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油田储量评估计算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就油田储量评估计算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已开发油田的储量评估计算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评估已开发油田的储量、经济开采年限和乘余储量的货币值,从而为油工发提供决策依据;结合胜利油田开发实际,以埕东油田为例进行了储量评估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钟显彪  张立忠等 《试采技术》2001,22(2):12-14,28
用童氏图版可以评估油田(区块)地质储量,扩大了童氏图版的应用范围,对童氏图版评估地质量的原理,合理性和优点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用童氏版评估地质储量的具体方法,该方法与水驱储量法一起产油田地质储量更为有效,给出了木头油田木146区块的评估实例,该区块评估后的地质储量为原用容积法地质储量的2.3倍,以此为基础,对这个区块布加密调整井14口,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储量评估软件——OGRE软件的应用及其他功能的开发应用研究,对评估参数进行灵活调整,使软件能够对上市储量资产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并能在油田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中得到应用,以价值资产的形式对储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已建立了几个数学模型用来预测美国和世界油田的储量增长。这些模型是以美国油田历史储量增长模式为基础建立的。用过去的储量增长模式来推断未来的储量增长。因为各个油田规模的变化是无常的,所以这些储量增长模型采用的是统计学方法,这样便可以把所有油田(populations of fields)的体积变化运用到模型当中。油田年龄作为尺度被用来衡量为提高储量增长所进行的油田开发努力。 在做《USGS世界油气评估2000》的时候,并没有可用的世界已发现油田的储量增长模型。因此,对储量增长的预测都是以美国的油田历史储量增长模型为基础进行的。为了检验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对世界上(除了美国和加拿大)186个大型油田进行了储量增长预测。另外,把这些油田分为欧佩克之内和之外两种情况进行了预测。尽管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油田在储量的定义上存在差异,该模型提供的储量增长预测整体上与这186个油田在1981年到1996年间的实际储量增长以及对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两种分类情况下的实际储量增长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5.
石油天然气储量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我国最新发布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和《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为依据,在调研国外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财会税收制度,建立了符合国际贯例的经济可采储量计算及其价值评估方法体系。通过对中坝雷三等3个气藏分别进行的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计算及其剩余可采储量价值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的储量差异是极为显著的,评估方法是适用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裂缝性油藏总孔隙石油储量是由裂缝孔隙石油集量和岩块(基块)孔隙石油储量两部分组成。本文论述用测井评估裂缝孔隙和岩块孔隙石油储量的新方法,在任丘油田裂缝性油藏应用,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已油田开发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7.
该论文比较了在油气田不同开发时期进行随机的储量计算方法与定数论的储量计算方法,尤其在近海环境下。现在有关随机的与定数论的储量计算的争议与定义是根据油田开发的不同阶段作出规定。三维地震数据与油藏数模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储量计算变得更加精确。根据油田实例来比较随机的与定数论的储量计算方法。在油田勘探早期开发期间应用随机的方法比较合适,当正式确定油田进入开发后,这两种方法常常都被使用。在开发后期,随着其它数  相似文献   

8.
储量价值评估在油田勘探效益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石油企业的重组上市和中外油气田勘探开发合作项目的开展,储量价值评估已成为油田勘探开发、经营管理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采用净现值法,通过对勘探开发的投资测算,分析了探明储量的经济效益.将该方法用于4个油田新增探明储量的实例测算,总结认为:储量规模及品位、油田开发技术、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是影响储量价值的因素,油价变化对储量价值的影响最为敏感,探明储量投资对储量价值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复杂断块油田的最终探明储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复杂断块油田在滚动开发中存在预测最终探明储量的问题。以JS油区为例,总结了复杂断块油田储量变化特征及其储量增长的特点,提出了最终探明储量的内涵,认为最终探明储量是已探明储量、已控制储量中可能升级的探明储量、预测滚动储量中可能升级的探明储量三者之和。建立了以圈闭法、经验外推法、油田规模序列法为预测手段的复杂断块油田最终探明储量预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ZW油田的最终探明储量进行了预测。图3参7(王忠和摘)  相似文献   

