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8例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40例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顺利完成手术37例,其中由于局部水肿严重而放置腹腔引流管1例,胆囊胃瘘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1例,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2例,经治疗后均顺利痊愈.开腹胆囊切除术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腹胀9例,放置腹腔引流管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术后感染、腹胀以及腹腔引流比例均低于明显开腹胆囊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较理想,更适用于老年人胆囊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难度预测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术前均经超声检查,确定手术的难易程度的标准,按照标准分为容易组16例,困难组40例,并与实际术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56例患者手术成功者52例,中转开腹4例。术中确定困难组40例,占71.4%与术前的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腹部手术史、发病次数≥2次及病程≥6个月与患者的手术难易程度有相关性(P〈0.05)。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充满型结石是术中困难的主要构成因素。结论超声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手术难易程度的判定具有预测价值,同时还要结合年龄、体重指数、腹部手术史、发病次数及病程长短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手术时机分别选择在症状发生后48h内和超过48h,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总结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等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中转开腹相关因素包括:体温、手术时机、胆囊肿大、右上腹肌紧张、胆囊壁厚度、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等。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作后48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为最佳手术时机,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及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将行腹腔镜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术的患者322例,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距症状发作时间间隔不同分为A组118例、B组106例、C组98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B组,中转开腹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相对较高.结论 腹腔镜下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发作72h后患者行手术治疗对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在鹰潭市人民医院实施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术后腹胀、术后出血、胆瘘及阻塞性黄疸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术后腹胀及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胆瘘及阻塞性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开腹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因胆囊结石在本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73例。开腹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肠粘连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更有利于术后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导致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入住我院的400例行LC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然后确定影响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下LC导致中转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LC成功组与LC失败组患者中转开腹的患者比率在年龄、性别、胆囊壁增厚、肝硬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及白细胞计数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性别、胆囊壁增厚、肝硬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及白细胞计数为影响急性胆囊炎行LC致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导致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有性别、胆囊壁增厚、肝硬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及白细胞计数,应在实际手术过程中对其加以注意,并于术前做好手术中转风险的心理准备,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1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70例)和腹腔镜组(70例),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术式和腹腔镜微创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3.47±1.04)分显著低于开腹组(7.23±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开腹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切除胆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较于传统开腹切除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9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行LC治疗,对照组46例行早期胆囊穿刺引流( PTGBD)、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在术后腹腔引流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中转开腹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中,41例顺利完成LC手术,5例中转开腹,原因是胆囊动脉损伤或胆囊三角结构不清;18例采用术后腹腔引流,术后3 d内均予以拔除;手术时间平均96 min;术后3例患者出现胆汁瘘,未出现胆管损伤或脏器损伤;平均住院时间13.8 d。观察组中,44例顺利完成LC手术,2例中转开腹,原因是胆囊动脉损伤或胆囊三角结构不清;6例采用术后腹腔引流,术后3 d内均予以拔除;手术时间平均为51 min;术后1例出现胆汁瘘,未出现胆管损伤或脏器损伤;平均住院时间7.6 d。两组术后腹腔引流率(t=4.013,P=0.043)、手术时间(t=5.011,P=0.024)、住院时间(t=3.824,P=0.029)、并发症发生率(χ^2=3.886,P=0.033)及手术中转开腹率(χ^2=4.719,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能及时缓解症状,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retrograde cholecystectomy,LRC)治疗复杂胆囊结石(complicated gallbladder stones,CGS)中转开腹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青海红十字医院行LRC治疗CGS的病人380例作为训练集,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该院行LRC治疗CGS的病人350例作为验证集,训练集依据术中是否中转开腹分为中转组(34例)和非中转组(346例)。单因素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经LRC治疗CGS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基于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中转开腹的列线图,并对其进行外部验证以及绘制校正曲线。