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分析了人工栽培和野生羊肚菌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情况,对其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估。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2种羊肚菌中重金属的含量,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和色普法检测15种农药残留量。结果显示:人工栽培羊肚菌中铅、砷、汞和镉的含量分别为:0.09、0.11、未检出、0.35 mg·kg~(-1),野生羊肚菌中铅、砷、汞和镉的含量分别0.28、0.05、未检出和0.08 mg·kg~(-1),都在安全限量值之内;此外,两种羊肚菌种都未检测出农药残留。由此得出人工栽培和野生羊肚菌安全隐患较小,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白酒中非法添加物对乙酰氨基酚的液相和气质联用检测方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性。方法:液相法样品直接过滤进样检测,气质联用法采用二氯甲烷提取,QuEChERS净化进样检测,从线性关系、定量限、回收率、精密度及实际样品测定等方面比较差异性。结果:两种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81.4%~98.1%,精密度0.9%~3.0%,气质法定量限0.15 mg·kg~(-1),液相法定量限0.60 mg·kg~(-1)。结论:液相法和气质法均适合基层检验机构开展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可以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5种水果蔬菜中的敌敌畏残留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样品均未超出国家安全限值,但2个苹果样品中检出含量0.010 mg·kg~(-1)、0.012 mg·kg~(-1),虽然都未超出检出限与最大残留限量,但是过量食用残留积累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月饼中脱氢乙酸和纳他霉素的含量。样品经过甲醇和水超声提取,以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经过C18色谱柱(4.5 mm×150 mm,5μm)分离,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305 nm。结果显示:脱氢乙酸和纳他霉素在0.2~10.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脱氢乙酸和纳他霉素检出限分别为0.2、0.09 mg·kg~(-1),定量限分别为2.0、0.5 mg·kg~(-1),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4.3%、95.1%。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月饼中脱氢乙酸和纳他霉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营养价值更高的桂花品种,本文对金桂、银桂、浦城丹桂、四季桂和状元红5个主要桂花品种盛花期花瓣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黄酮、粗脂肪以及锌、钙、锰、铁含量进行测定,其中,浦城丹桂和状元红是丹桂的两个不同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金桂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是5种桂花中最高的,分别为6.86 mg·g~(-1)、19.41 mg·g~(-1);浦城丹桂的黄酮含量、粗脂肪含量在5种桂花中最高,分别为200 mg·g~(-1)、4.7 mg·g~(-1);浦城丹桂的钙含量最高为10.8 mg·kg~(-1),银桂的铁含量最高为5.34 mg·kg~(-1),5种桂花的锰含量都相对较低,约为0.5 mg·kg~(-1),锌含量最高的是浦城丹桂,为2.08 mg·kg~(-1)。因此,桂花品种间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普洱市辖区内购买的100批普洱茶进行砷、铅、镉、铬、汞和铜6种重金属含量检测,了解这6种金属元素在各县区茶叶中的富集情况并进行风险评价,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提供数据支撑。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茶叶中铅限量标准为5.0 mg·kg~(-1);农业部标准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NY 5196-2002《有机茶》规定茶叶中镉、铬、汞、砷、铜限量标准分别为1、5、0.3、2 mg·kg~(-1)和30 mg·kg~(-1)。在所有检出的茶叶样品中,总砷含量为0.001~0.300 mg·kg~(-1),铅含量为0.003~0.600 mg·kg~(-1),镉含量为0.004~0.090 mg·kg~(-1),铬含量为0.07~1.00 mg·kg~(-1),总汞含量为0.005~0.100 mg·kg~(-1),铜含量为14~32 mg·kg~(-1),除思茅区的1个样品铜元素含量为32 mg·kg~(-1),超出临界值外,其他元素含量均不超国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种采用QuEChERS前处理结合AOAC净化管-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新鲜鸡蛋中的15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AOAC方法盐析,经净化管净化,DB-5MS UI色谱柱分离,采用SIM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在浓度0.01~0.50μg·mL~(-1)范围内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样品在0.02、0.04、0.20 mg·kg~(-1)的添加水平下,回收率在74.5%~104.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5%~15.7%。