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秦祎晗  柳炳祥  彭文 《陶瓷学报》2010,31(1):136-139
文章在分析粗糙集和神经网络各自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将两者综合集成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粗糙集对神经网络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借此来简化神经网络结构,然后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建立陶瓷原料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粗糙集神经网络方法用于陶瓷原料分类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有助于对陶瓷原料的选取,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秦祎晗  柳炳祥 《陶瓷学报》2009,30(4):547-550
在分析陶瓷砖缺陷分析的现状和传统粗糙集模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理论的缺陷分析模型。利用变精度粗糙集的近似依赖性进行属性约简,据此得到决策规则。该方法允许一定范围内的错误分类率存在,提高了分析模型的容错性,为陶瓷砖缺陷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陶瓷原料的化学组成评价是陶瓷原料质量评价的方法之一。本文利用距离判别分析法、逐步判别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分别就化学组成的实测数据对陶瓷原料样本进行分类。通过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高效地选用陶瓷原料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陶瓷原料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抽取陶瓷原料特征参数,建立3层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据此对陶瓷原料进行模式识别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经该模型计算所得的分类结果和实际情况相吻合.该方法有助于在配方过程中遴选陶瓷原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决策树构造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粗糙集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新的启发式函数构造决策树的方法。该方法以属性重要性评价指标作为信息熵函数,对条件属性进行选择,充分考虑了属性间的依赖性和冗余性,弥补了ID3算法对属性间依赖性强调不够的缺点,解决了决策树中子树的重复和有些属性在同一决策树上被多次选择的问题,该方法还能对不相容决策表进行正确分类。实例表明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而且明显优于传统的决策树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6.
将Bayes判别分析法应用于陶瓷原料分类中,建立了陶瓷原料分类识别的Bayes判别分析模型.模型选用陶瓷原料的9种化学成分作为分类识别的判别因子;将陶瓷原料分为4个类别并作为Bayes判别分析的4个正态总体;以陶瓷原料样本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Bayes线性判别函数;以Bayes线性判别函数计算待判样品的Bayes判别函数值,以最大值对应的总体作为样品所归属的总体;最后以回代法对判别准则进行评价以检验模型的优良性.实例研究表明,Bayes判别分析模型回判估计误判率为0,因而是陶瓷原料分类识别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支持向量机算法处理的数据量,降低支持向量机算法需要处理的样本维数,本文讨论了基于粗糙集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支持向量机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粗糙集原理的入侵检测方法。首先通过粗糙集对不确性数据进行筛选;再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对数据进行约简,减少了计算时间;然后再根据设定的阀值,用蚁群-粗糙集导出规则得到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数据约简速度高于利用遗传算法以及蚁群算法,该方法对DoS和Probe攻击具有很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检率,并且对U2R和R2L攻击也有较好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9.
将距离判别分析法应用于陶瓷原料分类中,建立陶瓷原料分类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模型选用陶瓷原料的9种化学成分作为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判别因子.将陶瓷原料分为4个类别并作为距离判别分析的4个正态总体,以陶瓷原料样本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对待判样本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分类性能良好,回判估计的误判率为0,可以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专家组对各等级陶瓷原料的要求,依据最优化的基本理论,应用线性规划的数学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研制了单一陶瓷原料标准化最优掺和的计算机软件,经反复上机运算,均顺利通过,证明软件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文中介绍了该软件的功能和特点,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浊度含微量油原水,采用活性陶瓷滤料过滤器替代传统的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作为化水制水预处理工艺。对活性陶瓷滤料的特性和过滤原理、活性陶瓷滤料过滤器系统组成进行了介绍,结合某钢厂化水站采用中水作为水源水制备锅炉补充水的工程实例,对活性陶瓷滤料过滤器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就陶瓷坯体中使用的主要原料-弋阳瓷石进行了研究,根据该矿区瓷石原料铁含量的不同将该区瓷石进行分级。通过对弋阳瓷石的分级试验可知:瓷石中铁含量对白度,光泽度有很大的影响,随着铁含量的增加制品白度、光泽度逐渐降低;并且铁含量不同,对其它陶瓷原料的适应性也不同,不同铁含量的弋阳瓷石可用于生产对白度要求不同的陶瓷制品。  相似文献   

13.
磷石膏陶瓷透水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配以天然陶瓷原料,制备了陶瓷透水砖。研究了磷石膏用量、原料配比、成型压力、及烧成制度等工艺条件对陶瓷透水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制成型法可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陶瓷透水砖。研究成果为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陶瓷原料中的钾、钠,实验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陶瓷企业测定陶瓷原料中的钾、钠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黑色陶瓷颜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陶瓷装饰领域,其传统制备工艺需加入氧化钴,但氧化钴的高价限制了黑色陶瓷颜料的发展,因此开发无钴黑色陶瓷颜料成为陶瓷颜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因其出色的耐高温性、气氛适应性和化学稳定性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本文基于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的相关研究进展,围绕其呈色机理、制备原料种类和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目前,制备该类陶瓷颜料的原料主要分为化工原料、矿物原料和工业固废,制备工艺则主要包括传统高温固相法、微波焙烧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溶液燃烧法等,所制备颜料的呈色性能主要受原料组成中过渡金属元素之间摩尔比、焙烧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相较而言,采用微波焙烧工业固废制备该类陶瓷颜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制备过程中尖晶石形成规律和演变机理以及工业固废所引入的杂质组分对颜料性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邓家平  李泽林  董艳辉  刘冰杰 《粉煤灰》2010,22(4):27-29,32
为解决以匣钵法在静态下对陶粒烧胀性试验不稳定、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在对桦甸市示范电厂油页岩渣为主要原料研制陶粒项目中,使用了自制的回转烧胀罐,形成了还原法烧胀超轻陶粒(陶砂)新的试验方法。还原法陶粒(陶砂)避免了形成厚质的氧化外壳,使外表面全玻化形成一层薄皮,密度降低,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微波水热法制备的KNN粉体为原料,添加1mol%ZnO、1mol%CuO烧结助剂,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制备方法,研究了烧结助剂对KNN陶瓷的陶瓷体积密度、显微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烧结助剂ZnO和CuO可以降低KNN陶瓷的烧结温度,提高KNN陶瓷的体积密度;与此同时,ZnO和CuO添加后降低了KNN无铅压电陶瓷的压电常数d33、介电常数ε33T/ε0,但机械品质因数Qm得到很大的提高,介电损耗tanδ明显降低。其中CuO烧结助剂可以使KNN陶瓷的d33由142 pC/N降低至118 pC/N,Qm值由82提高至427,tanδ由2.46%降低至0.64%。  相似文献   

18.
Aluminum oxynitride (AlON)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a novel carbothermal reduction and nitridation (CRN) method. Homogenous and fluffy AlOOH/C core-shell nanoparticle precursor was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with aluminum nitrate hydrate, sucrose and urea as starting materials. Then single-phase AlON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CRN method at 1700 °C for 2 h. The phase transition and growth of Al2O3 particles was effectively retarded by the amorphous carbon nano-layers on the surface of precursor,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ly lower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further smaller particle size. Based on above fine AlON raw material, transparent AlON ceramic was prepared by pressureless sintering at 1880 ℃ with the in-line transmittance above 80 %.  相似文献   

19.
陶瓷原料标准化和坯釉料商品化及其在我国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力明 《陶瓷学报》2006,27(1):103-108
本文在分析国外陶瓷原料标准化、系列化,坯釉料商品化、系列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国内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并对国内近年来的进展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以期促进我国陶瓷原料加工工业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