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纯绪  何盛宝 《石油炼制》1993,24(10):43-49
应用模式识别优化技术对大石化公司炼油厂二蒸馏装置的生产操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优选出最佳的控制模型指导生产操作,使轻质油收率提高了0.55%,年增经济效益纺251.7万元。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和优化方法,并对生产调节情况、调优后的产品质量及其收率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Ⅱ套芳烃抽提装置抽提蒸馏塔稳定操作,以及影响装置的芳烃回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际生产调整优化,确定出提高芳烃收率的方案,吗呋啉抽提装置芳烃收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高燕 《齐鲁石油化工》2004,32(3):243-245,253
从延迟焦化装置工艺机理分析入手 ,利用现场实测数据 ,建立了液体产品收率的多变量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可同时给出汽油收率、柴油收率及蜡油收率。仿真结果表明 ,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装置的实际情况 ,可用来指导生产操作和进行优化控制 ,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将模式识别优化技术与集散控制系统相结合,建立常减压蒸馏装置生产的动态优化模型,不断地对生产操作条件进行追踪寻优和指导,使大庆石化总厂炼油厂第三套常减压蒸馏装置的轻质油收率提高了0.43%,润滑油料收宰提高了0.26%.该结果表明,模式识别技术可在炼油厂配备集散控制系统的生产装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志 《炼油与化工》2008,19(2):50-52
文中分析了影响铂重整装置中三苯(即苯、甲苯、二甲苯)收率的因素,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采用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系统建立了铂重整装置生产过程的模拟系统软件.应用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准确地对三苯的收率进行模拟和计算,对装置的优化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SSOT装置液化气流失严重,收率偏低等问题,利用全流程优化软件模拟,分析液化气损失原因,优化操作参数,指导实际生产,提高了优质液化气收率。  相似文献   

7.
炼油厂原油蒸馏常压塔的操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基于经验的操作难以实现产品质量卡边生产,而影响轻油收率。本文引用了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的常压塔各侧线产品质量模型,对以轻质油收率最大为目标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可行路径法求出满足质量要求条件下轻质油收率最大的操作方案,实现了卡边生产,可望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抗氧剂BHT工业生产中残焦油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精密精馏技术和时控优化结晶技术 ,对大型BHT( 2 ,6-二叔丁基对甲酚 )生产装置产生的废弃焦油进行分离试验研究 ,获得了间歇精馏分离焦油的最佳操作条件及结晶提纯过程的优化冷却曲线。所得食品级BHT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FAO/WHO( 1983 ) ,产品收率高达 80 %以上。  相似文献   

9.
大庆炼化分公司20万t/a异构脱蜡装置是国内首套采用美国雪弗龙(Chevron)异构脱蜡专利技术生产高粘度指数、低倾点优质润滑油基础油装置。自1999年投产以来,200SN原料油加工重质油5.0 mm2/s基础油收率与设计相差较大,而其又为装置效益点。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重质油收率,针对生产实际情况找出相关影响因素,利用其操作数据台帐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版)对影响其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数学模型,寻求一种生产关键操作参数定量化优化和预测产品收率的方法,对切换原料及时改变操作参数,减少过渡油和优化操作具有指导意义,把以前凭经验操作上升为定量化指导生产操作。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对常减压装置进行工艺流程模拟和操作参数优化对于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金陵石化公司所加工的原油为基础,通过原油数据校正选择合适的原油数据,结合现场工艺数据,基于Petro-SIM进行初馏塔和常压塔的模拟计算。同时,通过对部分操作参数进行优化,在保证侧线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改善了常二线和常三线的分离精度,提高了常二线轻柴油的收率和常压塔的整体收率。  相似文献   

11.
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影响毫秒炉生产过程的裂解原料、裂解温度及停留时间等因素,并通过对其进行操作优化和采取注硫措施后,裂解装置的烧焦周期明显延长,乙烯产量增加,收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使用Spyro软件对某公司100万t/a乙烯装置石脑油裂解炉的运行进行了建模,并应用历史生产数据对裂解炉出口温度(COT)及结焦速率偏差进行校正,经验证模拟结果可靠;然后模拟分析了操作条件对石脑油裂解炉产物收率、结焦厚度及运行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稀释比和进料量,COT对石脑油裂解炉运行周期及产物收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当2#石脑油裂解炉COT从838.3℃升高至841.6℃时,乙烯收率提高了0.16个百分点,而且结焦、炉管表面温度(TMT)等影响运行周期的因素变化在可控范围内;优化后的运行模型可用于石脑油裂解炉的运行周期预测和相关操作优化的模拟分析指导。  相似文献   