结果 训练集与验证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各临床因素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训练集中中转组与非中转组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腹部手术史、糖尿病、胆囊颈结石、胆囊增大、胆囊炎发作时间、胆囊壁增厚、结石数量、白蛋白、白细胞计数(w...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retrograde cholecystectomy,LRC)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complex gallbladder stones,CG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LRC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皆明显的少于对照组(f值分别是2.317、2.852、4.916,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体温、术后第2天体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逆行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患者均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其后者操作更简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陈大红  汪泳  王健  陈方骏  孟杰 《安徽医药》2016,20(8):1527-1529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0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果:194例患者中,29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14.9% ;微创组与中转开腹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炎症发作时间、既往腹部手术史、炎症发作次数、胆囊壁厚度、术者手术经验及白细胞计数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既往腹部手术史、胆囊壁的厚度、炎症发作次数及术者手术经验是影响微创胆囊切除手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正确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为外科医生术中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TRPC3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3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单纯高血压224例(对照组)和高血压合并LVH 81例(LVH组)。分析2组年龄、吸烟史等一般资料差异。留取外周血标本,采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检测技术对TRPC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92232、Rs4995894、Rs4292355进行基因分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LVH的因素。结果 (1)2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尿素、肌酐、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较对照组男性比例降低,而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体质量指数(BMI)升高(P<0.05)。(2)2组Rs4995894及Rs4292355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PC3基因SNP位点Rs2292232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VH组Rs2292232位点TT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332,95%CI:0.181~0.610)、较高24 h SBP(OR=1.035,95%CI:1.014~1.056)、TRPC3基因SNP Rs2292232 TT基因型(OR=2.105,95%CI:1.109~3.995)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TRPC3基因Rs2292232位点SNP与高血压患者发生LVH有关,其中TT基因型患者更易发生LVH。  相似文献   

14.
许军军  高灵灵  冯艺 《天津医药》2019,47(7):742-746
目的 探讨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行骶骨骨盆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高乳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高乳酸血症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5月3日—2018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骶骨骨盆肿瘤切除术的341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的总时间、术中血气分析中的乳酸值,以及患者术后心、肺、神经系统并发症和伤口感染的情况。根据患者术中是否发生高乳酸血症将其分为高乳酸血症组(71例)和对照组(270例),对该类患者术中高乳酸血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 2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71例患者发生高乳酸血症,发生率为 20.82%(71/3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球囊阻断总时间(>60 min)和术中出血量(>4 000 mL)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骶骨骨盆肿瘤切除术患者发生术中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高乳酸血症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2组心脏、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阻断总时间大于 60 min和术中出血量大于 4 000 mL的患者术中易发生高乳酸血症,与术中未发生高乳酸血症的患者相比,前者伴有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应对这部分患者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单纯胆总管结石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急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30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胆囊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发生急性胆囊炎,n=50)和对照组(未发生急性胆囊炎,n=80).整理和统计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和手术操作因素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女性、合并高血压、oddi扩约肌功能障碍、具有服用糖皮质激素史、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作史、手术时间长(> 45min)、腺管造影>3次、导丝多次进腺管、鼻胆管引流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均与术后急性胆囊炎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ddi扩约肌功能障碍、手术时间长(>45min)、鼻胆管引流为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RCP术后急性胆囊炎发生与女性、合并高血压、oddi扩约肌功能障碍、服用糖皮质激素史、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作史、手术时间长(> 45 min)、腺管造影>3次、导丝多次进腺管、鼻胆管引流具有相关性,其中女性、oddi扩约肌功能障碍、手术时间长(>45 