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1对稳定表达连接蛋白26、32的HeLa细胞的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功能的作用及其对顺铂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磺基罗丹明B法观察三七皂苷R1作用不同时间以后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为三七皂苷R1 10、25、50、100、200μmol/L组,以不加三七皂苷R1组为空白对照组。计算药物作用24、48、72 h各组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三七皂苷R1作用48 h荧光黄在细胞之间传递的距离来评价其对GJ功能的影响;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分析法观察R1与顺铂合用以后对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以顺铂细胞集落形成率的降低作为顺铂的细胞毒性的指标。结果:三七皂苷R1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1具有上调GJ功能的作用;有GJ时R1与顺铂合用后可明显增强顺铂的细胞毒性作用,在无GJ时这种作用则不明显。结论:三七皂苷R1可通过增强细胞之间的GJ功能来增强顺铂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丹宇  叶民 《中华全科医学》2014,(11):1714-1717,1729,1883
目的 探讨CD200-CD200受体(CD200 receptor,CD200R)介导的静止的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受损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损害因素。方法 用CD200R的抑制性抗体(anti-CD200R blocking antibody,ACDR)处理添加了铁(Ferrum,Fe)的中脑神经元培养物,并同时设立磷酸盐生理盐水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对照组,检测培养物中多巴胺(dopamine,DA)的摄取含量,过氧化物的生成。采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DR处理组DA的摄取含量明显减少,过氧化物的生成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由Fe在培养的中脑神经元中诱导产生,MG通过ACDR与Fe的结合来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取决于DA的摄取,过氧化物的生成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起关键作用,ACDR显著提高了多巴胺能神经元对神经毒性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术中应用。肾上腺素的合理浓度。方法选取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30眼),分别于灌注液中加入0.1mL、0.2mL及0.5mL肾上腺素,每组3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检查。结果3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495.24±326.08)mm^-2、(2457.45±355.12)mm^-2、(2425.38±312.68)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7.85±12.01)mm^-2、(45.20±9.43)mm^-2、(44.35±8.13)mm^-2。3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间比较,随加入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逐渐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对手术损伤及肾上腺素毒性损害的耐受性降低,在有效维持术中瞳孔散大状态的同时,选用浓度较低的肾上腺素,可减少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观察 PIK3R3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活动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 法 首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内 PIK3R3的阳性表达率,分析 PIK3R3与临床病理参数(肿瘤 TNM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将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 MDA-MB231瞬时转染siRNA-PIK3R3,并设转染无关序列siRNA(siRNA-NC)和未转染细胞(Blank)的对照组,Westernblot检测 细胞内 PIK3R3的表达。在下调 PIK3R3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MDA-MB-231细胞凋亡率,MTT 法和 Transwell实验 分别测定 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Westernblot检测 MDA-MB-231细胞内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雌激素 受体(ERα)、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蛋白的表达。最后建立动物模型,下调 PIK3R3后验证其对动物体内肿 瘤的影响。结果 PIK3R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2.64%(12/53),而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 率为60.38%(32/5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阳性表达率的高低与肿瘤 TNM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 P<0.01)。下调 PIK3R3后,MDA-MB-231细胞的凋亡过程几乎未受到影响;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iRNA-PIK3R3 组穿膜细胞数为(89.9±7.3),siRNA-NC组为(161.3±24.7),空白对照组为(178.4±37.7),siRNA-PIK3R3组细胞迁 移能力明显低于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MTT检测结果显示,敲减PIK3R3可以显著抑制 MDA-MB231的增殖;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下调 PIK3R3可促进 GPER1的表达。下调 PIK3R3的表达能够延缓小鼠体内 肿瘤生长速度。结论 PIK3R3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分期密切相关,表明 PIK3R3在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 作用。使用siRNA 敲减PIK3R3后,细胞凋亡未受影响,却对 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明显抑制,这为乳腺癌 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后早期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只成年灰兔进行定量角膜内皮细胞损伤,伤后定期进行眼部裂隙灯检查、角膜厚度及眼压测定,预期取角膜材料进行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后1天可见细胞膜破损,细胞肿胀,细胞器颗粒粗大;伤后3天内皮细胞崩解,胞质脱落,胞核裸露,伤后5天出现细胞缺损区,膜脂降解聚积而形成脂质球,附着于细胞缺损区,角膜上皮细胞音隙增宽;伤后7天角膜内皮细胞移行修复细胞缺损区;伤后9天后内皮细胞异形明显。上皮细胞出现变性。角膜混浊与角膜厚度呈正相关,眼压增高者角膜厚度增加,内皮细胞损伤加重。结论:超微结构结果提示,角膜内皮细胞受损后细胞崩解似科是必然的结局。动态测定角膜厚度可以判断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程度,控制眼压是预防内皮细胞损伤加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猫角膜内皮细胞(CEC)与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OCM-1)共培养后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将角膜内皮细胞分别与肿瘤细胞OCM-1、兔角膜基质细胞在Transwell体系中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周期比较,肿瘤细胞组与基质细胞组角膜内皮细胞S期细胞比例增加,G1期细胞比例下降,肿瘤组增加幅度高于基质细胞组的。肿瘤细胞组角膜内皮细胞S期细胞比例比空白对照组的平均增加近19%,增殖能力显著提高。结论与肿瘤细胞OCM-1共培养能促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5例(40眼);对照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4例(60眼)。应用角膜内皮镜于术前及术后1周,1、3个月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分析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周,1、3个月糖尿病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患者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糖尿病患者对手术耐受性更低。  相似文献   

8.
