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2种莲必治注射液对大鼠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2种莲必治注射液对大鼠的毒性作用,为探讨其不良反应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种莲必治注射液:莲必治A(含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98.7%,其他相关物质1.3%),莲必治B(含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49.1%,其他相关物质50.9%)。SPF级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莲必治A高剂量组(1600mg/kg)、中剂量组(800mg/kg)、低剂量组(400mg/kg);莲必治B高剂量组(200mg/kg)、中剂量组(100mg/kg)、低剂量组(50mg/kg)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10只。各组动物均按10mL/kg单次尾静脉注射给药。观察给药后3h内大鼠的表现;连续收集给药后0~6、7~12、13~18、19~24h各组大鼠尿液,测定尿酮体、尿潜血、尿素氮、尿肌酐、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β2-微球蛋白(β2-MG);给药后24h经心脏采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最后处死大鼠取各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莲必治B高剂量组给药后2只大鼠出现抽搐和毛发竖立,30min后恢复正常,其他组大鼠未见异常。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与莲必治B高剂量组大鼠尿酮体阳性≥(+2)的大鼠数多于空白对照组,莲必治A高、中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尿潜血阳性≥(+2)的大鼠数多于空白对照组。莲必治A高剂量组大鼠尿素氮含量给药前和给药后7~12h分别为(319±108)mmol/L和(488±13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中剂量组肌酐含量,给药前分别为(3338±1534)、(3502±1457)、(3428±1729)、(3305±922)和(3480±870)mol/L,给药后7~12h,分别增加至(6137±1544)、(5847±1319)、(5630±1622)、(5613±1968)和(5218±1496)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莲必治A高、中剂量组的肌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326±576)mol/L](P〈0.05);肌酐含量的增加与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间呈剂量相关(r=0.7909)。莲必治A高剂量组ALP含量给药后7~12h为(152±61),高于对照组[(99±37)U/L];莲必治B高剂量组ALP含量给药后7~12h为(143±42U/L),高于给药前[(94±42)U/L]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与莲必治B高、中剂量组LDH含量给药前分别为(19±7)、(18±11)、(18±8)、(17±5)和(17±10)U/L,给药后0~6h增加至(88±56)、(80±27)、(50±17)、(57±16)和(28±6)U/L;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与莲必治B高剂量组LDH含量给药后7~12h分别增加至(44±21)、(36±17)、(34±13)和(31±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与莲必治B高、中剂量组的LDH含量给药后0~6h高于相同时间段的空白对照组[(18±10)U/L],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与莲必治B高剂量组的LDH含量给药后7~12h高于相同时间段的空白对照组[(23±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DH含量增加与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剂量相关(r=0.8990)。莲必治A高、中剂量组NAG含量给药后0~6h分别为(0.30±0.04)和(0.31±0.04)U/L;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NAG含量给药后7~12h分别为(0.45±0.07)、(0.40±0.18)和(0.37±0.14)U/L;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中、低剂量组NAG含量给药后13~18h分别为(0.35±0.09)、(0.31±0.06)、(0.39±0.18)、(0.60±0.09)、(0.57±0.06)和(0.33±0.08)U/L;莲必治A中、低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中、低剂量组NAG含量给药后19~24h分别为(0.32±0.03)、(0.39±0.14)、(0.32±0.07)、(0.34±0.05)和(0.29±0.08)U/L;均高于相同时间段的空白对照组[(0.26±.0.05)、(0.22±0.06)、(0.24±0.07)和(0.24±0.0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莲必治B高剂量组β2-MG含量给药后19~24h为(1.03±0.45)mg/L,对照组β2-MG含量为(0.54±0.2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G和β2-MG增加均与其他相关物质的含量有关(r=0.8749,r=0.9819)。各给药组大鼠血生化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大鼠主要脏器外观、组织病理和脏器系数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莲必治注射液对大鼠的潜在肾毒性与其纯度和剂量有关,相关物质含量高以及给药剂量大均可增加肾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莲必治注射液A和B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上下法观察2种莲必治注射液对SD大鼠的急性毒性;连续30 d重复静脉给药观察其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设置2种莲必治注射液高、中、低各3个剂量组(莲必治注射液A,450,150和50 mg/kg;B,150,50和25 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对一般生理指标、尿常规和尿酶、血液学、血液生化和组织病理进行学检查。