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30例老年心律失常分析赵南平1王启2贾敏江1霍润辉3张阳阳1(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西安7100322大同县医院3第四军医大学门诊部)关键词心律失常;老年人;心电描记术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各类心脏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颇为多见...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病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本文分析了230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和分组老年高血压病组:230例,按WHO诊断标准,收缩压≥21.3kPa或(和)舒张压≥12.6kP...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采用临床观察和应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29例老年人和46例非老年人DCM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老年人DCM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非老年人低(χ2=5.49,P值<0.05);(2)老年人DCM平均生存期较非老年人长(t值=2.785,P值<0.05);(3)老年人DCM对洋地黄敏感性增加,易发生洋地黄毒性反应;(4)老年人DCM的主要死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而非老年人为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结论(1)心功能恶化是DCM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主要原因;(2)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较非老年人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高,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地区城乡老年人久病卧床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久病卧床是老年人慢性病和伤残后的严重后果,本研究拟通过社区调查了解石家庄市老年人久病卧床患病率。方法于1993~1994年应用家访问卷方法调查了石家庄市城乡60岁及以上老年人35545人和45~59岁老年前期者41355人。结果老年人患病率1.2%,老年前期者0.6%;城市1.0%,农村0.4%,城市老年女性最高(2.3%)。久病卧床3年以上者58.1%。病因以脑卒中最多,达55.1%;卧床患者社会交往都有一定程度受限,96.6%有专人陪护。结论对老年人久病卧床应加以重视,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5.
60例老年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分析吕焕昌(浙江新昌县人民医院新昌312500)关键词肺心病;心律失常;老年人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而心律失常是老年肺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更易发生,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很高。本文对我院1986...  相似文献   

6.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人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十分常见,其发生率与是否存在基础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相关。Pomerance统计资料显示心律失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6%~36%,甚至高达75%,其中2/3为室性、1/3为室上性。早搏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体能测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采用近年国外老年研究中常用的体能测查方法(EPESE),包括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价,对167名健康老年人进行了体能测查,结果表明:(1)这些测查方法能较灵敏地反映出老年人的体能变化情况,但个别测查项目需进一步改进;(2)老年人体能及平衡能力均随年龄增长而呈明显下降趋势;(3)老年男性的体能与平衡能力明显强于老年女性。  相似文献   

8.
老年心房纤颤1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年增高,AF的病因与不同时代及不同年龄有关。本文旨在对老年人AF的病因及临床资料作初步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为1986年3月~1998年7月在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无痛性心肌缺血与室性心律失常游文智,杨晓媛,汪宝林(成都军区总医院内四科成都610083)无痛性心肌缺血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类型冠心病人之中,它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心脏病急性事件[1~3]。本文通过对老年冠心病人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EH)患者随年龄的老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1]。为此,本文对近3年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各期患者动态心电图(DCG)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心功能对心律失常的影响,为防止心性猝死提供参考。1病例与方法1.1病例选择按WHO诊断标准确诊为老年...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疾病增多,常见的十种老年疾病中肺炎是威协老年人生命的疾病之一,不少有慢性病的老人不是死于原发病,而死于肺炎。1老年肺炎增多的原因1.1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促成其肺泡防御机能降低是肺部感染的内因条件。1.2老年人肺组织弹性回缩力下降,咳嗽效率及粘膜纤毛廓清功能低下。1.3老年人吞咽功能降低,口、咽、胃分泌物常误人下呼吸道招致感染。1.4老年人病重体弱,住院时间长及一切创伤性检查,治疗、抗菌素的不合理应用等,增加感染机会。2老年肺炎特点2.1发病率高:老年肺炎在老年感染性疾病急诊中占…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李崇信,翁昌鸿,刘俭,宾建平,刘伊丽我们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分析16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与临床症状、昼夜分布及诱发因素的关系,探讨老年人心肌缺血的特点及心律失常情况。一、对象与方法1990年3月...  相似文献   

13.
监测心律失常用手表式动态心电系统与用Holter监测的对比董黎1刘贵兴2(1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老年病研究室兰州7300302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描记术,便携式;中年;老年人我院于1994年8月引进美国产手表式动态心电监测系统。作者...  相似文献   

14.
监测心律失常用手表式动态心电系统与用Holter监测的对比董黎1刘贵兴2(1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老年病研究室兰州7300302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描记术,便携式;中年;老年人我院于1994年8月引进美国产手表式动态心电监测系统。作者...  相似文献   

15.
102例老年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02例老年肺炎的临床分析赵惠莉古必流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525000)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本文就我院1989年3月至1995年3月102例老年肺炎临床资料与同期中青年肺炎作对比分析。1资料与结果1.1一般资料1.1.1对象:老年组102例,年龄...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心脏病检测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Holter检测了153例不同年龄的健康人及10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健康老年人的HRV明显低于老年前期及青中年人;(2)老年心衰患者的HRV明显低于无心衰的心脏病患者,其减低程度与心衰程度相一致,分节段的HRV比24小时总的HRV有更高的诊断价值;(3)老年人心脏病的HRV明显减低者可伴有病死率的增高。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的防治措施。方法 将76例老年大面积AMI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及B组(25例)每天静脉点滴25%硫酸镁10-15ml和极化液,12-14天,A组同时利多卡因72小时(首剂50-100mg静脉注射后按2-3min静脉点滴);C组(21例)静脉 点滴极化液12-14天,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加用利多卡因(用法同A组)。结果 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对42例老年和86例非老年D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老年组醛固酮值〔(294±78)pmol/L〕较非老年组〔(208±69)pmol/L〕明显增高(P<0.05);(2)老年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61.9%)较非老年组(90.7%)低(P<0.05);(3)老年组低血钾、低血镁发生率高(分别为54.8%和28.6%),对洋地黄敏感性增加,易发生洋地黄中毒(31.0%);(4)老年组的病程〔(11.0±4.5)年〕和平均生存期〔(6.7±4.3)年〕均较非老年人〔分别为(5.1±2.6)和(3.2±2.6)年〕长(均为P<0.05);(5)老年组的主要死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81.4%)。结论老年人DCM的预后比非老年人相对要好,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差。心力衰竭、电解质失衡及交感神经兴奋是老年人DCM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分析陈建清,王梅丽,王小芸,张惠南我们于1992年8月至1994年3月对36例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现分析其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和43例健康老年人(健康组)进行对比。一、对...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24小时胃内pH节律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年龄增长对24小时胃内pH节律的影响。方法应用便携式pH测定仪对51例无症状老年人、12例老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24小时pH测定,并与29例无症状非老年人、20例非老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对照分析。结果45例(884%)无症状老年人其24小时中位pH值与非老年人大体相同。老年人与非老年人比较,中位pH值分别为182、144,基线pH值分别为109、121,两组间虽略有不同,但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峰值pH值老年人明显高于非老年人(436及314,P<005)。老年无症状者与老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非老年无症状者与非老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比较,夜间中位pH值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为215与117及195与106,均为P<005)。结论本实验证实,年龄增长并不影响空腹状态下的胃内氢离子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