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蜂胶总多酚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CCD-RSM)优化蜂胶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以Folin-Ciocalteus法测定总多酚含量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时间24.0min、乙醇体积分数77.0%、料液比1:14(g/mL)时,在此条件蜂胶总多酚提取量为3.34mg/100mg。该提取方法简单快速有效,提高了蜂胶中总多酚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2.
几种不同提取方法对燕麦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评价几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燕麦总多酚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传统溶剂法提取燕麦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中传统溶剂法提取燕麦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50 g/m L,水浴温度55℃,浸提时间2 h,燕麦总多酚含量为0.99 mg/g;超声波处理提取燕麦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500 W,超声时间30 min,温度55℃,燕麦总多酚含量为1.32 mg/g;微波处理提取燕麦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时间7.5 min,温度55℃,燕麦总多酚含量为1.80 mg/g;超声波-微波处理提取燕麦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微波功率500 W,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时间2.5 min,温度55℃,燕麦总多酚含量为2.02 mg/g。其中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提取燕麦总多酚用时最短,得到的含量最高,可以选取该工艺为后续的实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朝鲜蓟花苞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DES)提取朝鲜蓟总多酚。以总多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朝鲜蓟总多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L)、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36min、超声温度63℃、L-苹果酸-氯化胆碱摩尔比1∶4、含水量63%,在此条件下朝鲜蓟总多酚得率为(11.25±0.12)mg/g。  相似文献   

4.
建立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和福林-酚(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天麻总酚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天麻粒径大小、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提取时间对天麻总酚含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天麻多酚提取的最优工艺为:粒径60目,液料比为40∶1(m L/g),乙醇体积分数为40%,超声提取30 min,在此条件下天麻总酚含量为4.47 mg/g,含量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洋葱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酶抑制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洋葱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得到洋葱总多酚的提取工艺为:采用微波辅助醇提工艺,乙醇体积分数为85%、液固比为32 mL/g、微波温度为63℃、微波功率为600 W、提取时间2 min,此条件总多酚含量达12.45mg/g.酶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体外,洋葱总多酚粗提取物不具有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花生衣总多酚乙醇辅助微波提取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花生衣是花生奶加工副产物,含有高含量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花生衣多酚物质,利用乙醇辅助微波法对花生衣总多酚物质进行提取优化以期获得最优的提取条件.方法:通过分别考察提取液料比、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四个单因子对花生衣总多酚提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四因素正交试验进行进一步优化,花生衣总多酚物质含量测定选择没食子酸分光光度法.结论:花生衣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 :25、乙醇浓度为75%、微波时间为2min、微波功率为540W,在该最优工艺参数下重复5次提取,花生衣总多酚提取率达到183.25±8.62mg/g.  相似文献   

7.
黑粒小麦麸皮功能性成分的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粒小麦麸皮为原料,对其功能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粒小麦麸皮中含有丰富的黄酮、多酚和色素类物质,其中总黄酮含量为(0.514±0.026)mg/g,总多酚含量为(2.503±0.019)mg/g,总花色苷含量为(0.154±0.015)mg/g。黑粒小麦麸皮的乙醇-水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率为(88.23±1.44)%,总抗氧化能力为(40.49±0.016)单位/m L。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香芋进行高效利用,以香芋加工副产物香芋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香芋皮多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对香芋皮多酚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芋皮多酚最佳的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45%,料液比1:55 g/mL,超声时间35 min,此条件下香芋皮中多酚得率达到(23.61±0.36)mg/g。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提取得到的香芋皮多酚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20.0 μg/mL的香芋皮多酚还原能力为0.4431±0.0027,并且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均表现出良好的清除效果,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5.6647±0.2545)和(36.3630±2.4013)μg/mL,说明香芋皮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选用低共熔溶剂(DES)提取黑小麦麸皮中的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先筛选出最佳提取溶剂,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质量分数27%氯化胆碱-尿素(DES-7)水溶液、提取温度71℃、料液比1∶94 (g/mL)、提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黑小麦麸皮多酚提取量为(9.23±0.14)mg/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耦合双水相法提取香菇柄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耦合双水相法对香菇柄中多酚进行提取,探讨硫酸铵质量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多酚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对多酚含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超声功率硫酸铵质量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耦合双水相法提取香菇柄中多酚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125 W,硫酸铵质量分数40 g/100 m L,液料比30:1(m L/g),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多酚含量预测值为31.746 mg/g,试验值为(31.746±0.008)mg/g,试验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结论超声耦合双水相法提取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与传统乙醇浸提法相比,不仅节约提取时间,还能提高多酚含量达60%,适于香菇柄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牛蒡总酚与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用Box-Behnken设计,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牛蒡多酚提取工艺。依据数据的模型拟合和回归分析,确定乙醇浓度和料液比是影响总酚得率的重要因素,乙醇浓度是影响黄酮得率的重要因素,并最终获得微波辅助提取牛蒡总酚和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40W、乙醇浓度72%、料液比1∶36(g/m L)、提取时间2.5min,在此条件下总酚含量可达129.68mg/g,黄酮含量可达23.56mg/g。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牛蒡多酚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金属离子螯合能力(IC500.288mg/m L)和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1.12mg/m L)。  相似文献   

