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运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研究漂烫和干制复水处理对海带中Pb、Cd、Se、Zn四种元素浓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采用ICP-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带中的Zn和Cd经过两种热处理后,其浓度均显著高于原料(p<0.05);而Pb正好相反,两种加工处理均降低其浓度。加工前后海带中Pb、Cd、Se、Zn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9.28%~105.88%、34.88%~55.32%、86.24%~97.67%和59.35%~98.76%,其中Pb和Cd的生物利用度经过两种加工处理后均降低,而Zn的生物利用度经过加工后升高。两种加工方式相比,干制复水处理后四种元素的生物利用度基本高于漂烫处理。除了Cd和Zn的生物利用度,四种元素浓度、生物利用度以及浓度和生物利用度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因此海带中四种元素的吸收利用与加工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2016年12月在华南沿海地区采集的近江牡蛎软体部及不同组织中Cd、Al、Pb、Hg、Cu和Zn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讨论了内脏团对牡蛎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运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指数法和尼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华南沿海地区近江牡蛎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的地区分布差异(p0.001),且同一海域不同种类重金属元素含量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Zn、Cu、Al含量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255.18、49.61、82.55 mg/kg,Hg含量最低,其平均值为11.80μg/kg。内脏团是重金属的主要蓄积部位,除去内脏团后,Cd、Pb、Hg、Al、Cu含量比牡蛎整体略低,Zn含量则略高,且不同组织重金属含量具有差异性;被检地区近江牡蛎中未受到Pb、Hg污染,部分地区Cu、Al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ICP-MS和AFS法检测金乡2种鲜蒜及加工成黑蒜后其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鲜蒜的Mn、Cu、Zn、As、Pb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 0.05),但Se和Cd差异不显著;多瓣鲜蒜的有益矿质元素Mn、Cu、Zn、Se含量高于独头鲜蒜,有害重金属As、Cd、Pb低于独头鲜蒜,但与国标相比,4种大蒜中的As、Cd、Pb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其次,鲜蒜与黑蒜相比,Mn、Cu、Zn、Se、As、Cd、Pb的含量都具有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发酵前后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元素测定时样品湿法消解的方法,分析黄芪原药材及饮片中Al、As、Cd、Pb、Cu、Ni、Zn7种金属的含量。方法样品加入10 mL HNO_3-HC1O_4(4:1,V:V)混酸过夜后,在赶酸前加入4 mL 30%H_2O_2溶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y,ICP-OES)测定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将检出的As、Cd、Pb、Cu及Al、Ni、Zn的含量分别与各元素的限量标准比较,计算超标率。结果各金属元素在0.2~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75%~125%,相对标准偏差为1.20%~2.14%。检出限为0.0021~0.0702μg/mL,定量限为0.0063~0.2106μg/mL。黄芪中As、Pb、Cd、Ni4种重金属均未检出,Al、Zn、Cu 3种金属元素均有检出;检出的Cu均不超标,Al、Zn2种元素都超标;饮片中A1和Zn的超标率均为60%。本研究分析的黄芪样品未受到As、Pb、Cd、Ni 4种重金属的污染,Cu虽然有检出,但其含量并未超过相关标准,Al、Zn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黄芪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热解温度对不同烟草废弃物生物炭中元素组成及重金属安全性的影响,以烟秆、烟梗及废弃烟叶为原材料,研究了2种热解温度(450℃和600℃)下制备生物炭的产率、元素组成、重金属(Cr、Ni、Cu、Zn、As、Cd和Pb)含量及其浸出毒性特征。