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后12 h的血清HCG水平对IVF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我中心行长方案IVF-ET助孕的854例患者。根据血清HCG水平分为5组:A组:HCG≤58.78 U/L(n=42);B组:58.78 U/L222.32 U/L(n=42)。比较各组的一般基础资料及IVF促排结局。结果从A组到E组,各组患者体重指数(BMI)逐渐下降,HCG日后孕酮(P)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A组的HCG日后P水平显著低于C、D、E组,B组的HCG日后P水平显著低于D、E组(P<0.005)。获卵率从A组到D组逐渐升高,A组的获卵率显著低于C组和D组,B组的获卵率显著低于D组(P<0.005)。而成熟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随着BMI及直径≥14 mm卵泡数的增加,HCG日后血HCG水平降低(P<0.05)。获卵率与HCG日后血HCG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BMI是影响HCG扳机后血HCG水平的重要因素。卵巢正常反应患者,HCG日后血HCG水平在达到峰值之前,获卵率随着其水平升高逐渐升高;而当其值达到峰值之后,获卵率不随其水平升高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据诱导排卵日雌二醇(E2)水平减少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排卵剂量对卵泡液双调蛋白(Areg)及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4月~8月于本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的185名患者卵泡液及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卵泡液Areg,化学发光法检测卵泡液HCG。根据HCG日E2水平阶梯式减少HCG诱导排卵剂量分为4组,分别为3 000U组(A组)、4 000U组(B组)、5 000U组(C组)和7 000U组(D组)。比较各组实验室结局、卵泡液Areg和HCG水平。结果 A组和B组获卵数分别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受精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可用胚胎数多于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卵泡液Are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卵泡液HCG水平低于C组、D组,B组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发生2例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依据诱导排卵日E2水平,减少HCG诱导排卵剂量不影响卵泡液Areg的表达;卵泡液HCG水平与HCG诱导排卵剂量有关;对于卵巢高反应者HCG诱导排卵剂量降低至3 000U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低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既可以诱发卵母细胞成熟及排卵,又不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结局。方法在IVF-ET长方案超促排卵方案中,具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因素的患者根据HCG日使用不同剂量的HCG分成2组:HCG 2 000U组(101人)和HCG 6 000U组(98人),分别比较两组的年龄、基础FSH水平、获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OHSS发生率、流产率等。结果 HCG 6 000U组和2 000U组经比较,年龄、基础FSH值基本相同(P0.05)。HCG 2 000U组中HCG日雌二醇(E2)水平及卵泡数均比HCG 6 000U组略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 2 000 U组获卵率比HCG 6 000 U组显著下降(71.4%vs.75.2%)(P0.05);HCG 2 000U组和HCG 6 000U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7.9%、57.1%,中度OHSS发生率分别为1.98%、8.2%,重度OHSS发生率分别是0和4.1%,HCG 2 000U组的中、重度OHSS发生率显著低于HCG 6 000U组(P0.05)。结论低剂量HCG虽然影响获卵率、但是不影响临床妊娠率,且可以显著减少OHSS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VF周期长效GnRH-a降调促排卵方案中HCG次日孕酮(P)水平对临床妊娠结果及促排卵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4~2015年行长效GnRH-a降调促排卵方案并行HCG日P及次日P检测的94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以HCG次日P分布的不同百分位截断值,分为3组:Ⅰ组(P≤14.17nmol/L),Ⅱ组(14.17nmol/LP46.16nmol/L),Ⅲ组(P≥46.16nmol/L),比较3组的促排卵结局。再进一步将鲜胚移植的634个周期按照上述P截断值分为3组,A组(79个周期),B组(532个周期),C组(23个周期),比较3组的临床结局。结果Ⅰ、Ⅱ、Ⅲ3组患者的Gn用量、HCG日E2、HCG日P、获成熟卵数、可用胚胎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IVF正常受精率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B、C 3组的Gn用量、Gn天数、HCG日E2、HCG日P、成熟卵数、可用胚胎数与Ⅰ~Ⅲ组的结果相似,C组的Gn用量最少,HCG日E2、P最高,成熟卵数、可用胚胎数最多(P0.05)。3组间IVF正常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C组较A组、B组有下降趋势。结论 HCG次日P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IVF临床妊娠率,但是HCG次日高P可能会使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有下降趋势,因此,HCG次日P明显升高时也需要慎重选择是否行鲜胚移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IVF-ET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促排卵后行IVF-ET的PCOS患者,分别使用GnRH-a联合2 000 U HCG(双扳机组,31例)、低剂量HCG(8 000 U,37例)以及10 000U HCG(对照组,52例)诱导卵泡成熟,比较3组患者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可移植胚胎数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等并发症。