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邯  刘芳  程丽  张莹莹 《安徽医药》2017,38(6):798-800
目的 探讨不同进针角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内瘘穿刺针尖与皮肤呈35~40°,对照组为20°。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透析时内瘘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62%)高于对照组(90.45%),穿刺点渗血发生率(12.88%)低于对照组(17.81%),疼痛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5~40°角进针穿刺动静脉内瘘,可增加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处渗血、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并比较扣眼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区域穿刺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渗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为扣眼组、绳梯组、区域组,对穿刺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后,分别采用扣眼穿刺34例、绳梯穿刺31例、区域穿刺21例,临床实施12个月后,对内瘘穿刺成功率、渗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绳梯组、区域组比较,扣眼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最高,渗血发生率最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绳梯组与区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操作应加强培训管理,为了提高穿刺率,降低穿刺部位渗血率和内漏并发症,提高透析治疗效果,应大力推广扣眼穿刺及绳梯穿刺法,区域穿刺不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3.
徐浩 《哈尔滨医药》2016,(4):465-466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需要以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扣眼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内瘘止血情况、血管壁的变化、内瘘并发症以及血液透析的效果变化。结果观察组渗血、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后的内瘘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血管壁厚度小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扣眼穿刺法能够减少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不良事件和血管增生,减少内瘘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钝针扣眼穿刺法和锐针绳梯穿刺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锐针绳梯穿刺,观察组应用钝针扣眼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渗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渗血率及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动脉瘤的发生率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穿刺后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及重度程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比锐针绳梯穿刺法更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穿刺点渗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钝针扣眼穿刺法与锐针绳梯穿刺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行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锐针绳梯穿刺法治疗,实验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点渗血率、拔针后按压时间、疼痛程度以及穿刺点感染、内瘘狭窄、内瘘闭塞、动脉瘤的发生情况。结果穿刺1个月后,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6%高于对照组82.2%,穿刺点渗血率4.4%低于对照组的40.0%,拔针后按压时间(8.24±1.12)min短于对照组的(14.62±1.74)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无痛占比22.22%、轻度疼痛占比64.44%均高于对照组的2.22%、17.78%,中度疼痛占比11.11%、重度疼痛占比2.22%均低于对照组的64.44%、15.5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12个月后,实验组穿刺点感染、内瘘狭窄、内瘘闭塞、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4.44%、4.44%、2.22%、2.22%,均低于对照组的17.78%、17.78%、15.56%、15.5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能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降低穿刺疼痛程度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丁诺  安可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438-438,440
目的比较纽扣眼穿刺法和绳梯式穿刺法对糖尿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的影响,选择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方法将60例采用动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纽扣眼穿刺法组30例,绳梯式穿刺法组30例。1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内瘘堵塞的发生率及血流量进行对比。结果纽扣眼穿刺法组穿刺成功率血流量明显高于绳梯式穿刺发组,皮下血肿、内瘘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绳梯式穿刺法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纽扣眼穿刺法在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穿刺中明显优于绳梯式穿刺法,临床糖尿病患者可优先选择纽扣眼穿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向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该院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52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顺穿组(向心穿刺)和反穿组(离心穿刺),每组26例,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透析效率及1年内假性动脉瘤、内瘘阻塞及内瘘狭窄发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点皮肤瘢痕形成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尿素氮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顺穿组与反穿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8.5%、89.6%,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分别为4.4%、14.8%,皮下血肿发生率分别为1.5%、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顺穿组1年内的内瘘阻塞发生率、假性血管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反穿组,但血管狭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反穿组。结论顺穿在操作上不仅简便、省力,还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穿刺点渗血及皮下血肿的发生,降低内瘘阻塞、假性血管瘤发生率,但血管狭窄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随身灸在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60名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每次透析结束24h后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和随身灸护理动静脉内瘘,对照组每次透析结束24h后只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进行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局部硬结发生率、血流量、血肿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局部硬结发生率、血流量、血肿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随身灸能很好地促进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壁损伤的修复,减少硬节、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内瘘保护罩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8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在透析治疗期间分别使用改良内瘘保护罩和简易保护罩,比较两组病人6个月透析治疗期间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内瘘渗血、血肿、疼痛、针头滑脱等并发症发生率为0.16%、0.10%、0.06%、0;对照组渗血、血肿、疼痛、针头滑脱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79%、0.35%、2.53%、0.