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新华 《当代医学》2021,27(12):53-55
目的 观察比较胆结石患者治疗中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能有效清除胆结石,但微创保胆取石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且术后患者康复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于清除胆结石,缩短康复进程,改善预后效果明显,可在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实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30例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结束后,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微创保胆取石术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保胆取石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率以及术后疼痛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的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超  王本锋 《当代医学》2022,28(7):47-49
目的 评估胆结石患者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胆结石患者,利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微创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d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微创保胆取石术与微创保胆取石术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分析展开讨论。方法本次选取我院收治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的7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更佳,患者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冯阳阳 《黑龙江医学》2021,45(21):2288-2289
目的:分析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对其胃肠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二○二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172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86例)患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乙组(8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乙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乙组(t=7.503,29.767,P<0.05),甲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乙组(t=16.988、3.885、8.852、6.638,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乙组明显更低(χ2=5.74、4.759、4.095、4.077、9.952,P<0.05).结论: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对胆结石患者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创伤更小,可加快胃肠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预后佳,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为后期治疗胆结石提供可靠的治疗经验。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本院治疗胆结石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保胆取石术,n=45)和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n=44),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以及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切口感染)人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效果明显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恢复快、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胆结石患者治疗中分别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其手术效果、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胆结石病例(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60例,进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操作、首次排气、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活动、症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具有突出的安全性优势,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行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82例,其中腹腔镜下完成40例(微创组),开腹下完成42例(开腹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术后止痛剂使用比例。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 < 0.01);微创组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均优于开腹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止痛剂使用比例均显著显著低于开腹组(P < 0.01);微创组住院费用(8233+786)明显高于开腹组(6743+689)(P < 0.01)。结论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索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372例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和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每组18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饮食恢复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术后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0%,显著低于对照组(1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短、患者胃肠道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林佩璇 《罕少疾病杂志》2022,29(4):40-41,72
目的 分析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对其术后恢复、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53例于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期间因胆结石进入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患者,将26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编为对照组,将27例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患者编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胆管损伤、腹泻、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对胆结石患者在临床中行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116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n=58)与B组(n=58),A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接受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统计治疗前后TP与CRP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情况,然后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术前,比较TP与CRP指标水平(P0.05);术后,B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A组为13.79%,经比较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治疗胆结石病患的时候,选择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58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微创保胆取石术组(EMIC组)7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治疗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MI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LC组(P<0.05);治疗后EMIC组患者生理功能状态、主观症状、心理情绪状态、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LC组(P <0.05);EMI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04% (5/71),L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39% (16/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保留了机体胆囊的生理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在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研究团队共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对照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108.6±4.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2±3.6)分(P0.05)。结论胆囊结石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适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道镜和微创保胆取石术用于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两个组类,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常规组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8.15±7.11)min,术中的出血量为(21.93±10.79)ml,术后排气时间为(10.83±5.22)h,住院时间为(3.13±1.17)d,术后疼痛率为2%,并发症发生率为4%。常规组的手术时间为(54.52±8.96)min,术中出血量为(44.65±12.57)ml,术后排气时间为(21.59±9.31)h,住院时间为(6.27±1.23)d,术后疼痛率为32%,并发症发生率为24%。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用于胆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胆结石患者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7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微创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微创保胆取石术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215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微创保胆取石组(97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组(118例),微创保胆取石组患者须术前检查胆囊功能良好。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创保胆取石组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复查B超未见胆囊或胆总管残余结石。两组比较,微创保胆取石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费用较低(P0.05)。两组随访2.5年,未见结石复发和胆管狭窄和癌变。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住院费用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胆囊结石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5 d、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疼痛程度,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师完成两组手术操作,其中研究组给予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保胆取石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预后情况、复发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但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1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给予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