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后早期生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按不同的出生时间分为2组,每组30例。2009年1-12月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为对照组,只接受婴幼儿系统管理,进行常规育儿;2010年1-12月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为观察组,采取认知、语言、情感、抚触、被动体操、主动运动训练和营养支持等早期综合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2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奶的科学合理性、患病率,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的追赶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喂奶的科学合理性所占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O.05)。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个月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的追赶生长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O.05)。结论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发育,促进早产后的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2.
邓震平  陈倩  林宁  陈燕珍   《护理与康复》2020,19(8):49-52
目的观察环境与接触双轨刺激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加环境与接触双轨刺激,比较两组出生3个月时的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和胃肠功能。结果观察组出生后3个月时体质量、身长、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高于对照组,呕吐率和腹胀率低于对照组,每日排便次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环境与接触双轨刺激可促进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改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游泳联合抚触对低出生体重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检测出生体质量在1800~2500g低体重儿20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游泳抚触组)和对照组(单纯沐浴组).观察组100例,进行游泳联合抚触;对照组100例,只进行常规的沐浴.结果 2组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重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96 h体质量(2.187±0.25)kg,28 d体质量(4.551±0.53)kg;对照组低体重儿出生后96 h体质量(2.051±0.15)kg,28 d体质量(3.515±0.43)kg;2组低体重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有助于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低体重儿"游泳"(水疗)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探讨低体重儿"游泳"(水疗)在住院期间的部分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出生体重>1 800 g<2 500 g的低出生体重儿73人,随机分为游泳组与对照组.游泳组35人,对照组38人的体重增加、NBNA评分、胃肠功能紊乱等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间在每天体重增加,游泳前后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及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溢奶、腹胀)的发生率等方面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两组在血常规及肝功能方面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脐部均无感染.结论低体重儿游泳可不失时机地促进其早期全方位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5.
正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质量2 500g,出生体质量在1 000~1 500g之间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质量1 000g的为超低出生体重儿。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出生率和存活率越来越高。而早产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吸吮、吞咽反应弱,胃肠道功能差,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使患儿体质量增长缓慢,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其家庭负担。合理的喂养、尽快建立早产儿胃肠功能、保证充足均衡的营养是早产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救治早产儿的关键环节之一。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营养是早产儿救治成功的关键.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相对不成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影响早产儿存活率.为了保证早产儿得到科学合理的喂养,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能有效减少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胃肠动力功能低下,加之在病理状态下,如窒息、酸中毒、严重感染等导致胃肠粘膜缺血缺氧,胃肠功能紊乱.临床上极易出现拒奶、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困难,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我科采用小剂量低浓度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紊乱,同时给予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状况以及导致血红蛋白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低出生体质量儿48例,评价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血红蛋白状况,并对可能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下降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住院期间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水平具有下降趋势,建立了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降低水平(Y)与住院时间(x,)和住院期间采血项目次数(X5)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0.571Xr+0.386X50结论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期间采血次数增多是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降低的相关因素,为避免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医源性失血,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采血项目次数。  相似文献   

9.
