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患者血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检测58例正常对照组及140例NIDDM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H)、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载脂蛋白A1(ApoliproteinA1)、载脂蛋白B(Apolprotein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VLDL-C)的含量,并分析DR各期上述物质的变化.结果NIDDM患者TCH、TG、ApoB、LDL-C、VLDL-C明显增高,HDL-C、ApoA1及A1/B降低,且LDL-C和HDL-C分别随DR病变的加重逐渐升高或降低,DR的病变程度与LDL呈正相关.结论脂质代谢紊乱可促使NIDDM患者DR的发生发展,因此DR患者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经常复查血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LI)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检测110例老年LI患者血清血脂6项指标水平,并与对照组75例结果进行比较。具体检测的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结果老年LI组TG、TC、LDL—C、ApoB10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ApoA1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老年LI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其中TG、TC、LDL—C及ApoB100水平与疾病呈正相关,HDL—C、ApoA1水平与疾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B)与其它冠心病(CHD)患血脂危险性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32例CHD患与对照组124例非CHD健康人进行血脂7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的测定,将apoB与其它血脂危险性指标做对比性分析。结果:apoB与其它脂指标比较有相似甚至更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其结果分别为,apoB(47.7%、98.4%)、TC(27.3%、97.6%)、TG(59.1%、70.9%)、HDL-C(2.3%、88.7%)、LDL-C(36.4%、99.2%)、apoA1(9.1%、60.5%)、Lp(a)(66.6%、64.5%),并与LDL-C有显的相关性(P<0.01,r=0.9173)。结论:apoB应该与LDL-C、TG同样成为第一线的CHD患血脂危险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体外肝素诱导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复合物沉淀而使血脂被分离的方法 (HELP)对低密度脂蛋白(LDL C)、总胆固醇 (TCH)、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的分离清除的效果。方法用HELP血脂分离仪在体外肝素诱导LDL C、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 ,形成肝素 LDL C 纤维蛋白原复合物而被沉淀分离出来。结果血脂分离术后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比术前下降的百分率分别是ApoA 2 4 .50 % ,ApoB 49.1 5 % ,LDL C 50 .33 % ,TCH 51 .40 % ,TG 54 .1 7% ,LDL C 64 .1 1 %。血脂分离术前后血清血脂测定结果比较 ,各测定指标显著降低 (P <0 .0 0 1 )。其中 3例术后 1个月复查血清LDL C、TCH、TG结果与术前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外血脂分离术可以达到分离清除血浆中部分血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脂质代谢的紊乱及意义。方法:对34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在不同病期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肾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脂蛋白a[LP(a)]均较缓解期及正常儿童升高(P<0.01或<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与正常组无差别(P>0.05)。缓解期TC,TG,LDL-C恢复正常,但HDL-C,apoA1,ApoB100高于正常组(P<0.05)。LP(a)含量与24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712,P<0.01)。结论:肾病活动期脂代谢紊乱,载脂蛋白水平对揭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异常妊娠时脂类代谢变化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正常与异常妊娠妇女的主要脂类代谢指标,以探讨血脂测定在预示异常妊娠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东芝TBA3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389例正常孕妇,5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23例宫内生长迟缓(IUGR)和25例先兆早产病例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结果:异常妊娠时,各项脂类代谢指标,显著不同于同期正常妊娠妇女,妊高征组:TG升高,HDL-C,ApoA I下降明显,LDL-C/HDL-C显著升高而ApoAI/ApoB下降,先兆早产组:TG,TC,HDL-C,ApoB,LDL-C均明显下降(P<0.001),而ApoA I改变不明显,ApoA I/ApoB则明显升高,结论:妊高征脂类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清中脂蛋白亚组分改变,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增加,可能是促成妊高征胎盘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IUGR,先兆早产等异常妊娠时,多项脂类代谢水平的下降,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了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与代谢,可能是引发IUGR,先兆早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原发性高血压(EH)、性激素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对31例绝经1a以上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组)、25例绝经1a以上无高血压健康妇女(B组)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结果:A组E2、HDL-C水平较B组显著降低,P、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2与TC、TG、LDL-C呈显著负相关,而E2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严重的性激素失调及脂代谢异常,可能为绝经后妇女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脂代谢异常及肌酸激酶(CK)变化的原因。方法检测病变组50例和对照组125例,空腹血糖(GLU)、空腹胰岛素(INS)、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I)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并进行两者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IDDM患者CK、ApoAI/ApoB、INS/GLU具显著性差异(P<0.001);TG、INS次之(P<0.01);CH、HDL、LDL、ApoAI、ApoB再次之(P<0.05)。结论NIDDM患者可能因继发性胰岛素增高造成脂代谢紊乱及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分析正常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脂代谢特点。方法 选择本院健康非孕妇女30例(对照组,正常孕妇50例(正常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GDM组),后两组分别于孕24周,28周,36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各项血脂值;三组妇女均测空腹静脉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正常妊娠组孕28周,孕36周以及GDM组各孕周的TC,TG,LDL-C血脂测定值及TG/HDL-C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2)正常妊娠组与GDM组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TC,TG,LDL-C测定值及TG/HDL-C比值明显升高;(3)GDM组孕妇不同孕周的TC,TG,LDL-C测定值及TG/HDL-C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不同孕妇周的测定值(P<0.001);HDL-L测定值降低(P<0.05)。结论 妊娠后各血脂值均随孕周增加而升高,孕晚期各值明显高于孕早中期,更高于非孕期;GDM组孕妇不同孕周的血脂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不同孕周;GDM孕妇存在血脂增高,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
肾病综合征的血脂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TC、LDL-C增高较明显,TG、ApoAl、ApoB增高,HDl-C正常。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除HDL—C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1.
