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王红梅 《烹调知识》2001,(12):33-35
国内各类饭店、餐馆等餐饮部门为顾客所提供的菜单,其主要内容是菜点的名称、品种及其价格,一般并不涉及到菜点营养特点的内容。这使得顾客无法从中了解菜点的营养价值情况。多数顾客往往是凭菜点的感官性状(色、香、味、形、器等)以及价格来选择。这种选择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以及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自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消费者的角度对中式卷烟产品进行感官质量分析,将消费者的语言转化为专业技术语言,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中式卷烟消费体验感官评价方法。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术语、指标权重分配、评价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②采用两级综合模糊评价对感官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判断卷烟产品的轻松感、舒适感、满足感及整体感官质量所属等级,并计算出相应的评价分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传统中式菜肴和面点制作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原胶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表明黄原胶可明显改善测试菜点的口感、组织状况、光泽度、赋予适口的滑润度、柔韧性;避免因解冻失水而导致的组织劣变,对冷冻菜点及其半成品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制作过程中的用油量,不但使生产成本减少,还使食用者摄入的热量下降。因此,该研究对中式菜点的工业化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苏(下)     
江苏菜点和风味小吃更是驰名中外,这些美味佳肴虽多数暂不能运销国外(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出口中式菜点还是大有希望的),但许多漫游江苏风光古迹者则无不以一品当地名肴为快事.杨长同志,江苏菜又可细分为  相似文献   

5.
小麦粉食用品质的感官评定和仪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小麦粉主要加工食品—面包、中式蒸煮食品(馒头和面条)以及糕点(曲奇和海绵蛋糕)的食用品质的感官评定方法和仪器评价技术,重点评价了物性测试分析仪的各种测试方法在上述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梦 《中国食品工业》2024,(6):144-145+160
本论文旨在探讨中职中式面点技艺实训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在中式面点技艺方面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论文概述了中职中式面点技艺实训课程的重要性和需求,强调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包括实际操作评估、口头报告和同学互评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为引导绿色食品在中式菜点中的使用,推动菜点的创新与营养化,在中国烹饪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本刊与美国加州杏仁商会共同举办“加州杏仁菜点有奖征集”活动,欢迎广大专业厨师和烹饪爱好者踊跃参加,活动具体安排与要求如下:支持单位:中国烹饪协会一、主办:《中国烹饪》杂志社美国加州杏仁商会协办:北京福莱——灵克公关咨询有限公司二、时间:1998年4月—6月三、征集内容:以美国加州杏仁为主料或辅料的中式热菜、冷菜、面点、小吃。四、征集对象:中国大陆专业中、西餐厨师、各级烹饪院校师生、烹饪爱好者。五、征集奖项:金奖4名(热菜、冷菜、面点、小吃各一名)。每位免费泰国观光旅  相似文献   

8.
对中式高汤和日式骨汤的生产工艺、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进行了比较研究.由于蒸煮工艺的差别,和日式骨汤相比,中式高汤的提取率相对低些,但其感官质量如香气和口感较好,适用于各种天然调味料和中式餐饮用汤.  相似文献   

9.
菜点的色泽是评判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菜点以其悦目的色泽和可口的滋味,能给人美的享受.在烹饪加工过程中,常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食用色素,包括天然食用色素和人工合成的食用色素,通过一定的调色、配色的方法来给所需的菜点着色.食用色素的使用是否正确,往往对菜点成品的颜色优劣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色素应  相似文献   

10.
去到新加坡,我们既去高档酒楼赴过宴,也在中档餐厅用过份饭,还在路边的小餐馆、小面店吃过便餐、快餐及中式菜点,也品尝过西餐和马来菜,现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1.
泡辣椒具有制作简单,增进食欲,增强菜肴风味的作用,是四川常用的一种调味料.文章分别选择了川菜制作中5种常用的泡辣椒品种,用于制作传统川菜泡椒猪肝.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配,通过模糊数学法对5种菜品的感官质量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 表明,不同品种的泡辣椒对泡椒猪肝感官品质的影响各异,添加了二荆条的菜品感官评分最高,添加了...  相似文献   

