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作为新一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易消化吸收性、生物学高效价性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新型绿色添加剂。本文采用蛋氨酸为前驱体,研究其微量元素鳌合物―蛋氨酸铜的化学合成。通过正交实验L_9(3~4)设计确定了蛋氨酸铜的最佳合成工艺,分析了多种实验条件对蛋氨酸铜合成的影响。实验表明,有机铜源具有比无机铜源更高的产品收率,最佳工艺条件是:蛋氨酸和乙酸铜的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0 h,蛋氨酸的初始浓度为0.40 mol/L。最后,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所合成的螯合物的结构及性质进行分析。该制备工艺简单,产率较高,成本很低,无污染,具有非常好的工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研究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饲粮中无机微量元素对肉鸡生产性能、饲粮养分代谢率和粪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Fe、Cu、Mn、Zn分别由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和氧化锌提供,添加水平分别为Fe 100 mg/kg、Cu 20 mg/kg、Mn 120 mg/kg和Zn 120 mg/kg;2、3、4和5组分别用12.5%、25.0%、37.5%和50.0%的蛋氨酸螯合铁、铜、锰、锌替代基础饲粮各相应无机微量元素的25%、50%、75%和100%。63 d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用不同水平蛋氨酸螯合物(铁、铜、锌、锰)替代相应无机盐可一定程度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改善饲粮养分利用率,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粪中微量元素的排泄量,尤以37.5%的蛋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饲粮中75%的相应无机微量元素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CuCl_2、MnSO_4和壳寡糖为原料,用室温固相法和微波辐射法合成了壳寡糖铜及锰的螯合物,通过滴定分析、红外光谱、XRD、SEM等对壳寡糖螯合物进行了表征,以NBT/VB_2/蛋氨酸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检测体系,对壳寡糖螯合物进行了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壳寡糖中氨基N原子与羟基O原子参与配位,与Cu~(2+)和Mn~(2+)形成了稳定螯合物。壳寡糖螯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明显清除作用,且螯合物与壳寡糖相比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更高的清除活性。当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其螯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大于82%。  相似文献   

4.
微波固相合成蛋氨酸锌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营养添加剂。本实验以氯化锌和蛋氨酸为原料,利用微波固相的方式合成了蛋氨酸锌螯合物,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配体摩尔比:2∶1,微波加热时间:240s,引发剂水添加量:12%,反应物粒度140目,碳酸钠添加量:20%。产品得率90.13%。经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蛋氨酸锌的组成为Zn(Met)2。  相似文献   

5.
微波固相合成蛋氨酸亚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硫酸亚铁、蛋氨酸为原料对食品营养强化剂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微波固相合成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配位摩尔比2:1,微波辐射时间:180s,引发剂水添加量:14%,反应物粒度:140目,吸附剂添加量:14%;乙醇提取纯化螯合物,产品得率:88.35%。经化学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袁征产物,确定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组成为Fe(Met)22H2O。  相似文献   

6.
以氨化亚铁和L-蛋氨酸(L-H11C5O2NS)为原料对食品铁强化剂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确定合适的配合反应的条件为:以还原铁粉为抗氧化剂、n(H11C5O2NS):n(Fe)=2:1、PH=6.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采用有机溶剂沉淀处理并经重结晶纯化的方法得蛋氨酸亚铁螯合物产品,产品得率为68.1%。用元素分析、化学分析、质谱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导分析等对所制产品进行了性质表征,确定了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7.
食品营养强化剂蛋氨酸亚铁螯合物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食品营养强化剂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研究了配体摩尔比和pH值对配合反应的影响,确定合适的配合反应的条件为配位体摩尔比2:1,pH=6.5,产品得率为95.8%,产品中含Fe^2+15.54%,含Met82.7%确定了蛋氨酸铁螯合物的组成为Fe(Met)。采用有机溶剂处理的方法,使蛋氨酸亚铁螯合物以沉淀方式析出,为其分离提纯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为开发应用第三代铁的仪  相似文献   

