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尽管当今大豆优质育种已经派生出不少内容,诸如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44%的高蛋白育种。油分含量高于21%的高脂肪育种,高含硫氨基酸育种,亚麻酸含量低于3%的脂肪酸优质育种,但由于技术设备和各种优质育种目标对人们生活相关程度的不同,目前,我国大豆的优质育种仍以高蛋白和高脂肪含量为主要目标。现将我省大豆高蛋白育种和研究情况作一小结。一、高蛋白大豆品种资源的筛选和评价从事高蛋白育种,品种资源是基础。我们早在80年代初就抓了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经分析,江苏省1217份大豆地方品种的蛋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黑龙江省审定的10个高蛋白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与蛋白、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高蛋白大豆品种的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粗与产量呈正相关,底荚高度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大豆蛋白含量和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对产量的影响力最大。对于高蛋白大豆育种,应考虑选择株高中等偏高、主茎节数多、单株粒重大,同时百粒重较大、生育期为中晚熟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对选育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系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选育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系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顾德军,朴淑娟大豆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均为可遗传性状,但是,育种试验经常揭示在这两个性状之间呈负相关。近几年国外一些育种工作者曾报导过同时提高大豆产量及蛋白质含量是可行的。大豆产量及籽...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对大豆育种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加入WTO后,我国大豆育种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一、在普通大豆育种工作中,首先要丰富种质资源,其次要开展扁茎大豆的育种及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利用等工作,最后强调高蛋白大豆与高油大豆的选育。二、在开展特种大豆育种工作中,注意黑大豆、菜用大豆,小粒大豆等新品种选育,以提高大豆育种的竞争力。三、针对我国育种体制的不足,提出改革方案。走种业机构与育种单位联合开发的道路,并注意保护知识产权与出让成果。  相似文献   

5.
大豆光合作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44  
杜维广  张桂茹 《大豆科学》1999,18(2):154-159
本文是大豆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研究的回顾,旨在促进大豆高光效育种的进展,研究指出,目前在大豆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研究中有三种研究结果,;正相关、不呈相关关系和呈负相关关系。分析了影响了大豆光合速率与产量呈负相关主要因素。认为这些影响因素导致在特定条件下;光合速率与产量呈不相关和负相关的假象。进一步阐明产量主要依赖于光合速率,但领事的程度受体内的生理过程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致命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变得复杂化  相似文献   

6.
野生大豆(G.Soja)资源的研究结果展示了野生大豆多花多荚、高蛋白含量、某些抗性等优异性状基因的导入,有可能为栽培大豆高产育种、优质育种、抗性育种带来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高蛋白高产大豆鲁豆10号的选育郝欣先,蒋惠兰,李之琛,聂翠琴,吴建军,高建伟(山东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大豆籽粒高蛋白含量和低产量有连锁遗传现象,大豆高蛋白育种是要打破这种负相关。鲁豆10号的育成就解决了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实现了高产与高蛋...  相似文献   