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莲必治A注射液的LD50=2 101 mg/kg,莲必治B注射液的LD50=612.4 mg/kg;连续30 d重复静脉给药后结果,莲必治A和B高剂量组能够引起动物摄食量减少和体重降低,同时给药结束后莲必治A和B高剂量组尿素氮(BUN)、肌酐(CRE)有升高趋势,尿酶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升高,尿血红蛋白(ERY)增加,其他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莲必治注射液对SD大鼠具有潜在肾毒性,推测可能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毒性作用与其纯度和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苍耳子对大鼠尿液代谢轮廓、整体表征和血液生化指标等的影响,探讨代谢组学方法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作用.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苍耳子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苍耳子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经灌胃给予一定容量的含苍耳子水提取液(相当于生药1.05和21.0 g/kg),1次/d,共28 d;对照组给予同体积0.9%氯化钠溶液.给药期间观察大鼠体重、被毛、运动及精神状态的改变;给药前和给药7、14、21、28d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收集24h尿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测定大鼠尿液代谢轮廓和整体表征.结果:苍耳子高剂量组大鼠在给药期间陆续出现被毛光泽度下降、脱毛、活动量和摄食量减少、反应迟钝等现象.苍耳子低剂量组仅2只大鼠在给药28d后表现为少动喜卧,被毛光泽度下降.苍耳子高剂量组大鼠给药21和28 d时体重均明显低于苍耳子低剂量组(P<0.05)和对照组(P<0.01),苍耳子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大鼠体重在各时间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苍耳子高剂量组大鼠给药21 d时的ALT、AST水平[(42.9±3.9)U/L、(107.9±12.7) U/L]明显高于低剂量组[ (33.8 ±4.4) U/L、(95.8±16.6)U/L]和对照组[(31.8±4.4) U/L、(93.5±15.8)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28 d时苍耳子高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达峰值.苍耳子低剂量组不同给药时间血清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苍耳子高剂量组给药第7、14、21、28天24h尿液代谢物表型的聚类分布均偏离对照组,且随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苍耳子低剂量组给药第7、14、21天24h尿液代谢物表型的聚类分布位于对照组附近且与对照组有部分重叠,给药28 d时出现单独聚类.结论:用代谢组学方法检测苍耳子肝毒性灵敏度较高,可用于评价中药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苍耳子水萃取物对大鼠肝脏功能与形态的影响,为临床安全使用苍耳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苍耳子碎粉22 kg,用65%乙醇提取,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有机溶剂后得到水萃取物743.6 g。水提取物用含3%吐温80生理盐水配制成28.00 mg/mL和1.12 mg/mL混悬液。144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00±10)g,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苍耳子水萃取物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48只。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8.00 mg/mL和1.12 mg/mL苍耳子水萃取物混悬液2.5 mL每日2次灌胃,对照组以3%吐温80生理盐水2.5 mL灌胃;均连续28 d。分别于给药开始后7、142、12、8 d和停药后71、4 d观察大鼠被毛、摄食量和活动情况,测量大鼠体重,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肝重/体重×100%),进行肝脏病理分级和评分。结果:苍耳子水萃取物高剂量组大鼠给药28 d内先后出现竖毛、脱毛、疲倦少动、摄食量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缓慢等症状;低剂量组仅少数大鼠出现少动喜卧、精神萎靡等症状。停药14 d后高剂量组大鼠活动量和摄食量均增加,少动喜卧症状减轻,被毛光泽度恢复。给药212、8 d和停药7 d时,高剂量组大鼠体重([10.5±4.2)(、10.2±3.1)(、12.1±4.5)g]明显低于低剂量组([15.3±2.1)(、16.7±4.2)(、17.6±3.2)g]和对照组([18.6±3.4)(、20.5±5.2)(、19.6±2.5)g],血清ALT([42.8±3.2)(、49.3±5.9)(、43.2±3.2)U/L]和AST([108.8±11.7)(、119.8±16.3)(、110.5±17.6)U/L]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33.7±4.60)(、34.8±5.4)(、33.5±4.9)U/L(,94.7±12.6)(、95.4±10.7)(、96.8±12.8)U/L]和对照组([31.2±4.3)(、32.5±6.3)、(31.7±5.7)U/L(,92.3±16.2)(、92.9±20.3)(、93.7±16.3)U/L;]血清AKP([197.2±25.7)(、210.4±41.8)(、189.3±17.6)U/L]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组([174.3±22.6)(、175.3±27.4)(、176.3±22.8)U/L]和对照组[(171.3±25.6)、(172.5±28.7)(、172.8±26.3)U/L;]给药21、28 d和停药7 d时高剂量组肝脏指数(4.2±0.45、.0±0.7、4.9±0.3)明显高于低剂量组(3.4±0.63、.6±0.53、.9±0.6)和对照组(3.0±0.4、3.2±0.3、3.4±0.5);给药14、21、28d和停药7d时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病理评分中位数分别为(1.0、1.5、3.0、1.5),明显高于低剂量组(0.2、0.5、0.9、0.5)和对照组(0.1、0.1、0.2、0.1)。以上各指标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苍耳子水萃取物致大鼠肝损害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大剂量和长时间用药可加重肝损害。  相似文献   

5.
