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雷公藤单体T4,T7,T15及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精子核蛋白组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鼠喂服雷公藤单体T4、T7、T15及雷公藤内酯醇(甲素)7周后,取附睾精子,用超声法分离精子核,从核提取总碱性蛋白(TNBP)。经电泳扫描分析,发现精子TNBP含量下降,总组蛋白(TH)/精核蛋白比值升高,精核蛋白含量下降,提示以上雷公藤单体和甲素使精子细胞核蛋白组型转换受阻是导致大鼠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经雷公藤单体T_4处理2h后对正常人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RA患者消化的滑膜单个细胞(RA-DSSC)分泌TNF的影响。在35ng/ml浓度下,正常人PBMC(n=10)及RA-PBMC(n=6)T_4处理组产生TNF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延长T_4作用时间至6h,RA-PBMCT_4处理组TNF活性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01),表明T_4可抑制PBMC体外产生TNF活性水平,其对RA-PBMC作用不同时间的抑制率分别为25.54%及40.51%(P<0.01),说明T_4抑制作用可能与作用时间有关。同时T_4亦可抑制RA-DSSC体外产生TNF活性水平(P<0.01),提示T_4有望成为一新的植物性治疗RA药物。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经雷公藤单体T4处理2h后对正常人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RA患者消化的滑膜单个细胞分泌TNF的影响。在35ng/ml浓度下,正常人PBMC(n=10)及RA-PBMC(n=6)T4处理组产生TNF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001)。延长T4作用时间至6hRA-PBMCT4处理组TNF活性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01),表明T4可抑制PBMC体外产生TNF活性水平,其对R  相似文献   

4.
观察雷公藤单体T_4对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将PBMC与不同剂量的T_4(10、20、30和40ng/ml)在PHA刺激或不刺激下共同孵育72h,用MTT比色法测定发现,T_4可显著抑制正常人经PHA刺激或不刺激的PBMC增殖;对经PHA刺激的RA患者的PBMC增殖亦有抑制作用,刺激的RA患者的PBMC增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提示T_4通过抑制PBMC增殖可能用于RA的治疗。其对RA患者PBMC增殖的双向作用的意义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精灵口服液对腺嘌呤致大鼠精核蛋白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灵口服液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作用机制和环节.方法:Wistar系大鼠40只,分正常组10只,用腺嘌呤灌胃法复制睾丸功能损害的大鼠肾阳虚模型30只,随机分模型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各10只.治疗Ⅰ、Ⅱ组分别灌胃精灵口服液3.6g/kg、1.8g/kg,观察大鼠睾丸和附睾精子的精核蛋白(RP)及精-组蛋白的构成比的变化.结果:精灵口服液可提高大鼠睾丸、附睾内精子精核蛋白和过渡型蛋白1(TP1)的含量,降低总组蛋白与精核蛋白(TH/RP+TP1、TH/RP)的比值,改善大鼠睾丸、附睾内精子细胞的核蛋白构成.结论:精灵口服液能促进精核蛋白的生物合成,纠正蛋白-精核蛋白取代反应(HPRR)阻滞,给精子核以适当“包装”,使其在生理状态下具备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内酯酮的雄性抗生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酮的雄性抗生育作用机制。方法 用雷公藤内酯酮 2 0 0μg/ (kg· d)喂服Wistar大鼠 ,8周后取材。做大鼠睾丸精子计数、精子活动度、睾丸切片的形态学观察 ,精核蛋白提取以及基因 cyclinD1和 Cdk4m RNA的原位杂交实验。结果 实验组大鼠睾丸精子数量为 (2 6 .43± 3.90 )× 10 6 / g,比对照组大鼠的精子计数 (4 1.15± 5 .5 1)× 10 6 / g明显降低 (P<0 .0 1) ,精子活动度为 (6 6 .0± 6 .8) % ,较对照组 (88.0± 2 .0 ) %极显著降低 (P<0 .0 0 1) ;cyclin D1和 Cdk4基因表达在精子细胞中显著上升。结论 雷公藤内酯酮的雄性抗生育作用显著 ,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增加精子细胞 cyclin D1和 Cdk4基因的表达 ,抑制附睾精核蛋白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7.
观察雷公藤单体T4对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A)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将PBMC与不同剂量的T4(10、20、30和40mg/ml)在PHA刺激或不刺激下共同孵育72h,用MTT比色法测定发现,T4可显著抑制正常人经PHA刺激或不同刺激的PBMC增殖;对经PHA刺激的PA患者的PBMC增殖亦有抑制作用,刺激的RA患者的PBMC增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提示T4通过抑制PBMC增殖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甲素对体内外诱生TNF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T10)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在平滑肌细胞(SMC)、腹腔巨细胞(MΦ)的分渥以及在小鼠体内诱生的影响。方法;体外主动脉SMC培养,腹腔注射给药及眼球摘除取血,细胞毒结晶紫染色法测定TNF,依赖细胞株MTT比色法测定IL-6。结果:T10注射浓度(0~0375mg/kg)与小鼠血清TNF,IL-6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腹腔M培养上清中T  相似文献   

