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CALS即持续采办与全寿命周期保障,其含义是指在武器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对武器装备和工程技术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随着国防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武器装备的性能日益提高,开发研制周期也相应地延长,使得维护与采办变得愈发困难。由于传统的纸质载体无法满足国防军事部门在信息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因此,对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何运用CALS进行了研究。在描述CALS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CALS的关键技术,指出在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中实施CALS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基于CALS的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构想。研究表明:实施CALS有助于缩短研发周期和节省费用,是推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寇翔 《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23(12):55-57,60
通过装备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应用的实践,为装备CALS建设积累有益经验。开发装备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使装备信息管理从基于纸张的手工工作方式,向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的高度电子化、集成化和自动化过渡的方向发展。经过服务平台的应用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寿命周期费用。基于CALS的装备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Swarm的CALS商务平台应用情景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CALS商务平台的应用,对我国实施信息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经验,确定了影响CALS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用户方信息化水平、制造商信息化水平和制造商应用CALS的预期盈利.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主体建模方法并结合Swarm软件,建立了CALS应用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逐次研究了用户方信息化水平、制造商预期盈利、制造商信息化水平对CALS应用的具体影响.分析表明,对CALS应用来说,制造商预期盈利是最为基础的影响因素,用户方信息化水平是较为关键的外部条件,制造商信息化水平则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影响因素,这对今后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CALS数字化信息环境发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在推行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由于缺乏一种统一的、系统而全面的技术方案和发展战略,导致出现“自动化孤岛”现象。CALS作为一种在全球广泛推广与应用的数字化信息环境,对指导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与促进科技工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CALS数字化信息环境的产生发展与基本原理,提出了CALS完善的数字化信息环境体系结构,在总结CALS信息环境在军事与民用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介绍CALS信息环境下的技术应用后,阐述了在我国启动和推广CALS建设的必要性,并对我国进行CALS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崔广宇  谢娜 《测控技术》2020,39(12):28-3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使作战概念、战争模式以及保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机器学习等整体推进,已深刻影响了新装备的研制,也使智能装备需要智能保障的问题提到眼前。在传统装备保障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武器装备升级换代所带来的军事变革,分析了人工智能对装备保障的影响,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所能支持的航空装备保障范畴,提出航空装备智能保障体系构建的考虑,以期为人工智能与测试保障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高科技的现代作战中迫切需要建立装备保障仿真研究系统.该文从尽力提高仿真精度且实际可行的角度出发,采用分级分层、逐步细化的方法建立了作战过程中的装备毁伤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了装备保障模型.在此基础上,把作战和装备保障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装备保障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将装备保障体系网络映射为指控网络、修理网络和供应网络,运用网络化的观点研究装备保障体系的鲁棒性。首先结合部队装备保障实际情况和保障组织原则,以保障任务的成功性为度量标准提出了保障节点的任务分解、支援和协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装备保障体系的任务鲁棒性指标,最后结合仿真案例分析了在不同攻击形式下的保障任务分解策略对网络的整体影响,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自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以来,世界各国在智能领域动作频繁,军事化应用明显有加速之势,给装备保障带来了变革性发展的机遇。紧密围绕作战-装备-技术-保障之间的依托关系,从作战需求、装备特点、装备设计、诊断测试和技术驱动等五个角度梳理了装备保障发展的关键因素,给出了装备保障60余载发展历程的诸多原因和显著成果;通过对未来作战模式和未来作战平台保障需求的前瞻性判断,分析了未来作战需求和装备牵引装备保障转变的典型技术特征;并在装备保障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装备保障智能化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国内装备保障智能化发展探索了一个可能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9.
PHM是基于CBM概念的一种新技术,对提高复杂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和减少维修保障费用有着重大意义;文章以复杂装备为研究对象,针对其PHM系统设计的首要问题———PHM体系结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适合复杂装备的PHM总体结构和相应的硬件、软件系统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行的三级维护体制提出了基于Web的防空导弹装备PHM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结合目前装备保障仿真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为解决地空导弹装备战时保障研究的难点问题,开展其战时保障仿真研究。首先确立了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仿真系统的功能组成和主要任务。保障过程仿真模块之数据访问处理功能项为例说明了仿真系统的内部结构及接口设计。最后完成了整个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开展地空导弹战时装备保障研究及部队进行战时保障训练均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装备维修器材存储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调剂供应缓解存储保障的资源失衡问题,充分利用存储过剩的超储器材补充库存短缺的需求单位,建立了装备维修器材调剂供应的多目标决策模型,采用[ε]-约束法对模型进行处理,基于引导因子设计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模型求解,并通过仿真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调剂供应的方式,可使保障系统内的资源存储得到有效的平衡,装备维修器材的保障效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装备保障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表示与模型库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装备保障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具体研究了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模型的表示;结合关系数据库,对模型库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模型存储结构规范,并结合装备保障决策模型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装备系统在不同任务剖面下的成功性的评估,可以反映装备保障系统的整体保障效能。由于影响任务成功性的因素较多,关系复杂,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数学公式进行解析,因此采取系统模拟仿真的方法来实现对装备系统任务成功概率的评估。在建立装备系统的保障模型、任务模型与基于Petri网的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有效的仿真评估,对装备保障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首先分别介绍了各模型的构建、仿真模型的运行机理;其次介绍了评估系统的框架及其功能组成;最后提供了在某自行高炮系统数据基础上的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wofold. First to develop an instrument, the computer attributes for learning scale (CALS) for assessing how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ive the attributes of computer use for learning, and secondly to examin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CALS in relation to the actual use students made of a computer for learning. The research was based on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and was set in the contex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Flanders, the Dutch speaking part of Belgium. The first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attributes for learning scale, was to draw on the literature to determine a set of attributes which could be used in relation to the use of computers for learning. Secondly, working with a stratified samp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n = 237),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develop a one-dimensional nine item-scale for measur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towards these specified attributes of a computer for learning. Next, using another similar stratified sample of the same siz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stability of the one-factor structure. Finally, having developed the instrument,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CALS was assessed by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ALS with actual computer use for learning, when controlling for related computer variables, including computer self-efficacy,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computers and computer use for personal purposes. The CALS wa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value in terms of computer use for learning. In view of this it is argued that the CALS is an instrument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future to assess the likely use students will make of a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relation to their learning.  相似文献   

15.
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配载环节的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一套基于Java3D技术的计算机辅助配载系统CALS,详细阐述了三维场景的实现机制,并提出了多种优化策略,提高了系统显示与互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在装备器材保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传统装备器材保障中数据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的器材保障管理的设计思想,阐述了数据仓库多维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案,讨论了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