min)、鼻胆管引流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保胆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保胆取石术后随访满3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8例胆囊结石复发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40例未复发病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先行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判断导致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67.86%的患者年龄≥60岁,较对照组的32.50%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胆囊结石家族史、胆囊功能差、胆囊壁过厚、结石数量≥10枚、饮食油腻、运动缺乏患者的概率分别为35.71%、57.14%、64.29%、53.57%、57.14%、64.29%,较对照组的7.50%、27.50%、22.50%、27.50%、20.00%、30.00%显著较高(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胆囊结石家族史、胆囊功能差、胆囊壁过厚、结石数量、饮食油腻、运动缺乏是导致胆囊结石患者保胆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偏大、有胆囊结石家族史、胆囊功能差、胆囊壁过厚、结石数量多、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患者在行保胆术后更易复发结石,临床上应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行保胆取石术的患者应清淡饮食、适当运动,以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阑尾炎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急性阑尾炎接受非手术治疗的158例患者资料,其中成功组110例,失败组48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急性阑尾炎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成功组和失败组年龄、性别、腹痛时间、发热、呕吐、腹泻、腹胀、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发病季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2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失败组阑尾粪石(31.3% vs. 4.5%,χ2=21.555)和阑尾周围渗液(39.6% vs. 12.7%,χ2=14.587)发生率高于成功组(P<0.01);2组患者阑尾最大直径、阑尾壁厚度、腹腔淋巴结肿大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阑尾粪石(OR=11.081,95%CI:3.567~34.421)、阑尾周围渗液(OR=5.196,95%CI:2.189~12.332)是儿童急性阑尾炎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阑尾粪石、阑尾周围渗液是儿童急性阑尾炎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T波振幅、动态血压的变化情况以明确心电重构与血压控制的关系。方法 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360例血压分级为2级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血压控制达标组(53例)和血压控制未达标组(307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24 h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控制未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血压控制达标组比较,未达标组患者男性多见,心电图V1导联T波振幅增高(P<0.05),TV1>TV5、V6和V6 T/R<1/10比例增加(均P<0.05)。心电图TV1>TV5、V6组(90例)患者平均收缩压(m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较非TV1>TV5、V6组(270例)升高,V6 T/R<1/10组(119例)患者m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nSBP、nDBP较非V6 T/R<1/10组(241例)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高血压病程及降压药物种类混杂因素,V1、V3导联T波振幅升高及TV1>TV5、V6、V6 T/R<1/10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的危险因素;校正混杂因素后,仅TV1>TV5、V6、V6 T/R<1/10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3.145、2.632;95%CI分别为1.156~8.556、1.067~6.449;均P<0.05),V1、V3导联T波振幅升高不是血压控制未达标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电图TV1>TV5、V6、V6 T/R<1/10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有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影响McDonald宫颈环扎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接受McDonald宫颈环扎手术的114例妊娠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7例手术成功的产妇作为观察组,37例手术失败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妊娠指标、子宫指标、手术方式以及妊娠期病症进行比较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McDonald官颈环扎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孕次、是否双胎、晚期流产史、阴道炎、妊娠期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低钙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宫口扩大、术前宫缩、宫颈长度、感染、低钾血症、羊膜囊突出以及缝合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前宫口扩大、术前官缩以及宫颈长度三项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Donald宫颈环扎手术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宫颈长度为保护性因素,宫口扩大和术前宫缩为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姗姗  孟玲玲  李玉珠  等. 《天津医药》2016,44(8):943-947
摘要: 目的 分析 2 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 (CVD) 的关系, 并且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 在睡眠障碍影响心血管疾病患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 型糖尿病患者 586 例, 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 (PSQI) 评估睡眠质量, 根据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 (PSQI 评分≥7 分, n=240) 和非睡眠障碍组 (PSQI 评分<7 分, n= 346)。采用糖基化终末产物检测仪 (DiagnOpyics) 根据荧光光谱测量系统测量 AGEs。以心血管疾病是否患病 (是= 1, 否=0) 为因变量, 分别以 PSQI 评分、 AGEs 水平为自变量, 校正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影响因素, 建立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分析 PSQI 评分和 AGEs 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并行 PSQI 评分与 AGEs 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睡眠障碍组心血管疾病比例、 AGEs 和PSQI 评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 (均P<0.05)。PSQI 评分与心血管疾病患病呈正相关 (rs=0.180, P<0.05) ,与 AGEs 水平呈正相关 (r=0.549, P<0.001); AGEs 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患病呈正相关 (rs=0.265,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AGEs水平随着PSQI评分升高而升高 (β=0.504)。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PSQI评分高 (OR=1.063, 95%CI: 1.019~1.109)、 AGEs水平高 (OR=2.144, 95%CI: 1.430~3.214) 是2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睡眠障碍是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AGEs可能参与介导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