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基于量化组合逻辑门延迟思想和扫描测试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FPGA硬件模拟单粒子瞬态效应的门级注入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电气掩蔽效应对脉冲传输的影响,通过该模型可以对组合电路任意逻辑门进行错误注入.基于该模型对ISCAS’85基准电路进行单粒子瞬态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脉冲产生方法高效,注入速度达到105 faults/s.  相似文献   

2.
基于PCI的视频信号发生器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信 《电子科技》2005,(3):25-28
提出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视频图像数据发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主要介绍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法和软件的实现流程.该系统利用PLX9054作为PCI的接口芯片,用FPGA实现9054PCI 接口芯片与发送系统总线之间的控制,D/A转换芯片完成同步信号和视频图像数据的组合,并转换成模拟视频信号,作为发送系统的输出.该系统为图像跟踪与识别系统提供一个定量的性能测试设备.  相似文献   

3.
林文富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3):58-59,62
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PLD)集成度高、可靠性强及工作速度快的优点,设计了一种纳秒脉冲信号发生器,该发生器可以控制脉冲的输出和实现多路脉冲宽度输出。详细叙述了该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硬件设计,利用ISE 6.0 MoldeSim 5.7SE软件进行波形仿真,制作硬件电路版和并通过验证。设计采用了100 MHz的时钟,得到各种不同宽度的脉冲输出,最小脉冲宽度为19.8 ns,上升沿为9.7 ns。  相似文献   

4.
基于PCI+FPFA的任意波形发生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TDDS频率合成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确定了采用基于PCI总线的任意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给出了基于PCI总线的任意波形发生器的硬件系统结构,详细的介波形发生器各个功能单元的PCI接口单元电路、FPGA单元电路、基于DDS可控时钟单元电路、高精度D/A转换单元电路以及程控滤波器单元电路的设计,并用LabVIEW软件完成了虚拟仪器操作面板的软件设计,最后实现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研究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提出了一种关于组合电路竞争冒险的波形模拟方法,利用基于布尔过程的波形模拟器对电路进行模拟.该方法为检测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提供了帮助,能有效降低对某些尖峰脉冲敏感的负载电路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高功率、窄脉冲探测激光,提出了一种基于雪崩效应的小型半导体激光激励源电路实现方案,分析了激励电路产生高压窄脉冲信号的原理,介绍了其组成单元信号整形电路、直流偏置电路和高压脉冲产生电路的硬件设计。测试表明,该电路能够输出电压约460V、脉宽小于6.0ns、下降沿约2.5ns的脉冲激励信号,印证了原理设计的正确性。该电路具有高性能、小体积、高可靠和易适装的应用特点,能够有效满足某激光引信对激光激励电路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某型地空导弹发射系统控制端模拟/脉冲信号输出、数字输入与输出等需求,在充分考虑其抗恶劣环境特性的同时,基于CPCI总线设计了一块高集成性、高可靠性运动控制卡。使用协议芯片PCI9030实现CPCI通信,使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812实现模拟/脉冲信号输出及控制,使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3T144实现I/O扩展。目前该板卡已在军事项目中得到应用,且工作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脉冲放大系统线性度差、扰动大以及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驱动电路将脉冲频率等数字信息和电平等模拟信息进行合成的高速脉冲产生方案,设计了应用D/A转换器和精密运算放大器组成可编程的电平转换运算电路。该电路根据数据编码转换运算输出大范围、高精度、高稳定度、超低串扰的电平并将其作为脉冲高低电平传送给集成驱动电路,实现了脉冲电平和幅度的精密连续可调。最后详细分析了引脚驱动器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并成功设计出由驱动电路接收前级脉冲数字和模拟信息进而合成输出50阻抗高速大幅度脉冲的电路。  相似文献   