IL-2R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奇  王斌 《医学综述》1998,4(7):362-363
<正>目前发现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是由三种独特的膜成分α、β、γ链组成,三者以多肽链间的非共价键连接.α链又称膜IL--2R参与构成IL-2R的高亲合力受体,β、γ链为白细胞介素-2(IL-2)的增殖信号传递所必须.本文将IL-2R的三种膜成分及功能做一简单的介绍.1α链(IL-2R.)的组成与功能T细胞经过丝裂元或抗原激活后,细胞表面出现一种分子量55KD的Tac抗原称为P~(55)蛋白,现已证明此种 P~(55)蛋白就是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α链,所以又称IL-2R_α.θ-2R_α的基因为单拷贝,位于人第10号染色体长臂上P~(14~15)区,全长25KB以上,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显子组成,其中第2、3、4外显子(特别是第4外显子)的编码产物与白细胞介素一2的结合位点相关,用IL-2R_α的cDNA探针与人IL-2R_α的mRNA杂交后,出现3.5KB、1.5KB两种mRNA,PHA和TPA均先诱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角膜内皮炎患者20例(20眼),其中盘状型13例,弥漫型7例。入院后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眼水。应用角膜内皮镜于治愈后4~6周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六边形细胞的比例及变异系数的变化,并以健眼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六边形细胞所占的比例降低,而变异系数增加;弥漫型内皮炎组与盘状型内皮炎组比较,细胞密度降低,六边形细胞所占的比例降低,变异系数增加。结论角膜内皮炎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损害,导致明显的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改变,不同分型之间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6 80例 (6 80只眼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术前根据晶体核混浊的程度分为 1~ 4级 ,术后观察角膜水肿等情况。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结果 术后 0~ 1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角膜水肿于术后 2~ 5d消退。结论 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晶体核硬度尚未达到过硬时 ,以减轻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兔眼角膜内皮细胞的毒副作用。方法 取家兔6只(共12眼),每只眼制取6片组织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板,分别加入2%、4%、6%、8%、10%的牛磺酸液(同一动物的左右眼加同一浓度牛磺酸溶液),设立空白对照。倒置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生长情况;在培养的第1、2、4、6、8天,将部分培养细胞用Wright染色后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空白对照和加入2%、4%、6%牛磺酸溶液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1周后均形成内皮细胞层,细胞形态呈六角形或类圆形。加入8%牛磺酸液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在第4天时生长不良,细胞胞体小;第8天时培养细胞死亡。加入10%牛磺酸液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在第2天时出现生长不良,细胞胞体小,部分细胞已死亡。同一动物的左右眼角膜内皮细胞生长速度和细胞形态相似。结论 2%~6%牛磺酸对兔角膜内皮细胞的生长无不良影响,提示该浓度范围的牛磺酸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兔眼角膜内皮细胞的毒副作用.方法 取家兔6只(共12眼),每只眼制取6片组织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板,分别加入2%、4%、6%、8%、10%的牛磺酸液(同一动物的左右眼加同一浓度牛磺酸溶液),设立空白对照.倒置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生长情况;在培养的第1、2、4、6、8天,将部分培养细胞用Wright染色后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空白对照和加入2%、4%、6%牛磺酸溶液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1周后均形成内皮细胞层,细胞形态呈六角形或类圆形.加入8%牛磺酸液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在第4天时生长不良,细胞胞体小;第8天时培养细胞死亡.加入10%牛磺酸液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在第2天时出现生长不良,细胞胞体小,部分细胞已死亡.同一动物的左右眼角膜内皮细胞生长速度和细胞形态相似.结论 2%~6%牛磺酸对兔角膜内皮细胞的生长无不良影响,提示该浓度范围的牛磺酸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冬凌草甲素在体外对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H]TdR、[~3H]UR和[~3H]leucine在体外参入ECA细胞的液体闪烁计数术,探讨冬凌草甲素对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对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的大小呈剂量相关性。它对DNA、RNA合成的抑制发生较早,恢复较快,对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较强且持久。终止药物作用后,[~3H]TdR参入曲线表明,该药对DNA合成的抑制属干扰代谢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研究苯并芘(B[a]P)暴露对TNF-α mRNA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B[a]P暴露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中TNF-α mRNA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TNF-α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检测其活性。进一步检测Beas-2B细胞和人肾上皮细胞293T细胞暴露于B[a]P环境下,TNF-α启动子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Real time-PCR检测B[a]P暴露下,24 h内,Beas-2B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升高。且B[a]P刺激Beas-2B细胞24 h内,TNF-α启动子活性也呈升高趋势。B[a]P刺激293T细胞,TNF-α启动子活性也会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TNF-α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而且,B[a]P能够促进TNF-α mRNA的转录从而促进TNF-α mRNA的表达,且promoter1要比promoter2活性强,没有细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黄芪注射液对高糖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黄芪对高糖所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VC-304,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孵育24h,高糖诱导损伤,再培养4h后,终止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检测细胞活力、蛋白质含量,检测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及黄芪各剂量组细胞活力、蛋白质含量均高于高糖损伤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糖明显抑制VEGF的活性和表达,黄芪则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结论黄芪可以减轻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台盼兰排染法及中性红活染比色法测定雷公藤内酯对 L_(1210),HeLa 等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以[~3H]TdR,[~3H]UR 参入、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药物对这些细胞株核酸合成的影响,发现该药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其抑制核酸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人角膜缘上皮细胞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人角膜缘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rhEGF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角膜缘上皮细胞,记录细胞生长曲线,并用四只氮盐(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状况。