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家兔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PTX在创伤性ALI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创伤性ALI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8只)创伤性ALI模型组(24只和PTX治疗组(24只)用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了不同时间点血浆TNF-α含量及肺组织TNF-α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己酮可可碱治疗创伤性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兔创伤性ALI模型,观察PTX对动脉血氧分压、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BALF中白细胞数量、白蛋白含量的影响,进行肺组织的病理学光镜检查,用原位杂交方法结合原位定量分析检测肺、肝、心、肾组织中TNF-α的mRNA表达。结果:PTX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血氧分压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损伤环氧合酶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环氧合酶 2(COX 2)m RNA 表达和ALI中前列腺素(PGs)变化的关系,以及COX 2 在ALI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脂多糖(LPS)诱发的ALI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COX 2 m RNA表达情况,并观察了PGs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大鼠肺组织有极少量的COX 2 m RNA表达(0.32±0.11);而在ALI大鼠,肺组织COX 2m RNA表达显著增加,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升高达5~8 倍,同时伴有PGs的升高〔生理盐水对照组为(141.64±41.79)μg·L- 1 ·g- 1 ,ALI大鼠分别为(190.53±47.91)~(470.95±184.17)μg·L- 1·g- 1 〕。结论:正常肺组织有极少量的COX 2 m RNA表达,COX 2参与ALI的发病,并可能是引起ALI时PGs升高的主要同工酶。  相似文献   

4.
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家兔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探讨山莨菪菪碱(654-2)对创伤性ALI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家兔创伤性ALI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模型组(10只)、654-2治疗组(10只)。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相点血浆中TNF-α的呈。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原位定量分析检测肺、肝、心、肾组织TNF-  相似文献   

5.
脾切除对内毒素诱生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脾切除对内毒素诱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6(IL 6)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PTX)的抑制效应。方法:制备脾切除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有脾组(56 只)、无脾组(56只)、PTX治疗组(16 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伤前和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清TNF α和IL 6含量。结果:脾切除后大鼠内毒素血症时血清TNF α水平明显升高,而IL 6 水平明显下降,与有脾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脾切除大鼠给予PTX治疗,血清TNF α峰值下降,1.5小时和4 小时分别下降了35.2% (P< 0.05)和17.2% ,而PTX对血清IL 6 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脾切除可显著影响机体内毒素介导细胞因子的产生,炎症介质调节机制异常可能与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的发生有关;PTX对脾切除后内毒素血症机体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丹参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目的:探讨丹参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家兔创伤性ALI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性ALI组(8只)和丹参治疗组(8),进行各组动物动脉血气,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BALF中白细胞数量、补体C3a、C5a、白蛋白含量的测定。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原位定量分析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Fas和/FasL系统表达改变的意义。方法:复制内毒素性大鼠ALI模型;采用TUNEL法、原位杂交、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 PCR)及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大鼠ALI发生过程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以及Fas/FasL系统蛋白质和m 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内毒素性ALI早期(< 24 小时),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肺组织Fas/FasLm 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且与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增加相一致。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以及Fas/FasL系统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参与大鼠ALI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烫伤大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烫伤后机体主要脏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TNFR)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及二者的平衡关系。方法:采用大鼠35%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2、24、48、72小时活杀动物。留取组织和血标本分别检测组织TNFα、TNFRmRNA表达及器官功能指标。结果:烫伤后组织TNFα基因表达明显增强,而TNFRmRNA表达则呈持续降低趋势。同时,烫伤后各组织TNFα/TNFRmRNA比值显著增加,其中以肺组织升高最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肝组织TNFRmRNA表达、TNFα/TNFRmRNA比值与血清谷草转氨酶(GOT)呈显著相关(P<0.05和P<0.01),肾组织TNFRmRNA表达与血清肌酐(SCr)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烫伤可明显上调机体主要脏器TNFαmRNA的表达,而TNFR基因表达则呈下调反应,提示TNFα和TNFR比例严重失调可能参与了烧伤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损伤肺组织和血浆NO、ET-1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时肺组织和血浆一氧化氮(NO)、皮内素-1(ET-1)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和作用。方法 采用间隔24h两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的方法,复制家兔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模型。结果 ALI组浆、肺组织均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NO、ET-1和IL-8水平显著升高(P〈0.01),BALF内中性料细胞(PMN)明显增多,肺系数(LPL)、肺水含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间隔24h两次静脉注射内毒素方法制作家兔内毒素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模型,同时给予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和热毒清等不同处理。结果:地塞米松组和热毒清组造模后测得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全血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LMNC)诱生TNF和诱生白细胞介务-1(IL-1)的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01~0.05);病理学检查亦发现地塞米松组和热毒清组家兔的肝、肺组织出血、坏死和肝、肺、肾组织中微血栓形成的程度均较模型组轻。说明热毒清和地塞米松均能阻抑内毒素性DIC的发生和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液中TNF、IL-1和PAF等炎症介质的水平,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器官损伤,防止凝血系统激活。  相似文献   

11.