9.
徐春燕  戴明鑫  章虎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157-159,169
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控制晶闸管触发脉冲为核心的直流电源控制板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晶闸管触发脉冲信号的同步产生、移相、驱动以及系统过压/过流保护等功能。用户可通过键盘来设置直流电源的输出,八段数码管显示实际输出电压/电流值;在硬件与软件的配合设计下,该系统实现了智能化三相交流电的相序判断、同步脉冲形成、断线检测、脉冲编码计算、输出数据采样、软启动控制及比例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罗威  杨风  焦丽丽 《电子世界》2014,(19):28-28
目前,可控硅做为大功率电子器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触发方式在许多交流设备中都采用过零触发方式,而其控制多通过对触发脉冲的脉宽调节来实现。本文介绍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过零检测及脉冲输出电路。本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部分包括电源电路、过零检测电路、控制电路、脉冲波输出电路等部分组成。处理器采用51单片机,设计完成了过零检测,并能输出脉宽度从1ms~10ms某一种满足控制要求的脉冲波。  相似文献   

11.
魏延萍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1):148-149,153
为了实现在线测量回转机械传动系统的转动惯量,采用了以ADuC812单片机为核心,并结合其他外围芯片的控制电路和实现方法。硬件重点设计了单片机采集与处理信号电路及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实现;软件给出了主程序流程图的设计。经过硬件实测,该电路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对转动惯量的实时测量,且电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并具有线性度高,噪声系数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电力系统中SPWM调制的逆变器效率低、可靠性差等缺点,提出了将SVPWM技术应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逆变主电路进行了仿真。同时以TMS320F2812为主控芯片,三相逆变模块为主电路,在SVPWM逆变调制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单神经元PI电压闭环控制技术来改善并网逆变器的输出波形,并研制了一台220 V/50 Hz的并网逆变器样机。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样机结果表明,该并网逆变器具有硬件电路简单,输出电压谐波畸变率低,电压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电力补偿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0C196KC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力补偿控制系统.通过模拟输入电路对三相电压、电流进行采样,计算后通过输出单元控制电容器的投切,从而实现对电网无功功率的补偿。本文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物联网环境下进行电气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品质和稳健性.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内核驱动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实现了水声智能传感电机的电气控制.首先进行了物联网环境下的水声智能传感电机系统的电气控制算法设计,通过基线漂移抑制,得到水声智能传感电机的电气控制内环模型参量整定模型.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A/D采样电路、信号滤波电路、时钟控制电路、程序加载电路、接口电路等.采用嵌入式Linux内核驱动实现程序加载,实现系统的软件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输出匹配性能,鲁棒性较好,控制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固态发射机控保系统出现的测试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固态发射机控制接口模拟器的设计方案。详细设计了基于ISA总线的采用“EPLD+接口电路”的数据输出卡,完成了从原理图的绘制到接口电路硬件的调试。通过实际测试,该模拟器实现了需求的所有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DC-DC降压变换器的高精度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输出电压调节器。首先根据DC-DC降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动态模型;接着利用转换后的受扰动态模型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同时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和DC-DC降压变换器硬件电路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相比,DC-DC降压变换器系统在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的作用下可以获得更快的动态性能与更强的扰动抑制能力。该实验平台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理解和掌握滑模控制理论,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51系统板输出通道的设计问题,该设计以硬件集约、性价比高、操作容易为原则,创新设计了ISP下载、集约型显示输出、开关信号输出、模拟信号输出等电路。并对LCD电路、LED电路、D/A电路做了元器件比较选择和较大改进,使设计的系统板具有成本低、简单易用的优点。整个输出通道包含LCD显示、LED数码管显示、LED点阵显示3种显示输出、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出等模块,非常适合在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目前单片机学习和开发过程中,在线仿真困难且实验装置不易扩展的情况,研制了基于TI公司板载仿真器的MSP430F5529LaunchPad.该LaunchPad的硬件包括板载仿真器、MSP430F5529单片机最小系统、USB通信接口电路及BoosterPack接口等.软件包括基本的CCS操作、USB通信控制实验和GPIO输出控制实验程序以及各类中断控制程序实验.实验表明,该LaunchPad软硬件资源丰富、易于扩展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