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姓,男,37岁,已婚。住院号:19305。1959年10月31日入院。主诉:患肛瘘已10年。初起肛门周围发生多发性疮疖。自溃后,脓水淋漓,逐渐扩散至肛内及两侧臀部。经多次治疗,未效。检查:身体较瘦弱,精神倦怠,面色委黄,慢性病容,脉细无力,舌苔白滑;体温37℃,血压100/80毫米汞柱;血检:白血球8100,红血球320万,血色素64%,康氏反应(一);肛门周围和两侧臀部呈黯黑色,疮面有少量脓水渗出,气味恶臭;右侧臀部(包括髋部、会阴、肛门)疮面大小约16×13厘米,左侧臀部(包括髋部、会阴、肛门)疮面大小约14×11厘米;周围组织坚硬,无弹性;于中间压按,脓水从周围瘘口渗出。探针检查:右侧有瘘管19条,左侧有瘘管15条,肛门周围有瘘管5条,大多数瘘管互相贯通,如蜂窝之状。  相似文献   

2.
彭××,女,54岁。1982年5月4日诊。患者两个多月前因咳血半月,加剧一周,在省某医院肿瘤科作放射学检查(X光号07490)。结果:“右下肺新生物约3.5×5厘米~2,右侧第5、6、7肋骨有明显  相似文献   

3.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但一般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据最近资料统计,在我国肛瘘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3%。其特征为瘘管内口多位于肛窦内,管道穿过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外口位于肛周皮肤,经常有脓性分泌物由外口流出,每因外口闭合而致局部肿痛;继而在原外口处或附近重新溃破出脓,如此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复杂肛瘘是外科的难治性疾病,手术是治疗肛瘘的重要手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引流脓液,根治瘘管,保护括约肌的完整性和肛门功能。现将目前肛瘘的中西医诊治近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肛瘘的中西医诊治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但一般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据最近资料统计,在我国肛瘘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3%。其特征为瘘管内口多位于肛窦内,管道穿过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外口位于肛周皮肤,经常有脓性分泌物由外口流出,每因外口闭合而致局部肿痛;继而在原外口处或附近重新溃破出脓,如此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复杂肛瘘是外科的难治性疾病,手术是治疗肛瘘的重要手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引流脓液,根治瘘管,保护括约肌的完整性和肛门功能。现将目前肛瘘的中西医诊治近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称为肛管直肠瘘,简称肛瘘。1975年我国的衡水会议对肛瘘进行了统一标准分类法:以外括约肌深部划线为标志,瘘管经过此线以上为高位,此线以下为低位。只有单一的内口、瘘管、外口的称为单纯性肛瘘。有2个或2个以上内口、或瘘管、或外口的称为复杂性肛瘘。此分类法目前在国内普遍使用。但临床所见的肛瘘千差万别,形成原因和结构种类也纷繁复杂。笔者从事肛肠专业临床多年,自行将除上述2种肛瘘分类法以外的各种肛瘘称为不规则肛瘘。临床上多见的不规则肛瘘包括无内口肛瘘(内盲瘘)、无外口肛瘘(外盲瘘)、远肛管肛瘘等。这类肛瘘因不是内口、瘘管、外口“两点一线”而手术和治疗难度增大。笔者多年来在这类不规则肛瘘的治疗中应用“人造内、外口”的手术方法取得了可靠的根治效果,该法已被临床多例病案验证可行。此处列举一典型病案对“人造内、外口”在不规则肛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做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6.
郦××,男,66岁。1991年2月14日就诊。患者因反复便血,于1990年4月经苏北×医院结肠镜检查和病理切片报告为结肠腺癌,同年5月在丹阳×医院手术切除,术后6个月又发现便血,结肠镜复查为吻合口复发性腺癌。于1991年2月3日在上海×医院再次手术,作结肠造瘘,术后约1星期,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频频不止,经专家会诊和CT检查为肝左叶顶部有4×5厘米之转移癌灶刺激膈肌痉挛所致。经麻醉科处理无效,病危通知出院。返家后,邀余诊治。诊见形体消瘦,气短懒言,呃逆频频不止。舌  相似文献   

7.
正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之一,主要以肛周局部肿痛、流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由于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门瘙痒潮湿,反复发作、经久不愈~([1])。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低位肛瘘目前大多采用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进愈合。我院自2012年10月以来收治低位肛瘘病例60例,应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30例,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肛瘘又称肛管直肠瘘 ,是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一般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个部分组成。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 ,瘘管有分支 ,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肛深部以上 ,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口。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后换药。因此 ,对于不同类型的手术伤口应辨证换药。1 换药方法1.1 开放式伤口 :瘘管创面开放 ,清洗彻底 ,利于引流。此类伤口如创面红润新鲜 ,分泌物少可先用灭滴灵或洗必泰冲洗 ,敷以珠黄散凡士林油纱覆盖。如创面呈灰暗色 ,分泌物多且呈脓性 ,应给予优苏尔或雷夫诺…  相似文献   