结果表明,当热解温度从450℃升至600℃,各废弃物生物炭的产率降低,生物炭中的碳(C)含量升高,而氮(N)和氧(O)含量降低;其中烟梗炭的产率最高,烟秆炭的碳含量及烟叶炭的氮含量最高。随热解温度升高,各生物炭中Ni、Cu、Zn、As和Pb等重金属含量均呈不同程度升高,而烟叶炭中Cr及烟梗和烟叶炭中Cd含量在600℃热解温度下显著低于原材料中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烟梗炭的Cr、As元素和烟叶炭的Zn、As元素的相对富集系数(REF)下降,且由富集趋势(REF>1)转为挥发趋势(REF<1);烟叶炭的Ni、Cu元素则由挥发趋势转为富集趋势。各生物炭中重金属的沥滤浸出毒性(TCLP)均低于其原材料浸出液,生物炭浸出液中Cu、Cd和Pb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降低,As含量呈相反趋势,各生物炭浸出液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5085.3-2007浸出毒性规定限量值,表明烟草废弃物生物炭的重金属浸出毒性较低,可以在农田中安全施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生长时期高体鰤各部位5种金属元素(Zn、Cd、Cr、Pb和Cu)含量特征,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分别对高体鰤大鱼(鱼龄2~3年,重7~8 kg)和中鱼(鱼龄1年,1~2 kg)的背肉、腹肉、皮、鳃、头和内脏进行微波消解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Zn、Cd、Cr、Pb和Cu含量,运用目标危害系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 高体鰤大鱼和中鱼中Zn、Cd、Cr、Pb和Cu的平均含量依次为18.59、0.05、0.64、0.13、5.04 mg/kg和14.07、0.07、0.48、0.12、0.98 mg/kg,符合国家标准。高体鰤大鱼Zn、Cr、Pb和Cu的平均含量都高于中鱼,Cd的含量低于中鱼,但无显著差异(P > 0.05)。污染评价表明,不同生长时期高体鰤的5种重金属均达到无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指数也为无污染。单一金属风险和重金属复合风险都小于1。结论 两种规格高体鰤的摄食人群无明显健康风险,均可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原子荧光形态检测法分析宁海、象山、舟山3 个养殖区内常见3 种海产贝类(牡蛎、缢蛏、血蚶)中Cd、Cu、Cr、Pb、As、Hg等重金属的总含量,并采用化学逐级提取法系统研究水煮加工前后贝类中Cd、Cu、Cr、Pb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As、Hg中有机和无机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3 个养殖区牡蛎、缢蛏、血蚶中Cd、Cr、Cu、Pb、As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且Cu和Cd、Cr和Pb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As的超标检出率达77.78%,Hg的残留量均低于限量标准;此外金属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煮加工方式对Cd、Cu、Cr、Pb中酸可提取态、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态的含量影响较大,而对As和Hg的有机态和无机态影响较小。海洋贝类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水煮加工前后该元素形态的变化量可作为评价海洋贝类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重金属处理烟草中重金属的累积及分布特征,进行了高、中、低浓度的砷(As)、镉(Cd)、汞(Hg)、铅(Pb)及其复合处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烟叶中As、Cd和Pb元素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为:初期收获期、中期,Hg为中期收获期初期。重金属污染胁迫下,烟草中重金属累积分布特征为:As和Pb为根茎叶,Cd为茎根叶,Hg为根叶茎(对照:叶根茎)。烟草中重金属(除Hg)含量总体随外源添加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复合处理烟叶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单元素处理。烟叶中重金属增幅顺序为AsCdPbHg,As和Cd处理间烟草(根、茎和叶)中As和Cd含量均差异显著。可见,烟草对土壤As和Cd污染最为敏感,烟草种植时应尽量选择土壤As和Cd含量较低的区域以避免其过度累积。  相似文献   

9.
