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丽萍  胥义  钟彦骞  沈超  李保国 《食品科学》2010,31(22):521-524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充分浸泡的大豆进行冻干,制得复水性较好的免泡豆半成品。以感官评定、CT 扫描内部结构图及营养检测为评定依据,着重探讨工艺参数(浸泡时间、预冻温度、一次干燥温度)对冻干速率和冻干成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时间18h、预冻温度- 90℃、一次干燥温度- 20℃的条件下,成品的品质和外观较优。  相似文献   

2.
陈亮  刘悠  姚茂君 《中国油脂》2021,46(3):68-73
为增加杜仲籽油的水溶性和稳定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将杜仲籽油制成冻干脂质体。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杜仲籽油脂质体悬浮液并进行冻干处理,以冻干后样品外观、再分散性及复溶后包埋率为指标优化其冻干工艺条件,分析杜仲籽油冻干脂质体的微观形态、粒径、Zeta电位与储藏稳定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冻干保护剂在脂质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表明:杜仲籽油冻干脂质体制备的最佳冻干工艺条件为预冻温度-50℃、预冻时间12 h、干燥时间36 h、冻干保护剂为甘露醇、甘露醇与大豆卵磷脂质量比8∶1。在最佳冻干条件下,杜仲籽油冻干脂质体为白色球状,复溶后包埋率为(72.52±1.95)%,粒径为(389.67±4.81) nm,PDI为0.255±0.013,Zeta电位为(-22.62±1.66) mV,储藏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免疫牛初乳进行冻干处理,对预冻温度、预冻速率、装液厚度、保护剂等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冻干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装液厚度10mm,冻结终点温度-30℃,冷阱温度-45℃,真空压力15Pa.升华温度≤-5℃,解析温度≤20℃,同时添加二元保护剂:蔗糖(10g/L)与甘露醇(40g/L)。  相似文献   

4.
利用正交试验对蜜柚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预冻温度、升华干燥温度、解吸干燥温度对蜜柚含水率、色差、复水性及干燥速率的影响;采用综合评分法对这4个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计算,确定干燥工艺的最佳参数组合。结果表明:预冻温度和解吸干燥温度对干燥综合效果影响显著,升华干燥温度对干燥综合效果影响不显著;3个因素对干燥综合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预冻温度>解吸干燥温度>升华干燥温度;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预冻温度-25℃、升华干燥温度50℃、解吸干燥温度60℃,在此条件下,产品含水率为1.62%、总色差值为11.73、复水比为4.29、干燥速率为5.90%/h。该研究结果可为蜜柚的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冻干水饺复水性不理想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水饺进行了冻干实验,以复水比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了升华干燥温度、升华干燥时间和解吸干燥温度、解吸干燥时间以及添加剂对冻干水饺复水性和感官指标的影响。实验表明:冻干温度在-45℃,添加剂量0.35%时,冻干水饺的品质和复水性较好;并确定了较佳冻干条件:预冻温度-45℃,升华干燥阶段进行20 h后转入解吸干燥阶段,并持续6 h,此时冻干水饺复水比为1.92,感官指标为72;而添加剂为0.35%时复水比为2.68,感官指标为86。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提高保加利亚乳杆菌冻干粉存活率。方法 本研究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以保加利亚乳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冻干保护剂对益生菌冻干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经-80 ℃预冻1 h,冷冻干燥48 h(?40 ℃、25 Pa)后,益生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最佳冻干保护剂为甘油2%,脱脂乳6%,L-半胱氨酸3%,木聚糖10%,在此优化条件下,存活率为82.75%。结论 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加入冻干保护剂可以提高保加利亚乳杆菌存活率,为下一步其他益生菌的冻干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链脂肪酸-维生素C冻干脂质体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脂溶性药物中链脂肪酸(MCFAs)和水溶性药物维生素C(Vit.C)为模型药物,采用复乳-高压法制备中链脂肪酸-维生素C复方脂质体,并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成固体脂质体。通过研究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分布和包封率,对预冻温度、预冻时间、干燥时间、适宜的冻干保护剂种类、冻干保护剂与卵磷脂的质量比分别进行单因素考察。优选脂质体适宜的预冻温度为-80℃,预冻时间为5h,总干燥时间48h,适宜的冻干保护剂为蔗糖,蔗糖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5∶1。最优冻干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中链脂肪酸-维生素C复合脂质体的维生素C包封率为62.25%,MCFAs包封率为46.30%,平均粒径为115.5nm。并考察了复方脂质体冻干前后粒径、Zeta电位、颗粒形态变化,发现粒径和Zeta电位变化不大,表明复方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物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得梨瓜细胞最佳的升华温度。方法:基于低温显微镜成像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通过优化方法选择预冻降温速率和真空压力分别为25℃/min和10 Pa,然后以10,5,0,-4,-7,-10℃的升华温度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脱水干燥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学参数(当量直径、面积、周长、体积)以及内压、孔隙率在冻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细胞不同维度的形态学参数随着升华温度的增高先减小再增大,在0℃时干燥后细胞的变化率最小,当量直径、细胞横截面积和体积的变化率分别为5.05%,9.60%,14.68%,很好地保留了细胞的原始形态结构;同时,随着维度的增加,在同一升华温度下的变化量也增加。结论:结合研究所得的最佳预冻速率和真空度,梨瓜干燥升华最佳温度为0℃。  相似文献   