韦炳华  吴海燕  杨倩  任斌 《广东药学》2014,(10):700-703
目的研究丹墨胶囊对大鼠体内内源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醋酸泼尼松42 mg/kg)和给药组(分别为丹墨胶囊低剂量0.216 g/kg+醋酸泼尼松42 mg/kg、丹墨胶囊中剂量0.432 g/kg+醋酸泼尼松42 mg/kg、丹墨胶囊高剂量0.864 g/kg+醋酸泼尼松42 mg/kg),每组6只,对照组连续灌胃羧甲基纤维素钠14 d、给药组连续灌胃丹墨胶囊14 d,两组均于末次给药后灌胃醋酸泼尼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醋酸泼尼松给药前和给药后0,0.083,0.16,0.25,0.5,0.75,1,1.5,2,2.5,3,4,5,6,8 h的皮质酮血药浓度。以WinNonLin4.2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空白组、对照组和丹墨胶囊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大鼠体内皮质酮的AUC0-8 h分别为:(353.39±30.99)、(99.09±9.25)、(547.49±20.22)、(416.01±23.33)、(243.77±20.37)ng·h/L,给药组AUC0-8 h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墨胶囊高、中、低3个剂量给药组均能提高大鼠体内内源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摄食抑制因子(Nesfatin-1)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中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T2DM模型大鼠。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每组3只;另取9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低剂量对照组和高剂量对照组,每组3只。空白组和模型组在第三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aCSF)10μL;低剂量对照组和低剂量实验组注射Nesfatin-1(5 pmol)10μL,高剂量对照组和高剂量实验组注射Nesfatin-1(50 pmol)10μ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胰岛素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低、高剂量对照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及模型组的血清胰岛素含量分别为(24.39±1.44),(22.95±1.90),(19.51±0.97),(20.28±1.43)和(17.84±2.33)mU·L-1,AKT mRNA表达量分别为0.90±0.11,0.91±0.27,0.71±0....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天麻-川芎药对对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将药材提取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天麻组、川芎组、天麻川芎组A(天麻:川芎比为1:4)、天麻川芎组B(天麻:川芎比为4:1)等5组,每组中药材均用10倍量70%的乙醇提取,用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天麻苷和川芎嗪的含量来确定给药剂量。每组按11.67 g·kg-1的剂量对大鼠连续给药,收集尿样,通过液质联用方法对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全扫描分析,采用MATLAB和SIMCA-P两种数据处理软件对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连续灌胃29 d后,各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均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天麻川芎提取物显著影响大鼠尿样中与药理作用相关内源性物质的代谢,为深入研究天麻川芎药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敖曼  熊怡  刘佳 《中国药业》2014,(23):4-5
目的 观察花天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药理作用。方法 应用甲睾酮8 mg/kg灌胃给药,构建前列腺增生模型,各组大鼠(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康组,花天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连续28 d给予相应药物或0.9%氯化钠注射液。检测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 给药后花天胶囊高剂量组大鼠SOD活力为(110.58±31.87)U/mgprot,中剂量组大鼠SOD活力为(115.70±45.76)U/mgprot,均比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且高剂量组的MDA含量为(112.22±32.75)nmo L/mg,明显减少(P<0.01)。结论 花天胶囊可明显增加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可能是其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之一,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莲必治注射液SD大鼠肾毒性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莲必治注射液SD大鼠肾毒性病理学研究,初步探讨细胞凋亡在其肾毒性机制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42只:莲必治组(700mg/(kg.d))和对照组(生理盐水),1次/d。分别于给药后第10、20和30天,每组各取14只检测尿糖、尿蛋白、尿NAG和尿β2-MD,进行病理学检查,TUNEL法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果(1)10、20和30d时,莲必治组尿β2-MD较对照组增高(P<0.05),30d时尿糖增高(P<0.05)。光学显微镜下部分大鼠出现了皮髓交界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近包膜皮质肾小管变性,间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程度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加重,有性别差异(P<0.05),以雄性大鼠病变程度为重。电子显微镜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溶解,可见早期凋亡的肾小管上皮细胞。(2)10、20和30d时,莲必治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计数较对照组增多(P<0.05),并与病理分级成正相关。结论莲必治注射液[700mg/(kg.d)]对SD大鼠具有肾毒性,损伤部位是皮髓质交界处和近包膜皮质肾小管和肾间质。损伤程度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加重,并具有性别差异性,雄性损伤较为严重。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莲必治注射液引起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患者使用莲必治注射液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使用莲必治注射液的1876例儿童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85例和非AKI组179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原患疾病、合并用药、莲必治注射液用药情况等多种因素,分析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我院使用莲必治注射液的患儿AKI发生率为4.53%(85/1876)。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年龄、入住ICU比例、血清肌酐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合并用药(氨基糖苷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血管升压药、安痛定)、日给药剂量和输液浓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输液浓度、高日给药剂量、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合并用药(氨基糖苷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年龄≤3岁和入住ICU是莲必治注射液致儿童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所有AKI患儿经停药等处理,转归较好,无继发尿毒症发生。