大鼠严重烫伤并发心肌损害时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炎症介质在严重烧伤后心肌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3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0 只)和烫伤组(50 只),于烫伤后1、3、6、12 和24 小时检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肌钙蛋白T(TnT)及心肌组织中TNF的含量。结果:烫伤后6 小时血浆TNF水平〔(3.38±0.90)μg/L〕较正常对照组〔(1.08±0.01)μg/L〕显著升高(P< 0.01),12 小时达峰值〔(8.02±1.05)μg/L〕,伤后24 小时〔(6.44±1.43)μg/L〕虽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心肌组织TNF含量伤后12 小时〔(2.15±0.09)ng/m 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88±0.01)ng/m g,P< 0.01〕。血浆TNF水平与反映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血浆TnT的变化密切相关。结论:炎症介质TNF在烧伤后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兔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通过测定兔内毒素休克时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自由基的变化,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兔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输入与其它2组等量的0.9%氯化钠液;内毒素组(B组)静注精制内毒素;防治组(C组)于注入内毒素前输入复方丹参注射液。实验期间定时测定TNF、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计实验7小时兔存活数。结果:在整个实验时间内,A组各项指标均保持稳定(P均>0.05);B组TNF和MDA均升高(P均<0.05),SOD活性降低(P均<0.05),MAP、HR均下降(P均<0.05);C组TNF和MDA升高程度均远低于B组(P均<0.05),SOD活性保持稳定(P均>0.05);实验7小时A、C组各存活8只兔,而B组仅存活1只兔。结论:TNF及自由基均参与了内毒素休克病理变化过程;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降低TNF的增加幅度,减轻自由基造成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并能对抗内毒素休克时SOD活性降低现象,使实验兔的7小时存活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内源性一氧化氮(NO)和磷脂酶A2(PLA2)在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所致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大黄对TNF、NO和PLA2的影响,探讨大黄防治肠源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肠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大黄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以125I标记小牛血清白蛋白(BSA)肺摄取指数作为评价肺损伤的指标,以髓过氧化物酶(MPO)作为评价多形核白细胞(PMN)在组织中聚集的指标,分别测定各组动物不同时间血浆、肺组织TNF含量,血浆(血清)、肺及小肠组织内源性NO含量及PLA2活性。结果:大黄可显著改善IR导致的低血压状态并明显抑制再灌注导致的肺MPO活性升高(P<0.01);抑制肠缺血和再灌注早期出现的血浆及肺组织TNF水平升高(P<0.01);抑制肠缺血期和再灌注期血清、肺及小肠组织PLA2活性升高(P<0.05或P<0.01)及再灌注期的内源性NO释放(P<0.05或P<0.01);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早期应用大黄能明显防治大鼠IR所致的肺损伤,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内源性NO及PLA2等介质的释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BLM)诱发大鼠肺损伤后肺泡巨噬细胞(AM)释放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IL 6)的变化及地塞米松(DM)对AM 释放TNF α和IL 6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活性法测定TNF α和IL 6。结果:灌注BLM 后AM 释放TNF α〔(58.95±13.21)kU/L〕和IL 6〔(35.00±10.00)kU/L〕明显高于对照组〔TNF α为(23.63±5.50)kU/L,P< 0.001;IL 6 为(21.17±6.04)kU/L,P<0.01〕,DM 能够抑制AM 释放TNF α和IL 6,并且与其剂量相关(随DM 浓度的增加,AM 分泌TNF α和IL 6 水平逐渐降低)。BLM 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4.88±0.65)×106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47±0.41)×106,P< 0.001〕。结论:DM 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M 释放TNF α和IL 6  相似文献   

15.