13.
程勋杰 《润滑油》1993,(3):12-16
1992年大连石油化工公司丙烷脱沥青装置采用模式识别调优技术优化操作条件,经过半年的生产考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50BS油方案的轻脱油提高1.18%,总收率提高2.44%;FCC料方案总收率提高2.86%,每年可多产脱沥青油1.25×10~4t,创经济效益249.46万元。应用此技术后操作平稳,质量稳定,并寻找出最佳操作条件的范围,为今后优化操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在装置报警、结焦及产品收率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石化在炼油技术分析与远程诊断平台上,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及催化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开发,建立了报警原因链路分析、关键位点预警、沉降器结焦量预测和汽油收率寻优等技术,解决了装置报警、结焦和产品收率方面的问题,提升了催化裂化装置运行水平。通过对某公司的试点验证,形成可供推广的生产操作指导和风险评估技术,开创了应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催化裂化装置生产问题新途径。利用催化裂化装置运行分析大数据平台,提高了催化裂化装置平稳运行周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大数据技术在石化行业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重整装置混合二甲苯收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重整装置进料、反应过程及生产操作等三个方面对影响混合二甲苯收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了混合二甲苯收率实际值比设计值低的原因。依据装置的现状,提出混合二甲苯白土塔的优化方案。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混合二甲苯产品的收率由开工初期时的15.0%提高至目前的19.3%,提高了4.3百分点;并且二甲苯产品质量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苯、甲苯和二甲苯(“三苯”)产品的质量与收率,降低装置能耗。 方法采用PETRO-SIM流程模拟软件,对不同初馏点下的重整原料进行模拟计算;采用Aspen软件模拟优化二甲苯塔操作参数。 结果重整进料较为理想的初馏点为82 ℃,通过调整预分馏塔操作条件,重整进料中C5组分质量分数下降了0.79个百分点;通过实施重整反应温度分段控制,重整生成油中甲基环戊烷质量分数下降了0.16个百分点,C6~C8芳烃质量分数提高了2.28个百分点;利用近红外在线分析技术,实时分析数据并动态调整操作,二甲苯收率由22.27%提高至28.50%;Aspen软件模拟结果表明,二甲苯塔的3 ℃异构级二甲苯收率由23.20%提高至25.60%。 结论通过生产优化,实现了装置自控水平提升、“三苯”等芳烃产品收率和质量双提升及能耗降低的“三升一降”增效目标,对同类装置芳烃产品的生产具有借鉴意义。   相似文献   

17.
利用显微分析技术,对两套催化裂化装置在不同工况下各部位采集到的催化剂样品进行显微观察与分析,并且将观察分析结果与催化剂的检测数据、装置操作参数、产品收率分布等数据进行对比,逐步建立起催化剂微观特征、工艺操作、产品之间的关联,达到根据显微分析结果对装置工艺操作进行优化的目的.应用结果表明,催化剂显微分析技术在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工艺优化、运行故障分析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提高伴生气液烃收率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丽芹  郝平 《天然气化工》2008,33(1):47-48,63
结合油气田轻烃生产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可用于提高油气田轻烃回收率的技术和方法,认为可以从优化操作条件、改变制冷方法、应用DHX工艺等技术三个方面来提高伴生气液烃收率,并对装置提出了利用状态方程编制计算软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装置特点和优化方案,对洛阳分公司两套催化裂化装置的进料结构进行了调整,Ⅰ套FCC装置由加工大部分闪蒸塔底油、掺炼部分精制蜡油改为全部加工精制蜡油,Ⅱ套FCC装置由加工大部分精制蜡油、掺炼部分闪蒸塔底油改为加工全部闪蒸塔底油、掺炼部分加氢蜡油,操作条件也进行了调整。Ⅰ套FCC装置因原料性质改善,轻液体收率增加了2.35百分点;但是Ⅱ套FCC装置出现了轻液体收率偏低、能耗偏高等问题,两套装置总的轻液体收率低于优化调整前。对Ⅱ套FCC装置的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轻液体收率上升了1.23百分点,两套装置总的轻液体收率平均上升0.40百分点,同时Ⅱ套FCC装置能耗下降了211.84 MJ/t,取得了明显效果。提出了Ⅱ套FCC装置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延迟焦化增加液体收率助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莹  张兰波 《石化技术》2006,13(3):57-60
概述了提高延迟焦化装置液体收率技术措施,如在焦化进料中加重芳烃或重芳油,加入抑制生焦的金属催化剂,添加增加液体收率的助剂及优化操作条件等。介绍了延迟焦化增加液体收率助剂的作用机理,对延迟焦化增加液体收率助剂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