王建平  鲁萍 《护理学报》2009,16(11):59-60
对2007年2月-2008年10月收治148例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体质量较低、胎龄较小、住院时间较长、侵袭性操作多的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应加强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加强呼吸道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低出生体质量儿151例妊娠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妊娠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分娩的151例低出生体质量儿资料。结果期间共分娩活产儿4364例,其中低出生体质量儿151例,发生率为3.46%,在151例低出生体质量儿中,足月低体质量儿70例,其中影响因素为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的30例,占42.86%,早产低体质量儿81例,其中影响因素为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的为38例,占46.91%。结论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孕妇因素,其中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为主要影响因素。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加强孕妇孕期监护提供依据,对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提高人口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围生医学水平和技术的提高,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生存率逐年上升,获救治的早产儿体质量也越来越低.如何改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育预后,减少日后行为问题和障碍的发生率愈来愈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更方便、更快捷、更准确地将胃管经鼻插入十二指肠内,通过临床实验与观测,探讨出低出生体质量儿十二指肠鼻饲喂养插管适宜深度。结果显示低出生体质量儿十二指肠鼻饲喂养插管深度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及身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低出生体质量儿童十二指肠鼻饲喂养插管的适宜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玲  赵京雷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4985-4985
为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更方便、更快捷、更准确地将胃管经鼻插入十二指肠内,通过临床实验与观测,探讨出低出生体质量儿十二指肠鼻饲喂养插管适宜深度。结果显示:低出生体质量儿十二指肠鼻饲喂养插管深度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及身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洗胃及微量喂养对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12年7月—2014年6月足月重症HIE患儿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喂养及综合护理,实验组入院时予以1%碳酸氢钠洗胃,禁食6 h后,给予微量喂养。对比2组患儿临床状况改善、生长发育指标、不同时间点血清胃泌素水平和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出生后体质量下降幅度、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第7、14天体质量增长和头围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HIE患儿及时予以洗胃和微量喂养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新生儿早期发育,避免胃肠道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质量<2500 g的早产儿,这种患儿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较差,常需用滴管喂养,传统使用的滴管每次滴入剂量不易控制,易致呛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滴管,用于低出生体重儿,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柳州市低出生体质量儿先天性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及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接收的柳州市接产医院共800例低出生体质量儿患儿干血滤纸片标本,使用美国AB公司API3200串联质谱仪器,通过衍生化法处理标本后检测分析氨基酸及酰基肉碱水平。结果 800例低出生体质量患儿采用串联质谱检测氨基酸及酰基肉碱结果,初筛结果异常患儿167例,初筛可疑阳性率21.0%,其中氨基酸初筛异常56例,占33.5%;酰基肉碱初筛异常89例,占53.3%;氨基酸及酰基肉碱共同异常22例,占13.2%。结论低出生体质量儿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异常比例较高,初筛结果可为低出生体质量儿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依据和线索,进一步提高柳州市临床医生对低出生体质量儿先天性代谢异常的认识,增强临床医生对该群体患儿的干预及后期指导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减少漏诊、误诊,降低婴幼儿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童千红  蔡榕  李芳 《护理学报》2017,24(11):54-55
目的 探讨0.5%碘伏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入住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PIC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2014年1—12月我科置入PIC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66例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我科置入PIC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1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置入PICC采用2%碘酊及75%酒精脱碘消毒方法,观察组置入PICC采用0.5%碘伏为消毒剂,观察比较2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皮肤损伤有8例(12%),观察组发生皮肤损伤有2例(2%),观察组患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8.660,P=0.003).结论 相对于2%碘酊及75%酒精脱碘消毒法,以0.5%碘伏为消毒剂可以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且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8.
陆青梅 《现代护理》2005,11(14):1144-1144
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胃肠动力功能低下,加之在病理状态下,如窒息、酸中毒、严重感染等导致胃肠粘膜缺血缺氧,胃肠功能紊乱。临床上极易出现拒奶、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困难,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我科采用小剂量低浓度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紊乱,同时给予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院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12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临床特征、产妇围术期基本情况及患儿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未治愈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均显著低于治愈组(P 0. 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治愈组(P 0. 05)。2组产妇平均生产年龄、妊娠期糖尿病比例及习惯性流产史产妇比例无显著差异(P 0. 05)。未治愈组高龄产妇比例显著高于治愈组(P 0. 05),2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比例有显著差异(P 0. 05)。治愈组呼吸衰竭、高乳酸血症和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治愈组(P 0. 05)。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病死率较高,影响预后因素也较多。临床上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及治疗方案,可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营养是早产儿救治成功的关键。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相对不成熟,易发生喂养木耐受,影响早产儿存活率。为了保证早产儿得到科学合理的喂养,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能有效减少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