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工测量是电力行业中普遍和经常性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工测量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电工测量的方法、手段以及精密度提出新要求,合理使用电工仪表是提高测量精密度的前提与保证。文章介绍了电工测量仪表的种类、选择方法、电工仪表的测量方法以及正确使用方式,希望能为电工测量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荷兰哈夫曼公司的CO2/O2测定仪c-DGM是新近开发的一种溶解氧和CO2测量系统,文章阐述了该仪器与Orbisphere 3650及DIGOX 6溶解氧测定仪的研究对比.通过比较发现,c-DGM溶解氧测量系统在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性能,而且具有反应快和测量样品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高精度脉冲信号测试仪,可高效测量脉冲信号的一系列参数。充分利用STM32单片机的性能优势,采用等精度测量等方法,切实改善了测量效率与质量。由实验所得数据表明,该测试仪具有较高精密度和较低误差率。可运用于电子信号测试,自动控制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在酿酒生产过程中,高粱是其主要原料之一。高粱中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酿酒出酒率。可见高粱中淀粉的含量对酿酒生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测量高粱淀粉含量的方法很多,但大都需要仪器才能测量。通过酸水解、葡萄糖反滴定法测量高粱的总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5.
曾锦泉 《轻工设计》2014,(33):292-292
在房屋买卖和房产产权人办理房产业务时,房产测量是基础,这样对产权人的合法权益能够进行保障,同时,对建筑单位的建设水平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筑产权面积的确定基础是房产测量,同时也是购房者需要掌握的信息。文章对房产测量的常见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其意义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房产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高粱中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及其比例是高粱品质的重要指标。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之一,高粱品质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寻找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测量高粱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淀粉含量的方法。文中以GB7648-87为基础,研究出一种运用双波长测定高粱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新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效率高,工作量小,适于批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工程建设的客观需求,使得精密工程测量工作在全社会的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对精密仪器测量的定义进行分析,论述了精密仪器测量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方法,并且对精密仪器测量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对相关的精密仪器测量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壬基酚残留量,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方法 本实验对基质效应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流动相的分析效果,对主要的试剂进行了目标物残留量分析和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根据CNAS-GL006:2018及JJF1059.1-2012对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 牛奶基质会产生很大的基质抑制效应,。该方法检出限为0.1 μg/kg,回收率在85.7%~110.9%,精密度在4.9%~9.5%之间,相关系数≥0.9990。建立了不确定度评价的数学模型,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最后扩展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72, 残留量可表示为C=(11.33±0.82)μg/kg,k=2 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检出限低、灵敏度高、满足方法学要求,适用于牛奶中壬基酚的测定。通过不确定度各分量分析,其中测量重复性、标准品和标准曲线拟合是对测量不确定度的最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论述隧道放射性地球物理调查。通过开展地表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土壤氡浓度测量、环境空气氡浓度测量、钻孔岩心取样测量、水中总α、总β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圈定了放射性相关的异常范围,对异常性质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以此为依据进行了工程隧道放射线地球物理环境工作评估。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量测量与分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网络测量技术的发展、流量测量的方法及流量抽样测量、流量测量模型几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网络流量测量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在流量抽样测量以及流量测量模型方面需要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粱作为酿造白酒的原料直接影响成品酒的品质,无损快速鉴别酿酒特需高粱的真实性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该研究针对高粱透光性差,近红外探头有效检测面积小,导致难以完全获取样品池中特需高粱和掺假高粱样品信息等问题,通过改良环形样品杯内径为略大于检测窗口直径的2倍,将高粱样品平铺于样品杯底部一层,解决了无法完全采集样品池中包括掺假高粱颗粒在内的所有样品信息等问题。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并优化了酿酒特需高粱真实性无损快速鉴别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得到该模型的校正集、预测集和验证集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100%、100%和96.7%。  相似文献   

12.
