术后降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及调节功能异常,与正常组相比术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功能受到抑制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张瑞 《山东医药》2011,51(2):102-103
目的观察梅尼埃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梅尼埃患者(观察组)、健康人(对照组)各41例,分别采用ELISA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中的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血清IgA、IsG、IsM、C3、C4、CD8+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CD;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发作期梅尼埃患者的血清IgA、IgG、IgM、C3、C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均〈0.05),而CD3+及CD4/CD8水平低于缓解期(P均〈0.05)。结论梅尼埃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中c珑、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增高,CD3+及CD4/CD8水平降低,可能与梅尼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重型肝炎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的规律及相互关系。方法对50例重型肝炎和22例健康体检人群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Ig、C3的检测。结果细胞免疫方面:慢性重型肝炎CD3 含量、CD4 含量、CD4 /CD8 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CD8 含量较对照组高(P<0.01)。体液免疫方面:IgG、Ig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0.05),IgM对与照组相似,C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可能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存在,如何调整其免疫状态是我们治疗重型肝炎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并出血性转化(HT)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根据HT发生情况分为HT组和非HT组,每组34例,检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2、3、7、14、21天血清补体C3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均是先升高并在入院第7天后开始下降,到入院第21天时恢复到入院水平,而HT组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高于同期非HT组,以入院第1、2、3天最为明显,表现为急剧升高。结论急性脑梗死并HT患者初期血清补体C3水平持续升高,补体系统的激活/抑制可能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HT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对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组)及体检健康儿童56例(对照组),检测两组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组患儿IgG和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M、C3和C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体液免疫功能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紊乱现象,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可以有效地监测患儿体液免疫状况,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前后对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乙肝患者共157例,5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分别在其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前,抗病毒治疗后的第1、2、3、4周,用ELISA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RT-PCR法检测HBV DNA,免疫比浊法测定IgG、IgA、IgM和C3、C4、总补体(CH50)、C反应蛋白(CRP).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组患者的IgA、IgM明显高于慢乙肝组(P<0.01).三组间C3、C4、CH50、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的C3、IgM、IgG及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者中,高HBV DNA水平的患者与低水平HBV DNA患者相比,其IgA、IgM、C3和CH50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患者中,高HBV DNA水平的患者与低水平HBV DNA患者相比,Ig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抗病毒治疗,三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HBV DNA较治疗前下降,补体系统较前回升,在第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的水平与C3呈负相关(r=-0.78,P=0.021).HBeAg定量与C3呈正相关(r=0.87,P=0.01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CRP、C3、C4和CH50可以反映肝脏炎性活动状态;C3的变化可以预测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激素与胃肠动力紊乱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接收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病情程度分为重度组与轻度组,每组30例,同期择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比。对比三组入院后各时间段MTL、5-HT、VIP水平与OTCC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入院后MTL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与重度组,轻度组入院后各时段MTL水平高于重度组(P0.05);三组间第1天、第7天VIP比较(P0.05);重度组第3天与第7天VIP水平比较明显降低,第7天VIP水平高于第3天;轻度组第1天与第7天VIP水平高于第3天(P0.05);重度组第1天5-HT低于轻度组与对照组;三组第7天5-H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重度组第3天与第7天5-HT水平无明显差异,但高于第1天(P0.05),轻度组各时间段5-HT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时间段OCTT比较对照组明显短于轻度组与重度组,重度组明显长于轻度组(P0.05)。结论胃肠动力紊乱与胃肠激素均同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而其胃肠道动力紊乱与其胃肠激素异常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等方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60例中、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28例,标准的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r-hGH+常规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GH.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天,测量肱三头肌皮褶(TSF)厚度、测定外周血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清蛋白(PA)、肌酐、尿素、免疫球蛋白( IgA、IgM、IgG)、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 +/CD8+)比例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营养状况指标TSF厚度、ALB、TRF、PA均明显增加(P<0.05);肌酐、尿素均明显减少(P<0.05),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r-hGH在改善中、重度AE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蛋白质代谢水平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袁浩  李登清 《山东医药》2013,53(3):19-21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2、IL-6)、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MPP患儿50例(观察组,其中重症28例、轻症22例),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2、IL-6,用血浆蛋白分析仪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Ig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性期IL-2、IgA水平降低,IL-6、hs-CRP、IgM 、IgG、C3、C4水平升高(P <0.05或0.01);恢复期IL-2水平降低,hs-CRP、IgG水平升高(P<0.05或0.01).与恢复期比较,观察组急性期IL-2水平降低,IL-6、hs-CRP、C3水平升高(P<0.01).与轻症者比较,重症者IL-2、IgA水平降低,IL-6、hs-CRP、IgM、IgG、C3、C4水平升高(P<0.05或<0.01).MPP患儿血清中IL-2与IL-6呈负相关(r=-0.634,P=0.017).结论 MMP急性期、恢复期或重症、轻症患儿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g、补体、hs-CRP水平升高或降低,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可及时判定MMP病情程度和预后,有助于指导MP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低热量肠外营养(HPN)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消化道肿瘤患者 100 例双盲、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组术后给予HPN 6 d,同时皮下注射 r hGH 7 d,对照组接受传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6 d;对比观察术后两组血浆蛋白水平、氮平衡、免疫功能状况、感染有关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 在进行6 d的HPN以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和全身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受试组蛋白水平恢复至术前水平,IgG、IgA、IgM和CD3、CD4 下降不明显(P>0.05);对照组术后第10天蛋白水平才恢复至术前水平,IgG、IgM、CD3 和CD4 下降明显(P<0.05);术后第 7、10天,对照组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浓度、IgG、IgM、CD3 和CD4 均显著低于受试组;受试组氮平衡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受试组恢复为正氮平衡,而对照组直到术后第10 天仍为负氮平衡;术后住院时间,受试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和3年生存率、复发率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能手术切除的消化道肿瘤,术后短期合理剂量使用 r hGH联合HPN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对保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首次以HICH住院的患者63例,男38例,女25例,出血量均≤30 ml。所有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于入院时和出血后第21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瘫痪分级。于入院后第21天,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情绪评定,将SDS评分≥53分患者纳入抑郁组,SDS评分53分者纳入非抑郁组。对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进行比较,采用二分类Logisi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保守治疗的HICH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HICH抑郁组患者入院后第21天SDS评分为(54. 7±1. 5)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44. 6±6. 5)分,t=7. 020,P 0. 01];抑郁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非抑郁组[(7. 0±1. 4)μg/L比(8. 6±1. 8)μg/L,t=-3. 433,P=0. 001],入院后第21天瘫痪分级抑郁组高于非抑郁组[(5. 4±1. 5)分比(3. 8±1. 1)分,t=4. 951,P 0. 01];抑郁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SDS评分(r=-0. 535,P=0. 013)、出血量(r=-0. 578,P=0. 006)、第21天的瘫痪分级(r=-0. 715,P 0. 01)均呈负相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BDNF水平是保守治疗的HICH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OR=0. 990,95%CI:0. 983~0. 997,P=0. 008)。结论保守治疗的HICH患者出血后血清BDNF水平越低,越易出现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