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式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给予胸膜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1d及用药后第3、6、9天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IL-6的表达水平,对比两组患者胸膜肥厚及胸腔积液吸收情况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用药后第3、6、9天血清IL-6低于治疗组。治疗组用药后第3、6、9天胸腔积液中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率低于治疗组,胸膜肥厚率高于治疗组。结论:胸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作用优于口服给药,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1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l2月共1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引流组70例,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两种方法均给予强的松30 mg,1次/d口服4周,严格四联抗痨,观察其胸水吸收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置管法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法,置管法治疗的患者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引流组患者中65例一次置管成功,引流时间为3~5 d,2例少量出血,无1例出现气胸、继发肺部感染;常规穿刺组7~14 d胸水吸收,6例发生少量出血、4例发生小量气胸.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常规采取2SHRZ/4HR化疗方案,观察组加用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方法简单,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晓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458-1459
目的 探讨蜂毒注射液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2HRZE/4HR方案抗痨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抗痨基础上,胸腔注入蜂毒注射液.结果 两组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显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为63%,两组对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吸收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蜂毒注射液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胸腔注射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70例T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四联抗结核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胸腔注射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引流量,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胸膜厚度、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指标[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并发症及胸膜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治疗6周后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6周后,2组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VC%pred、FVC%pred、TLC%pred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选择常规抗结核+异烟肼+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对照组(63例):选择常规四联抗结核方法 +异烟肼胸腔内注射展开疾病治疗;观察组(63例):选择常规抗结核+异烟肼+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方法展开疾病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效果、胸水吸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同对照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效果(76.19%)对比,观察组(98.41%)治疗总有效率获得明显提升(P <0.05);同对照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吸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缩短(P <0.05);同对照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不良反应(28.57%)对比,观察组(9.52%)总发生率获得明显降低(P <0.05)。结论临床医师在研究结核性胸膜炎疾病治疗方案期间,常规抗结核+异烟肼+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方法的有效应用,在提升治疗效果、缩短胸水吸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减少不良反应方面获得效果显著,最终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综合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20年9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9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利福平片,0.6 g/次,1次/d;异烟肼片,0.3 g/次,1次/d;吡嗪酰胺片,1.25 g/次,1次/d;盐酸乙胺丁醇片,0.75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补肺活血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胸水吸收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胸膜厚度,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vs 72.92%,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胸水吸收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有效阻止疾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改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吴文斌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62-463
目的研究与探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2HRZE/8HR联合胸穿抽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服用泼尼松(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骨质疏松1例,乏力、多汗2例,向心性肥胖3例,不良反应率15%,两组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更好,但易产生不良反应,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还应进一步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5年1月至1993年4月一共收治170例大量胸膜腔积液的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现就治疗组40例配用糖皮质激素(GCS)胸膜腔注射的疗效进行分析。临床资料在170例大量积液的急性结核性胸膜炎中,随机选择40例配用地塞米松(DMX)注射作为治疗组;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方法两组病人入院后均接受:1.正规抗痨治疗。2.口服强的松,开始30mg/日,胸水明显减少后逐渐减量,疗程2~3周。3.及时清除胸水,每隔2天抽胸水一次。4.治疗第一周卧床休息,第二周下床适当活动,同时加强支持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均干头两次抽胸水后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调整血糖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间治疗后空腹血糖、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胸水吸收时间、胸痛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胸水吸收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在体温恢复时间、胸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可促进空腹血糖控制、促进胸水吸收,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在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作用。方法:将66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2SHRZ/4HR方案,治疗组同时予中药治疗。观察胸水吸收、胸膜肥厚和胸膜粘连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胸膜肥厚和胸膜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4~12月我院收住的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结核治疗,并进行胸水引流,观察组进行胸腔内尿激酶注射,而对照组则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胸水引流时间、引流量、胸膜厚度以及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胸水引流量、引流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拔管后胸膜厚度明显比对照组薄(P 0.05)。观察组患者胸膜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等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等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胸腔内尿激酶注射,有利于胸水的快速吸收,对胸膜增厚、胸膜粘连等情况的发生可起到明显的降低作用,促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根据胸腔积液情况,每周抽取3次胸腔积液,并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对胸壁进行固定,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镇痛类药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强的松治疗,在抽取胸腔积液时注入地塞米松。观察两组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显著改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毒症状,促进胸腔积液吸收,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的松递减疗法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9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强的松,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的松递减疗法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显著改善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膜腔微创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与胸穿抽液治疗,观察组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基础上选择胸膜腔微创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引流胸腔积液用时、引流量、拔掉导管后胸膜厚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引流胸腔积液用时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拔掉导管后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1,P=0.0444<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71±0.45)L、用力肺活量(FVC)(3.05±0.68)L均高于对照组的(2.05±0.39)、(2.18±0.44)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膜腔微创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有效缩短胸水吸收用时,增加引流量,减少胸膜肥厚,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杨红旺  张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509-1510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向胸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加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对照组单纯胸腔穿刺放胸水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胸膜增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加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取得满意疗效,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5):219-221
目的分析经内科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4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使用规则抗结核治疗和激素促进胸水吸收,治疗组经内科胸腔镜分离、松解胸腔内网格状粘连、多房分隔,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彩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方法,分别观察两组疗效及3个月随访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9.21±2.3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94±7.16)d;并且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8.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3个月随访均无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科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较传统方法疗效显著,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室收治的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胸穿抽液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2HRZS(E)/4HR抗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的松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3.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患者采用常规抗痨药物治疗疗效显著。结核中毒症状明显,胸腔积液量多的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后,采用连续大量胸腔抽液,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发生率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传统抗结核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定期抽取胸腔积液,同时给予一般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尽快缓解全身中毒症状、促进胸腔积液吸收、加快病情好转,改善患者日后生活质量,但易产生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的同时还应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汤联合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炎症因子、E-选择素、LDH水平影响.方法 70例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研究组在尿激酶治疗基础上结合益气活血汤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8周血清炎症因子、E-选择素、LDH水平及药物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43% vs.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和IL-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L-6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选择素、LD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E-选择素、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副反应.结论 益气活血汤联合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疗效明显,可降低炎症因子IL-6和IL-8、E-选择素、LDH,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