结论:高输液浓度、高日给药剂量、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合并用药(氨基糖苷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年龄≤3岁和入住ICU是莲必治注射液致儿童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使用莲必治注射液应重点关注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以保证莲必治注射液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穿心莲内酪的各种水溶性衍生物,如亚硫酸氢钠加成穿心莲内酯,亚硫酸钠加成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磺酸钠与三乙酰化穿心莲内酯磺酸钠,及其制剂的离子对高速液相色谱法。以0.08%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rimide)为对离子,以异丙醇-正戊醇-水(65:27:7)为流动相,pH3~4,硅胶柱,紫外λ220nm为检测器,可使各种衍生物获得完全分离与分别定量。本法准确度与专属性好,最低检出量为1×10-5g,选择苦味酸为内标,由数据站系统自动存贮并计算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鉴于莲必治注射液有致急性肾功能损害及其严重的不良反应(ADR),通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并查阅相关原始文献,对2000年1月~2011年5月医药期刊中莲必治注射液所致ADR进行整理、归纳及统计分析,经剔除同一病例在不同期刊内重复报道和综述性的文献后,共查阅到相关文献22篇,计85例。结果莲必治注射液ADR与年龄无关,但与性别(P<0.05)及给药途径有关,静脉滴注易发生(P<0.05),在用药后6~30min发生率高(P<0.01);联合用药易发生(P<0.05);不良反应类型有急性肾功能损害、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与皮疹等,急性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最高,占52.9%。结论莲必治注射液使用中可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应加强其预防和监测,尤其应对速发型不良反应重点检测,对联合用药致急性肾功能损害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并处理,有效地减少其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拉定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富超  方宝霞  李开俊  朱军  冯满 《中国药房》2008,19(11):836-837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拉定配伍后的含量变化,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6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下6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消炎利胆片中穿心莲内酯(AG)与脱水穿心莲内酯(DAG)的一测多评测定法(QAMS)。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DAG对AG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5批消炎利胆片中2种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测得值的差异。结果:5批样品中,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基本一致。结论: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靠,测定结果准确,可节约对照品,适用于消炎利胆片中AG与DAG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介绍开展莲必治注射液上市后临床集中监测的方案设计,对完善莲必治注射液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提高莲必治注射液的安全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试图通过药品上市后集中监测试验的开展,探索适合该品种的风险管理机制,为推动国内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主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市后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悦  李京  范慧红 《中国药事》2022,36(7):772-779
目的: 建立首批1,6-脱水衍生物系统适用性对照品,完善国家标准。方法:以欧洲药典依诺肝素钠对照品(EP Enoxaparin Sodium,Batch5)为系统适用性对照品,采用依诺肝素钠新国家标准草案 “1,6-脱水衍生物”检查法,对依诺肝素钠国家对照品(批号:140810-201801)进行1,6-脱水衍生物含量测定,由全国14个药品检验机构及依诺肝素生产企业实验室协作标定。结果:对依诺肝素钠系统适用性国家对照品(批号:140810-201801)1,6-脱水衍生物含量标定结果为20.3%,并对实验室内误差进行考察,14个实验室中有1个实验室(Lab1)标准差(SD)为1.8%,5个实验室(Lab2、Lab4、Lab10、 Lab11和Lab13)的SD为0.5%~0.7%,其余8个实验室的SD值均小于0.5%。对实验室间误差进行考察,有效数据的SD值为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结论:经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委员会审定后批准, 依诺肝素系统适用性国家对照品(批号:140810-201801)增加1,6-脱水衍生物含量赋值,可以用于依诺肝素钠1,6-脱水衍生物检查系统适用性考察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李静  韩勇 《中国药房》2012,(4):341-343
目的:探讨莲必治注射液致肾损害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2011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莲必治注射液致56例肾损害病例的性别与分布,既往过敏史,出现时间、原患疾病、用药情况、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例莲必治注射液致肾功能受损事件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占73.21%和26.79%,年龄为14~66岁,大多在用药1~2次后出现,及时停药并给予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单独或联合用药均可发生。结论:临床应重视莲必治注射液致肾功能损害事件的发生。尽量做到用药全程监护,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盛 《广东药学》2014,(6):444-446
目的分析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发生的原因与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3年国内医学期刊报道应用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案例12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90例)显著多于女性(36例);年龄段以21~50 a的青壮年发生率为最高,占76.19%;所致肾损害中以引发肾功能衰竭为最多(104例);出现ADR时间呈多样性,以1~2 d为多;出现ADR停药后并做应对处理,预后均良好。结论临床应用莲必治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注意用药前后患者尿常规和肾功能的监测,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一旦发生ADR及时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