10.
油气储量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综合反映,储量计算结果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油田勘探开发决策。基于高精度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进行储量计算,不但解决了传统容积法在进行复杂油气藏储量计算时储量参数难以取准的问题,同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储量的分布范围。以新立一新北地区为例,在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应用Petrel计算出的储量值客观合理,综合运用计算出的储量值与储量丰度值结合相关参数进行储量评价,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商品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石油资源市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就油气储量的经营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其中包括油气储量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社会劳动和个别劳动以及油气储量价值在资源市场扔定性确定方法,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不仅要研究各石油公司的社会必要劳动,其经营的重点应是减少个别劳动付出,即发挥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从证实储量的类别分析入手,研究油气资产与储量的对应关系。针对影响证实已开发储量的主控因素,运用递减曲线和水驱特征曲线的评估方法,采用合理划分评估单元、科学选取递减类型及递减率、分油品选用原油价格和成本劈分等方法对证实已开发储量进行评估,达到科学合理的评估上市储量及油气储量资产价值目的,为规避因上市储量大幅波动而引起的资本风险提供根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井、二次加密井含水差异小,动用状况差异大的分层系开采现状、分析了剩余油存在类型,提出了细分注水、深度及浅调剖、注采系统调整、优化油井压裂、改善堵水效果等利用中网对油水进行针对性调整。提高现阶段可采储量动用程度,以及三次加密和三次采油可作为“十五”期间断增可采集量的潜力,并预测了萨北开发区“十五”期间产量规模。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 A mature oil and gas field is an active target in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rket, and the appraisal of well declining production is the key to valuation of mature field assets (Zhu, et al., 1999). A study of the production decline will prov…  相似文献   

15.
新增探明储量的潜力评价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将为新区储量的合理动用提供依据。通过总结胜利油田“九五”以来新建产能区块的开发规律制作了不同类型油藏经济极限产量的关系图版,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新增探明储量区块的概念方案设计中,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新增探明储量的产能评价和经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6.
油田经济可采储量评价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石油公司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勘探开发特点的经济可采储量评价系统。提出应用现金流量法、边际分析法等计算油田经济可采储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研制了一套评价系统软件并进行实例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致密油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和可采储量评估是当前储量评价工作的难点之一。与常规油藏不同,致密油井产量受储层品质和大型压裂工程技术双重因素影响,压裂工程强度越大,致密油层的产量越高;相同压裂工程技术条件下致密油层品质越好,产油量越大。因此,储量评估中致密油层段仍需划分有效层与非有效层。致密油单井生产动态具有"两段式"特征,初期产量高、递减率大,中后期产量低、递减率减缓,在生产早期阶段,常规产量递减曲线法评估可采储量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基于致密油生产动态特征分析,针对早期生产阶段提出了两种可采储量评估方法,一是物质平衡时间法,主要用于评估试采阶段出现边界流动特征的单井可采储量,评估结果较为客观;二是产量类比法,主要用评估短期测试井的可采储量。从而为致密油单井可采储量评估提供了一套客观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对比了Rayleigh模型、HZC模型以及Weibull模型,并建立有关参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分析对比表明,Rayleigh模型的最高年产量时的累计产量为可采储量的39.35%,适用于产量快速上升,到达最高年产量后又快速下降的油气田;HZC模型的最高年产量时的累计产量与可采储量的关系由参数B控制,较Rayleigh模型适用范围广;而Welbull模型最高年产量时的累计产量与可采储量的关系由参数α控制,其适用范围较前2种模型更广。  相似文献   

19.
���������Ԥ���ģ���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预测是油藏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是编制油气田开发规划部署,进行油气田开发(调整)方案设计,以及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基于对大量油气田开发实际动态资料的统计研究,建立了一种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可采储量、最高年产气量及其发生的时间的新模型。该模型还可以预测剩余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的储采比或采油速度等参数。油气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适用于油气田产量存在单峰的情形,而且也适用于油气田投产之后持续递减的情形。  相似文献   

20.
致密油藏储层致密、大面积含油、局部“甜点”富集、油水分布复杂以及后期工程改造带来的储层复杂性,决定了其单井开发动态与可采储量分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较强的不确定性,很难用常规的储量评估方法得出合理的确定性认识。通过引入北美对非常规页岩油气藏储量的评估方法,采用已开发井确定单井储量,再用已开发井储量的概率分布特征来表征区块或者油气藏的储量。对红河油田长8致密特低渗油藏进行了研究,跟踪单井的初期生产动态和产量递减特征,分析可采储量与地质特征、含油性和初期生产动态的相关性,来寻找影响可采储量估算的关键因素。用P10/P90值来判断数据的不确定性,其值在3~8,可获得90%的置信度所需最小的样本量;该值如大于10,说明油藏具有地质、工程改造的复杂性和不同区块的差异性。通过不确定性法建立了关键影响参数和单井可采储量的概率分布,实现了单井可采储量的快速评估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