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曹亚鹏  郭奋  梁磊  陈建峰 《化工进展》2007,26(5):674-678
从流变学角度对高浓度水热法制备改性纳米氢氧化铝(MATH)进行了研究。流变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铝(ATH)悬浮液是黏度极高的时变性非牛顿流体,其黏度随质量分数增加而显著增加。在酸性条件下,采用流变的方法筛选出对纳米ATH悬浮液有明显降黏作用的改性聚合物分散剂。将改性聚合物分散剂添加在高浓度ATH水热改性反应中,纳米ATH悬浮液的最大固含量从78g/L提高到293g/L,成功制备出了超薄菱形、热失重温度超过350℃、热失重率约为50%的改性纳米氢氧化铝。  相似文献   

2.
水热合成高效超细氢氧化铝阻燃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添加物质X ,在高压釜中水热处理自制的氢氧化铝 ,得到的改性氢氧化铝产品的失重 (脱水 )在340℃之后 ,整体失重达到 50 %。同时研究了一系列改性条件变化对制备改性氢氧化铝的影响 ,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反应条件和产品 ,利用XRD、TG、DTA和FTIR等手段对改性氢氧化铝阻燃性能和分子结构做了测试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氢氧化铝阻燃剂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氢硅油对氢氧化铝(ATH)阻燃剂进行表面改性,探讨了含氢硅油用量、时间、温度等工艺因素对ATH改性的影响,并通过热重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了表面改性ATH的热稳定性和表面结构。将表面改性后的ATH填充到聚丙烯(PP)中,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断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TH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为含氢硅油用量1.0 %、改性时间30 min、温度80 ℃。含氢硅油不仅提高了ATH本身的热稳定性,也明显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DOPO-氢氧化铝复合型阻燃剂的研究与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不饱和树脂的阻燃性能,根据含磷化合物DOPO中活泼的P—H可与硅烷偶联剂(KH-560)的环氧基团反应的原理,合成DOPO型硅烷偶联剂,并采用球磨方法将DOPO型硅烷偶联剂接枝到氢氧化铝(ATH)表面。对改性后的ATH进行红外光谱分析(FT-IR),结果表明DOPO型硅烷偶联剂已成功接枝到氢氧化铝的表面。用扫描电镜(SEM)和纳米粒度测试仪分析了改性氢氧化铝的微观形貌和粒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球磨改性氢氧化铝的最佳改性条件是改性剂质量分数为5%,球磨时间为3 h。极限氧指数值(LOI)的结果表明,球磨改性氢氧化铝的阻燃效果随着球磨时间和改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改善。  相似文献   

5.
氢氧化铝表面改性及在高抗冲聚苯乙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对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ATH)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在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中的分散性。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了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的改性效果,研究了改性条件对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高抗冲聚苯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偶联剂质量分数1.5%,改性时间20 min,改性温度85℃的条件下,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高抗冲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改性后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的分散性得以有效的改善,其表面确实包覆了偶联剂分子。  相似文献   

6.
采用偶联剂对氢氧化铝(ATH)和氢氧化镁(MH)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将其应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环氧树脂基表面防火涂层中.通过显微镜、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表面处理前后的ATH和MH及其填充量和两者的不同配比对防火涂层的防火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ATH和MH相比,其经表面改性处理后更有利于提高防火涂层的防火性能;当经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的ATH用量为120份时,表面涂层的防火性能最好;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MH的最佳用量为50份;当ATH/MH质量比为2∶1时,防火涂层的防火性能最好,其耐燃时间达到了527 s.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改性氢氧化铝(ATH)对阻燃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以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为表面改性剂可以使ATH实现表面有机化,增加ATH与硅橡胶的相容性,有效提高阻燃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其中,采用工艺3获得的活性ATH 3#对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拉伸强度提高18%。表面改性有效提高了ATH在硅橡胶中的分散均匀性。氧指数测试结果表明,氢氧化铝表面改性对硅橡胶阻燃性能基本没有影响。采用改性ATH与聚磷酸铵作为复配阻燃剂,显著提高了硅橡胶的阻燃性能。当复合阻燃剂的用量60份时,硅橡胶的氧指数为40%,离火自熄时间由63 s缩短至2 s。  相似文献   

8.
旋转床-水热耦合法制备改性氢氧化铝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旋转填充床碳分-水热耦合法制备改性氢氧化铝。考察了碳分过程中的沉淀pH值、温度以及水热处理条件等对产物失重、粒径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填充床在不同条件下碳分可得拟薄水铝石、γ-A1OOH和拜尔石等多种氧化铝水合物,均可作为先驱物,在温度130℃以上,改性剂与先驱物摩尔配比高于0.7时,制备出失重温度为360℃,失重率在52%左右,平均粒径在120nm左右超细的改性氢氧化铝,可用作热塑性塑料的阻燃剂。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厂铝酸钠溶液种分制备超细氢氧化铝粉工艺,研究了表面改性温度、改性方式、表面改性剂的复配等对表面改性产品活化指数、吸油值、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小于130℃内提高表面改性温度、强化表面改性搅拌强度和采用表面改性剂的复配,均有利于提高氢氧化铝微粉表面改性效果;而太高温度(130℃)会降低表面改性效果。表面改性效果主要取决于表面改性剂官能团性质。与硬脂酸复配还能降低产品的电导率,减少硅烷偶联剂用量。改性氢氧化铝的吸油值和活化指数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氢氧化铝(ATH)和氢氧化镁(MH)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垂直燃烧测试、热失重分析和锥形量热测试研究了EVA/ATH/MH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ATH和MH的添加量为60%(质量分数,下同),ATH/MH=2/1(质量比,下同)时,EVA/ATH/MH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最好,极限氧指数从18.3%提高到34.3%,达到UL 94V-2级别,热释放速率和热释放总量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