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禀赋薄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昆虫叮咬,气虚不摄、血溢脉外,阴虚火旺、灼伤血络,瘀血阻络、血不归经5方面探讨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机,并辨证为热伤血络、阴虚火旺、瘀血阻络、气不摄血4种分型,用自拟紫癜系列方加减治疗,并注重审证求因,清热解毒祛风,并活用活血化瘀方法,同时勿忘健运脾胃。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过敏性紫癜属于“紫斑”、“痧”及“斑疹”的范围,多因外感风热、湿、毒等外邪,或食鱼、虾等腥腻之品,酿成湿热,或被毒虫叮咬,虫毒浸淫,以致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亦可因寒邪外侵,内滞于血脉,脉络损伤而致。中医认为,“紫斑”病定位于肌肤、血脉及胃  相似文献   

3.
袁雪晶 《中医药导报》2009,15(12):53-54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中医认为热、毒、瘀为其基本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为血热血瘀之象,早期实热夹瘀,后期虚火夹瘀.辨证要点抓住风、热、毒、虚、瘀,尤以热、毒、瘀为重,治疗以清热解毒化瘀为大法,以疏风、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止血、化瘀成其证治之主则.  相似文献   

4.
雍彦礼  陈昕昊  赵齐  孙凤  郭玮  李鹤然 《陕西中医》2023,(4):495-498,507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中医学称之为“紫癜风病”。孙凤认为本病辨证要点为辨病性,早期以实证为主,后期以虚证为主; 辨脏腑,脏腑辨证首要当辨肺、肝、脾、肾功能失调; 辨分期分为急性期、迁延期、恢复期。提出分期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思路,急性期以风热、血热灼伤血络为要; 迁延期以湿热留恋、伤及气阴为患; 恢复期以脾、肾二脏亏虚为主。并结合临床实践,对其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以及难以缓解的腹型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针对性提出清利湿热、理气活血、祛除痰浊的治法; 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和治愈后持续监测共同防治紫癜性肾炎。孙凤基于以上思想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显著,为中医药防治本病扩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高发于儿童的过敏性血管炎,具有多因素致病,病程迁延难愈的特点。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总以热、湿、瘀、虚为要,为本虚标实之证,核心病机以气阴亏虚为本、热瘀火毒为标。“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平治于权衡”指平调气血阴阳之虚,为治本之法;“去宛陈莝”指祛除瘀湿热毒之积,为治标之则。遵《黄帝内经》之旨,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当标本同治:予补气滋阴、平衡阴阳疗其本,清利湿热、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其标,达“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之目的。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王祥麒教授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病机可归纳为"热"、"虚"、"瘀"三点。热是本病发生最重要的病因病机。虚是内因,瘀既是发病之因,又是病理产物,并贯穿本病始终。其临证以此为出发点,遣方用药每获良验。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属中医学"血症"范畴,病因为感受风热毒邪,湿热内蕴,热毒郁蒸肌肤,与气血相搏,血热灼伤血络,以致血不循经,泛溢于肌肤,留积于皮下而发为紫癜。故治疗上多采用祛风散邪、清热凉血、益气摄血之法。临床随症加减合理用药,较激素抗过敏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总结黄振翘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经验.归纳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为“风、热、湿、毒、瘀”,反复发作者,以肾虚血瘀、脾虚内湿、肺脾(气阴)两虚为本虚;风湿、血热、瘀阻为标.采用辨证论治、标本同治的方法治疗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紫癜,取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从中医对紫癜性肾炎病名的认识、紫癜性肾炎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风热化毒,热毒血瘀;湿热化毒,热毒血瘀;阴虚火旺,瘀毒内蕴;脾肾两虚,瘀毒阻络;"热毒、血瘀、本虚"之间的关系等)对紫癜性肾炎中医病因病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郭恩绵辨治成人紫癜性肾炎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人紫癜性肾炎 (HSN) ,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高达 1 2 %~ 4 0 %。其病因与感染 ,药物、尘螨花粉或食物等致敏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西医主要以抗组胺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 ,但疗效不肯定 ,且副反应突出。中医药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有较好疗效 ,郭恩绵教授对辨治成人紫癜性肾炎独具匠心 ,疗效显著。本文试将郭师经验总结如下。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郭师认为 ,紫癜性肾炎多由风热湿毒外侵 ,热毒内蕴 ,血溢脉外而致。邪入血分与血相搏结 ,灼伤脉络 ,迫血妄行 ,或热壅血瘀 ,瘀血阻络 ,血不循经 ,离经外溢 ,瘀于肌肤 ,内渗膀…  相似文献   