中药912液对急性肺损伤大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急性肺损伤(ALI)发病机制及中药912液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6只,随机分成3组:(1)模型组(ALI组)30只,静注标准大肠杆菌菌株制成ALI模型,分别于给药后4、8及12小时采集样品(各时间点10只);(2)假手术组(SO组)8只,静注等量生理盐水,12小时采样;(3)中药组(912液组)8只,制模半小时后再静注912液,12小时采样。以肺组织病理切片、血气氧分压(PaO2)、肺系数(LI)、肺通透指数(LPI)及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监测模型;以电镜、流式细胞仪术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ALI组给药后4小时起光镜下可见肺组织肺泡腔狭窄、中性粒细胞渗出等ALI表现.且随时程延长病变加重,PaO2降低,LI、LPI及TNF-α增高,与SO组相比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含量变化情况及“神农33”注射液对PAF及ALI的影响。方法:给Wistar大鼠静脉注射LPS,制成ALI模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LPS攻击后1小时大鼠血浆PAF含量,观察LPS攻击后3小时大鼠肺湿、干重,光镜观察大鼠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ALI组动物的肺湿重、湿干重比、肺含水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肺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且严重。ALI组大鼠血浆PA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独给予“神农33”注射液无明显降低PAF的作用(P>0.05),而以“神农33”注射液保护的大鼠PAF含量明显低于ALI组,同时肺损伤也较轻。结论:PAF在LPS诱导的ALI中起重要作用,“神农33”注射液有拮抗PAF及保护肺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脑梗塞并发多器官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脑梗塞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单纯急性脑梗塞患者(ACI组)21例,脑梗塞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MOF组)24例(其中伴上消化道出血11例,心功能衰竭7例,肾功能衰竭6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TNF的含量。结果:脑梗塞并发MOF组TNF含量〔(2.47±0.39)μg/L〕明显高于ACI组〔(1.89±0.24)μg/L〕,P<0.01。脑梗塞并发MOF组中各亚组间TNF〔上消化道出血组(2.53±0.43)μg/L,心功能衰竭组(2.01±0.28)μg/L,肾功能衰竭组(2.41±0.32)μg/L〕差异显著(P均<0.01),尤以上消化道出血组升高明显。结论:TNF参与了脑梗塞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监测TNF变化有助于对脑梗塞并发MOF患者的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脾切除大鼠受内毒素攻击后,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探索脾切除对内毒素诱生TNF-α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无脾组(n=36)和有脾组(n=36),动物静脉注射大直菌脂多糖0.1mg/kg制作内毒素血症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肝组织TNF-α含量,并应用塑转录聚合酶链(PCR)技术检测组织TNF-αmRNA表达改变。结果:内毒素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间隔24h静脉注射内毒素(LPS)的方法,给家兔诱导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GSR),以此作为家兔内毒素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模型。在造模前后不同时间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结果:在第1次注射LPS后2h血浆TNF水平最高(76.18±23.18ug/L),其次为第2次注射LPS后6h(66.97±24.75ug/L)和12h(57.90±21.50ug/L,均较实验前(21.60±5.99ug/L明显升高(P<0.01)。作者初步讨论了不同时相出现TNF高峰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毒素拮抗剂——多粘菌素B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对大鼠烫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烫伤组(24只)、多粘菌素B治疗组(7只)和BPI治疗组(6只)。结果:大鼠烫伤后肠道细菌易位率明显上升,伤后8小时细菌易位率达37.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细菌易位率最高的器官是肠系膜淋巴结,不同器官易位细菌量无显著性差异;给予烫伤大鼠多粘菌素B和BPI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细菌易位率,其细菌易位率分别降至烫伤8小时组的61.7%和53.9%;BPI比多粘菌素B更为有效地降低肠、肾等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P均<0.01)。结论:多粘菌素B和BPI均可降低大鼠烫伤后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BPI较多粘菌素B能更有效地抑制多种组织TNFαmRNA表达。因此,烧伤早期应用BPI治疗对抑制创伤后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