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对母婴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孕妇1835例,其中确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8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56例。比较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妊娠期糖尿病及正常孕妇的母婴结局。结果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早产及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组。妊娠期糖尿病(未治疗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胎儿畸形发生率及剖腹产率高于正常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GDM与GIGT均是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导致母婴近期远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临床医师应重视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同时加强产后随访,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围生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GDM 245例(观察组)及同期正常妊娠期妇女26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有产科指征剖宫产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围生期并发症可产生不良影响,及早发现、及早诊治对GDM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盈  樊阳阳 《人民军医》2014,(9):995-99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血红蛋白(Hb)水平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晚期住院分娩的产妇627例,根据Hb水平分为4组,即高水平组(A组)237例:Hb≥135g/L;正常高限组(B组)122例:Hb 127-134g/L;正常组(C组)130例:Hb 119-126g/L;正常低限组(D组)138例:Hb≤118g/L。采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Hb。比较各组糖代谢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等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结果:A组糖代谢异常和早产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P〈0.05),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C组(P〈0.01)。B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D组(P〈0.01),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高Hb水平,会增加糖代谢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杨隽  武海荣  蔡贞玉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039-1040,104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诊断标准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909例孕妇进行血糖筛查试验.阳性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NI)DG和IADPSG两种诊断标准对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并分组,对两组的母几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5337例孕妇根据NDDC标准诊断GDM及GIGT患者共66例,为NDDG组.检出率为1.23%,2572例孕妇根据IADPSC标;住诊断GDM患者共86例,为IADPSC组,检出率为3.34%两组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ADPSG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儿显著低于NDDG组(P〈0.05)。结论:采用IADPSG诊断标准,可以使更多的GDM患者被诊断,对其进行膳食及生活方式的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广泛开展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以便合理干预治疗,改善母婴预后。方法对2006年12月-2008年4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孕妇,于妊娠24—28周进行糖筛查共1246例,筛查出妊娠期糖尿病42例(GDM组),妊娠期糖耐量异常31例(GIGT组),正常组孕妇1173例(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别对3组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发病率5.81%,2组糖代谢异常组总的巨大儿,子痫前期早产发病率分别为12.3%,8.2%,和&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1),GDM组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及转诊率高于GIGT组(P〈0.01)。结论①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逐年增加.应加强糖筛查重要性的广泛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此项筛查的认识,主动配合,以防漏诊。②巨大儿、子痫前期和早产认识糖代谢异常孕妇最常见并发症,加强该型糖尿病孕妇管理可有效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6.
陈敏芝 《西南军医》2010,12(6):1081-108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儿血清瘦素与新生儿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观察组)及30名健康孕妇(对照组)母儿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同时测量新生儿的体质量、胎盘重量、羊水量、孕妇体质量指数等.结果 观察组孕妇血瘦素、胰岛素水平、脐血瘦素、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 两组孕妇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高于新生儿脐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两组孕妇血清瘦素与胎儿体质量均无相关性(P〉0.05),而观察组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体重呈正相关(J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同时存在高瘦素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母血瘦素水平,且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有望成为预测胎儿体质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梁迪  王心  姚继芹  刘敬超  尚丽新 《人民军医》2014,(10):1104-1106
目的:观察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分娩巨大儿产妇54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产妇5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次、宫高加腹围和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病态肥胖等发生情况,以及两组分娩情况和妊娠结局,分析巨大儿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产次及妊娠末期宫高加腹围,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态肥胖、妊娠期糖尿病等的发生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过期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观察组分娩男性新生儿比例及剖宫产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头盆不称、持续性枕后或枕横位、活跃期停滞、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会阴或宫颈裂伤、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3)观察组中剖宫产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者(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阴道分娩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体重≥4250g巨大儿剖宫产率,非常显著高于≥4000g且〈4100g巨大儿及≥4100g且〈4250g巨大儿(P〈0.01);体重≥4100g且〈4250g巨大儿剖宫产率,显著高于≥4000g且〈4100g巨大儿(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受胎儿性别、产次、宫高、腹围、妊娠期糖尿病、肥胖症等多种因素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提高产前诊断率,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助于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糖代谢异常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550例孕妇在孕24~28周做50克糖筛查,阳性者再做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结果将孕妇分为三组,即糖代谢正常组、妊娠期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对三组孕妇及围生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的妊高征,早产,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窘迫,剖宫产率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但妊娠期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间无差别。结论糖代谢异常增加孕妇和围生儿患病率,应对其予以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凝血相关指标的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 收集1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包括4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4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5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的血样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并行PLT、MPV、PT、TT、APTT、FIB、D-D、AT-Ⅲ测定.