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有效提高螺旋桨检测平台研发效率,解决其建模与仿真中实物调试难度高、精度浮动大等问题,基于机电一体化仿真平台NXMCD开发一种新型螺旋桨自动化检测手段.建立三维机械模型,依据目标逻辑需求定义机电一体化属性作为仿真物理本体.为提高检测效率与精度,基于网格构建映射提出一种曲面测点自适应规划方法.最后,联合NX MCD、TI...  相似文献   

2.
复杂系统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仿真支撑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建模 /仿真 /项目管理技术协同、集成地应用于复杂系统虚拟样机的全生命周期 ,构建了复杂系统虚拟样机协同建模 /仿真 /项目管理支撑平台。该平台建立在Windows操作系统、TCP/IP网络协议、商用关系数据库以及支持异地协同及仿真资源共享的仿真网格基础上 ,支持复杂系统设计目标下各分系统的协同建模与仿真。该平台的四层结构分别为技术支持层、角色 /权限管理层、功能驱动层和用户界面层。文章还对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的各类数据、模型、工具、人员以及过程进行管理与优化 ,并对各层次的功能设计、实现方案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具体说明。该平台可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设计和评估提供支持 ,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支持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的信息交换、共享、模型重用,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基于元建模理论,建立了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了元模型。分析设计了元模型与学科元模型的映射关系,并实现了二者的转换,实例化得到虚拟样机运动仿真模型和优化模型。以某车辆自动变速器统一建模为例,说明了元建模在复杂产品建模中的应用,验证了统一集成建模的正确性、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三轴铣削图形仿真的效率,提出了四叉树阵列结构,研究了适用于三轴铣削实时仿真的动态建模方法。该方法集成了单元离散法和四叉树表示工件模型的优点,在整体上工件模型采用单元离散法表示,细节上采用四叉树表示,即每个单元就是一棵四叉树结构体。该建模方法对于给定的精度,根据不同区域几何特征的差异,可自动地调节四叉树表示的层次,既增强了工件模型关键细节特征的表达,又降低了数据量和计算量。通过对比分析,该方法可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5.
多体系统仿真分析平台参数化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多体系统建模效率低、建模过程修改频繁等问题,研究了多体系统仿真分析平台的参数化建模技术,提出了一种工程约束推理求解和模型元素更新机制相结合的参数化方法.该方法采用点参数、设计变量参数和元素属性参数构建多体系统参数化模型.通过规则约束和表达式约束,描述了元素属性参数间的工程约束关系.针对工程约束的过程无关性,使用有向图作为参数化求解的内部表达,根据参数间的偏序关系获得工程约束求解序列.结合多体系统模型元素关联关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事件驱动的模型参数化更新机制.最后通过轿车参数化建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六自由度平台的优化设计及控制策略,需要对系统进行详细建模。针对液压六自由度平台仿真建模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机电液联合仿真的建模方法。采用AMESim对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建模,Virtual.Lab对平台机构动力学部分建模,通过软件之间的接口将机械、液压控制系统两部分模型联合,建立液压并联机构的通用仿真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与传统数学建模方式相比,该方法发挥了各软件的优势,使建模过程简捷且高效,适用于复杂装备的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电子设备虚拟维修中电路仿真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PICE和VC++平台,对电子设备虚拟维修系统中电路仿真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建立等效电路等方法解决了SPICE模型库器件模型不足的问题;其次使用Multisim和SPICE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电子设备电路仿真模型;最后选取SPICE3F5为仿真引擎,使用VC++平台,实现了对电子设备电路仿真模型的实时仿真和对仿真结果数据的实时读取。构建电路仿真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虚拟维修系统,为电子设备虚拟维修系统的顺利实现打下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莉 《机电工程技术》2010,39(9):51-52,102
喷涂机器人的设备建模包括四个部分,即零件建模、装配建模、参数化建模以及运动学建模。以SolidWorks为开发平台,构建了喷涂机器人的设备模型,并应用SolidWorks提供的API函数实现模型的重构和运动仿真。针对复杂曲面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立铣刀螺旋槽曲面的精确建模问题,提出了立铣刀端截形的数学模型,可根据立铣刀基本参数,自动计算端截形参数。通过啮合原理的分析,采用VB编制了砂轮廓形设计程序,能自动完成砂轮廓形的复杂计算。基于SolidWorks软件,应用实体扫描切除技术,实现了立铣刀的仿真建模。该方法可提高设计效率与精度,与实际加工过程相符,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六自由度平台的优化设计及控制策略,需要对系统进行详细建模。针对液压六自由度平台仿真建模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机电液联合仿真的建模方法。