9.
陶双友  何丽英 《新中医》2012,(7):230-231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是肛周脓肿的慢性化阶段,其临床表现特点主要为肛门硬结、局部反复破溃流脓、疼痛、潮湿及瘙痒等。据最近资料统计,在我国肛瘘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3%,其特征为瘘管内口多位于肛窦内,管道穿过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外口位于肛周皮肤,经常有脓性分泌物由外口流出,每因外口闭合而致局部肿痛,继而在原外口处或附近重新溃破出脓,如此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健康。肛瘘很难自愈,传统的治疗方法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为辅助手段。笔者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治愈肛瘘患者1例。结果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10.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腔与肛门外皮扶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是肛门周围的肉芽肿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3部分组成.大部分肛瘘是肛门周围脓肿引起,占肛瘘成因的95%以上,是常见的直肠管肛管疾病[1].发病年龄以20~50岁的青年为主.由于肛瘘保守治疗的效果极差,故多采用手术治疗.而针对不同类型的肛瘘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肛瘘治疗、缩短疗程、减轻病人的痛苦起重要作用现将几种手术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陆××,女,40岁,1973年3月19日诊。左下腹一肿物约7个月长如鸭蛋,曾在某医院妇科检查,诊为左侧卵巢囊肿。3月1日突然发生持续性绞痛,随到某医院急诊住院,行剖腹探察发现,左侧附件有一肿物约14×10×8公分,表面及基底部坚硬,有多个结节状突  相似文献   

12.
肛瘘是一种肛周软组织慢性炎性病变,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可导致大便失禁、恶变。肛瘘内、外瘘口及瘘管走向的定位及准确评估肛瘘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了MRI在肛瘘检查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0~1996年5月,采用分段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最短5年,最长20年。检查:探针检查发现,其主管道均位于肛管后侧船前部,瘘管最高9cm,最低6cm,其中5例外口在左侧阴囊根部附近,支管由前向后半环绕肛门与后侧主管相连,支管距缘6cm,23例中S型7例,U型5例,L型11例。1.2手术方法:在常规消毒和骶管麻醉下,切开外口,切除的增生结缔组织,用准备好的探针,从瘘管外口自然轻轻探人顶端弯度,用手…  相似文献   

14.
患者谢××,男性,48岁,广东高要县人,已婚。于1961年开始见肛门左侧“生疮”,经当地治疗后形成一椰菜花样肿物,如花生米大小,周围有约4×4厘米之硬块。1964年5月,患者到某肿瘤医院作活组织检查为“肝瘘外口赘生物恶性变”。后再到某人民医院作活组织检查,病理论断为“皮肤组织呈慢性炭,鳞状上皮癌样增殖”。(病理列号:25964。门诊号485252)。建议作人工肛门及病灶周围清扫术。患者不同意。1964年5月26日患者开始到本院门诊。处理方法:局部用生川乌粉、白醋、蜜糖调敷,每日换一次。内  相似文献   

15.
肺肝包虫病     
白××,女,藏族,31岁。1982年6月3日诊。气紧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心悸已半年。曾在某医院治疗近两月,后来我院门诊治疗。现症:咳嗽咯血痰,胸痛,倦怠。检查:慢性病容,消瘦,右肺底可闻细湿罗音。肝大剑下6厘米,胁下3.5厘米,质软光圆,有触痛,脾未触及。超声波检查;探及右肝内6×4×8厘米~2囊性包块,左胸背10~12肋隙探及4×5厘米~2囊性包块,肝、肺内包块均为囊虫  相似文献   

16.
<正>肛瘘是一种肛周软组织慢性炎性病变,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可导致大便失禁、恶变。肛瘘内、外瘘口及瘘管走向的定位及准确评估肛瘘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了MRI在肛瘘检查诊断中的价值。1肛瘘病因及分类  相似文献   

17.
一、病历摘要: 倪××,男性,47岁。主诉于1975年2月底发现右颌下部长一肿块,如鸡蛋大,压之疼痛,影响咀嚼,痛势日益加重。曾在××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遂于3月14日转来我院诊治。口腔检查:右侧颌下外观见一肿块,约鸡蛋大,扪之中等硬度,压痛明显,移动度小,稍加压力,见颌下腺导管开口处有脓性分泌物排出。用瘘道探针从导管口探入,在约6厘米处触及有异物感。X线摄  相似文献   

18.
秦××,男,36岁。1987年7月6日诊。自述今年三月中旬始右眼肿痛,曾在当地区、乡卫生院治疗未效,又赴重庆某医院诊治。经眼科、神经科作CT、脑电图等多种检查,确诊为“右侧外展神经部份麻痹,住院治疗一月  相似文献   

19.
甘××,男,54岁。1985年8月1日诊。二天前自觉肛不适,伴有灼热,刺痒感,翌日早上发现肛门周围皮肤潮红,逐渐出现小颗粒,流滋作痒,约有5×5厘米~2大小范围,烦痒不堪,就诊于某医院外科,治疗不效,瘙痒加剧,坐立不安,而求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多内口复杂性肛瘘即主、支管呈"V"形分布,瘘管内口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共同开口于一个外口的肛瘘,由于处理不慎,常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如肛门畸形、完全或不完全性肛门失禁、假性愈合迁延不愈,有时需作二期手术,给患者带来痛苦。我科对此型复杂性肛瘘采取切开挂线加支管外移旷置法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