9.
牛肉泠冻干燥过程优化及最佳工艺条件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瑞明  周光宏  白杰  刘姗姗 《食品科学》2005,26(11):163-168
对熟牛肉进行冷冻干燥实验,确定了熟牛肉片冻干工艺条件。计算了冻结终点温度、冻结时间,建立了熟牛肉片冻干的传热传质模型,由模型计算出理论干燥时间,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原料、预冻速率、干燥室压强、升华温度、捕水器温度、压强对制品品质及干燥时间的影响。熟牛肉的冻干工艺条件为:预冻时间3h,预冻终点温度-24℃,干燥室真空度60Pa,捕水器压强45Pa,温度-40~-50℃,干燥时间4h。  相似文献   

10.
潘旭琳  魏春红 《食品科技》2011,(5):46-49,53
以具有高效降解胆固醇作用的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为原料,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发酵性高、便于储藏、复水性好的混合肉品发酵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的菌株培养条件:2菌株的配比为1:1,培养pH为6.7,接种量为3%,培养时间为16h;最佳的冻干条件:预冻温度为-25℃,干燥温度为-35℃,冻干时间为12h,保护剂为5%蔗糖、3.5%甘油和2.5%碳酸钙。  相似文献   

11.
以苦荞面、燕麦麸皮、黑豆皮为原辅料,采用山西老陈醋传统工艺进行酿造、熏醅,熏醅后物料经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后制备杂粮醋粉。以干燥速率和总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冻干杂粮醋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干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冻温度-40 ℃、物料厚度9 mm、升华温度28 ℃、解析温度33 ℃,此时杂粮醋粉干燥速率为3.60%/h,总酸含量为8.53 mg/g。本研究为杂糖醋粉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干燥速率、总黄酮保留量和SOD保留量为指标,对真空冷冻干燥青稞麦绿素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青稞麦绿素粉冷冻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预冻温度-40℃、预冻时间4h、装填厚度5mm、工作压力60Pa、升华温度40℃、解析温度50℃。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青稞麦绿素粉中总黄酮保留量69.3%、SOD保留量20.1%,且色泽鲜绿,气味保留了青草香味。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是制备高品质青稞麦绿素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番茄喷雾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制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宏新  李宏  刘晓阳 《食品科学》2007,28(5):100-103
以番茄粉的番茄红素含量和粉体特性为指标,研究比较了番茄的喷雾及真空冷冻干燥制粉工艺。真空冷冻干燥法的番茄红素保存率高;而喷雾干燥则更适于工业化生产,优化的工艺条件:进口热风温度160℃,出口热风温度80±2℃,待喷雾物料干物质含量12%,进料温度55℃,离心雾化器转速28000r/min。  相似文献   

14.
The aim is to find better pretreatme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drying speed of goji berry under electrohydrodynamic (EHD) drying process.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structure of goji berry using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 under EHD drying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ying rate after pre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pretreated goji berry, and the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goji berry in an EHD drying system.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 on effective moisture diffusion coefficient were listed in descending order as follows: KOH > NaOH > Na2CO3 > ultrasonic > sucrose ester. The pretreatmen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hydration rate,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goji berry dried by EHD. Two index sequence analysis of infrared spectroscopy during goji berries drying process were established. The difference among five pretreatment methods was analyzed.  相似文献   