9.
T45’脱碘酶使组织T4向T3转化,本实验研究3个月和22个月大鼠垂体和肝脏中T45’脱碘酶活性。结果发现,同年青相比,老年大鼠血清T3、T4含量明显降低(P<0.001),处于甲低功状态,但血清TSH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垂体中T45’脱碘酶活性明显升高,肝脏中T45’脱碘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结合以往实验甲低功大鼠垂体中T45’脱碘酶活性升高,肝脏中T45’脱碘酶活性下降的实验结果,很可能说明是甲低功引起了老化大鼠垂体及肝脏中T45’脱碘酶活性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0.
以有丝分裂原ConA或LPS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为模型,检测从雷公藤中分离的7个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体外对T、B淋巴细胞的作用和效价。实验结果表明,6个化合物(T_4、T_7、T_8、T_9、T_10、L_2)和TⅡ组份均显著抑制ConA或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这些化合物对两者的抑制效价在10~(-5)~10~(-9)μg/ml间,T_Ⅱ组份则分别为3.5及4.2μg/ml。其IC50值由小至大依次是T_10、T_4、T_8、L_2、T_7、T_9和T_Ⅱ,在剂量─效应坐标图上LPS诱导曲线在ConA诱导曲线的右侧,两曲线基本平行,IC50大小次序一致,结果非常接近。另一个化合物T_(11)在浓度达50μg/ml时对两者均无抑制作用,体外定性结果与体内完全一致。提示雷公藤免疫活性化合物在体外对T、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明确的、直接的和无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11.
(费仁仁)(陈晖)(戴文平)(刘平)(陈啸梅)(薛社普)TheEffectofTripterygiumWilfordiiMonomerT4onRatSpermatidNuclearProteinTransition¥FeiRen-ren;ChenHu...  相似文献   

