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测定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孢子萌发抑制率、菌丝萌发抑制率确定其抑菌活性,根据测定各因素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确定抑菌活性的稳定性;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测定根霉细胞外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菌丝体的总糖含量,分析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5000 μg/mL;对根霉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强,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918.34和1707.31 μg/mL。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抑菌活性不受温度和明胶的影响;pH为4时,抑菌活性最强;Fe3+、Fe2+均能显著(p<0.05)提高柠檬苦素的抑菌活性。柠檬苦素能使根霉的糖、蛋白质、AKP等胞内物质渗出;扫描电镜观察也发现经柠檬苦素处理的根霉孢子凹陷和皱缩严重,且溶出物明显;菌丝出现断裂扭曲、变形、变细。因此,柠檬苦素能破坏根霉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胞内物质渗出,菌丝体和孢子变形,从而使根霉生长代谢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柠檬皮中柠檬苦素为原料,对其抑制黑曲霉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的稳定性和抑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625μg/mL、5000μg/mL;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311.03μg/mL和291.63μg/mL。柠檬苦素对黑曲霉的抑菌活性在紫外光照下受到抑制;在pH值为6~7时受到抑制;金属离子Fe3+、Fe2+可增强其抑菌活性。在柠檬皮中柠檬苦素作用下,黑曲霉的胞外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可溶性蛋白和菌丝体总糖含量发生很大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黑曲霉孢子发生了变形、破裂、溶出物附着的现象。因此,柠檬苦素破坏了黑曲霉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造成大量内容物渗出,影响了细胞正常代谢,进而抑制了菌体细胞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尤力克柠檬果皮和果籽中的柠檬苦素并测定其含量,并对其抗氧化与抑菌活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柠檬籽较柠檬皮含更多苦素类化合物,且籽提取液中所含柠檬苦素的浓度为2.766 4×10-1 mg/m L;柠檬皮提苦素物和柠檬籽提苦素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不明显,试验条件下的抑制率最高仅为14.58%,远低于同浓度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2 mg/m L用量的提取液对猪油贮藏期有一定延缓效果。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柠檬皮和柠檬籽中提取的苦素物质对大肠杆菌、根霉、枯草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两者均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且皮提苦素物和籽提苦素物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均为0.5 mg/m L和0.75 mg/m L。  相似文献   

4.
以指状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为供试菌,研究江香薷活性成分香芹酚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机理。本文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以此评价香芹酚对指状青霉菌的抑菌效果;并通过研究香芹酚对指状青霉的菌丝形态变化、孢子萌发率、细胞膜渗透性和菌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阐述香芹酚对指状青霉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香芹酚对指状青霉菌的MIC、MFC分别为0.125 mg/mL和0.25 mg/mL;经不同浓度香芹酚处理后的指状青霉,菌丝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细胞膜渗透性增强,菌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说明香芹酚能有效抑制指状青霉菌的孢子萌发,破坏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内含物外渗,降低营养物质含量,影响病原菌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发挥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琼脂稀释培养法测定柠檬醛、辛醛以及柠檬醛+辛醛混合物(V/V,4:1)对指状青霉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对柠檬醛+辛醛混合物抑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柠檬醛+辛醛混合物(V/V,4:1)能明显抑制指状青霉菌丝体生长,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均为2.50μL/m L,而柠檬醛的MIC和MFC分别为2.50μL/m L和5.00μL/m L,辛醛的MIC和MFC分别为0.63μL/m L和2.50μL/m 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MIC(MFC)的柠檬醛+辛醛混合物处理后,指状青霉菌丝体表面发生严重塌陷和多重褶皱,菌丝结构发生不规则扭曲,表明细胞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此外,指状青霉菌丝体胞外p H、胞外电导率以及260 nm处的吸光度值均随柠檬醛+辛醛混合物(V/V,4:1)浓度增加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醛+辛醛混合物(V/V,4:1)能破坏指状青霉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内物质泄漏,从而导致菌丝体死亡。  相似文献   