厦门市售蔬菜、茶叶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厦门市售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并评价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分析测定了厦门市主要农贸市场的10种蔬菜和主要商场的10种茶叶中重金属含量,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运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HQ)对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厦门市售蔬菜和茶叶不同品种中Zn、Cu、As、Cd和Pb含量差异较大,其中As、Cd和Pb含量均低于植物样品(蔬菜和茶叶)中各重金属元素食品卫生标准限值;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As、Cd和Pb均处于安全等级(P_综≤0.7),其中,蔬菜中Cd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茶叶中Pb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两种元素均有较大危害,应重点关注;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Zn、Cu、As、Cd、Pb对儿童的靶标危害系数基本高于成人,各重金属的单一靶标危害系数(THQ)及综合危害系数(TTHQ)均小于1,说明不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湘江长沙段叶菜类蔬菜Zn、Cu、Pb和Cd的富集及污染情况,在沿岸采集3种叶菜类蔬菜(小白菜、红菜苔、雪里红)进行Zn、Cu、Pb和Cd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叶菜类蔬菜中4种重金属积累量由大至小依次为:ZnCuPbCd;小白菜对Cu、Pb和Cd有较强的富集能力;采集样品中属于重度污染的占26.67%;蔬菜中重金属含量与环境因素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集陕西省猕猴桃生产基地的10个主产区中的4个品种猕猴桃果实,对其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Mn、Zn、Pb、Cd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10个产区4个品种的猕猴桃果实中Cu、Mn、Zn的检出率均为100%,Pb检出率为13.64%,Cd未检出,在所有检出样品中仅Zn超标,其余均低于国家水果污染物限量标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中5种元素含量均有一定差异,其中2号产区部分样品以及部分秦美猕猴桃Zn超标较为严重,Zn的污染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浓度重金属处理的烤烟烟叶中重金属的分布及累积特征,进行了高、中、低浓度的铅(Pb)、铬(Cr)、铜(Cu)、砷(As)、镉(Cd)和汞(Hg)处理土壤烤烟盆栽试验,并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所得烤烟烟叶样品中这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①不同部位有代表性烟叶中Pb,Cr,Cu和As的残留量大小顺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Cd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Hg残留量在部位间的差异不显著。②在5%显著水平下,不同浓度重金属处理的各部位烟叶中Cu,Cr和Hg的残留量为:高浓度处理>中浓度处理>低浓度处理;Pb和As的残留量均为中、高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处理;Cd残留量在3个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烟叶中重金属累积量随重金属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微波消解前处理技术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结合测定黄海养殖真海鞘外壳、内囊、内脏、生殖器以及可食部中As,Pb,Cd,Se,Cr,Sn,Li,Ni,Fe,Mn,Cu,Zn,Ca和Sr共14种微量元素含量。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金属元素在真海鞘不同部位的含量是不同的,其中Fe和Ca元素含量最高,其次是Zn,Cu,Mn和Sr元素,有毒重金属元素As,Pb和Cd元素含量较少,远低于国家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标准;(2)成人和儿童食用真海鞘,每日摄入As,Pb,Cd和Se等元素的含量均低于每日最大摄入量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与分析羽毛羽绒中重金属的各种形态,采用BCR四步连续法和Tessier五步连续法提取羽毛羽绒各形态的Cu、Zn、Pb、Cd、Cr、Ni和Sb等金属元素,并用原子吸收光谱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在羽毛羽绒中的总含量和各金属元素形态的分布存在差异,Zn的总含量最多,Cd最少;Pb有效态分布最高,活性较大,Ni不可利用态分布最高,较为稳定。2种方法测出的各元素重金属总量、各种形态的含量和比例相接近,说明这2种方法提取羽毛羽绒各形态重金属元素是较为合理的,2种提取方法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茵陈蒿的叶中的金属元素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含量多的金属元素有Mg、Al、Fe、Mn、Ba、Zn等,茵陈蒿的叶中金属元素在不同的地区有含量的差异,Pb含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草药重金属限量标准,部分地区Cd含量高于WHO重金属限量标准。采集地区的茵陈蒿叶不具备富集Zn、Cu、Cd的吸收能力。Be、Cu、Se、Ag、Sb、Tl大多未检出,V、Co、Ni、Mo含量在0.0~1.5 mg/kg之间。  相似文献   

16.