结果优胚率双扳机组与低剂量HCG组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双扳机组及低剂量HCG组的可移植胚胎数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双扳机组与低剂量HCG组和对照组相比较,OHSS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使用GnRH-a联合小剂量HCG诱发排卵可提高优胚率及可移植胚胎数,降低OHSS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影响HCG日卵母细胞成熟度的临床因素,及卵母细胞成熟度对胚胎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行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427例,根据取卵日脱颗粒细胞后卵母细胞成熟度(成熟卵母细胞数与卵母细胞数的比例)分为A、B、C三组,A组为成熟度≥80%,283例;B组成熟度为60%~79%,124例;C组成熟度60%,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不育年限、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LH,E_2,孕激素(P)、每成熟卵母细胞E_2水平、每卵母细胞E_2水平、成熟卵母细胞数、获卵数、MⅡ卵数、获卵率;2PN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胚率、囊胚形成率、累积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三组的年龄、不育年限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Gn天数、用量[(12.46±2.27)d,(2 713.96±976.55)U][(12.23±1.78)d,(2 779.23±1 098.21)U]少于C组[(13.65±3.08)d,(3 365.00±1 125.93)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血清E_2:A组[(14 662.80±1 157.38)pmol/L]B组[(13 556.60±1 200.66)pmol/L]C组[(10 560.56±1 338.43)pmol/L],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血清LH、P水平、每成熟卵母细胞E_2水平、每卵母细胞E_2水平,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熟卵泡数、获卵数、MⅡ卵数: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获卵率(获卵数/≥14mm卵泡数):(99.28%)大于B组(96.24%)、C组(9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受精率、卵裂率:A组(86.55%;99.17%)大于B组(78.19%;97.91%)和C组(79.82%;95.60%),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胚率、累积妊娠率:A组(48.03%;51.59%)和B组(44.58%;48.38%)大于C组(39.62%;35.00%),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卵母细胞成熟率低可能与卵巢反应不良或对Gn敏感性下降有关;卵母细胞成熟率低可能影响受精及胚胎发育潜能,导致可供移植的胚胎数减少,妊娠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鲜周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是否可作为预测活产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首次行新鲜周期移植患者的4 200个周期,根据HCG日血清E2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A组:E2≤9 175pmol/L;B组:9 175pmol/L E2≤16 515pmol/L;C组:E216 515pmol/L。再将每组按照患者不同年龄分为3个亚组:A1、B1、C1组:年龄30岁;A2、B2、C2组:30~35岁;A3、B3、C3组:35~40岁。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女性E2水平对活产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差异。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与建立逻辑回归分析模型评估E2水平与活产率的关系。结果年龄30岁患者中B1组的活产率(43.05%)显著高于A1组和C1组(分别为34.44%、34.73%,P0.05);30~35岁患者中B2组的活产率显著高于C2组(38.58%vs.32.84%,P0.05);30~35岁患者中A3、B3、C3三组活产率分别为23.85%、24.00%及27.9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计算结果显示HCG日血清E2水平对于活产率无显著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HCG日血清E2水平与活产率之间亦无显著相关性。当年龄小于35岁时,促排卵方案和优质胚胎率与活产率显著性相关;当年龄35~40时,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率与活产率显著性相关。结论不同年龄段女性HCG日血清E2水平与活产率无显著相关性,血清E2水平并不能预测活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应用于卵巢低反应(POR)人群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我中心接受第一周期IVF/ICSI助孕、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助孕的9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波塞冬低反应分类标准分为4组:A组(72例):年龄35岁,抗苗勒管激素(AMH)≥1.2ng/ml,基础窦卵泡数(AFC)≥5,获卵数10枚;B组(267例):年龄≥35岁,AMH≥1.2ng/ml,AFC≥5,获卵数10枚;C组(238例):年龄35岁,AMH1.2ng/ml,AFC5;D组(400例):年龄≥35岁,AMH1.2ng/ml,AFC5。比较4组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结果 A组的HCG日P水平、获卵总数、2PN个数、优质胚胎数显著高于C组(P0.05);C组的Gn用量显著低于D组,而内膜厚度、HCG日E_2及P水平、获卵总数、2PN个数均显著高于D组(P0.05);B组的Gn天数、Gn用量、HCG日LH水平及无可移植胚胎比例显著低于D组,而HCG日E2及P水平、获卵总数、2PN个数、优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D组(P0.05)。各组的妊娠结局比较,A组的临床妊娠率(61.0%)、活产率(47.1%)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30.8%和21.2%)(P0.05);C组的临床妊娠率(57.9%)、活产率(47.4%)显著高于D组(分别为31.1%和22.2%),而流产率(15.5%)则显著低于D组(32.6%)(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各妊娠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应用于年轻POR患者,可获得较满意的获卵数及妊娠结局,提示其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年轻患者仍是较理想的选择。