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95%,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内瘘保护罩明显降低内瘘并发症,提高透析效果,增加病人舒适度、提高病人满意度,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与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向心穿刺法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58例,且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方式治疗,且患者均在行血液透析前2个月进行了动静脉内瘘手术,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向心穿刺法,观察组才采用常规穿刺方法,每组各29例。并且对两组患者手术时的并发症以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中穿刺疼痛比较(x~2=16.180,P=0.000)、皮下血肿(x~2=6.799,P=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渗血的次数比较(x~2=0.194,P=0.6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在血栓形成(x~2=7.668,P=0.007)、内瘘狭窄或闭塞(x~2=8.524,P=0.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采用向心穿刺法对于减少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并发症,具有一定意义,并且建议临床中广泛应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回血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5名血液透析患者3200例次内瘘穿刺回血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回血后和回血前拔除内瘘穿刺针方式回血,观察穿刺处渗血、皮下血肿、患者按压手指肌肉痉挛、患者及护士针刺伤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到回血后拔出内瘘穿刺针回血方式并发症少,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进的回血后拔除内瘘穿刺针回血方式安全有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内瘘保护罩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8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透析治疗期间分别使用改良内瘘保护罩和简易保护罩,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透析治疗期间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渗血、血肿、疼痛、针头滑脱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内瘘保护罩明显降低内瘘并发症,提高透析效果,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与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动静脉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选定“提高动静脉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活动主题,2012年4~12月对240例需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Qcc的穿刺方式,分析影响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实施QCC前、后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管通路血流量达标率及内瘘穿刺失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Qcc前、后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管通路血流量达标率及内瘘穿刺失败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圈员在沟通与协调、积极性、责任心、荣誉感、团队合作、和谐程度、面对问题的勇气、质量改善手法的认识、个人素质修养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QCC在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面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穿刺纱块按压方法,减少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方法将20例内瘘成熟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在透析结束时穿刺点纱块按压选择垂直血管方向,即纱块垂直于内瘘方向按压穿刺点。观察组纱块按压方向平行于内瘘血管按压穿刺点。观察2组患者内瘘50次按压后渗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渗血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纱块按压平行于内瘘血管上方,降低了渗血风险,保护了内瘘,减少了相关并发症,提高了内瘘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药实践》2015,(10):775-776
目的:比较两种位置按压止血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透视科学的压迫止血位置。方法:将9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按压血管针眼位置(皮肤穿刺点上方0.2~0.8 cm)止血法,对照组按压皮肤针眼位置止血法,对两种不同位置压迫止血方法的出血量、止血时间及皮下渗血和血肿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采用按压不同位置止血法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穿刺点出血量少、止血时间短,皮下渗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压血管针眼位置止血法可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回血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0例血液透析患者2300例次内瘘穿刺回血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回血后和回血前拔除内瘘穿刺针方式回血,观察穿刺处渗血、皮下血肿、患者按压手指肌肉痉挛、患者及护士针刺伤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到回血后拔出内瘘穿刺针回血方式并发症少,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进的回血后拔除内瘘穿刺针回血方式安全有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向心式动静脉内瘘穿刺法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使用新成熟的内瘘开始血液透析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离心式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向心式穿刺方法。结果观察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向心式穿刺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启用可降低内瘘动脉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樊梅荣  曾财花  殷鹭  陶玲玲 《江西医药》2023,(12):1394-1398
目的 探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评估动静脉内瘘血管,绘制动静脉内瘘位点图以指导护士绳梯穿刺。方法研究选取8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建立动静脉内瘘位点图指导绳梯穿刺法,对照组则通过传统方法评估动静脉内瘘进行绳梯穿刺。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内穿刺成功率、血流量不足发生率、24小时血肿发生率、绳梯穿刺执行率,两组患者分别在第3、6、9、12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血管,评估血管狭窄、血栓、血管瘤样扩张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绳梯穿刺的执行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流量不足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动静脉内瘘位点图建立后的第6、9、12个月内瘘血管狭窄、血栓、血管瘤样扩张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导动静脉内瘘位点图建立能够增加护士绳梯穿刺的执行率,降低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发生率,降低动静脉内瘘位点图建立后第6、9、12个月血管狭窄、血栓、血管瘤样扩张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改良式零压力穿刺法在成熟新动静脉内瘘中的穿刺效果。方法 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血透室内新启用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零压力穿刺法。比较两组内瘘启用6个月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4.8%,1 842/1 944)、穿刺并发症发生率(16.4%,319/1 944)、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91.4%(1 776/1 944)、31.5%(612/1 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121.24,t=18.35、50.96;P <0.01)。结论 新动静脉内瘘患者应用改良式零压力穿刺法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体验及焦虑情绪,减少穿刺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陈苏妹  林娜  林卓珊  胡淑芬 《江西医药》2021,56(8):1190-1192
目的 探究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0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3例,研究组24例,对照组采用区域穿刺法,研究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0,P=0.14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4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9.57%,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优势显著,能延长动静脉内瘘寿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