测定海州湾养殖池塘成体文蛤体内肝胰腺、鳃、外套膜、足和闭壳肌5 个干质量组织中Cd、Cr、Pb、Ni、Cu 和Zn 这6 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文蛤5 组织中闭壳肌和肝胰腺是重金属选择性富集的主要器官。Cr、Pb、Ni 在5 种组织中以闭壳肌的含量最高,分别高达58.981、4.298、10.873μg/g,与其余组织均有显著差异(P < 0.05);而Cu 和Zn 则以闭壳肌的含量最低,分别为0.844、58.076μg/g,而肝胰腺中含量最高,分别达17.776、173.147μg/g,差异显著(P < 0.05);相反,Cd 和Ni 则在肝胰腺中含量最低(0.140、4.807μg/g),与其余组织显著差异(P < 0.05)。6 种重金属中,Zn 在5 种组织中的含量最高(173.147~58.076μg/g),Cd 的含量最低(0.140~0.336μg/g),Pb 次之(1.549~4.298μg/g)。文蛤5 组织中闭壳肌是主要的受污染组织,Cr、Ni 和Pb 的污染指数间于1.52~6.40,而足的污染最小,6 种重金属仅Ni 超标,其余污染指数为0.01~0.96;6 种重金属中Ni 的污染最严重,5组织均超标,污染指数P 间于2.77~6.40,而毒性较强的Cd 以及Cu 在5 组织中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法测定4种桑果中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新疆4种桑果中除含有较高浓度的人体所需的金属元素Ca、Fe外,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Cu、Mn、Zn的含量也较丰富。4种桑果中的重金属元素Hg、As、Cd均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值(GB 2762—2022);除库车黑桑果中的Pb未超标,其他3种桑果中的Pb含量均略高于国家标准限量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湘莲种植区底泥及湘莲不同器官中常见重金属含量,进而探究湘莲各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转移特征。方法:以湖南省典型湘莲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ICP-OES检测底泥及湘莲不同器官中Cd、Cr、Pb、Ni、Cu、Zn、Mn含量;采用生物富集系数(BCF)和生物转移系数(TF)评价湘莲对重金属的富集转移特征。结果:底泥中Cd、Cr、Pb、Ni、Cu、Zn、Mn含量均值分别为0.73,176.28,40.48,27.61,28.07,95.57,311.68 mg/kg,与NY/T 391—2021限量值相比,Cd、Cr、Pb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100%,75%,10%。湘莲中7种重金属的最高富集器官:莲芯中为Cd、Cu、Zn,莲根中为Cr、Pb,去芯莲肉中为Ni,莲叶中为Mn,其含量均值分别为0.20,13.64,78.58,14.66,2.23,1.11,924.03 mg/kg。仅莲茎和莲叶中的BCFMn均值>1,各器官中的TFCu值均>1。结论:研究区以Cd污染相对严重;湘莲不同器官重金属含量不同,莲茎及莲叶对Mn有较强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黔产市售绿茶中重金属的浸出规律,以五个生产加工地的黔产市售绿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9种重金属(Pb、Cr、Cd、Hg、Cu、Zn、Mn、Ni和As)含量,考察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次数对茶叶重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茶叶中Cr、Mn、Ni、Cu、Zn、As、Cd、Hg和Pb含量分别为3.98~4.63、320.04~526.74、17.43~25.74、15.00~23.15、27.68~42.23、1.12~1.34、0.72~1.06、0.11~0.13和1.20~1.45 mg/kg,其中Cr、Cd、Pb、Hg和As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绿茶中重金属的浸出率与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浸泡次数呈负相关(p0.05),黔产市售绿茶经三次浸泡后,浸出率Zn、Mn最高,分别为78.73%~87.04%、 74.87%~81.27%; Hg次之,为32.25%~45.84%; Ni最低,为7.78%~11.58%。重金属的浸出率表现为ZnMnHgAsCdPbCr CuNi。浸泡温度为80℃、浸泡时间为40 min时,绿茶中重金属的浸出率最大;超过80℃、40 min后,重金属的浸出率增长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分析了水煮和烘烤两种加工方式对贝类元素生物可及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了牡蛎和扇贝体内8种元素(Pb、As、Cd、Cu、Fe、Zn、Mn、Hg)的生物可及性和浓度的变化。结果 两种贝类元素含量的趋势大体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锌>铁>铜>镉>砷>铅>汞。两种贝类中生物可及性最高的是牡蛎中的砷元素,为98.4%。生物可及性最低的是扇贝中的铁元素,为3.4%。经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处理后,能显著提高两种贝类锰元素的生物可及性,但是能显著降低牡蛎中铜、砷、铅元素的生物可及性。加热处理后扇贝中砷和镉元素的生物可及性增加。相较于蒸煮的加热方式,烘烤的加工方式对贝类元素生物可及性的影响更大。结论 贝类元素生物可及性不仅与元素种类、载体、加工方式相关,也与其他元素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