而对于高龄POR患者,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不能达到满意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HCG日优势卵泡比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治疗的72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促排卵方案分为拮抗剂方案组(A组,n=259)和PPOS方案组(B组,n=462);按照HCG日优势卵泡的比例将患者再细分为3组:低比例组(优势卵泡比例≤30%,A1、B1组);中比例组(30%<优势卵泡比例<60%,A2、B2组);高比例组(优势卵泡比例≥60%,A3、B3组)。分析不同促排卵方案HCG日优势卵泡比例对IVF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小于B组[(30.07±3.71)vs.(30.86±4.16),P<0.05];A组Gn天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9.85±1.38)d vs.(9.51±1.28)d和(10.56±2.06)mm vs.(7.89±1.56)mm,P<0.01];A组HCG日LH水平显著低于B组[(2.55±2.79)U/L vs.(3.18±2.51)U/L,P<0.01];两组的优势卵泡比例、获卵数、受精率、2PN率、MⅡ卵率、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各亚组中,A1组Gn天数显著高于A3组[(10.28±1.65)d vs.(9.41±1.37)d,P<0.05],其余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各亚组中,B2组基础FSH水平显著低于B3组[(6.82±1.44)U/L vs.(7.30±1.50)U/L,P<0.05);B1组获卵数、MⅡ卵率显著高于B3组[分别为(14.43±2.84)vs.(13.22±2.33)和82.23%vs.78.52%,P<0.05],其余实验室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拮抗剂方案和PPOS方案HCG日优势卵泡的比例相似;HCG日优势卵泡比例的高低在拮抗剂和PPOS方案中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小剂量HCG扳机在IVF-ET温和刺激方案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行IVF-ET温和刺激方案的16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扳机方案:GnRH-a扳机组(60个周期)给予GnRH-a 0.2 mg皮下注射;双扳机组(42个周期)给予GnRH-a 0.2 mg皮下注射和小剂量HCG 2 000 U肌肉注射;HCG扳机组(63个周期)给予HCG 10 000 U肌肉注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参数,包括Gn天数、Gn用量、扳机日E2和P水平以及14 mm以上的卵泡数和平均获卵数;比较3组患者的实验室参数,包括患者的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胚率;比较鲜胚和冻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包括平均移植胚胎数目、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在温和刺激方案中,无论单用GnRH-a扳机、双扳机还是HCG扳机,3组患者新鲜周期的Gn天数、Gn用量、扳机日E2和P水平、14 mm以上的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和卵裂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双扳机组MⅡ卵率和优胚率显著高于GnRH-a扳机组和HCG扳机组[分别为(89.85±15.12)%vs.(83.45±12.74)%vs.(84.16±14.52)%;(49.95±19.65)%vs.(46.02±18.89)%vs.(46.98±22.37)%](P均<0.05);GnRH-a扳机组鲜胚移植自然流产率显著高于双扳机组(15.79%vs. 7.14%,P<0.05),而在冻胚移植周期两组自然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7.1%vs. 9.1%,P>0.05);HCG扳机组OHSS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间鲜胚和冻胚移植周期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和刺激方案中,采用双扳机可以得到优质胚胎,获得满意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且自然流产率不高,中、重度OHSS发生率明显下降,能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自然周期及促排卵方案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促性腺激素释放素激动剂(GnRH-a)联合小剂量HCG诱发排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FET助孕的466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用药及不同药物诱发排卵分为3组:予以GnRH-a 0.1 mg联合HCG 2000 U诱发排卵为A组(n=93)、单独予以HCG 10000 U诱发排卵为B组(n=167)和未予以药物诱发而自然排卵为C组(n=206)。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活产率等。结果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高于B组及C组,且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活产率低于B组及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自然周期及促排卵方案FET周期中采用GnRH-a联合小剂量HCG诱发排卵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和非PCOS不孕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科就诊并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 233个周期)。根据患者合并PCOS及OHSS发生情况将1 233个周期分为4组:PCOS-非OHSS组(n=83)、PCOS-OHSS组(n=8)、非PCOS-非OHSS组(n=1 123)和非PCOS-OHSS组(n=19)。比较4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分析非PCOS患者和PCOS患者发生OHSS的预测因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因子的预测能力。结果各组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比较发现,非PCOS-OHSS组的HCG日E2、获卵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非PCOS-非OHSS组(P0.05);PCOS-OHSS组的HCG日E2、获卵数和优质胚胎数显著高于PCOS-非OHSS组(P0.05)。