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比较不同肺超声评分法(LUS)在预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4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于出生后1~2天及第1,2,3,4周行肺脏超声检查,并采用改良LUS法、LUS法、Brat-LUS法进行评分.按照出院时有无合并BPD分成BPD组(54例)和无BPD组(40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复习了5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NS)的胸部X 线片。24%属于Ⅰ及Ⅱ期,65%为Ⅲ期及Ⅳ期,11%为支气管肺结构不良(BPD)。根据Giedion,呼吸窘迫综合征Ⅰ—Ⅲ期在X 线上其发展为可逆的,反之,支气管肺结构不良病例超过观察时间最多10周则有不可逆的X 线改变。在BPD病因中除ANS 外,动脉导管未闭、肺炎浸润及吸入症候群亦为可能的因素。作者的BPD 病例均由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征象.结果 (1)40例NRDS中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5例;(2)肺透光度减低、支气管充气征以及二者共存出现率分别是87.5%(35/40)、75%(30/40)、60%(24/40),Ⅳ级白肺征出现率100%(5/5);(3)40例出现合并症中NRDSⅠ级2例(33.3%,2/6),Ⅱ级5例(33.3%,5/15),Ⅲ级11例(78.6%,11/14),Ⅳ级4例(80%,4/5).结论 胸部X线平片是诊断NRDS的可靠影像学方法,动态观察,可早期发现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X线表现,提高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1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动态胸片检查表现.结果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胸部X线表现主要为弥漫混浊影,线网状影,小囊状透亮影,肺过度膨胀.出现以上2种X线表现者4例,分别为弥漫混浊影和线网状影2例,弥漫混浊影和小囊状影1例,弥漫混浊影和肺过度膨胀1例;3种X线表现以上者2例,均表现为弥漫混浊影、小囊状透亮影及线网状影;上述4种X线表现均有的有1例.结论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胸部X线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床边CR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床边CR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的应用。方法:搜集BPD患儿21例,首次诊断BPD时间4~32d。原发病诊断:肺透明膜病13例,胎粪吸入综合症3例,新生儿肺炎2例,极低体重儿2例(有呼吸暂停史、体重低于1500g),21三体综合征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吸氧或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双肺毛玻璃样改变2例,局限性肺组织实变并支气管气相3例,单发囊状透光区11例,蜂窝肺2例,21三体综合征1例,气胸、纵隔气肿各1例。结论:床边CR是诊断BPD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严格执行投照规程,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并发症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其并发症的影像表现,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方法根据X线诊断标准及分级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87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表现。结果本组87例中,Ⅰ级11例,Ⅱ级2 7例,Ⅲ级31例,Ⅳ级18例。其各种并发症如下动脉导管开放38例,肺出血2 9例,肺炎14例,气漏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6例,颅内出血5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最可靠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大都可以作出肯定诊断。X线、B超等影像检查的常规、动态观察能及时发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20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增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影像认识 ,提高诊断、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NRDS患者 2 0例 ,对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X线征象分级 ,2 0例中Ⅰ级 3例 ,Ⅱ级 5例 ,Ⅲ级 8例 ,Ⅳ级 4例。合并吸入性肺炎 3例 ,肺感染 4例 ,肺气漏 5例 ,肺出血 2例。典型X线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肺内广泛的网状、颗粒状高密度影 ,并伴有多发的含气支气管像。结论 X线平片尤其是计算机X线摄影是NRDS最重要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的X线表现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近三年来62例经临味诊断、对症治疗并且有完整X线资料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结果 62例中X线表现与临床相符合55例(88.71%),不典型表现7例(11.29%);其中合并肺炎12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PDA),肺出血3例,气胸5例。根据X线征象分期,轻度37例,中度11例,重度7例。结论 X线平片是协助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应结合临床提高X线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
游剑雄  韦雄  陈文瑞  邓军  许明  王育  蔡琛  陈征  梁春杰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67-1370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新生儿期ARDS患儿的胸部X线表现及部分复查改变。结果:足月新生儿ARDS 19例,其中肺纹理增粗、模糊伴散在中、大量斑片状影7例;肺透亮度下降,呈毛玻璃状11例;双肺弥漫斑片状渗出灶4例;支气管充气征4例;"白肺"2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后ARDS 3例,其中"白肺"1例,双肺弥漫斑片状渗出灶1例,大片状渗出灶1例。4例复查片,好转3例,加重1例;动态观察X线与临床、血气基本符合。结论:新生儿期ARDS的X线表现有其特点,是重要诊断指标;X线征与临床症状、血气各自反映某一阶段的表现,应各自前后对照及相互结合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 2 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 :本组 2 4例中 2例肺野可显示网格及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 ,2 1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 ,1例仅表现肺纹理增强。其中 16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本组合并肺出血 6例 ,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 5例 ,并发气胸 1例。