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较高,为了了解新兵在按《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基础训练时,下肢训练伤的发生规律,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意见,我们对驻辽西某部新兵下肢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某部新入伍的378人为调查对象,全部为男性,年龄(  相似文献   

2.
某部新兵结构与训练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训练伤与新兵结构的关系 ,我们于 2 0 0 0年 1~ 3月 ,对某部入伍新兵 886人在基础训练期间进行了 3个月的跟踪调查 ,从新兵的整体结构上揭示训练伤的发作规律 ,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为某部 2 0 0 0年入伍新兵 ,共 886人。1.2 调查方法 选配相关专业的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 ,在新兵训练的 3个月内 ,每 2周下部队一次 ,对部队的训练伤进行调查登记。1 3 诊断标准与统计方法 诊断标准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为统一标准。统计方法采用 χ2 检验。3 新兵的结构与训练伤的关系在整个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夏秋季与冬季新兵入伍训练期间的伤病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部2013年夏秋季与2012年冬季入伍训练期间的门诊病历,并按照ICD-10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各类伤病的发病情况。结果冬季与夏秋季入伍新兵营训练期间发病人次分别占总人数的66.38%与85.36%,夏秋季明显高于冬季;夏秋季入伍新兵呼吸系统疾病明显下降,训练伤、消化系统疾病与皮肤疾病显著增加,呼吸系统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消化系统疾病以胃肠炎为主,训练伤多为下肢损伤。结论征兵时间的调整导致新兵入伍训练期间部分伤病特征改变,特别是军事训练伤与消化系统疾病明显增多,夏秋季入伍训练期间应重点加强饮食卫生监督与训练伤防护。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寒区部队冬季训练伤发生情况,探讨寒区部队训练伤致伤因素,提高参训人员防护意识,现将冬训伤情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某部队参训男性官兵4027名,其中入伍1年以内的新兵2010名(独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部队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和分布特征,为科学施训和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供一定的依据,我们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驻闽某部2000年底入伍新兵420人,进行了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兵入营后,面对新的环境容易产生陌生感,同时,部队的严格管理、紧张训练和艰苦环境,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新兵的身心健康和训练质量,从而在训练过程中导致训练伤的发生。做好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是保证新兵军事训练正常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为准确掌握新兵训练期间训练伤发生特点和规律,我们对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入伍的新兵在新兵训练期间所发生训练伤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周边军事局势变化,我军战备水平不断提高,训练科目不断革新,兵源素质发生改变,近年来我军训练伤发生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新兵入伍训练阶段训练伤发生呈现新的特点~([1])。为了解2015年、2016年新兵入伍训练过程中训练伤发生情况,掌握训练伤发生的新特点,为预防训练伤提供依据,提高入伍新训阶段训练效率,为新兵顺利度过新训提供保障,笔者对某部陆军全训旅团级建  相似文献   

8.
新兵个体差异与军事训练伤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兵个体差异与训练伤心理因素的关系,为有效制订训练伤心理预防措施及选兵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某师部两个团共566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兵年龄、是否独子,学历和参加体育活动及体力劳动有显著性差异。新兵在训练伤心理准备上,年龄较大者、独生子女、高中文化以上和参加过体育锻练及体力劳动者,有显著性差异;在顾虑伤残方面,除年龄上无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影响积极性上,学历层次和参加过体育锻练和体力劳动者有显著差异(P<0.05),而年龄和是否独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兵个体差异与军事训练伤心理因素有关,提示对新兵进行心理干预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同时在兵源上应选取入伍前综合素质良好的战士入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驻沪部队训练伤中下肢应力骨折伤员明显增多,成了训练部队的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笔者等对1992年入伍的某部新兵团士兵中应力骨折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据以探讨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为年青男性士兵200人。均为1992年入伍的新兵,年龄为18~20岁,发生应力骨折者19人。其中胫骨骨折15人,股骨下段骨折2人,腓骨骨折1人和(足庶)骨骨折1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不断深入,部队军事训练伤预防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我们自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分别对两个年度入伍的6200名新兵,依据《部队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以下称《规定》)要求,采取综合治理,狠抓了训练伤的预防,取得很好的效果,使新兵训练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0年12月~2003后3月对某部每年入伍的新兵在新训期间进行了3个月的跟踪调查,收集了相关资料,现将某部3年来新兵训练伤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兵军事训练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新兵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状况和致伤因素,做好卫生保障工作,我们对某团1997年12月入伍760名新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0年12月-2003后3月对某部每年入伍的新兵在新训期间进行了3个月的跟踪调查,收集了相关资料,现将某部3年来新兵训练伤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部队训练伤中踝关节韧带伤占首位,在入伍新兵期训练伤中尤为多见。1996~1998年新兵训练期间我部共发生踝关节韧带伤1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伤员均为男性新兵,年龄17~20岁,外侧韧带伤86例(78.18%),内侧韧带伤24例(21.82%)。伤后就诊时间:24小时就诊者76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部队训练强度的加大和训练科目的增加,训练伤已成为常见病,并成为训练缺勤的主要因素.我们对1997~2000年由11个省市入伍参训的2 550例新兵的训练伤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兵训练伤2550例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部队训练强度的加大和训练科目的增加,训练伤已成为常见病,并成为训练缺勤的主要因素。我们对1997~2000年由11个省市入伍参训的2550例新兵的训练伤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同军种新兵训练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一直是和平时期部队医疗工作的重点。为深入了解训练伤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我院对2001年度所辖医疗体系单位不同军种的新兵进行了训练伤回顾性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所辖医疗体系单位新兵,共1206名。其中对2个陆军训练营共532名新兵,一个海军训练营共306名新兵进行全部登记调查,其余新兵由于训练相对不集中,比较分散,进行抽样调查,抽样时原则上仍以基层单位为样本.1.2 调查时间 调查在新兵14周军训期结束前进行。选择这个时间调…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2002年度入伍后第2周的新兵和入伍1年以上的老兵分别进行了体力工作能力(PWC_(170))测试,现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随机抽取2002年度新兵和入伍1年以上老兵各100名,均为男性士兵,新兵年龄为17~20岁,老兵年龄为19~24岁。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对男性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新兵2081名,年龄18—21岁。在12周基础训练期间共发生训练伤211例,发生率为10.1%。损伤部位以上、下肢为多,其中下肢伤115例,占全部伤的54.5%;上肢伤72例,占34.1%;其他为腰部伤。下肢伤以踝关节最多,膝关节次之;上肢伤以腕关节最多,肘关节次之。损伤类型以扭伤最多,共91例,占43.1%;其次为挫伤、擦伤共45例,占21.3%。训练伤高发期在训练开始第7~8周,共108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兵员质量,了解入伍新兵心血管系统状况,我们对2011年入伍新兵进行心电图检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1年入伍新兵1200人,分别来自河北、湖南、黑龙江、吉林、陕西5省,均为男性,年龄17~23岁。1.2方法于新兵入伍后身体复检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间为新兵到达部队1周后,待旅途疲劳、体力消耗基本恢复,在无不良刺激和安静的环境内实施检查。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