12.
服用低剂量醋酸棉酚对正常男性精子碱性核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正常男性服用低剂量醋酸棉酚后对精子碱性核蛋白的影响。方法 志愿者 2 3例 ,其中对照组 8例 ,服药组 15例 ,服药组口服醋酸棉酚剂量为 15 mg/d,服药 12周达起效期后 ,改为 10 mg/d维持至 44周。于服药后 1、4、8、12、16、2 4、36、44周及停药后 10周采集精液 ,对照组于相同时相采取精液 ,分析精子碱性核蛋白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组蛋白 (TH)与总精核蛋白 (TP)的比值为 0 .17± 0 .0 7,服药组为 0 .6 3± 0 .79;对照组 P1型精核蛋白 (HP1)与 P2型精核蛋白 (HP2 HP3)的比值为 1.0 5± 0 .2 1,服药组为 1.47± 0 .18;对照组与服药组两组参数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P<0 .0 1)。停药 10周后 ,服药组两组参数均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 服用低剂量醋酸棉酚能阻断组蛋白 -精核蛋白取代反应 (HPRR)及影响精核蛋白含量 ,这可能是醋酸棉酚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 ;低剂量醋酸棉酚导致的 HPRR及精核蛋白的改变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61例喉癌病人、3例喉良性肿瘤病人及4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T_3,T_4及TG的测定。结果发现:喉癌病人血清T_3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T_4值则较正常人略升高,但P>0.05。TG值与正常人无区别。喉部良性肿瘤病人的血清T_3,T_4及TG与正常人无差异。在T_3下降的喉癌患者中,经手术治疗后,T_3值随病情的好转有所恢复,但对术后并发咽瘘者则相反。然而,应用甲状腺素可使咽痊愈合加速。提示:喉癌患者血清T_3的测定,有助于观察病情变化,并为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30例溃疡病患者和32例轻度或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和血清总甲状腺素(T_4)浓度测定。溃疡病患者组血清T_3浓度与轻度或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t=6.725,P<0.01);溃疡患者组血清T_4浓度与轻度或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虽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t=1.785,P>0.05)。  相似文献   

15.
用放射免疫法对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血清T_3、T_4和TSH浓度测定,结果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T_3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血清T_3浓度与血清BuN、Cr、24小时尿蛋白总量、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浓度呈明显负相关(P<0.025~0.001),血清T_4、TSH浓度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尿毒症患者血清T_3、T_4浓度明显低于氮质血症患者(P分别<0.05,<0.025)。说明血清T_3、T_4浓度变化对疗效与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96例糖尿病人测定了血胰岛素、皮质醇、T_3、T_4和24h尿VMA,结果表明:糖尿病人血胰岛素Ⅰ型显著低于对照组,Ⅱ型略高于对照组。其它多种有关激素亦有相应的变化,包括皮质醇、儿茶酚胺升高,T_3、T_4降低,且Ⅰ型因胰岛素严重缺乏,血糖升高比Ⅱ型显著,其有关激素的变化亦比Ⅱ型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评估75名医学生的行为类型,分别在心算应激测验后5分钟内及1周后安静时测定血浆T_3、T_4水平(放射免疫法)。结果表明,心算测验时,全体被试的血浆 T_4水平较安静时显著降低(P<0.01);A 型行为者血浆 T_3水平较安静时明显减少(P<0.01),而 B 型者未见明显差异,(P>0.50);除典型 B 型者外,行为问卷总分,CH 因子分与 T_3的消耗量均呈正相关(r=0.276,P<0.05;r=0.289,P<0.02)。提示心理应激可使 T_4代谢活动增强,A 型行为者 T_3的消耗量明显增加;生理反应特点与行为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慢性肾表(CRF)惠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本文对24例CRF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CRF急者血适前血清T_3,T_4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5及0.01),而血透后其血清T_3,T_4水平均比血透前升高(p<0.001)。提示CRF患者可能存在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而血液透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RF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因此,甲状腺激素测定的动态观察可作为CRF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观察了给高碘和低碘饲料20~360天中6组小鼠血清T_3、T_4和TSH的变化,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发现高碘动物组血清T_4升高,低碘组T_3升高,T_4 降低,低碘组实验中期TSH升高。结果提示,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与低碘甲状腺肿不同。  相似文献   

20.
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方法测定23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T_4和T_3。10例滤泡状腺癌中有8例显示T_4定位,9例显示T_3定位;8例乳头状腺癌全部显示T_4和T_3定位;3例滤泡状腺癌中3例T_3定位,1例显示T_4定位。在肿瘤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存在于类胶物中、肿瘤细胞腔面及细胞浆内。与非肿瘤甲状腺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的激素定位主要在细胞浆内。而类胶物中较少。测定甲状腺组织中的T_4和T_3,对估计甲状腺肿瘤功能活动性及确定是否来源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