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喆媛  范虹 《陕西中医》2000,21(9):402-402
<正> 临床资料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均符合WHO推荐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诊断参照1990年10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为依据确定中医证型。男25例,女23例;年龄45~80岁,平均58.95岁;病程1月~20年,平均7.21年。其中冠心病以劳累性心绞痛为主,合并高血压病19例,高脂血症15例,糖尿病5例。中医辨证分4例,气滞血瘀型8例,气阴两虚型14型,气虚血瘀型22例,痰浊壅阻型4例。 治疗方法 使用葛根素注射液(烟台中策药业有限公司)200~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  相似文献   

2.
史小青 《陕西中医》2006,27(11):1408-1408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者颇多,笔者临床中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属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本院2002年4月~2005年10月住院和门诊病人,冠心病心绞痛诊断符合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符合2002年  相似文献   

3.
宽胸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属痰瘀阻滞者较为多见,自1996年以来我们课题组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宽胸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阻滞)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40例患者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制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中的瘀浊阻滞证。140例患者中男性94例,女性46例;年龄41~76岁,平均58.2岁,病程1~21年,平均8.3年。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60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1 1诊断标准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临床选择符合上述中医诊断标准的气血两虚、心血瘀阻证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心达康胶囊治疗120例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验证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标准: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胸痹心痛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指导原则》,选择具有胸痹主症,诊断明确,符合中医心血瘀阻证辨证,每周  相似文献   

6.
诺迪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3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评价其疗效 ,我们运用诺迪康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 3 3例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的临床指导原则》制定。西医诊断标准 :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 2 一般资料纳入病例必须年龄在 18~ 70岁之间 ,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 ,心绞痛每周发作 2次以上 ,且中医诊断为胸痹 ,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或心血瘀阻型的患者。病员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99年5月~1999年9月间,用灵芝茵液治疗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的患者30例,结果疗效良好,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而确诊;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中医辨证符合心脾两虚证。共计60例,全部病人均来源于我科门诊和病房,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门诊20例,病房1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53岁,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气滞、血瘀、痰浊为标,脏腑功能虚损、阴阳气血失调为本,属本虚标实证。当气滞、血瘀、痰浊交相为患,气血不畅痹阻心脉时,则胸痛猝然发作,即所谓“不通则痛”。笔者以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为基础,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速效止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冠心病心绞痛为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自1998年1月至1999年5月,我们采用随机分组法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6O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与国产硝酸甘油片做对照,以观察复方丹参滴丸的速效止痛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诊断标准与病例选择“1.1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2中医辨证及心绞痛分度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制定伯“胸痹心痛急症诊疗规范”。l·3病例选择两组病例除均按以上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金香丹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香丹是根据荆州市中医医院黄少祥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方制成的新型纯中药制剂 ,其主要成份有延胡索、青木香、郁金、绛香、丹参。自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3月 ,笔者运用本制剂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 30例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 :参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及 1987年 8月全国中医内科学会青岛会议修订的“胸痹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参照1980年 5月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制订的“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塞 )中医辨证试行标准”。并选择临床表现符合气滞血瘀型心绞痛者进行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11.
三参饮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明 《北京中医》1998,17(3):18-19
笔者自1993年以来,用三参饮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同期设对照组25例,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冠心病诊断按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参照“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1]。治疗组36例中,男2...  相似文献   

12.
通塞脉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 ,心痛”范畴 ,其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 ,心脉痹阻。病理变化表现为本虚标实 ,治疗当以益气、活血、通脉为主。 1999年以来 ,我们用具有培补气血、养阴清热、活血化瘀、通调脉络、攻补兼施的通塞脉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病 4 0例 ,并与复方丹参片分组比较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参照 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参照 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诊治研究座谈会制订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且符合下列条件 :6 0岁以上 ,每周心绞痛发作 1~ 2次 ,静息心电图有 ST—T,S…  相似文献   

13.
我院心血管科于 2 0 0 1年对三普心脑欣治疗胸痹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血瘀阻或气阴两虚型的 3 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一、临床资料   3 0例胸痹 (冠心病 ,心绞痛 )患者中男性 16例 ,女性 14例 ,男性年龄 (59± 10 )岁 ,女性年龄 (62 2± 9 8)岁。全部患者符合中医胸痹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或兼气阴两虚型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胸痹轻重分级标准参照 1979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  相似文献   

14.
补气强心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以来,笔者根据江西中医药研究所汤益明老师的补气强心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同期设对照组24例,疗效卓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冠心病诊断按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参照“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1]。治疗...  相似文献   

15.
自拟宽胸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 ,笔者自1994~2000年自拟宽胸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4例 ;年龄最大80岁 ,最小43岁 ,平均66 7岁 ;病程7个月~20年。西医诊断稳定型心绞痛2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该组病例35例经中医辨证均属痰瘀内结型。1 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及辨证参照1993年…  相似文献   

16.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1990年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105例患者均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有ST段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检索近10年冠心病中医辨证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的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总结冠心病中医证型特点。结果证型排名前8位的为气虚血瘀、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滞血瘀、痰瘀交阻、气阴两虚、寒凝心脉和心阳不振。较常见的本虚证素为气虚、阴虚,标实证素为血瘀、痰浊。结论冠心病属虚实证素相互夹杂之证,证型以单证素和两证素多见。  相似文献   

18.
石磊  张波 《吉林中医药》2013,(11):1115-11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227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采集四诊信息并按中医证候要素痰、瘀进行辨证积分分类,采用2×2析因分析方法.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证候要素组间Hcy水平依次为:痰瘀互结组>血瘀组>痰浊组>无痰无瘀组;在“痰”证成立的冠心病患者中Hcy水平与痰证积分呈正相关;在全部瘀证积分范围内Hcy水平与瘀证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Hcy水平与中医证素“痰”“瘀”皆存在相关性,Hcy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痰”证严重程度的客观化指标,并可作为中医冠心病中医“瘀”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候特征的文献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崔英子  邓悦 《环球中医药》2012,(12):889-892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7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医学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临床上常见的证候类型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等证型。上述证型在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中的分布比例各有侧重,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以气虚血瘀、痰浊壅盛最为常见,心肌梗死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而心力衰竭以阳气亏虚最为多见。在相关证候要素的分布中,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排名前三位的证素为血瘀、气虚、痰浊。心力衰竭的证素排位为阳虚、气虚、血瘀、痰浊。结论发现"本虚标实"仍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冠心病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多见。  相似文献   

20.
自 1 999年 3月~ 2 0 0 2年 8月 ,我院用活血通鼻窍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5 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皆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西医诊断标准及轻重分级标准采用 WHO有关冠心病心绞痛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1]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 1 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2 ] 。中医辨证均符合气滞血瘀证 ,除血瘀主症外 ,兼有胸闷、憋气、胸胁胀满、情志抑郁、苔薄、脉弦等。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 0例 ,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 40~ 81岁 ,平均 6 0 .0 3岁 ;病程 1个月~ 1 0年 ;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