11.
张平中 《光明中医》2003,18(6):51-52
从“瘀热”的角度 ,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病因在于秉赋薄弱 ,外感风、热、毒之邪 ,侵袭腠理肌肤 ,内扰血络 ,络伤血溢 ,溢于外则发紫斑 ,溢于内则便血、尿血 ,病在血分 ;病机为“瘀血内阻、血不循物” ;临床表现为血热血瘀之象 ,早期实热夹瘀 ,后期虚火夹瘀 ;辨证要点抓住风、热、毒、瘀 ,治本求因 ,以清热化瘀为治疗大法 ,治疗 1 0 1例 ,总有效率93%。  相似文献   

12.
张小强  李冰 《河南中医》2012,32(6):717-718
紫癜性肾炎的病因病机是患者素有邪热内蕴,又外感风邪或食用动风之品,导致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临床采用辨证分型治疗,热盛迫血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减,阴虚火旺采用知柏地黄丸改汤剂加减,气虚不摄采用归脾汤加减,脾肾阳虚采用真武汤加减,湿热下注采用紫癜肾合剂.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疗法和摄生保健.  相似文献   

13.
绿都 《家庭中医药》2002,9(9):50-51
紫癜是以皮肤、黏膜、关节、内脏出血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常见皮下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故名为紫癜,引起紫癜的原因,主要由于小儿先天不足,素体虚弱,脏腑气血亏损,肾气不足,以及外感风寒或内蕴湿热,以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渗于肌肤之间而为病。本病早期多属于血热  相似文献   

14.
姜泉教授认为瘀热为过敏性紫癜的病机关键,无论外感还是内伤俱是瘀热相搏胶结为患。临证喜用四妙勇安汤作为基础方,根据瘀热不同程度以及正虚邪实,随症加减,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法,疾病后期,气阴两虚或脾失统摄则滋阴益气,同时不忘时时顾护脾胃,临床疗效甚佳。此外,姜泉教授还重视患者的日常调摄。文章是基于一则病案探讨姜泉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紫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中医称紫癜,是因外感时邪,热毒内蕴,气血亏虚,统摄无权,阴虚火旺,血随火动,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故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属于血证范畴.本病与中医学中阳斑、斑疹、葡萄疫较相似;若出血明显时,可归属于血证.病之初期多为风热动血或湿热痹阻的实证,病久者多属阴虚火旺或气不摄血的虚证.  相似文献   

16.
滋阴活血法治疗顽固性过敏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治疗顽固性过敏性紫癜从脾肾入手,以气血为纲,采用滋阴凉血、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1病机与治则中医学认为,过敏性紫癜多因外感时邪,湿热内蕴,热毒郁蒸肌肤,积于皮下,发为紫斑。早期以阳证、热证、实证为主,若迁延日久,反复发作,脏腑气血受损,瘀阻脉络,可出现虚实夹杂之证。因此,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过敏  相似文献   

17.
周仲瑛教授以《素问·病机十九条》为立论依据,结合温病学说"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提出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机均为感受外邪,邪实正虚,引动风热,并与瘀热、湿热交争,多因复合相搏为患,瘀热贯穿疾病始终。辨证论治以祛风化湿,凉血化瘀为大法,气血同调。具体治法常用清热祛风、清热凉血、清热化湿、泻下通瘀、补气健脾、益肾清利等六法。并附验案1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将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归纳为风热伤络、湿热内蕴、血热妄行、脾肾两虚、阴虚火旺5个方面.治疗在早期以祛邪为主,中后期则标本兼治.具体分为风热伤络、湿热伤络、血热伤络、脾肾两虚、阴虚火旺5型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9.
邓成珊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多因外感热毒或热伏营血,以致火盛动血,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发病,临床以实证为主,部分实证病例随病情发展,火热之邪伤气耗阴可转为慢性。邓成珊认为风热毒邪是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之因,风热毒邪侵淫腠理,深入营血,即"热入血分",或素体阴虚血分伏热,复感风热毒邪,风热与血热相搏,脉络受损,血溢脉外。邓成珊认为血友病源于先天,肾为先天,主骨、生髓、藏精,肾阴虚为发病之本,阴不制阳,虚热内生,迫血妄行,或反复热毒外侵,热迫血行,故见各部位出血;一方面血溢脉外成瘀,瘀阻经络,不通则痛,故见关节疼痛不舒,日久见强直畸形;一方面瘀血内阻,气血壅滞,易内生郁热,故见关节红肿;三因反复出血,更损伤阴血,阴虚血少,内热丛生,形成恶性循环。邓成珊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以及血友病等不同出血性疾病,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巧用犀角地黄汤变方化裁施治,获得稳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癜性肾炎是指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临床表现除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属于中医学“血证”、“斑疹”、“尿血”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1.1 热毒内蕴,经脉闭阻 本病早期以风、热、毒、瘀为主要病机。如时氏认为乃患者素有血热内蕴,外感风邪或食物有动风之品,风热搏结,灼伤血络,以致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内迫胃肠,甚则及肾。赵氏认为病机主要为瘀血阻络。任氏认为病机为毒邪内侵,蓄结膀胱,热伤血络而致发斑,热毒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