12.
简阳羊肉汤是四川的著名美食,为响应四川省“川菜川造”战略,实现羊肉汤工业化生产与推广,建立系统的感官评价方法十分必要。通过向企业、门店咨询合作,采用模糊数学二元对比确定了羊肉汤的感官指标,依次为色泽、稳定性、表面特征、气味、滋味、黏腻,并计算出权重,建立感官评价方法。据此对四类羊肉汤配方进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3.
朱文政  李辉  唐建华  周晓燕 《食品科技》2012,(4):98-100,104
以烹饪中具有代表性的菜肴银芽鸡丝为评价对象,选取色、香、味、形、质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合理的权重,对同一试验小组7道银芽鸡丝进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客观而准确的区分出不同的烹饪菜肴差异程度和等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广泛应用于银芽鸡丝等中式菜肴、点心等感官品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川菜肉类菜肴工业化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肉类菜肴的工业化已成为扩展其消费渠道和空间、促进文化传播以及肉制品加工开发新产品、培养产业增长点的新途径,而肉类加工技术进步和方便、快捷风味食品市场需求增长为其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动力。川菜是中国菜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肉类菜肴的工业化涉及菜肴类型选择、加工工艺研发、设施设备配套、质量安全控制等关键环节。在其产业化开发中,可根据市场需求,参照“1+2+3”原则选择适宜于工业化的菜肴品类;以现代肉类加工技术为借鉴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针对风味衰减关键因子应用WAETT(微生物残留、水分活度、包装容器内残留氧、贮藏时间、贮藏温度)调控技术确保菜肴特色风味和品质;根据产品工艺特性需求合理配套实用、先进的设备;通过借鉴肉类加工成熟的安全控制体系,并与现代质量安全可追溯等技术结合,通过MATEPP(马特普)栅栏技术控制,确保产品品质,提升加工效率。本文对涉及上述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调味品是中国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味品的主要作用在于赋予菜肴更好的色、香、味。以味为核心是中国烹饪的显著特征之一。中国菜制作的关键就在于调味。调味品离不开烹饪业,烹饪业是调味品最大的应用市场,更是对调味品进行评判打分的最主要权威。同时,烹饪的发展和创新也必须依靠现代调味品的有力支撑及帮助,两者互为依靠。在实现我国烹饪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调味品的作用和优势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选取色泽、组织状态、香气、口感、滋味和残留肉滋味为评价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各因素合理的权重,对七种具有代表性的酱牛肉产品进行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客观而准确的区分出不同产品的优劣程度和等级,七种产品中以香港酱牛肉综合评价最高。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广泛应用于酱牛肉等传统中式肉制品感官品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苹果酒感官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建了苹果酒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采用权重分配方案和乘法算子,综合考察了影响苹果酒品质的色泽、香气、滋味和风格等因素,弥补了传统感官品评普遍采用的加权平均法、总分法等的缺陷,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对评判的影响,使评判结果更为准确和科学,对优质苹果酒的研究开发和科学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孙悟)  相似文献   

18.
模糊综合评判在催陈黄酒感官分析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构建了基于模糊数学的黄酒感官品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别采用乘法算子和取大取小算法进行模糊线性转换,并与传统感官分析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了模糊综合评判在催陈黄酒感官评价上的适用性.超高压催陈黄酒的感官分析结果显示,300 MPa高压处理1h的新酒明显优于新酒,并达到1年自然陈化黄酒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9.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食品感官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晋圣坤  李勇 《肉类研究》2011,25(1):64-67
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的范围很广泛,本文阐述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的原理、基本步骤、在食品感官分析中的基本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方便面品评表为基础构建了方便面感官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应用模型分析了方便面感官品质的隶属级别;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方便面品评员感官品评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提高了方便面感官品质分析的科学性;通过对方便面感官品质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的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对百分制方便面评分法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