15.
以苦荞为原料,辅以沙棘果渣、杜仲叶和燕麦麸皮,以老陈醋传统酿造法制得的醋醅,经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后制得醋粉。设置升华温度、解析温度、物料厚度为三个评价因素,以干燥速率和干燥醋醅总酸含量为响应值,经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醋醅冻干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升华温度29℃,解析温度33 ℃,物料厚度3 cm。该优化冷冻干燥条件下,醋醅干燥速率为3.67%/h,干醅总酸含量为8.71 g/100 g,为后续的相关冻干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影响青胡椒冷冻干燥过程的因素,选取预冻时间、料盘装载量和干燥室真空度作为优化青胡椒冷冻干燥工艺的三个因素,并以冷冻干燥速率为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青胡椒冷冻干燥工艺条件并建立了回归模型.得到青胡椒冷冻干燥的最优条件为预冻时间6h、料盘装载量40 g、干燥室真空度20 Pa,在此条件下,冷冻干燥速率为0.05905%/h.  相似文献   

17.
蓝莓果渣酵素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果渣为主要原料,优化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提高酵素产品质量。选取工艺参数为酵母菌和干酪乳酸菌的最佳接种量、发酵温度、初始pH值、发酵时间,分析其对酵母菌的蛋白酶活力和浓度及对干酪乳酸菌浓度的影响。按照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设计上述工艺参数的优化试验。确定最佳酵母菌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液初始pH 3.5、发酵温度30 ℃、接种量0.15%、发酵时间16 h。酵母菌发酵16 h后在37 ℃条件下,发酵液pH 4.0,干酪乳杆菌接种量0.50%,静置发酵24 h,温度保持在18~20 ℃左右,静置进行24 h的后发酵,使发酵液产香,品质优良,将浓缩后的发酵液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制成蓝莓果渣酵素粉状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较高品质的干燥桂花,本实验采用电阻法测定桂花的共晶点和共熔点,分析了物料厚度、预冻温度和时间、隔板升温程序等因素对桂花冻干效率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工艺真空冷冻干燥和烘干桂花的复水比、活性成分和微观结构等指标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桂花的共晶点为-19℃,共熔点为-17℃;预冻温度-25℃,2.5 h可达到真空冷冻干燥的预冻要求;物料厚度和升温程序是影响干燥效率的重要因素;真空冷冻干燥桂花的组织形态较好,复水比为4.16~4.56 g/g,总黄酮含量为35.90~38.42 mg/g·DW,香气活性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烘干桂花;不同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对桂花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快速升温的真空冷冻干燥桂花的复水比为4.16 g/g,显著高于烘干桂花2.98 g/g,但是显著低于慢速升温;微观结构分析发现,越慢的升温程序,花瓣表面越平整。采用-10℃1 h,5℃1 h,20℃1 h,35℃若干小时的升温程序,基本可以获得较高品质的干燥桂花。本研究为桂花的储藏保鲜及高品质干桂花的生产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加工工艺制备葛根全粉的成分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3种不同葛根全粉的加工工艺(制片、冷冻干燥、打浆)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生产工艺对葛根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基本化学成分相差不大,但特殊成分葛根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葛根素含量最高为38.9775mg/100g。不同工艺对葛根全粉的碘蓝值、吸水能力、吸油能力、溶解度和乳化性的大小顺序为打浆工艺>制片工艺>冷冻干燥工艺,其中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乳化稳定性最高为4.13%;在整个过程中,当温度相同时,葛根全粉浆料的黏度大小表现为打浆工艺>制片工艺>冷冻干燥工艺;在95℃保温30min后的降温过程中,打浆工艺和制片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黏度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黏度处于稳定状态。由不同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感官评价相对而言,以冷冻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风味浓郁、色泽好,但分散性不好;打浆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分散性好,但葛根香味不浓郁、色泽偏黄;制片工艺葛根全粉较打浆工艺的香味浓,但比冷冻干燥工艺的香味淡,分散性也居中。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羊乳粉、牛乳粉的热学特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全脂羊、牛乳粉样品以及高比例掺假(75%、50%、25%)和低比例掺假(10%、5%、3%、1%)牛乳粉的混合羊乳粉样品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全脂羊乳粉和全脂牛乳粉在DSC热学指标上存在差异,全脂牛乳粉相比全脂羊乳粉缺失一个脂肪特征熔融吸热峰b,蛋白质熔融吸热峰c峰值温度和热焓值较低,而乳糖熔化分解峰e热焓值较高。对于掺入不同比例牛乳粉的羊乳粉,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吸热峰b及其热焓值,可判断样品掺假牛乳粉比例是否在25%以下及判断掺入牛乳粉的量;在不同比例掺假样品中检测乳糖熔化分解峰e的焓值可判断羊乳粉掺入牛乳粉的掺假量。因此,DSC技术可以实现对羊乳粉、牛乳粉热学性质的分析和评价,也可作为乳制品行业质量保证和真实性鉴别的潜在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