8.
大豆育种进展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大豆的生产现状、大豆育种常用方法及优缺点、未来发展方向及前景展望的分析,指出今后我国大豆育种目标是主攻单产,兼顾高蛋白和高油,同时选取具有更广适应性、更高抗病虫性的品种。同时要广泛引入国外优异资源,采用常规鉴定技术和生物技术挖掘资源的遗传潜力,为育种提供优秀的亲本和优良基因;在育种方法上应采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和识别优异的变异个体,变传统育种为现代育种,使大豆品种在培育方面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中油82~10的应用及高蛋白高产育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夏大豆高蛋白中间材料中油82~10作高蛋白基因源,育成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及高蛋白品系.育种实践证明,选择低纬度地区的夏大豆品种(系)作高蛋白基因源,创造高蛋白中间材料,采用本地丰产材料进行修饰回交,是高蛋白、高产大豆育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九个大豆品种配成六个杂交组合,对其F_2、F_3、F_4不同世代群体蛋白质含量与植株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各生育阶段的长短和脂肪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旨在为大豆高蛋白质育种杂交后代的间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六个组合的蛋白质含量与植株的形态性状和各生育阶段长短的相关数一般未达到显著水平,且相关性因组合和世代而异,不宜以这些性状作为蛋白质含量的间接选择性状。各组合于F_2、F_3和F_4三个世代,蛋白质含量与量及产量因素呈一致倾向的负相关,但相关程度不大。因此,高蛋白育种与高产育种有可能相结合,F_4代蛋白质含量与蛋白产量的正相关说明,在选择高蛋白质时并不总是伴随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的降低。由于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之间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可用低脂肪含量作为高蛋白育种中对蛋白质进行选择的间接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1.
以3个籽粒产量相近但蛋白质含量差别较大的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分枝期后不同器官的氮素积累、分配和运转规律及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荚前品种之间氮素含量和积累量差别不大,结荚后高蛋白大豆营养器官(叶片、茎秆和叶柄)的氮素含量除个别时期外(叶柄第7周)都高于普通大豆,说明营养器官较高的氮素含量及长时间保持较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三个蛋白质含量改良群体为材料研究了在蛋白质含量选择之后,产量的选择潜势和选择方法。结果表明:三个大豆蛋白质含量改良群体的产量均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势。群体中产量与蛋白质含量之间的相关不显著,表明在大豆高蛋白质含量育种中先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改良再进行产量选择是一种可行的策略。在产量改进的选择中,株行世代直接选择的实际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 ,又是我国夏大豆的主产区 ,如何提高本区的大豆生产水平和大豆品质 ,增加大豆及大豆制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统计 ,2 0 0 0年中国进口大豆籽粒 10 4 0 .7万吨 ,豆油 30 .8万吨 ,豆粕5 0 .5万吨 ,相当于我国大豆产量的 75 % [1] 。从农产品贸易金额来看 ,大豆居第一、二位。可见大豆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大豆粉占世界 8种作物蛋白质产量的 64.78% ,大豆油占 14种主要油料作物食用油 2 5 .1% ,均居蛋白粉和食用油的首位[2 ] 。1 大豆育种目标1.1 高产我国大豆单产低。 1999年全国大豆单产仅为1790kg/ 667m2 ,黄淮海地区只有河南、山东、北京三个省市平均单产超过全国大豆平均单产水平。而美国大豆平均达 2 .7t/ 667m2 ,意大利全国达 3.7t/667m2 ,差距较大。因此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应是主要育种目标之一。1.2 改进品质我国 2 0 0 0年进口大豆 112 2万吨 ,一个是用于榨油 ,一个是用于作为蛋白饲料。因此选育优质高油大豆和高蛋白大豆很迫切。1.2 .1 含油量 ...  相似文献   

14.
大豆高蛋白质含量变异拓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0.4%甲烷磺酸乙酯(EMS),0.003、0.005M叠氮化钠(NaN3)浸种,γ射线慢照射活体植株等技术,是拓宽蛋白质含量变异,获得高蛋白大豆优良种质的有效途径。创造出一些如90—3525、91—3131、91—3135等蛋白质含量46—48%,抗病性,产量等农业性状兼优的新品系和类型。  相似文献   

15.
甲基磺酸乙酯(EMS)是一种稳定、高效的诱发点突变的诱变剂.采用EMS处理大豆"南农94-16"的种子,在初步构建大豆突变体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了大豆突变体库,获得95份茎、叶、花、种子等性状变异的突变材料.采用200对SSR标记分别对其中高蛋白、叶黄化等9个不同性状的突变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突变体发生了多位点的变异.构建的突变体库不但可以作为新的种质资源,而且可促进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为正确选配亲本及提高育种效果,采用6×5 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1个大豆品种的11个性状的遗传力和配合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百粒重、节数的狭义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效果较好,茎粗和虫食粒率的狭义遗传力较低,适合在中高代进行选择.大豆各性状的加性遗传效应是主要的.吉林38和通农13单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是高产育种的理想亲本,意3蛋白质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是提高蛋白质含量的理想亲本.吉林35×PEMVy、通农13×SAPPRO、2002系选×EXP和吉林38×意3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可作为高产潜力组合进一步在后代中重点选择.  相似文献   

17.
酰脲是大豆固氮产物,是根瘤固氮由根系向地上部运输的主要形式。以高油型大豆品种东农47和高蛋白型大豆品种东农48为供试材料,采用沙培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鼓粒期间大豆植株酰脲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鼓粒进程的推进,两个品种大豆各器官酰脲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各器官酰脲含量顺序为茎荚果根叶;不同器官中尿囊酸和尿囊素比例变化趋势不同;茎中酰脲含量与氮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东农48叶中酰脲含量与氮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东农47未表现出相关关系,两个供试品种其它器官酰脲含量与氮素含量无相关关系;高蛋白大豆品种东农48叶片酰脲含量较高、氮素含量较低,而高油型大豆品种东农47叶片酰脲含量较低、氮素含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18.
安徽大豆高蛋白育种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安徽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具有形成大豆高蛋白的最佳气候条件,近二十年通过亲本拓宽、人工诱变、相关选择及异地生态筛选等方法,育成了十多个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提出了适时早播和鼓粒期灌水等栽培措施,可获蛋白质性状稳定的优质大豆籽粒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