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汽车多轴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轴转向汽车的杆系合理匹配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同一轴两车轮转角之间应互相匹配,而且不贩转向轴同侧车轮之间的转角也应很好的匹配。这一点是多轴转向汽车与单轴转向汽车的根本区别。本文以双桥转向汽车为例,分析了多轴转向汽车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对两围转向轴之间的摇臂机构进行了运动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全挂车转向装置分为轴转向和轮转向两形形式。由于轮转向装置转向角度小,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一般较少应用。推导了轮转向传动连杆机构的解析关系式及优化设计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给出了相应算例。  相似文献   

3.
引入影响汽车行驶转向性能的轮胎侧偏、悬架侧倾和,前轮定位等主要因素,建立了汽车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数学模型,从四个方面对梯形机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这些结果的分析对比,得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多轴重型特种平板车转向机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转向机构,进行了机构的原理分析和原型设计,建立了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新型机构特别适用于宽体独纵梁多轴特种重型平板车,具有结构简单、布置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后轮转向机构与悬架的协调作用可以减小轮胎的磨损、改善转向轻便性、提高整车稳定性。针对一种新的后轮转向机构,运用空间解析法对车轮跳动时后轮转向拉杆与钢板弹簧的不协调运动偏差的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Adams/Car中建立了后轮转向机构和整车的虚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表明,经过优化后,后轮转向机构的轻便性有所提高,整车的操纵稳定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全挂车转向装置分为轴转向和轮转向两种形式。由于轮转向装置转向角度小 ,制造工艺复杂 ,成本高 ,一般较少应用。但全挂车采用轮转向装置可降低车厢地板高度 ,且其机动性较轴转向全挂列车好。推导了轮转向传动连杆机构的解析关系式及优化设计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并给出了相应算例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分析和建模推导出转向梯形机构优化目标函数,构建了一种连续性权重函数来代替传统的阶跃型权重函数进行计算,利用MATLAB强大的计算和绘图功能直观地得到优化后的参数,并使用CATIA的数字化运动分析模块对优化后的转向梯形进行运动仿真,仿真分析显示优化结果较为理想。同时创建ActiveX对象来建立VB与MATLAB的接口,拓宽了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整体式转向梯形的优化和运动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和建模推导出转向梯形机构优化目标函数,构建了一种连续性权重函数来代替传统的阶跃型权重函数进行计算,利用MATLAB强大的计算和绘图功能直观地得到优化后的参数,并使用CATIA的数字化运动分析模块对优化后的转向梯形进行运动仿真,仿真分析显示优化结果较为理想。同时创建ActiveX对象来建立VB与MATLAB的接口,拓宽了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差速转向机构的设计,对其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轮式拖拉机转向梯形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理论无侧滑转向方程参数M和L及转向梯形机构基本参数M′、m和r在经过充分地分析论证后给出了明确的合理的定义。同时本文又在考虑转向节立轴内倾后,在三维空间里推导并建立了新的更准确的转向梯形运动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机构运动时变可靠性理论建立齿轮齿条转向机构运动精度可靠度的分析模型。在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基础上,考虑机构构件的尺寸公差,建立包含机构结构误差和随机误差的误差函数,并推导机构运动误差的统计特征值的解析表达。应用首次穿越方法对转向机构运动误差过程的穿越率进行求解,以此获得转向机构的运动时变可靠度。文章最后给出了数值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建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以ANSYS软件为开发平台,进行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建模、参数化设计、虚拟装配和强度分析.通过构建转向器快速设计系统,展示CAD/CAE在现代汽车产品设计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分段式转向梯形外侧转角以及最小传动角的解析计算关系式。分析了参数的影响后,选用简便的求优方法:以外侧转向轮实际最大转角等于理论最大转角为目标函数,以最小传动角为主要设计约束,对布置角进行一维搜索。最后通过计算实例运用说明。  相似文献   

14.
将汽车转向机构还原成空间工作状态,给出考虑主销内、后倾角时转向角的定义,得到考虑主销倾角时内外转向轮转向角和齿条移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用于车辆动力学实时仿真的转向力输入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某样车转向系统的具体结构,建立了考虑转向系统弹性和转向齿条动力学的转向力输入实时仿真模型。模型构建了由左右转向轮轴、左右横拉杆和转向齿条组成的完备动力学系统。建立起动、静两种摩擦状态下转向系统干摩擦的求解算法,较好地描述了转向系统干摩擦内在的非线性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车辆的转向性能,描述转向干摩擦力学特性,满足实时性仿真要求,在车辆动力学的仿真分析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齿廓啮合基本定理,建立了变传动比齿条-齿扇传动副啮合原理的数学模型,可供转向器设计和分析切齿加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经过凸块或不平路面时导致转向盘上产生过大冲击力矩给驾驶员带来不适感的问题,通过建立电动助力转向动力学模型估计折算到转向小齿轮上的路面冲击力矩,最终确定出路面冲击补偿电流,用以衰减由路面冲击而产生的转向盘冲击力矩。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不增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元件的基础上,有效衰减转向盘冲击力矩,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外啮合珩齿中出现的中凹齿形现象,将间齿啮合原理应用在齿轮珩磨加工技术中,提出了间齿珩齿加工方法,这种方法采用了特殊的跳牙蜗杆珩磨轮。以齿轮齿条为例,利用运动学原理,建立了间齿珩齿全过程运动模型,这为间齿珩齿加工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该模型综合考虑了齿条顶刃啮合过程、齿轮顶刃啮合过程和渐开线啮合过程,分析了被加工齿轮与齿条的运动关系,并推导了各段过程的分界点。以具体齿轮为例,绘制了间齿珩齿过程中被加工齿轮的速度曲线。结果表明:将间齿啮合原理应用于珩齿加工过程,对提高珩齿效率,改善齿轮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后轮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是商用车四轮转向技术的关键,为了减小在车轮跳动时后轮转向机构与悬架之间的运动干涉、后轮摆振以及车轮磨损,提出了通过建立后轮转向机构的空间模型和后轮转向机构的动力学虚拟模型,直接以减小转向拉杆与悬架的运动不协调偏差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案,结合整车操作稳定性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为后轮转向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地获得脂润滑条件下齿轮齿条的动态特性,考虑齿轮齿条啮合时的结构时变啮合刚度和瞬态热弹流润滑刚度的耦合影响,建立结构?脂膜耦合啮合刚度模型,推导受摩擦影响的齿轮齿条增程机构的动力学方程. 分析齿轮齿条机构及脂膜的动态特性,数值结果表明:在考虑润滑脂的瞬态热弹流效应后,轮齿的啮合总刚度比结构时变啮合刚度低;且法向啮合力越小,总刚度值越低. 中心膜厚、中心压应力均具有高频波动特性,并随着当量曲率半径的增加分别呈上升与下降的趋势. 最恶劣润滑状态出现在齿轮轮齿面上靠近基圆的位置,此处的脂膜温升最高,脂膜压应力最大,脂膜厚度最薄. 摩擦系数在齿轮齿条传动速度较大的中间时段比起始与末端时段的低,在啮合点靠近节点位置时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