8.
蛋氨酸亚铁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氯化亚铁和L -蛋氨酸 (L -H1 1 C5O2 NS)为原料对食品铁强化剂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确定合适的配合反应的条件为 :以还原铁粉为抗氧化剂、n(H1 1 C5O2 NS)∶n(Fe) =2∶1、pH =6 .5、反应温度 80℃、反应时间 4h。采用有机溶剂沉淀处理并经重结晶纯化的方法得蛋氨酸亚铁螯合物产品 ,产品得率为6 8.1%。用元素分析、化学分析、质谱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电导分析等对所制产品进行了性质表征 ,确定了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广西轻工业》2013,(9):135-136
提出在0.05mol/LNaCl-0.6mol/L HCl体系中以线性扫描伏安法间接测定饲料添加剂中蛋氨酸螯合锌的方法。依据蛋氨酸锌螯合物不溶解于水但能溶解于酸的特性,首先采用铁氰化锰修饰玻碳电极在中性介质中测定试样中游离的蛋氨酸,然后在酸性介质测定总蛋氨酸含量;通过蛋氨酸螯合锌组成成分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蛋氨酸鳌合锌的含量。方法准确、快速、简便,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型营养添加剂,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兼具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消化吸收性和高效价性等优点,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绿色食品添加剂。目前,虽然蛋氨酸锌具有广阔工业化应用前景,但大批量合成及相关研究还不成熟。通过单因素方法研究了4种实验条件(即蛋氨酸起始浓度、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蛋氨酸锌产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对蛋氨酸锌的最优合成路线进行了多角度探索。结果表明,操作条件在底物浓度为0.45 mol/L(蛋氨酸)、85℃反应温度、蛋氨酸和锌源的摩尔比为4.5:1.0、反应时间为6.0h时具有最佳的反应收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热重等分析手段表明,所合成的金属螯合物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纯度。该工艺条件易于操作、环境友好、收率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生物柴油的酶促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鲁明波  余龙江  薛勇  金波  朱敏 《中国油脂》2005,30(11):62-64
对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大豆油甲酯化反应生产生物柴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如油醇摩尔比、甲醇的流加、温度、有机溶媒用量以及底物预处理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乳化处理后的大豆油为底物,正己烷作为有机溶媒,固定化脂肪酶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40℃,每隔5 h流加甲醇1次,每次按油醇摩尔比1:1流加,共流加3次时,反应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4%.  相似文献   

12.
利用肠膜状明串珠菌(Leuconstocmesenteriodes)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蔗糖合成右旋糖酐.分别探讨了不同蔗糖浓度、加酶量、反应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蔗糖转化率的影响,从中选取影响较显著的3个因素如蔗糖浓度、反应温度、pH值,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对酶促反应条件进一步优化,确定酶促反应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酶法合成右旋糖酐的最佳条件为:蔗糖浓度50g/L,加酶量为0.214U,反应温度12℃,pH值为7.5,反应时间为30h,蔗糖转化率约为31%.  相似文献   

13.
D-生物素属于B族维生素,也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最初在酵母的研究过程中被发现,之后与其相关的报道层出不穷。在工业中,D-生物素以化学法合成,但化学法有工艺繁杂以及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等弊端,而利用生物法合成D-生物素则有工艺简单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近些年通过微生物合成D-生物素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该文综述了D-生物素的生理作用、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以及微生物合成D-生物素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以后研究者们对微生物合成D-生物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福捐  盛淑玲 《食品科技》2006,(10):174-175
采用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KOH为碱性催化剂,由苯甲醛和正庚醛经醇醛缩合反应制得茉莉醛。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苯甲醛19g、正庚醛17g、KOH5g、PEG-4006g、去离子水48mL、乙醇20mL。反应温度333K、反应时间6h、产品收率可达90.0%。  相似文献   

15.
用无水硫化钠、单质硫和二硫化碳制备四硫代碳酸钠(产率75%)。将二碘甲烷滴加到四硫代碳酸钠的乙醇溶液中,回流反应10h,得到了1,2,3,5,6-五硫环庚烷;确定最佳萃取溶剂是四氯化碳,并且反应操作简单,反应时间从48h缩短到12h,产品产率提高了8%(原文献为30%)。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近年来几种合成生物柴油的绿色工艺,酶促合成法、固体酸碱法、超临界甲醇法、离子液体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比较。从反应时间、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离子交换树脂法是较佳的生物柴油合成的绿色工艺。  相似文献   

17.
以油脂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合成芝麻酚的抗氧化活性。于底物油样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芝麻酚,60℃恒温保存,考察底物过氧化值的变化;同时以相同浓度的PG和BHT作对照,对芝麻酚、PG和BHT三者的抗氧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合成芝麻酚对植物油花生油和动物油猪油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其抗氧化活性介于BHT和PG之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己酸和硼酸三丁酯为原料,在无催化剂、无溶剂条件下加热反应合成葡萄酒香料己酸正丁酯,测定所合成的葡萄酒香料己酸正丁酯的红外光谱及折射率并与文献报道值相比较,从而确证所合成的己酸正丁酯的结构。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对己酸正丁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n(硼酸三丁酯)∶n(己酸)=3∶1,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8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97.8%,所得己酸正丁酯产品的纯度达到99.5%。此外,该方法收率高,易于纯化,所得副产物硼酸可用于制备硼酸三丁酯,过量的硼酸三丁酯原料可以回收循环使用,整个过程无三废排放,绿色环保,具有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9.
脂肪酶催化合成肉豆蔻酸植物甾醇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在有机介质中不同脂肪酶催化合成肉豆蔻酸植物甾醇酯,选定脂肪酶AYS为催化剂。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己烷体系中,最优的反应条件为肉豆蔻酸和植物甾醇摩尔比为3∶1,脂肪酶AYS用量为底物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50℃,反应72h后酯化率可达69.93%。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溶液聚合工艺,通过精制原料和优化反应条件,合成了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酸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