高通量透析器对血透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高通量透析器与普通透析器在血透中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2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PD)和普通透析组(CHD),于透析前,透析6个月,12个月分别测定TG,CH,HDL-C,LDL-C,APO-A1,APO-B,并对透析前后的血脂变化进行比较。结果:CHD组透析后TG,LDL-C,APO-B升,高,HDL-C降低,HPD组TG,LDL-C降低,HDL-C升高,两组的CH,APO-A1透析前后无变化,结论:高通量透析器对血脂代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空腹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I及ApoB、CRP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TC、TG、LDL—C、ApoB及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TC、TG、LDL-C及CRP水平与无血管并发症组比较也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继发血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炎性反应指标CRP、LDLC及ApoB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伴或不伴糖尿病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和眼底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40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正常对照40例。以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眼科检查由固定医师完成。数据用SASS软件做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用X^2检验。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均存在血脂,载脂蛋白代谢紊乱,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血脂,载脂蛋白代谢紊乱更为严重。97%高血压病患者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眼底病变,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也更加严重,既可以高血压性眼底病变为主,也可以糖尿病性眼底病变为主。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眼底病变明显,伴有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更加严重。病程、Lp(a)与高血压病眼底病变密切相关,是独立危险因子;年龄、性别、血压、CHO、TG、HDL、LDL、apoA、apoB以及空腹血糖并非高血压病眼底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水平影响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的变化,并对相关因素加以探讨.方法血液透析治疗组28例,正常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测定血浆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ApOB)及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代H、TG、LDL、ApO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而HDL和ApOA1与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透析患者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组血浆白蛋白与血脂水平呈显著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即存在脂代谢异常,透析治疗不能消除高脂血症,且加重脂代谢紊乱,同时血液透析治疗血浆白蛋白与血脂水平呈显著相关表明低蛋白血症,也是高脂血症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与健康人进行血脂水平测定与观察 ,分析血脂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将 1 1 1例脑血管病患者分成脑梗死组 (64例 )与脑出血组 (47例 ) ,并设立健康对照组 (52例 ) ,测定和比较各组胆固醇 (TCH)、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L)、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Apo B)以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 C)的变化。 结果脑梗死组除Apo A外血脂指标均高于脑出血组 ;脑梗死组与健康组比较 ,除HDL L无统计学差异外 ,其余指标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性 ;脑出血组与健康组比较 ,除TG与LDL C无差异性外 ,其余指标均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差异性。结论脂质代谢异常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改善高危患者群的血脂水平 ,有助于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血脂和TG/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为程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脂和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28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计分法评定其病变程度,并评定各组患者血脂及有关比值之间的差异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出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HDL-C水平在重度病变组显著增高(P值分别<0.01、0.05、0.05)。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14、0.41。结论:TC和TG/HDL-C比值不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相关,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脂、载脂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特点 ,探讨CRF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最佳评价指标。方法 检测 5 2例CRF患者和 110例健康体查者空腹血清总胆固醇 (Tch)、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AⅠ (Apo AⅠ )、载脂蛋白B10 0 (Apo B10 0 ) ,并计算LDL c/HDL c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CRF组血清TG、Apo B10 0、Tch、LDL c水平及LDL c/HDL c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尤以TG、Apo B10 0、LDL c/HDL c比值增高最为显著 (P <0 .0 1) ,而HDL c、Apo AⅠ则明显降低 (P <0 .0 5 ) ,各指标异常检出率依次为LDL c/HDL c(48.1% )、TG(42 .3% )、Apo B10 0 (2 8.8% )、HDL c(2 5 .0 % )、LDL c(2 3.1% )、Apo AⅠ (2 1.2 % )、Tch(15 .4 % )。结论 CRF患者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 ,其特点为血清TG、Apo B10 0、LDL c/HDL c比值显著增高 ,提示临床上评价与治疗CRF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应以其血清中TG、Apo B10 0、LDL c/HDL c水平为主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血脂改变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雪玲 《现代康复》2001,5(5):89-9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血脂异常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测定50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患,56例2型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患及53例正常对照系列血脂、空腹血糖水平。结果: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100)显升高(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HDL)显降低(P<0.05或0.01)。②2型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组与无血管并发症组比较,TG、TC、LDL、Apo-B100显升高(P<0.01),HDL显降低(P<0.01)。③空腹血糖(FBS)与TG、TC、LDL、Apo-B100呈正相关(r=0.32、0.22、0.28、0.21,P<0.05),与HDL呈负相关(r=-0.26,P<0.05),与Apo-B100无相关性(r=0.076,P>0.05)。结论:空腹血糖水平淡与血脂异常程度相关,脂代谢障碍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沈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3):3184-3185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血脂水平差异,并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9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1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脂水平,包括载脂蛋白A1(ApoAl)、Apo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研究组ApoAl和H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poB、TC、TG及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痛患者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需重视血脂调节,并加强血脂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刘明明  李欣宇 《临床荟萃》2020,35(4):340-34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50%(A组);2型糖尿病并冠状动脉狭窄≥50%(B组)。比较各组间一般资料及生化等指标。结果 两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LDL C/HDL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 C/HDL C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LDL C/HDL C最佳临界点为2.53时敏感度为77.6%,特异度为82.3%。结论 LDL C/HDL C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优于单纯LDL C和HDL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