12.
以西柚皮为原料进行多酚的提取,并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对西柚皮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测定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用邻二氮菲法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西柚皮中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50(g/mL),该条件下西柚皮多酚提取率为(19.70±0.12)mg/g。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西柚皮多酚总抗氧化能力为(0.86±0.02)μmol/L,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20.34±0.30)%。  相似文献   

13.
以多酚提取得率(EP)、黄酮提取得率(EF)以及2,2-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设计确定黑枸杞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效果较好;优化得到黑枸杞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微波时间6 s,料液比1:25 g/mL,提取4次;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得率为(3.58±0.07)%,黄酮提取得率为(3.85±0.06)%;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5.76±1.40)%,IC50为0.37 μg/mL,黑枸杞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黑菊芋中多酚化合物,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了黑菊芋总多酚超声提取的较优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g/mL) 1:35、温度85℃、时间45 min,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6. 26 mg/g。利用此工艺条件提取菊芋多酚,检测结果以干基计算,鲜菊芋的菊芋多酚质量比为1. 13 mg/g,黑菊芋的为6. 41 mg/g,是鲜菊芋的5. 67倍。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黑菊芋各抗氧化指标均与多酚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还原力相关性最高为0. 994 6。不同作用量时,黑菊芋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力均显著高于鲜菊芋,分别为同质量鲜菊芋(干重计)的1.08~1.54倍,1.02~1.28倍和2. 56~3. 98倍。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金樱子总多酚,以总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BB)响应面法优化金樱子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樱子总多酚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1∶1(m L∶g),乙醇体积分数61%,超声时间39 min,提取温度48℃。在此优化条件下,总多酚得率为3.84%,比优化前(2.74%)提高40.15%。金樱子总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金樱子总多酚溶液质量浓度为1.2 mg/m L时,金樱子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及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502 mg/m L、0.425 mg/m L。  相似文献   

16.
对怀菊中水溶性总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水作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怀菊中总多酚的得率为响应值,进行中心组合设计(CCD),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怀菊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怀菊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25 W,超声处理时间为40 min,液料比23.5∶1(m L/g)。在此工艺条件下,总多酚的得率高达76.53 mg/g。该实验结果能够为怀菊中水溶性多酚提取工艺的进一步放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石榴皮总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石榴皮总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以总多酚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功率和液固比4个主要因素对石榴皮总多酚得率的影响。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8%、提取时间98 s、提取功率235 W、液固比49∶1(m L/g)。此条件下总多酚得率为(23.26±0.15)%。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用红外光谱对总多酚提取物进行了表征。石榴皮总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质量浓度为0.28 mg/m L,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香菜中多酚,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香菜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利用铁还原/抗氧化能力分析法测定香菜多酚提取液总抗氧化能力,用邻二氮菲法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滤纸片法测定香菜多酚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香菜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6(g/mL)、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60 min,最优条件下提取率为(13.11±0.19)mg/g。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香菜多酚总抗氧化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随香菜多酚浓度增大而增强,0.6 mg/mL香菜多酚提取液的总抗氧化能力为(102±2)μmol/L,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60±1)%。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香菜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多酚浓度升高,抑菌作用增强。0.6 mg/mL香菜多酚提取液对大肠杆菌进行活性测试的抑菌圈直径为(6.76±0.02)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测试的抑菌圈直径为(7.04±0.02)m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研究百香果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提取百香果叶多酚,并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及料液比四个单因素对总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测定清除3种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力的方法对其抗氧化性进行评估;并测定了百香果叶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提取百香果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下百香果叶总酚提取量为(2.200±0.015)mg/g。结论:百香果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树莓多酚的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3个因素,以树莓总多酚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三因素对树莓多酚提取影响力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响应面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2 min,提取温度30℃,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工艺条件下树莓多酚含量为(76.85±0.084)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