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精密度好,适用于新鲜鸡蛋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检测和统计水产品中的砷形态分布的特征,为水产品污染风险评估及消费者食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海南省各农贸市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海水鱼、淡水鱼、海水虾、海水蟹、贝类及其他水产品530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HPLC-ICP-MS),测定砷酸根(As(Ⅴ))、亚砷酸根(As(Ⅲ))、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砷甜菜碱(AsB)5种砷形态的含量,按GB 2762-2017判定。结果显示:6种水产品中的砷以无毒的有机砷砷甜菜碱(AsB)为主,低毒的有机砷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含量均≤0.07 mg·kg~(-1),而毒性较大的无机砷含量都在限值要求范围内,海水鱼无机砷含量为0~0.08 mg·kg~(-1);淡水鱼无机砷含量0~0.01 mg·kg~(-1);海水虾无机砷含量0~0.02 mg·kg~(-1);海水蟹无机砷含量0~0.12 mg·kg~(-1);贝类无机砷含量0~0.45 mg·kg~(-1);其他水产品中无机砷含量0~0.03 mg·kg。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米中镉含量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本文测定了大米中的镉含量和水稻收获时对应的土壤pH、有机质和镉含量。结果表明,大米和土壤的镉含量分别为0.051~0.259 mg·kg~(-1)和0.288~1.208 mg·kg~(-1);土壤有机质13.6~33.0 g·kg~(-1),pH 5.5~7.8。大米中镉含量与土壤背景镉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呈较弱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定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五氯酚及其钠盐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JJF 1135-2005、JJF 1059.1-2012和CNAS-GL 06:2006中的相关规定,建立测定食品中五氯酚及其钠盐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并逐层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各分量进行合成,得出当样品中含量为3.39μg·kg~(-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20μg·kg~(-1)(k=2)。同时根据评定结果得出,影响检测结果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准工作曲线的拟合、方法回收率、测量重复性、量取体积及样品称样量。结论:可为科学评价实验中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依据,同时为测量其他农药兽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顶空内标法快速测定植物油中苯含量的方法。试验采用FID检测器,顶空法进样,内标法,检测过程快速、简便、准确。该方法苯检出限0.050 mg·kg~(-1)(进样量为1 mL,S/N=3),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40 mg·kg~(-1)(r=0.999 1)。该方法测定植物油中的苯含量,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8%~9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8%(n=10)。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评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铅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来源,提高检测质量控制水平。实验过程显示,不确定度的来源分别为样品称量、样品的消解、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非线性、测量重复性、样品定容。结果表明,茶叶中铅含量为1.120 mg·kg~(-1),扩展不确定度为0.095 mg·kg~(-1)。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GC-MS/MS)检测技术,建立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测定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乙腈萃取,经过全自动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实验浓度范围内,目标物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 2~0.999 6,检出限为1.5×10~(-3)~6.0×10~(-3) mg·kg~(-1);7种拟除虫菊酯组分的回收率在78.3%~111.7%。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样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1,2-丙二醇作为添加剂在食品中有广泛应用,本文参考GB 5009.251-2016第一法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限为0.006 g·kg~(-1);精密度为3%~6%;回收率90.3%~101.0%,均能满足标准要求和实验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乳制品中的兽药残留。方法:用乙腈提取,并用饱和乙腈-正己烷脱脂,最后以甲醇-水为流动相,选高效液相色谱及负离子模式进行重复检测,其中氯霉素使用同位素法进行内标定量,而氟甲砜霉素、甲砜霉素使用外标法定量。结果:标注溶液浓度为0.25、0.5、1.0、2.5、5.0、10.0μg·L~(-1)及20.0μg·L~(-1),通过色谱检测获得线性方程,而氯霉素、氟甲砜霉素、甲砜霉素在0.25~20.0μg·L~(-1)浓度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所有乳制品进行氯霉素、氟甲砜霉素、甲砜霉素加标重复实验,当加标浓度为0.25μg·L~(-1)时,信噪比超出3;另外当添加量位0.5μg·kg~(-1)时,信噪比远超过3,因此结果显示氯霉素、氟甲砜霉素、甲砜霉素的检出限为0.01μg·kg~(-1),定量限为0.1μg·kg~(-1)。