促排卵持续时间、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等指标比较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非PCOS患者,预测OHSS的最佳截止点分别是:AFC 11.5个、HCG日E214 751.9pmol/L、获卵数14.5个,敏感性分别为78.9%、89.5%、89.5%,特异性分别为65.1%、71.1%和74.5%;对于PCOS患者,预测OHSS的最佳截止点分别是:AFC 13.5个、HCG日E229 200.0pmol/L、获卵数25.5个,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87.5%、87.5%和34.9%、93.9%、94.0%。HCG日E2和获卵数组合模型与模型内单个变量的AUC值无显著差异。非PCOS组中,组合模型确定的最佳阈值与单个变量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略低;PCOS组中,组合模型确定的最佳阈值具有略低的特异性,但敏感性更高。结论 HCG日E2和获卵数对PCOS和非PCOS不孕患者OHSS的发生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但两者的临界值不同。在临床应用时可以单独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的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助孕的253例PPOS方案促排卵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扳机方式分为双扳机组(GnRH-a联合2 000U HCG,46例)和对照组(单纯使用10 000U HCG,20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促排卵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扳机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率[(1.33±0.80)%vs.(1.02±0.55%)]及优胚数[(2.30±3.42)%vs.(1.35±1.74)%]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OS方案促排卵的患者中,使用GnRH-a联合小剂量HCG双扳机诱发排卵可提高获卵率及优胚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超长方案中早期或中期添加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LH)对特殊患者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深圳武警医院行改良超长方案IVF/ICSI助孕的430例特殊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患者273例,PCOS患者134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23例)资料,根据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血清LH值水平及rLH补充时机分为两组:A组(Gn启动日血清LH1U/L,早期添加LH组)325例,Gn第1日开始添加rLH 75U/d至HCG日;B组(Gn启动日血清LH≥1U/L,中期添加LH组)105例,Gn第6日开始添加rLH 75U/d至HCG日。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包括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宫外孕率、OHSS发生率及未获胚率等。结果 A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B组(种植率54.2%vs.37.2%,临床妊娠率77.4%vs.5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获卵数、MII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胚数均较B组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Gn总量、HCG日E2、及HCG日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胎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A组高于B组(多胎妊娠率54.4%vs.45.5%,早期流产率3.8%vs.0.0%),宫外孕率A组低于B组(0.6%vs.3.0%),未获胚率A组低于B组(1.5%vs.5.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患者使用改良超长方案进行控制性卵巢刺激时,对于LH抑制较深者早期添加rLH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局,需进一步探讨LH水平正常者全程添加rLH是否可以获益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鲜胚移植与冻胚移植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体外受精的OHSS高危患者1 784例。选择OHSS高危参与鲜胚移植组939例,为A组;选择OHSS高危放弃鲜胚移植后行冻融胚胎移植组845例,为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的Gn用量、体重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比例,获卵数、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结果:A组患者,939例,行鲜胚移植,临床妊娠657例,妊娠率69.97%,发生中度OHSS 33例,占3.5%。B组患者,845例,为预防OHSS放弃鲜胚移植,将全胚胎冷冻,发生中度OHSS 30例,占3.6%,后行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586例,妊娠率69.35%。A组患者PCOS发生率、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日雌激素(E2)水平、获卵数、成熟卵子数、优质胚胎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1);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Gn天数、Gn用量、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以及OHS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OHSS高危患者放弃鲜胚移植后行冻融胚胎移植,可获得与鲜胚移植相同的临床妊娠率,且通过放弃鲜胚移植可避免更多、更严重的OHSS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行长方案IVF-ET共132个周期,其中基础卵泡刺激素(FSH)≤10U/L的患者76个周期(A组),基础FSH 10~15U/L的56个周期(B组),同期基础FSH≤10U/L的单纯性输卵管性因素行长方案体IVF-ET共72个周期(C组),比较3组治疗结局。