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胸部照片显示肺野透光度减低、“白肺”及空气支气管征 ,结合临床 ,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PHMD)叉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系指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病理以肺泡壁及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性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现将我院近2004年7月-2005年10月在工作中遇到的并经临床证实13例新生儿肺透日月膜病X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胸部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旨在早期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0例,动态观察其X线变化及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60例患儿中,均为早产儿.依据X线Ⅳ级分类法,其中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17例(病死1例),Ⅳ级8例(病死2例).除3例患儿死亡,其余患儿2~3周治愈,胸部X线病变消失.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呼吸性呻吟,三凹征等.结论 胸部X线检查是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对观察疗效和病情变化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X-线诊断。方法:选取36例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例,比较胸部X-线表现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胸部X-线表现为:(1)早期肺纹理增粗,模糊的间质水;(2) 早期肺内小点片状或大片状融合阴影;(3)中晚期两肺广泛片状阴影,常合并感染,临床表现严重,可伴肺不张或肺膨胀不全;(4)恢复期病变吸收缓慢;结论:X-线胸片是诊断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方法,但要结合临床并与其它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部CR摄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X线表现,将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分为4级.本组208例中,Ⅰ级56例,Ⅱ级81例,Ⅲ级49例,Ⅳ级22例.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病程如下:(1)一般治疗或使用PS药物治疗及机械通气后,24 h,48 h连续复查胸片,有效治疗156例,无效治疗52例.(2)并发症:肺炎76例,动脉导管开放63例,肺出血38例,气漏64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结论 胸部CR摄片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运用其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病程变化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征象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1例经临床确诊且有完整胸片资料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回顾性分析其X线征象,并以同期其它新生儿肺病39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组患儿肋间隙宽度(4.4±0.6)mm.小于其它新生儿肺病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儿膈面位置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变组肺野内细小颗粒、网状影出现率51.6%,毛玻璃影出现率80.6%。支气管征出现率61.3%,白肺出现率1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这4种征象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达80%~100%。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胸片X线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文献分析了276例煤工创伤性湿肺表现。X线表现具特征性:(1)间质型肺静脉淤血;(2)支气管肺炎或不受叶间裂限制的节段性肺炎或不张;(3)面纱样征象。讨论了形成因素,认为多种病原机制有关:(1)胸内压突然升高,瞬间传递性暴力冲击,程度不等地破坏了呼吸膜;(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3)肺循环障碍;(4)舒血管物质的形成。指出痰中带血丝症状较非煤工创伤性湿肺患者多见。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5例生长至成年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和对照组的高分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5位患者在新生儿期即被诊断为支气管发育不良,3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20~26岁(平均25岁),出生体重990~2268g(平均1860g),妊娠期28~35周(平均31周),在新生儿期曾靠机械换气8~42天(平均18天)。对照组是按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挑选的无肺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X线检查对小儿先天性肺不发育和发育不良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3例先天性肺不发育和发育不良经支气管镜检、手术或病理证实的X线平片、CT扫描、支气管造影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病X线检查的影像特征为(1)患肺容积小、密度增高;(2)小肺门;(3)纵隔移向患侧。结论X线检查对先天性肺不发育和发育不良是一很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前后胸部 X 线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 NRDS 的58例患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分析用药前后患儿的胸部 X 线表现及变化规律。结果:58例患儿首次拍片的诊断结果:NRDS Ⅰ级13例(22%),Ⅱ级25例(43%),Ⅲ级13例(22%),Ⅳ级7例(13%);PS 治疗后2~72 h 第1次复查胸片,示双肺透亮度较前增高48例,降低5例,增高且伴有纵隔和(或)肺间质积气4例;19例进行第2次复查胸片,显示双肺内恢复正常3例,新生儿肺炎15例,新生儿肺炎并纵隔、肺间质积气1例;11例第3次复查胸片,显示双肺内恢复正常3例,肺炎7例,新生儿肺炎并纵隔、间质积气1例;1例第4次复查胸片,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胸片显示气管插管位置异常10例。结论:X 线检查可用于评价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NRDS 的疗效,了解气管插管的位置,并能早期发现肺炎、纵隔和肺间质积气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患者新生儿男。生后三小时,体重2.8kg,出生时青紫,无呼吸,吸痰给氧后青紫程度不减。体检见:患儿缺氧紫绀,呼吸窘迫,点头呼吸,呼吸频率48次/分,心率120次/分左右,心音右移,右肺有湿罗音,左肺呼吸音消失,腹部扁平。X线诊断先天性膈疝。因病情危重,紧急手术治疗,术前吸氧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路补液纠正低血容量,放置胃管,肌注阿托品0.1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