结果:rhEGF浓度为10ng/ml时对人角膜缘上皮铁促增殖作用最强(P<0.05)。MTT法48h的吸光度值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hEGF对体外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有明显促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technetium[99Tc] methylenediphosphonate,99Tc-MDP)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向破骨样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从6例RA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于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RANKL(25 μg/L)和 M-CSF(25 μg/L)诱导转分化,用不同浓度99Tc-MDP干预(5,10,20,50 mg/L),在不同时间点(4,12,20 d)终止培养并行HE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结果: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至第12~16天,可见大量TRAP染色强阳性多核巨细胞,99Tc-MDP可显著抑制上述变化,且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99Tc-MDP可通过抑制破骨样细胞转分化而达到延缓RA骨质破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ET-1、rhEGF、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内皮素-1(ET-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ET-1、rhEGF、bFGF,采用MTT方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组化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对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一定浓度ET-1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相关性。10pmol/L时起作用,200pmol/L时发挥最大作用。10ng/ml rhEGF、2ng/mlbFGF也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联合应用ET-1 rhEGF、ET-1 bFGF、ET-1 rhEGF bFGF,细胞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相应药物时A值之和。ET-1、rhEGF、bFGF单独使用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PCNA表达,联合应用时PCNA表达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强于单独使用相应药物时表达强度之和。结论 ET-1可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它和rhEGF、bFGF单独使用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vitamin C on benzo[a]pyrene (B[a]P)-induced changes of cell cycle in human embryo lung fibroblast (HELF) cells. Methods The stable transfectants, HELF transfected with antisense cyclin D1 and antisense CDK4, were established. Cells were cultured and pretreated with vitamin C before stimulation with B[a]P for 24 h.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yclin DI, CDK4, E2FI, and E2F4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distributions of cell cycle. Results B[a]P significantly elevat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yclin D 1, E2F1, and E2F4 in HELF cells. Vitamin C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yclin D 1, E2F1, and E2F4 in B [a]P-stimulated HELF cells. Dose-dependent relationships were not found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vitamin C (10, 100, 500, 1000, and 5000 lamol/L)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yclin D 1, E2F1, and E2F4 in HELF cell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yclin D1, E2FI, and E2F4 in B[a]P-treated transfecta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B[a]P-treated HELF cell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yclin DI and E2F4 treated with vitamin C and antisense cyclin D1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antisense cyclin DI alone. The effects of vitamin C combined with antisense CDK4 o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yclin DI and E2FI/E2F4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antisense CDK4 alone. B[a]P progressed HELF cells from GI to S phase. Both vitamin C and antisense cyclin DI suppressed the changes of cell cycle progressed by B[a]P. However, antisense CDK4 did not attenuate the above changes. Vitamin C combined with antisense CDK4 markedly suppressed B[a]P-induced changes of cell cycle as compared with antisense CDK4. But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vitamin C combined with antisense cyclin DI on B[a]P-induced changes of cell cycle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vitamin C alone or antisense cyclin DI alone. Conclusions B[a]P progressed HELF cells from G1 to S phase via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 of cyclin D I/E2F. Vitamin C may modulate this signaling pathway to protect cells from injury caused by B[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