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3,(2):139-14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6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82例患者给予稳心颗粒口服治疗,普罗帕酮对照组82例患者给予普罗帕酮口服治疗。比较观察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89.0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未79.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将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行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改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改善情况以及总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2~2013年收治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通过胺碘酮治疗后,其心律失常的具体控制情况、有无并发症、预后处理方法。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胺碘酮治疗之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患者通过静脉注射胺碘酮,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非常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80例老年肺心痛患者中并发心律失常的1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0例肺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70.56%,其心律失常类型以房性早搏为主,其次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再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多数患者同时兼有两种以上心律失常。结论:肺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心律失常治疗应通过积极的病因和合并症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心律失常是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病,西医广泛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是效果差强人意,中医学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有其独到的辨证诊疗经验,通过对中药治疗该病的探讨,总结出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特点。方法采集符合条件的住院病历一例,结合辅助检查及相关资料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心律失常的病机多为心阳不足,桂枝的应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病情。结论将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归纳后,得出的结论为:心阳不足为心律失常之根本病机,基本治则为温阳益气,桂枝则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复脉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血府逐淤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olter心律失常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Holter心律失常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患者,有效增强患者的心肌营养,改善心肌供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在治疗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用炙甘草汤治疗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与西医抗心律失常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3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86.7%,接近对照组(56.7%、83.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炙甘草汤对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临床上等同于酒石酸美托洛尔抗快速型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彪 《内蒙古中医药》2013,(33):110-111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早期评价、充分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因此对轻中度心力衰竭的正确评价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恶性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首要原因,虽然医学发展,但迄今为止,防治恶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仍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本文具体综述了卡维地洛和普萘洛尔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希望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2例,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6.3%。结论: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患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心律失常患者微量元素变化及调脉汤对其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微量元素角度探讨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中药调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部分机制。初步观察了106例心律失常患者头发中铜、钼、锌、硒、铁5种微量元素的变化,并与38例健康人对照。其中,对30例服调脉汤治疗有效,属于气阴两虚的早搏患者做了治疗前后的对照观察。结果发现,心律失常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具有铜低、钼高的特点,调脉汤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铜上升、钼下降,表示铜、钼的失调得到改善。因此说明心律失常患者存在某些微量元素代谢失调,中药调脉汤对其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卓加玉 《四川中医》2013,(12):88-89
目的:探讨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方法:5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变化。结果: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达90.7%。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金生 《天津中医药》2012,29(3):228-230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Ⅲ级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所有患者除常规治疗外,42例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38例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及出院后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组患者心律失常控制率为85.71%,加用胺碘酮治疗组心律失常控制率为86.84%;患者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的参松养心胶囊组29例,胺碘酮28例。[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能改善心功能并调整其心律失常,效用与胺碘酮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联合组与西药组(各40例)。西药组仅采用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入炙甘草汤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病病情缓解率为95%,西药组患者病情缓解率为82.5%,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西药组患者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85%,联合组患者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较为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32例除常规治疗外均加服芪参胶囊(治疗组),与既往未应用芪参胶囊的21例(对照组)比较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及出院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Ⅱ级以上患者多于对照组。结论芪参胶囊能够提高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控制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炙甘草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心律失常患者,另选同期55例心律失常患者患者作为对照组,选用不同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系统治疗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肯定,患者依从性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颤等快速心律失常,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快速心律失常(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心电图疗效与综合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总结2012年5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的55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5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运用中医综合治疗,能平稳改善心律失常症状,治疗过程安全有效,拥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快速性心律失常在心律失常人群中发生率相对较高,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的心血管病症之一。目前西医治疗长期预后不佳,中医将心律失常归于"心悸"范畴,对其认识逐步深入,在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查阅研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方面的相关文献,不断总结和完善中医药研究思路,发挥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社区老年人颈椎病所致心律失常临床特点,为社区医生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提供另一种思路。方法:采用多年收集的社区病例进行系统的颈椎病治疗,与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研究对象中经颈椎病缓解症状治疗后52.17%的患者心电图趋于正常,短期内复发患者4例。结论:对来社区就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的老年患者,应考虑是否存在颈椎病的病因因素,积极缓解其颈椎病症状,有利于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