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第一、第二部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05,2(2):i001-i006
<正>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而:(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  相似文献   

3.
1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两方面:有无指佂应用,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①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佂应用;②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③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用药物: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各有不同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14(2):i001-i006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中华医学会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对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和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给药方案进行了阐述,并列出了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及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对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指导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细菌性感染的治疗水平,保障了患的用药安全并减少了细菌耐药性。通过对《指导原则》的学习和贯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药师对本院呼吸科2003年度住院患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以达到促进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个方面:①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②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1):30-33
目的:分析医院非手术患者无指征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原因及疾病构成,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抗菌药物监测网系统中抽取2011年—2014年间市属4家三级综合医院上传的所有非手术病历资料,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分析抗菌药物用药是否有指征,以及分析抗菌药物无指征用药的常见病种结构。结果:2011年—2014年共有216份抗菌药物无指征使用病历,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居前7位病种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病、心力衰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肿瘤和紫癜。结论:初步掌握了抗菌药物无指征使用的常见病种结构,对于指导临床用药、防治抗菌药滥用有重要意义,为今后抗菌药物的持续整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同时,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卫生部于2004年10月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合理给药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要求,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指针对致病病原菌 ,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采用正确的剂量、恰当的疗程 ,达到消灭病原菌和控制感染的目的 ,同时给予支持治疗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并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 ,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甚至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抗生素应用危机[1 ] 。本文仅针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一些基本原则 ,结合临床的经验进行探讨。1 确立加强病原学诊断 ,实现由“经验治疗”向“病原治疗”过渡  必须加强病原学诊断。这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提。对每个感染者作细菌病原学检测是必要的 ,按照这个要求 ,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药师角度解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内容,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通过对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与2004年版内容,从四个部分,解读新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内容,尤其是更新的内容,为临床提供参考。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强调抗菌药物治疗性原则和预防性原则中对抗菌药物应用指征的范围的确定,强调加强病原学检测;明确了经验治疗的地位,强调根据药代动力学选择药物,制定合理的给药途径、剂量、时间、疗程及最佳治疗方案;强调限制注射剂型应用指征、联合用药指征;重新细化了手术切口分类和预防用药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给药次数及疗程。增加了近年来新抗菌药物类别,依据新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结论对2004版经验治疗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新的管理法规内容。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与2004版比较从专业和管理层面都更具科学严谨性和前瞻性,以及实际操作性,更注重新治疗指南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结论,更注重细节,对临床将会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变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19-220
目的调查某二级甲等医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寻找在基层医院,促进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途径。方法①从住院药房微机上统计一年内本院儿科抗菌药物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等,调查医师用药习惯。②查看2011年6月儿科病历,调查医师使用抗菌药指征,预防和治疗用药是否明确,是否遵循分级管理办法,是否联合用药,是否滥用。③从医院感染科搜集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查看耐药情况。④对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分析讨论。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与患者或家属签署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知情同意表。每月进行抗菌药物消耗的统计。结论某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趋向合理,存在不足,需要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类型进行分析,希望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能够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避免滥用、误用。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用药须知》等对目前我院及国内其他医院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剖析。结果发现目前国内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结论应提高医师及广大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避免出现严重的细菌耐药变异、由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及药品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感染至今仍是引起国内新生儿疾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对新生儿乱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比较严重,故将新生儿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介绍。1 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1.1 要有指征 只应用于细菌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或病毒感染(如巨细胞包涵体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安阳地区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安阳地区医院2004年的住院病历共204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对所用抗菌药物按用药人次多少进行排序,对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48%,﹥50%,存在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确应用抗菌药物等诸多不合理现象,不合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的49.2%。结论需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力度,确保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日趋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对策,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00张门诊以及住院处方所用抗菌药物处方,并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数及不良反应处方情况。结果选取的4000张处方中,经过统计发现有1360张处方为抗菌药物处方,其占总处方数的34.0%,通过对1360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385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28.3%。通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选择不合理、重复给药以及给药方式不合理、溶媒选用不当、理化禁忌、无指征滥用药物、药理拮抗等。结论临床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进行用药,不断加强定期控制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督管理,以提高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隋万林  张秀荣 《医药导报》2005,24(11):1037-1038
针对目前我国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具体情况,国家卫生部等单位于2004年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等进行了具体规定。此外,随着对抗菌药物后效应研究的深入,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也逐渐改进;由于抗菌药物可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所以抗菌药物使用时最好与清热解毒中药合用或抑菌药与杀菌药恰当合用;序贯疗法可减轻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既经济又合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减少药源性疾病,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确保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安阳地区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安阳地区医院2004年的住院病历共204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对所用抗菌药物按用药人次多少进行排序,对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48%,>50%,存在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确应用抗菌药物等诸多不合理现象,不合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的49.2%.结论 需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力度,确保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日趋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9.
医院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戈  胡庆丰 《医药导报》2005,24(1):76-77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情况,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住院的39例医院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感染者均有严重基础疾病,100%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多数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和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感染者同时伴有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感染,感染者死亡率达58.97%。结论严格掌握各种侵入性操作指征,做好器械消毒、灭菌,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掌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有利于防治该类菌所致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使许多细菌性感染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但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导致不良反应增多和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 ,而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程度 ,临床上必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 重视和加强病原学检查 ,严格掌握适应症临床上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用药的例子很多。不同抗菌药物各有不同的抗菌谱和作用特点 ,在处理严重感染时必须以病原学检查作为选择用药依据。细菌药敏和联合药敏对指导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其临床疗效的符合率约80 %。联合药敏的结果对败血症、感染性内膜炎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