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10年来,铁死亡作为一种非传统细胞死亡形式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在体内体外模型中,中药活性成分靶向调节铁死亡可以减轻肾小球、肾小管的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缓解急性肾损伤。在这里我们回顾了铁死亡参与AKI的机制,归纳中药活性成分调节铁死亡机制治疗不同类型急性肾损伤的途径,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急性肾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程序性死亡,不同于传统的细胞死亡方式(如凋亡、焦亡、坏死、自噬),其特征是活性氧诱导脂质过氧化物堆积。铁死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天然药物成分可通过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途径、铁代谢、脂质代谢等调控机制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研究发现了30多种天然药物成分具有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的作用,且有多通路、多靶点的特点。本文综述了天然药物成分通过干预铁死亡抑制肿瘤的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积累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其他细胞死亡方式不同,铁死亡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发生机制。近年来,对铁死亡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发现,铁死亡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密切相关,ALI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而治疗手段效果有限。本文主要从铁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和谷胱甘肽代谢和其他途径总结铁死亡的发生机制,阐述其在ALI中的研究进展,为防治 ALI寻找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铁死亡是铁依赖性的活性氧过度累积导致氧化还原失衡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与铁代谢和脂质过氧化代谢等途径相关的基因均参与其调控,且调控机制较复杂。近年研究显示,铁死亡在肝脏疾病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对铁死亡的调控机制及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式。铁死亡与胶质瘤的发生及发展、治疗和耐药密切相关,部分中药单体可以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铁死亡,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阐述了铁代谢、脂代谢、xCT-GPX4通路等在胶质瘤细胞发生铁死亡的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9种目前研究证明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中药单体及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期望为中医药治疗胶质瘤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铁死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诱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因神经细胞变性而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最近研究显示铁死亡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密切,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通过铁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等途径影响体内铁离子的积累,进而诱导神经细胞发生铁死亡。文章围绕铁死亡的特点及其调控机制、铁死亡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以及近年靶向铁死亡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制作慢性铁过载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逍遥散对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对体内铁代谢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功效拆方研究,探索逍遥散中疏肝药、健脾药、养血药在整方疗效中的作用及地位。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50 mg/kg/d,连续7周制作慢性铁过载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药物干预在造模同时每日通过灌胃的方式给予逍遥散全方、逍遥散去疏肝药、逍遥散去健脾药、逍遥散去养血药、去铁胺(DFO)。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铁(SI)、铁蛋白(SF)水平;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包括HE染色、Masson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等;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蛋白(COL-1)的表达水平;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大鼠肝组织铁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功能ALT、AST明显升高,病理切片HE染色符合肝纤维化镜下表现,Ishak纤维化评分显著升高,Masson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可见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肝组织内α-SMA、COL-1表达显著上升,血清铁、铁蛋白、肝脏总铁含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全方及各功效拆方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肝功能ALT、AST,改善病理过程如Ishak评分及胶原染色半定量等均显著下降,肝组织α-SMA、COL-1表达显著降低,血清铁、铁蛋白、肝脏总铁含量亦明显下降,阳性对照药物去铁胺结果与逍遥散全方相仿。与逍遥散全方相比,逍遥散各功效拆方组均较整方疗效有显著降低。结论 逍遥散可显著改善慢性铁过载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方中疏肝药、健脾药、养血药均对改善铁过载及纤维化有一定作用。推测逍遥散抑制铁过载维持铁稳态的作用可能是其疏肝、健脾、养血功效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几年中医药以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为靶标防治肝纤维化机制研究的概况。中医药干预HSC的途径主要通过阻断HSC活化,抑制HSC增殖,干扰HSC自分泌及旁分泌活性因子功能,调节胶原代谢,抑制HSC收缩及调控其细胞内信号传导。目前中医药制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仍较弱。随着HSC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阐明.有望能开发出作用更强、疗效确切的抗肝纤维化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9.
铁死亡(Ferroptosis)是2012年新发现的一种铁离子依赖性细胞死亡模式,在氧化特征、代谢特征、形态特征等方面都不同于凋亡、坏死、自噬等经典细胞死亡模式。铁死亡主要由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生物活性降低或活性氧的含量异常积累等诱导产生。已有研究揭示铁死亡与恶性肿瘤、神经疾病等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铁死亡来干预疾病的发展进程,因此铁死亡成为近年来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及疾病关系展开讨论,期待为调控铁死亡的潜在临床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研究发现慢阻肺的发生发展与铁死亡密切相关,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表现为过度的氧化应激和膜脂质过氧化。本文基于先前的研究,总结了部分铁死亡在慢阻肺中的表现,以及香烟烟雾中的含铁颗粒物在肺中沉积并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铁蛋白自噬、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等多种机制引起铁代谢失衡及铁死亡的发生,最终促进慢阻肺的发生发展,进一步讨论了慢阻肺治疗中针对铁死亡可能的干预措施,为慢阻肺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全新的细胞死亡方式,与正常细胞凋亡和坏死不同,铁死亡具有铁离子的依赖性。铁死亡的发生与细胞内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平衡失调息息相关,其通过介导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LPO),调节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依赖细胞内铁、ROS和氧化还原稳态失衡,根据Fe-ROS或者GSH-GPX4-ROS信号通路介导细胞死亡。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优势,干预铁死亡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价值,本文总结了铁死亡的相关机制,汇总了近年来中医药领域通过GSH-GPX4-ROS通路介导铁死亡的实验研究成果,以期为疾病铁死亡的靶点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表现为铁离子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物堆积和细胞抗氧化系统破坏。乳腺癌作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健康。铁死亡和乳腺癌关系密切,随着铁死亡机制不断完善,一些靶向铁死亡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被开发出来。本文对铁死亡细胞特征、发生机制,铁死亡与乳腺癌进展、预后相关性,针对铁死亡的靶向治疗进行综述,希望为研究者提供新的乳腺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非细胞凋亡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迄今为止,铁死亡已被证明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退化和癌症。外泌体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途径,已被报道能够调节铁死亡。此外,外泌体作为一种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效率高的药物传递载体在疾病中的应用愈发广泛。现总结外泌体基于铁死亡治疗疾病的相关案例,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现代中医不仅要了解传统中药的功效,还要对单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有更全面的了解,这样对于临床用药辨证治疗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常用的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从现代药理研究的角度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铁死亡作为近年来定义的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以细胞内游离铁增加和脂质过氧化物累积为主要特点。肿瘤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因素,保护正常细胞的同时有效清除肿瘤细胞是肿瘤治疗的关键。随着铁死亡研究的深入,肿瘤中的铁死亡调控机制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触发肿瘤细胞铁死亡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本文从代谢、表观、基因水平对肿瘤中的铁死亡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并介绍了基于铁死亡的肿瘤治疗应用,为铁死亡在肿瘤研究和治疗应用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铁死亡是一种既非凋亡又非坏死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具有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调节性细胞死亡的特征,例如:铁依赖、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介导的氧化还原平衡紊乱,以及脂质过氧化。近年来研究发现铁死亡也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文总结了铁死亡通路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发现铁死亡的分子调控方面已取得迅速进展,但铁死亡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研究刚起步。进一步探讨铁死亡的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可为靶向铁死亡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的疾病,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手段也很有限。铁死亡是一种依赖于铁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铁死亡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损伤过程中介导着神经细胞的死亡,能诱发和加重脑缺血后的损伤,而抑制铁死亡会显著改善和减轻脑缺血诱发的神经功能损伤。本文综述了铁死亡的主要机制、铁死亡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以及通过调控铁死亡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损伤的研究,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