采用AMESim对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建模,Virtual.Lab对平台机构动力学部分建模,通过软件之间的接口将机械、液压控制系统两部分模型联合,建立液压并联机构的通用仿真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与传统数学建模方式相比,该方法发挥了各软件的优势,使建模过程简捷且高效,适用于复杂装备的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平台类电子装备系统结构设计和仿真水平,文中以某机载平台电子装备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台的电子装备结构自底向上的系统级建模思路。以ANSYS软件为例,介绍了电子装备系统结构有限元建模思路,以及建模过程中有关单元类型选择、装配方式处理、隔振器模拟、边界条件和载荷处理等方面的具体技术细节。依据此方法建立的某电子装备系统结构有限元模型经试验验证合理可行,为进一步的电子装备系统级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对开展电子装备系统研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空作业平台是用来运送工作人员和工作设备到指定高度进行作业的特种车辆,它适用于建筑、消防、港口等行业。应用三维建模软件P ro/E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 S,创建高空作业平台的动力学模型,并对高空作业平台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为以后的改进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中结合设备实际,阐述了某地面电子设备的热设计,提出了一种理论分析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确定机箱的结构模型,选择合理的散热方式,确定散热布局,并选择风机。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利用Icepak软件对该散热方案进行建模、环境参数设置、网格划分和求解等仿真计算的过程,根据仿真结果确认设计的有效性。这种理论计算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能明显提高设计效率,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对电子设备的热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Assel轧管机的自动控制系统涉及可编程控制器、直流调速系统和辅机控制等.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为使设备运行最佳化,我们进行了可编程控制器、直流调速系统等一系列技术改造,使设备性能大为改善,生产节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将数值优化技术与CFD流场计算相结合,由数学过程代替设计人员的经验,控制叶片设计修改方向,构建轴流泵叶片自动优化设计平台。以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为基础,以现有优秀的轴流泵叶片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参数化建模、网格划分、流场计算和数值优化相结合的轴流泵叶片自动优化设计平台。以叶轮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以扬程和汽蚀余量为约束条件,用该平台对设计工况下的初始叶片进行自动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优化前后叶片的水力性能,优化后叶片的水力性能有所提高,表明本文采用的自动优化设计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文中通过分析目前电子设备板级热仿真建模技术存在的不足,基于设计数据共享技术,系统研究了PCB板卡的叠层铜分布和热过孔仿真建模对芯片温度预测精度带来的较大影响,并结合实际应用给出了仿真优化算例。多组仿真算例的数据对比和优化分析表明,兼顾仿真精度与计算效率的板级热仿真技术可以较精确地预测芯片的结温和壳温,为系统级热仿真提供更为准确的局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文中针对传统三维建模软件用于线缆设计时效率低、设计一致性差的问题,开展了基于CATIA定制开发平台的线缆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研究。通过建立连接器、线材、辅料等的数据库和基于知识的线缆物料匹配性映射规则,开发了针对柔性线缆和半刚性线缆的线缆路径快速设计模块;通过快速编辑控制点实现线缆路径的高频次快速迭代优化;最后采用自动输出模块实现线缆图纸和制造数据的快速生成,并将成型数据自动导入线缆成型系统和基于混合现实的线缆引导装配系统,实现线缆从设计到制造的模型贯通。通过上述研究实现了线缆组件从路径规划到详细设计和制造一体化的集成应用,使线缆设计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电子装备系统总体设计和指标分配能力,文中提出了一种电子装备系统机械环境适应性设计指标优化分配方法。该方法将最优化理论引入电子装备各级结构机械环境适应性设计指标分配的过程中,指导电子装备系统机械环境适应性设计指标分配过程,并提高指标分配的精准性,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总体设计方法。文中首先简单介绍了最优化方法的理论基础,并详细描述了电子装备系统机械环境适应性设计指标优化分配的建模过程,包括优化目标的确定、约束条件的设置、求解算法等。然后以某机载电子装备为例,依据此方法对其各级结构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指标进行了优化分配。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基于VXI总线技术的电子设备综合自动测试系统(ATS)的硬件平台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仿真建模的设备网格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网络共享,分布在各地的仪器设备可以显著提高资源的易访问性和利用率。针对目前实现设备资源网上共享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真建模的多层设备网格体系结构,介绍了设计原理、基本框架,并给出网络层、资源协议层、资源封装层、中间件层、仿真建模层、应用层、网格门户和安全机制等具体实现技术。其核心是建立共享仪器的仿真模型作为其虚拟映像,通过仿真模型实现设备资源远程访问、管理以及优化调度,克服了通过网络共享不同类型仪器设备的困难。在“211工程”项目——全国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效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设备网格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