以高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料液比对高粱吸水率和膨胀率的影响,优化并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高粱吸水率和膨胀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高粱吸水率和膨胀率的最优测定参数为加热温度85 ℃、加热时间110 min、料液比1∶7(g∶mL)。在此优化条件下,高粱样品1#的吸水率和膨胀率最优,分别为68.13%和65.60%;不同地区按高粱吸水率和膨胀率大小排序为:西南地区高粱样品1#、2#、3#(吸水率分别为67.71%、80.72%和68.54%;膨胀率分别为64.07%、68.25%和61.33%)>东北高粱样品4#(吸水率61.22%和膨胀率48.81%)>江苏高粱样品5#(吸水率48.20%和膨胀率40.00%);长时间的高温干燥、长时间翻炒处理会降低高粱1#的吸水率和膨胀率,吸水率分别由68.13%下降至57.22%和59.32%,膨胀率分别由65.60%下降至45.75和47.17%。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方法,并对3种不同酒样进行检测。该外标法在测定酒样时的标准偏差为0.005~0.058,变异系数为2.83%~9.99%,回收率为86%~106%,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的特点。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酒样中的四甲基吡嗪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可以据此对白酒品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Sorghum possesses phenolic compounds that are health‐promoting constituents of the grain.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40 000 sorghum accessions, many of which have not been evaluated for the grain's health‐promoting potential.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measuring total phenolic content, flavonoid content and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DPPH)‐scavenging capacity are time‐consuming and labour‐intensive, resulting in low overall throughpu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ssay for large sorghum sample sets to determine flavonoid and phenolic content and to modify existing DPPH and total phenolic assays. RESULTS: The 96‐well assays exhibited a correlation of > 0.9 with the conventional assays. The 96‐well assays allowed for up to 64 samples to be run per day compared with 20–24 samples (depending on the test) for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The 96‐well assays had excellent accuracy (97.65–106.16% recovery), precision (1.06–8.28%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and reproducibility (1.32–2.13% CV inter‐day and 1.36–2.09% CV intra‐day). CONCLUSION: The high‐throughput 96‐well plate method proved to be as robust and reproducible as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tal phenolic content, flavonoid content and DPPH‐scavenging capacity in either sorghum bran or flour. Published 2012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郭伟  赖万昌  程锋 《纸和造纸》2007,26(6):77-79
利用同位素X射线源和高分辨率X射线探测器,分别应用特征荧光吸收法和反散射法对不同纸张样品厚度进行无损检测,结果表明:特征荧光吸收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分别优于4.7%和3.3%,反散射法的则分别优于6.3%和3.5%,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均可满足纸张厚度检测的需要;通过IED-2000P型XRF分析仪对纸张厚度的测量试验与研究,为下一步开展X荧光方法在线测试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袁松  肖坤 《饮料工业》2002,5(1):46-48
探讨了通过改变样品处理方法,色谱条件及进样量,改进传统气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苯甲酸的方法。以增加峰面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苯甲酸测定的检出限为1m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3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3%-104%。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台湾金门高粱酒中矿物质元素Ca、Mg和Fe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台湾金门高粱酒中Ca、Mg、Fe元素的含量分别是3.375 0 mg/L、3.194 2 mg/L、0.105 2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加标回收率为97.46%~98.82%,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酿酒高粱品种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品种酿酒高粱分类难、分类精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光谱和图像信息的高光谱成像技术从而对酿酒高粱进行分类的方法。通过采集11类共550个高粱样本的高光谱数据,运用连续投影算法从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后光谱中筛选出48个特征波长,再提取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作为图像特征,利用纹理特征、全光谱、特征光谱及其结合图像特征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偏最小二乘判别和极限学习机分类模型,最后再采集220个未参与建模样本对所建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特征光谱结合纹理特征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效果最佳,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率分别为96%和95.3%,验证集的识别率达到91.8%,高于单一光谱数据建模效果,说明光谱和图像信息结合可以提高酿酒高粱的分类识别率。该方法为高粱品种的高精度分类和不同酿酒原料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高粱中蜀黍苷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水(95∶5,v/v)提取,C18色谱柱分离,HPL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检测,并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蜀黍苷在浓度10.1~202μg/L范围内时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检出限为0.178μg/L,定量限为0.593μg/L,低、中、高3个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1%、97.9%、90.7%,重复性好,精密度高。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高粱中蜀黍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A small sample back extrusion test cell mounted in an Instron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texture of cooked whole and decorticated sorghum grains. Measurements were done on 8-g (undecorticated grain) and 10-g (decorticated grain) cooked samples of 11 sorghum cultivars. The cultivars differed widely in percent vitreousness. The percent vitreousness data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back extrusion energy values of cooked whole grain (r= 0.91) and cooked decorticated grain (r=0.94**). Ancillary measurement performed on the weight ratio of cooked to uncooked grain indicated weaker but still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of the data with the percent vitreousness of the gr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