结果获卵数和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雌二醇(E2)水平,C组显著高于A组及B组;A组与B组比较,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性腺激素(Gn)量C组显著低于A组及B组;A组与B组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E2、不孕年限、受精率、优胚率、Gn天数、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基础FSH≤10U/L患者与FSH值相当的输卵管因素患者行IVF的妊娠结局相似,但获卵数较少且Gn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CG注射后不同授精时间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最佳显微操作时机,以便更合理地安排胚胎实验室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研究所接受ICSI助孕患者的治疗周期,纳入病例均采用常规长方案促排卵,HCG诱导排卵,女方年龄≤38岁,5个≤获卵数≤20个;均因男方因素行ICSI助孕治疗,共计831个周期,根据授精时间不同分为5组。A组:注射HCG后40h授精(n=44);B组:注射HCG后40~41h授精(n=162);C组:注射HCG后41~42h授精(n=313);D组:注射HCG后42~43h授精(n=243);E组:注射HCG后≥43h授精(n=69)。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获卵数、卵母细胞成熟情况、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并随访至孕早期,记录各项数据指标。结果 5组患者的年龄、获卵数、MⅡ卵数、正常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CG后41~42h行ICSI授精的临床结局有优于其他组的趋势。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选择HCG注射后41~42h行ICSI操作。但后期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超排方案在大龄不孕妇女中体外受精(IVF)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0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35~45岁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GnRHa短方案组为A组,GnRH拮抗剂方案组为B 组,观察两组在用药时间、用药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 G)激发排卵日E 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取消率等.结果 B组HCG日E 2水平及获卵数低于A组,B 组的用药时间及促排卵药物剂量大于A 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受精率、流产率、优胚率两组间均无差异.B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而取消率低于A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B组HCG日E2水平及获卵数低于A组,但并不影响大龄不孕妇女的种植率及妊娠率,GnRH拮抗剂方案组IVF临床结局优于GnRHa短方案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扳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新鲜周期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就诊本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的442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扳机日使用的扳机方案分为两组:GnRH-a扳机组(163例),在扳机日使用GnRH-a 0.2mg扳机;HCG扳机组(279例),在扳机日使用HCG 10 000U扳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低风险者(GnRH-a扳机组68例,HCG扳机组79例)取卵后5d移植1枚囊胚。GnRH-a扳机组黄体支持从取卵当天开始使用戊酸雌二醇(4mg/d)、地屈孕酮(40mg/d)和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90mg/d),至孕10周停药。HCG扳机组黄体支持不使用戊酸雌二醇,其余同GnRH-a扳机组。观察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MⅡ卵率、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之间的获卵数[(23.03±7.95)vs.(21.92±8.43)]、MⅡ卵率(89.60%vs.88.90%)、可利用胚胎数[(8.93±5.61)vs.(8.80±4.95)]、临床妊娠率(55.88%vs.65.82%)、持续妊娠率(48.52%vs.56.96%)及早期流产率(13.16%vs.18.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扳机组的OHSS发生率高于GnRH-a扳机组(8.24%vs.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GnRH-a扳机未降低PCOS患者新鲜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但显著降低OHS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采用拮抗剂方案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过程中3种不同扳机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329例PCOS患者(32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扳机分为3组:A组,采用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HCG)扳机(n=125);B组,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扳机(n=123);C组,采用GnRH-a联合HCG双扳机(n=81)。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础资料、COS及胚胎发育情况、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妊娠结局等。结果 3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COS过程中重组人卵泡素(rFSH)总量、rFSH天数、扳机日LH及孕酮(P)水平、获卵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扳机日E2水平显著高于A、C组(P<0.05);A组的轻度、中度OHSS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3组患者的成熟卵率、正常受精率、D3胚胎形成率、D3优质胚胎形成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