结果 ①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年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T、APTT、FIB下降(P〈0.05);TT增加(P〈 0.05).②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年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LT、PT、APTT、AT-Ⅲ、FIB降低(P〈0.05或P〈0.01),TT、D-D、MPV升高(P〈0.05或P〈0.01).③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降低(P〈0.01),PLT、PT、APTT、AT-Ⅲ、FIB明显降低(P〈0.01),TT、D-D、MPV明显升高(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呈病理性高凝状态,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HSG术后1 226例孕妇进行产后随访(A组:HSG术后1~3月妊娠者;B组:HSG术后3月以后妊娠者),同时选择未接受过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正常孕妇587例作为对照(C组),观察妊娠期及分娩期常见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A、B、C三组各组间在流产、死胎、胎儿畸形、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SG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检查分娩的84例GDM患者为GDM组,同时选取在我院产科进行正常产检分娩的健康孕妇8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妊娠期间的感染发生情况,分析GDM组合并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妊娠期间发生感染41例,感染率为48.81%;对照组发生感染9例,感染率为10.71%,两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中,孕中期感染率(43.90%)显著高于其余孕期(21.95%、9.76%、24.39%),年龄>30岁的孕妇感染率(73.33%)明显高于≤30岁的孕妇(35.19%),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感染率(83.33%)明显高于没有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43.06%),血糖≥10.0 mmoL/L孕妇的感染率(71.43%)高于血糖8.6 ~9.9 mmol/L(40.00%)及血糖7.0 ~8.5 mmol/L(34.62%)的孕妇,餐前尿糖阳性的孕妇感染率(60.00%)高于阴性的孕妇(10.53%),且空腹血糖及餐前尿糖水平越高,感染的发生率越高.结论 GDM患者较健康孕妇容易发生感染,孕中期为感染多发时期,应引起重视;血糖水平、胎膜早破、年龄可能是导致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合理的日常饮食控制、孕期良好的卫生及定期的检查能有效预防GDM合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谭博 《武警医学》2016,27(4):396-398
 目的 观察与评价C反应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32例妊娠期糖尿病者且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取30例糖耐量异常者作为对照Ⅰ组,6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Ⅱ组,于不同时期对三组研究对象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且对三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进行对比,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加以分析。结果 不同孕期,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P<0.05);且观察组平均血糖水平、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其他组(P<0.05);同时C反应蛋白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其水平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C反应蛋白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中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附2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2000年6月-2007年6月住院治疗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268例(羊水过少组),另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分娩且羊水量正常的孕妇30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分析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 羊水过少组中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吸人性肺炎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生长受限(FGR)、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过期妊娠等妊娠并发症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少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羊水越少剖宫产率越高、新生儿评分越低(P<0.05).结论 羊水过少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围生儿生命,同时合并妊娠并发症时风险更大,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及时终止妊娠可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GDM孕产妇107例,其中正规治疗(GDM1组)76例,未系统治疗(GDM2组)31例。另选择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采血检测HbAlC及hs—CRP水平,并比较妊娠结局。结果3组间HbAlC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DM2组〉GDM1l组〉对照组,P〈0.01)。GDM2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GDM2组与GDM1组、GDM1组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HbAlC及hs—CRP水平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联合检N--者水平对评价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三七合剂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OR组)、模型组(CRF组)、黄芪三七合剂组(astragalus and radix notoginseng,A&R组)、缬沙坦组(valsartan group,Val组)4组。CRF组、A&R组及Val组采用腺嘌呤灌胃方法建立大鼠CRF模型;建模后予以A&R组黄芪三七合剂(3 mL/d)灌胃,Val组予以缬沙坦[20 mg/(kg·d)]灌胃,NOR组和CRF组予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4周。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一般情况及摄食量、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RF组比较,A&R组摄食量与体质量显著增加,白蛋白、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5),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显著下降(P<0.05)。结论黄芪三七合剂可明显改善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早期微量元素检测对预后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海军总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280例孕早期孕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观察组)和正常妊娠无并发症孕妇200例(对照组),都进行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铅)检测与预后的观察。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铜、锌、钙、镁、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铅均无检出。观察组的血清铜、锌、钙、镁、铁含量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巨大儿、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巨大儿、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与血清铜、锌、钙、镁、铁含量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在孕早期表现为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下降,发生率都比较高,同时巨大儿、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窒息等预后不良发生率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孕早期微量元素的检测对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期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逆向增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常规产检及分娩的孕产妇资料,选取服糖后2h血糖高于1h血糖者226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无妊娠期糖尿病(GDM)及糖尿病者235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OGTT结果空腹血糖、服糖后1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而服糖后2h血糖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死宫内、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发育异常率、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转科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期OGTT结果逆向增高者存在血糖代谢延迟,可能影响新生儿的远期预后,临床上应加强对该部分孕妇的孕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