100份样品中并未检测出氟甲砜霉素、甲砜霉素,而检出氯霉素的有12份,其含量水平约为0.1~605.4μg·kg~(-1)。结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乳制品中兽药残留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灵敏度及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UPLC-MS/MS)检测水果和蔬菜中氯虫苯甲酰胺和虫酰肼的含量。首先用乙腈匀浆提取试样,盐析离心,并用PSA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乙腈-乙酸铵(5 mmoL·L~(-1),含0.1%的甲酸)为流动相,ESI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扫描多重反应检测模式(MRM),外标法定量检测。结果显示,UPLC-MS/MS检测氯虫苯甲酰胺和虫酰肼,检出限均可达到1μg·kg~(-1),标液浓度在1~50μg·kg~(-1)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在1、5、10μg·kg~(-1)的浓度下,回收率范围为80%~1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6)。表明UPLC-MS/MS是一种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可准确地检测水果、蔬菜中氯虫苯甲酰胺和虫酰肼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7.
建立EMR-Lipid-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猪肉中12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无水乙酸钠去除水分,采用增强型基质去除净化管EMR-Lipid净化后,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为0.5μg·kg~(-1),定量限为1.0μg·kg~(-1),在1、2、5μg·kg~(-1)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6.1%~115.1%,相对标准偏差为2.3%~4.6%。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稳定且检测速度快、定量准确,适用于猪肉中多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能力验证计划[ACAS-PT551(2018)],确保南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具备检验该菌的能力,出具公平公正、合法有效的检验检测报告。方法:依据能力验证参试指导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快速筛查,同时按国家标准GB 8538-2016法对两个盲样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皆显示这两个盲样中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样品18-U262报出值为4600CFU/250mL,样品18-N396报出值为2 200 CFU/250 mL。结论:本次试验Z值分别为0.3和0.5,|Z|均小于2,评价结果满意,说明本实验室具备检验该菌的能力;同时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说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辅助国标法进行快速筛查,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9.
实验检测了昆明市呈贡地区种植的大白菜、青菜、芹菜和韭菜4种具有代表性的叶菜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这四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排序为大白菜芹菜青菜韭菜。韭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是0.992 mg·kg~(-1),大白菜中亚硝酸盐最高是1.21 mg·kg~(-1),样本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4 mg·kg~(-1)范围内。炒制蔬菜可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蔬菜加工过程中炒制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影响,但变化的比例不高;炒熟的叶菜类蔬菜低温密封保存48 h时,亚硝酸盐含量都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4 mg·kg。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HPLC-MS/MS检测鲜活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前处理条件。方法:采用HPLC-MS/MS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SB-C_(18)RRHD,流动相为乙腈+5mmol·L~(-1)乙酸铵(75∶25),经匀浆处理的鲜活水产品,用乙腈提取,加入中性氧化铝(100~200目)后,用5 mmol·L~(-1)乙酸铵(pH=4.5)-乙腈(1+1)溶液复溶,以氘代孔雀石绿、氘代隐色孔雀石绿为内标。结果: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与相应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值和检测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6和0.99997,检出限分别为0.16μg·kg~(-1)和0.10μg·kg~(-1),回收率为88.2%~98.3%,相对标准偏差(n=3)为0.1%~2.2%。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处理成本更加低,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鲜活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