6.
利用牛津杯法筛选出对柑橘绿霉病菌(指状青霉)有最佳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并通过测定培养液电导率变化等对其抑菌机理作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桂枝、桂皮、香薷等乙醇提取物对指状青霉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圈均在20 mm以上,其中以桂枝的抑菌活性最佳,对指状青霉的抑制圈大小达31.56±0.66 mm,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6.25mg/mL、12.5 mg/mL,且其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化学杀菌剂百可得。同时桂枝提取物对指状青霉菌的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发育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提取液处理浓度为50 mg/mL时,孢子萌发抑制率高达99.007%,菌丝体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菌丝体可溶性蛋白及总糖含量分别只有1187.18μg/g及0.307%,菌丝形态呈现畸形甚至断裂,因而桂枝提取物对柑橘绿霉病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抑菌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扰乱菌丝物质代谢活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薄荷精油对黄曲霉生长及其毒素B1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体积浓度的薄荷精油,以不加薄荷精油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其对产毒黄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孢子萌发、菌丝干重、菌落直径、微观结构及黄曲霉毒素B1合成量的影响,探究薄荷精油对黄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 薄荷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MIC为1.6μL/mL; 2.0 MIC薄荷精油处理对黄曲霉孢子萌发抑制率、黄曲霉菌丝干重抑制率及黄曲霉毒素B1合成抑制率均达到99%以上,且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薄荷精油会影响黄曲霉菌丝形态;同时,通过熏蒸处理,薄荷精油能够有效抑制花生中的霉菌增长,防止霉菌侵染花生。结论 薄荷精油对黄曲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粮食储藏、食品防霉等方面具有进一步开发成安全防腐抑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测定α-松油醇对意大利青霉菌丝体形态及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对其抑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α-松油醇能明显抑制意大利青霉菌丝体生长,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分别为2.00μL/mL和8.00μL/mL;经MIC和MFCα-松油醇处理后,意大利青霉菌丝体胞外pH值、胞外电导率及260 nm条件下吸光度显著增加,总脂质含量有显著下降。提示α-松油醇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导致胞内成分泄露,从而抑制意大利青霉菌丝体生长。  相似文献   

9.
探讨抗菌肽AMP-17对食源性微生物黄曲霉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产毒等的影响。通过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AMP-17对黄曲霉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并绘制生长曲线。血球计数板及干重法计算经AMP-17作用后,黄曲霉的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AMP-17对黄曲霉毒素产量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AMP-17作用后黄曲霉孢子及菌丝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显示,AMP-17对黄曲霉的MIC为50μg/mL;生长曲线显示其能显著抑制黄曲霉的生长;50μg/mL AMP-17作用后黄曲霉孢子萌发率为8%,菌丝抑制率可达72.5%;低浓度的AMP-17即可显著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合成;经AMP-17干预后,黄曲霉孢子及菌丝形态结构均遭到明显破坏。因此AMP-17对黄曲霉的生长及产毒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AMP-17应用于食品防腐提供了实验依据,可进一步丰富食物防腐剂种类。  相似文献   

10.
柠檬醛对指状青霉菌丝体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柠檬醛对指状青霉菌丝体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2.0 μL/mL)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4.0 μL/mL)柠檬醛处理后,指状青霉菌丝体发生扭曲变形且表面出现明显褶皱,表明细胞完整性遭到破坏。不同质量浓度柠檬醛处理指状青霉后,其胞外电导率及K+泄漏量均显著增加,而总脂质含量降低,说明柠檬醛处理能增加指状青霉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膜结构遭受破坏。进一步研究发现,MIC、MFC柠檬醛处理促使指状青霉总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含量和脂氧合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醛处理可诱导指状青霉菌丝体发生严重的膜脂过氧化损伤,损伤细胞膜结构,从而抑制指状青霉菌丝体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